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公开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怎样面对死亡(1)

死亡的本质意味着什么

人的一生只有三件大事:出生、生活和死亡。出生时他没有感觉,死亡时他是痛苦的,而生存此时也正在被他忘却。

——法国作家 拉布吕耶尔

面对着熟悉的环境、陌生的人,你是否会想起熟识的他,想过“他会意识到自己永远消失吗”或者“面对死亡时,他感到恐惧吗”之类的问题?更甚者,临睡前或醒来时,你想象过自己死亡后的情形吗?是永恒黑暗、无知觉还是其他?

世人都怕死,或许你也不例外,但是事实上没人会对真实的死亡感到恐惧,人们所恐惧的只是他们自己所想象出来的死亡。其实我们中大多数也未必搞得清楚死亡是个怎样的概念,如果有人说“他死了”,那究竟意味着什么,事实又是什么样的?当死亡时,只是肉体消亡,而心灵或者灵魂仍然存在吗,我们是否依然能够感受到一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是不朽的吗?将有不朽的可能吗?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疑惑或者说是不解之谜。

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最终都会死亡,这是无法改变的事。而我们是如何完成这件不可避免的事的呢?耶鲁公开课雪莱·卡根教授所讲授的《死亡的哲学》将会对我们回想必死性时曾问起的问题进行仔细推敲,深思熟虑死后可能不会是结束的可能性;探究一个人死了意味着什么,其中有何种事实;评价对于死亡不同的看法,对于我将会死亡的事实如何影响着我生命的存活等问题,带你进入一个全新的哲学精神世界。

死亡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事情,是所有生物的必经之路。每个人,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是平淡还是坎坷,都会面临一个终极问题——死亡。面对死神的悄悄临近,我们难免会感到无名的恐惧和孤独。

想象茫茫宇宙像一个大细胞,我们只是其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分子,不论我们的死亡还是存在,生命都还在不断地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维持着宇宙的平衡。我们太渺小了,无力改变什么,想想我们还没出生之前的世界,或许我们死去了,也是一样的。那么我们不禁发问: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我们死亡的本旨又意味着什么呢?

有人说,死亡只不过是一种回归,而回归的最好方式就是回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也有人说,其实我们没有真的死亡,我们的灵魂会代替我们感知周围的一切。那么真的有灵魂吗?我们真的会永生吗?当然也会有人说,我们有前生今世,自然就有来世。如果这样,现世对我们来说是什么?活着对于我们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但是,真的会有前世和来生吗?倘若真有来生,倘若人们可以千秋万载轮回下去,那么我们还会不会珍惜今生今世、此时此刻呢?

面对短暂的一生,在死亡时,我们常会回想,回想过去,回想他人,以前的种种或许在死亡的那一时间就会被推翻。因为从前看重的一切,尊严、面子或是名誉、地位、白色的洋房子或是豪华的小轿车似乎都不重要了,都成了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坟墓里现在甚至都不收殓白骨了,人死之后就一把火焚就成了灰,虚虚飘飘洒入太空、江河,或做了花肥、树肥种到地下。于是这才醒悟,人这一辈子,原是什么也带不走的,最多只能是这一生我们都感受到了什么,都给这个世界留下些什么。

曾经有位心理学家调查采访一位肿瘤科医生时,问道:“你送走过那么多癌症病人,他们在面对死亡时什么样?”医生说:“大多没有思想准备,忽然面对,基本都崩溃了,哭的、闹的、求的……什么样的都有。”

心理学家问:“什么人会死得平静点儿,有尊严点儿?老人比年轻人好一些吗?男的比女的坚强些吗?教育程度高的、见过世面的好点儿吗?”

医生说:“不是,跟年龄、性别、地位毫无关系。好像被爱得多些、付出爱也多些的,总之体验美好情感多些的人会走得更平静些。”

在现实生活中,人常说,活着容易,生活难。但是要知道,生命不等于生活,而好的生活更不代表生命就有价值。如果生命的价值是由人的财产、名声、地位等等来决定的话,那么,众多默默无闻的人的生命岂不是没有多少价值了吗?这种评判标准是不是太不公平了?

