第7章 回头是岸(1)
入则孝
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我的爸爸妈妈把我送到山东一个传统文化培训中心去学习传统文化。
那里没有超市,也没有商店,非常不方便。我进去之后,看到那里的义工给人鞠躬的时候,腰弯到90度,特别标准。当时我一心的不屑,以为他们不过枉费心机,一切都是徒劳。我还冲着一个义工说,少来这一套,你肯定是有什么目的。
第一天,我听完课,感觉很难理解,也很压抑,觉得现在哪儿还有高风亮节的人?我苦苦挨着光阴,这一天课程结束的时候,我就跟妈妈说,你让我回去吧,我绝对不在这地方待着,我都快崩溃了!
但妈妈没同意,为防止我自己逃跑,她没有给我留一分钱。
妈妈以近乎哀求的口吻跟我说:“你再听一天的课,再感觉不行,我绝对让你回去。”我心里说:“切!我就再忍一天,看你明天说什么!”
第二天,到了晚上临下课时,我还是想走。快结束的时候,老师放了一部电视节目录像——《天下父母》,是关于翟俊杰导演的。
翟导演在里面说了那么几句话,触动了我。他说孝道不仅仅是一种美德,还是一种幸福。我把这句话听进心里,忽然想到:幸福?我怎么就从来没有体会过呢?
翟导演还说,像自己这个年纪,回家还能叫一声“妈”,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母亲身上的味道,会给你带来很多力量。我突然觉得这导演挺有意思,我也一下子来了兴趣,好奇妈妈身上会有什么味道。我就接着往下看。
我记忆深刻的是,翟导演从兜里拿出一瓶红色的液体,问现场观众:“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众人都说不知。翟导演说:“这是我太太的乳汁。因为有两个孩子,我把它灌在三个瓶子里面,用蜡封上,等我两个孩子结婚的时候我送给他们一人一瓶。”他给自己的太太也留了一瓶。他把这三瓶乳汁放在了一个小盒子里面,十几年来都没有看,当他孩子结婚的那一天,他拿出来一看,白色的乳汁都变成了红色的血液。
看到此处,我当时特别的震惊。我一直以为自己就是喝奶长大的,现在才知道原来我是喝着母亲的血长大的,而且一喝就是十几个月。我当时就受不了了,眼泪如飞,抱着妈妈,给她跪下磕头。
也就是在这个时刻,我那双冷漠的眼睛终于在热泪朦胧中发现,妈妈的头发已经是花白的,一下子前尘往事浮现眼前,种种罪恶,难以尽表,我当时泣不成声,乞求父母原谅我,发誓以后一定好好地孝顺他们!我也突然间明白,无论家里面条件有多不好,无论家里面有什么样的困难,为了自己的孩子,父母能付出一切。
他们宁愿自己几年不买一件衣服,也要让孩子穿好、吃好,不受一点委屈。这就是父母。
我匡废了许久的孝道,终于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再次唤醒。
做人千万不能对不起自己的父母。他们是你最亲的人,是生你养你的人。无论他们对你怎么样,他们都给了你生命和生活的权利,你没有资格对不起他们。要学会感恩,感激父母,明白他们对你的好。
《弟子规》开宗明义的三个字是“入则孝”。《弟子规》中关于“入则孝”是这样表述的: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清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每每诵及此处,我就觉得有一种力量在升腾:
百善孝为先!
父母对于子女的爱像大海一样深邃、广阔。没有父母生养我们,我们就不会来到这个世上,读书,学习,工作,恋爱……我们的一切都是父母给的!从我们呱呱坠地到风华正茂,父母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我们,贴近我们,是我们温馨的港湾。我们在外面受了挫折,总想伏倒在母亲的怀抱、父亲的肩膀,因为那里最可靠、最坚实。
朱自清看到自己父亲的背影时再也抑制不住,潸然泪下;朱德心中不停地叨念着母亲的深恩,后悔自己没能堂前侍奉;老舍一句“悔啊!”说出了内心里对父母的一片愧疚之情。
父母如山一般的恩情,是坐落在我们心底永不褪色的感动。我们也会老,但我们要永远牢记着父母的深恩。
父母有时候很弱小,没有社会地位,没有可供挥霍的财富,但他们的爱却一样的深刻。由此及彼,不单单是人类的父母之爱,就连动物界的父母之爱也值得讴歌。在大千世界中,唯有父母恩才是最通用的语言。
子女在父母眼中永远都是最珍爱的宝贝,父母会用自己无微不至的爱一点一滴地浇灌子女的成长。父母的爱就像一片广袤的沃土,子女从中汲取养料,土地即使干枯贫瘠也无怨无悔。父母唯一希望的就是自己的孩子能拥有快乐和幸福的生活。
我记起老师给我讲过的一个故事。
在古代,洛阳城东,有两个快乐的小孩在洒满阳光的院子里玩耍,他们的母亲走过来说:“孩子们,今天城西有一位亲戚过来看我们,并给我们展示她璀璨的珠宝。”
晌午日头稍稍偏西的时候,富有的亲戚来了,头上戴着金光闪闪的珠冠,手腕上戴着珍贵的手镯,手指上的戒指耀眼夺目,浑身上下珠光宝气,就像个天神一般。
弟弟充满赞叹地对哥哥说:“太华丽了,我从没看过这么漂亮的人!”