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不同,人生轨迹也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在生活中享受到了什么——人生四味:喜怒哀乐,他们的生命状态无非两种,积极向上还是消极遁世。但是无论如何,直到现在,我们知道我们都还活着,只要我们活着,我就能做更多的事,改变更多的事。

美国有位心理医生,在他退休的时候著作的病例就有3000多种,医生的成就让人钦佩。可他的所有学生们都不愿让他离开,请求他做最后一次演讲。

这位心理医生没有说的太多,他说:“我们人人都是自己的医生,我们就是太放纵。人生最大的障碍就一句话:如果。人们总在说: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将会如何如何……如果我要不那么做就好了……根治这一疾病的处方就是把‘如果’去掉,改成‘下一次’,下一次我一定如何如何,听着他的话,学生们陷入深思……”

人生的道路很漫长,唯一没有的路就是回头路,我们要把上一次的挫败当作下一次的经验,这样才能走出辉煌的人生!

对以往的事不再抱怨,该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不再痴恋,这不是无情,而是超脱。不变的会在心里永恒下去,该变的我们应该努力地改变。不论以后的生活处境有多难,也不会有抱怨,因为生命有太多的人和事让我们牵挂,有太多的爱,我们必须感恩。

不知死,焉知生。死亡是一个人的最终归宿,生命自虚空中诞生,便在一步步走向死亡,如朝阳注定要溶入黑夜。意识终止,躯体消亡,分解为最初的物质,复归自然,如是而已。

蒙田也说:“教人怎样死,即所以教人怎样活!”意识到死亡并对其进行思考是感受生活的开始,因为死亡牵涉着人往何处去的哲思,暗含着对人生目的的关注。

对于生,人是身不由己的,每个人的诞生都不是出于自己的决定。但对于死亡的思索,却使人在不断追寻自身存在的意义,而且使人意识到自身有掌握命运的自由。而当一个人眷恋这种生的存在状态时,他定会信心百倍地珍惜活着的自己。而更聪明,深得乐观之道的人更是明白:既然终有一死,那么活着的时候就会是最精彩的部分,生命的意义就是应该释放生命光芒,只有好好活着才有意义。他会意识到: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倏忽而已,不要等到处于生命的尽头,再抒发对生命的留恋。

生是自然的规律,死也是人生的一种必然形式。德国浪漫派美学家西美尔就说过:“在任何一个生命的时刻,我们都在走向死。”死亡是必然的同时,他也是人类社会最公平的事情,不论富人穷人,伟人凡人,在死亡面前,都是平等的。

我们就会了悟死亡的真谛:它和生一样,都是极其平常的事情,病树沉舟,新陈代谢,这是自然的规律。正如一位古人之言:“始吾未生之时,安知生之乐也?今吾未死,又安知死之为不乐也?”人走了一生的路,累了,就应该休息一下,这是生命的哲学,它让我们以无畏的姿态去认识死亡,正视死亡,以更深刻的眼光去看待生命的价值。也正是有了这种正确的心态和面对它的勇气,你才能更好地理解死亡的价值和意义。

死亡并不可怕,它存在于生命的旅途中,不可回避,我们对死亡应淡然自若,而对生命要万分珍惜。在离开这个世界时,让人偶尔念及,鼻子酸酸的,说那人其实还不赖,真有些想他呢,那么我们这一生也就值了吧。所以不管干什么,根据自己的心来学会感恩,学会爱,学会去尊重,关心每一个人,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每分每秒,因为他们让生命有了价值,死亡有了意义。

课堂笔记

当一个人解决了“死”的问题之后,他的“生”就会显出其价值,他不再贪生怕死,不再畏首畏尾,他会以积极、乐观、勇敢的心态度过自己的人生。然而,人的生命终归是有限的,且是短暂的,在这有限的年日,怎样使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实,更有意义?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看生命最后的风景

爱是我们去世时唯一能够带走的东西,它使得死亡变得如此从容。

——美国女作家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

我们在生命中行走,看不同的风景,遭遇不同的陌生人。这其中,有些人依旧清晰,有些人突然想起时,已经很久没有消息,彼此已然不再见了,从这个世界消失了。繁华落尽时,生命将皈依何处?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想起我了吗,他们是怎样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刻的呢?是在努力寻求生存的希望,和自己抗争吗?和死亡赛跑时,他们是痛哭流涕还是淡然超脱?那么,又该怎样看生命的最后一道风景呢?我们来看看名人是如何做的。