哥哥说:“是啊,我也这么认为!”
哥俩艳羡地打量着眼前的贵妇人,转回头来看看自己的母亲。
母亲穿着一件朴素的外套,身上没有任何名贵的饰品。唯有脸上的笑容驱走了黯淡,远远超过了珠宝的光芒。
“你们想看看我的其他珠宝吗?”富有的亲戚问道。
说完,她的仆人抬过一个箱子来,打开箱子,里面全是琳琅满目的珠宝饰物,有血红的红玛瑙、碧绿的翡翠、光芒四射的钻石。
兄弟俩看着箱子说:“要是咱们的母亲拥有这些珠宝那该多好啊!”
贵妇人炫耀完这些珠宝后对孩子的母亲说:“难道你们就这么穷吗,连件像样的珠宝都没有?”语气间充满了娇贵和自满。
孩子的母亲说:“有啊,而且我的珠宝比你的珍贵得多!”
贵妇人一听十分惊诧:“真的?赶紧拿出来让我看看。”
母亲把两个孩子拉到眼前,微笑着说:“这就是我的珠宝!难道不比你的珠宝更贵重吗?”
孩子是母亲最大的财富,在母亲眼中任何贵重的珠宝首饰都比不上自己的儿女。子女是母亲的心头肉,也是母亲一切理想的寄托和幸福的源泉。
当贵妇人炫耀珠宝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她的浅薄和粗鄙,而当那位母亲拿出最珍贵的“珠宝”时,我们的心里一股暖流经过,不经意间联想到了自己的父母,我们也是父母心中最贵重的宝贝,在父母的心中什么也没儿女的分量重。
父母一味给予,儿女一味索取,但父母心甘情愿。更有的父母说,人生在世不就为了儿女能过上好日子吗?语言朴实,没有冠冕堂皇的成分,切切实实地表达了为人父母的一片良苦用心。父母千方百计地让自己的子女好起来,宁肯自己吃尽苦中苦。儿女们往往只知道坐享其成,却不知人前人后父母流了多少汗,受了几般苦。
父母的爱没法用数量词衡量,没有适合的量词,只有适当的比喻,然而比喻力道不足,任何形容父爱母爱的词汇在父母的深恩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因为父爱的深沉、母爱的深刻已臻至人间至爱的境界,无可比喻,却又不得不用柔弱苍白的词汇去表达。
行孝不能等
常听人说,等有了钱要给父母买这个买那个,如何如何,言辞恳切,十分动人。可这样的话细细思索才觉得非常不妥,岂不知世上的事都可以等,唯有孝顺不能等待。等你有了钱的时候,父母也许不一定能够享用。
孝敬父母需要及时而行,不要等,不可等。如果孝敬父母只知道一味地等有了什么以后,那么一切都晚了。
古语说,“子欲养而亲不待”。等到你有了时间和金钱奉养双亲的时候,恐怕双亲俱已不在了。这样的情形不也是人生的痛楚吗?
留在心底的痛,永远无法弥补和救治,双亲为了自己受尽了苦累,却一直等待着你的等待,到头来空等一场,父母和儿女双双抱憾。
不是你没有孝心,而是你在等待中放弃了机会。
为什么非要等到你有了什么以后才孝敬父母呢?你想拥有的东西难道比父母的恩情还重要吗?有的人很难参透其中的至理,有的人一辈子也不会明白,孝敬父母不必等到你富有以后,父母不希图你的钱财,他们只希望能看到你的笑脸,知道你健健康康的,没灾没病,有空和他们相聚,他们就知足了。
孝顺父母的机会都是自己创造的,如果留心总会有,不要等挣了大钱以后。父母行走人生路一辈子了什么没见过?物质于他们已经看得很淡了,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和自己的孩子们欢欢喜喜地团聚,看着子女们过得幸福快乐,心里也就踏实了。
及早尽孝,就是拒绝了把自己推入悔恨的泥潭。平常的时候,给父母打个电话问安;节假日的时候,给父母送上一束康乃馨;闲来无事,陪父母散散步谈谈心;工作之余,替父母买点菜订张电影票……这些都是孝道,与挣大钱有何关联?
其实,往往于小事细节处见孝心,不是说你给父母买栋别墅,买辆跑车,雇几个保姆,买山珍海味,你就是大孝子了,老人对这些东西没有欲求。人老了,就想儿女们能多陪陪自己唠点家常,团团圆圆地吃顿饭,以享天伦之乐,也就够了。
最为寻常的事父母最憧憬。但越是这种寻常的事情,在现代化生活的快节奏下越难以实现。年轻人都太忙了,工作、加班、聚会、上网,现代化的生活面面俱到,唯独冷落了老人,凝固了一片孝心。
当见到日渐衰老的父母时,还要给出这样那样的理由,想要自圆其说,其实老人什么都知道,何必做样子给他们看呢?
放慢生活的节奏,想想家中的老人,放弃一些上网的时间陪老人聊聊天,与其在网络的虚拟状态上发表空洞的言论,不如真真切切地让老人感到安慰;不要过多地参与不必要的聚会,友情重要难道亲情就不重要吗?
人生在世,权力、金钱、声名……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最打动人的是父母的爱。这种无私的爱让人们所热衷迷恋的一切东西都黯然失色。我们想报答这深深的爱,就要及早,不要等到父母不在了,只留下刻骨铭心的痛苦和悔恨。
孝敬老人也要讲究艺术,不可以随心所欲任性而为,而是应该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方式。不要刻意地去孝敬,也不要稀里糊涂地敷衍。有时候,一个微笑就可以让老人感到慰藉,那么这个微笑就是你的孝心。没必要给老人买价格高昂的补品,而且,不要以为给了物质就给了一切,老人最需要的是感情方面的关怀。
孝敬父母还应该想父母之所想,急父母之所急,真正做到投其所好。不可以一厢情愿,自己以为父母想什么要什么就买什么给什么。父母和我们的年龄有差异,心理要求也非儿女所能体会的,因此儿女在生活中留心观察很重要,留一点心思给父母,便是孝敬的根本了。
当人生暮年的时候,老人都会有怀念和留恋过往的感觉。这种感觉久久萦绕于怀,难以释去。可能老人在身强力壮的时候也取得了惊天动地的成就,但那不足以牵系老人的思念。令老人感到温暖和慰藉的往往是逝去岁月中不经意间的幸福的涟漪。孝顺的儿女,要懂得父母的情愫,要聆听父母的倾诉,要呵护父母伤感的心思。
以前,我的爸爸经常跟我说起这样一件事,说他年幼的时候日子非常艰苦,奶奶经常用花生榨干油后的渣子、田间野草的干叶子和碾碎的黄豆瓣混一起做成一种叫作“懒豆腐”的食品,味道十分甘美,直到现在嘴里还常常泛起“懒豆腐”的香味。
我听在耳中,记在心里。有一次,我在市场上转悠,看见市场旁边的一家农户里正在做饭,原料和爸爸说的“懒豆腐”的用料一样,过去询问,果然是“懒豆腐”。于是,我便向其询问制作方法,临走的时候还花钱买了原料。
爸爸的生日到了,我声称要给他一个惊喜。
吃饭的时候,我端上了自己亲手为爸爸做的“懒豆腐”。爸爸看到这道菜,流逝的岁月一一浮现到眼前,历历如昨,他老泪纵横,用手摩挲着我的头发,心中一阵阵的感动。
父母心中的感动和慰藉不是钱能买来的,就算是腰缠万贯也不能悟得尽孝之道,尽孝需要细心,需要艺术。平日里和父母聊天的时候,父母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某些事情的向往和留恋,做儿女的就应该懂得父母的心思,想方设法去满足。其实,老人的愿望都是容易满足的,老人经历的世事太多了,对身外之物已然看得很淡,不再希冀儿女们的物质补贴,而心灵上的安慰才是他们最大的幸福。
要知道,父母对儿女的疼爱,儿女对父母孝顺,即使做到了极致,也只是应该如此,用不着存有过分感激的念头。如果父母疼爱你便以为父母俱是恩人,儿女孝敬父母便以为儿女是为报恩,这样的话,父母和儿女之间的关系就好像路人一样。路人走在路上,口干舌燥,你给他水喝,他也会感激你,有机会还要报答你。
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父母之恩?由此可见,孝敬父母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了。孝顺父母也应像衣食住行一样,成为生活中最为寻常但不可或缺的内容。在日常的琐碎生活中,要体味父母的感情和意愿,做一些能让父母满足的事情,不要盲目地孝敬,父母不需要,你偏偏买给他们,既浪费钱财又起不到孝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