爱因斯坦受到如此的尊敬和爱戴,在人们心目中,他就是科学和知识领域里的耶稣基督。相对论、布朗运动和量子论这些理论诞生近百年来,它们一直是顶尖科学家的书房和实验室的专利,甚至还有一种说法,这些理论诞生之初,世界上只有三个半人能够理解这些深奥的理论。

时至今日,这些理论在我们普通人看来,仍是一头雾水。那么,我们对爱因斯坦的尊敬和爱戴来自哪里呢?一方面来自于我们对科学界持久而普遍的信任,另一方面则是我们从他的点滴生活中所能看到的非凡人生,特别是他面对死亡时的淡然态度,那是一个智者对生命的把握和生死的超脱。

1948年,医生发现爱因斯坦的腹腔里长了个柚子大小的大动脉瘤,医生警告说它随时可能爆裂。“那就让它裂吧。”面对死亡的威胁,爱因斯坦十分平静。

因为爱因斯坦一直认为:“是的,人人都要死的。死,是最终的解脱,永恒的自由。死,解除了我们身上的一切枷锁——物质的、精神的、有形的、无形的。谁看到过死人痛苦呢?只有死人和没有出生的人,才不必惧怕明天的不幸和灾难。可是,人类普遍惧怕死,这实在没有道理。只有个体生命的结束,才能保证物种生命的延续。大自然安排得多么巧妙、多么合理,可是大家都怕死,这真是愚蠢。然而,即使知道死不可怕,人还是没有办法摆脱对死的惧怕,这又是一个难解的谜。世界上、宇宙中、有多少难解的谜啊……还是抓紧时间工作吧。”

在爱因斯坦生命的最后阶段,尽管病情危重,他还常常不让注射吗啡,坚决拒绝一切外科手术。他说:“我想走的时候就会走,人为地延长生命是无谓的。我已做了我所应该做的,该走的时候,请让我平静而体面地离去。”

1955年4月18日凌晨1时15分,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大学医院因“大动脉瘤破裂”逝世,享年76岁。根据爱因斯坦的遗愿,当天下午,在12位亲友的护送下,他的尸体被火化,骨灰被撒在一个未透露的地方。

这是一个老者面对死亡的态度,他非常平静地走完了人生的最后时光,因为他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和许多年岁的幸福时光,他了无遗憾。但是若是年轻人面对突如其来的死亡,他又是如何看生命尽头的风景呢?

一位心理学家说,从诞生到青春期的这一段时间里,孩子成长着,积极地为将来的各个方面做着准备,现在他马上就要成为社会的正式的一员,受他人的尊敬。然而,就在这几乎已经站在高山之巅、眺望美好将来的时刻,他却被告知临近的死亡之神已经“控制”了整个生命过程,很快就要把成长转为死亡。这对于濒死的青年人来讲,命运是不公平和缺乏逻辑的,他们没有了将来,不可能再成为任何什么理想中的角色,必须痛苦地经历生命毁灭的过程,忍受着与亲朋离别的必然。

这位专家分析说:死亡的前景给这些青少年产生一种威胁,使得他们成为自己颇为珍重的自我的可能性变得十分模糊了。丧失未来的威胁使得青少年面临着对自我的否定,他们正在成长之中,因而,他们面对死亡时,是不可能像成年人或老年人那样,通过回顾自己度过的漫长一生以增强自己的个性意识,他也没有对自己目前的存在有较稳定的看法。他们的疑问必将是:“既然自身并没有被赋予得以充分发展的机会,那么这种形成和出现又有什么意义呢?”因而青春期死亡的年轻人往往要经历一段异常痛苦的濒死过程。

根据伊森的研究,我们了解到青少年对自身死亡这一残酷现实的一系列反应。怎样生就怎样死,青年人必然带着青春期特有的力量和弱点来面对这一切。

经过最初的震惊和反射性的出神阶段,之后才逐步开始接受自我和世界的结束与分离,并思索深藏在这结束与分离背后的残酷意味。

在第二阶段里,临近死亡的青年很快发现,在他健康时难分难舍的好朋友,现在却往往离他而去。他必须更多地依靠自己,必须像他刚刚摆脱的儿童期的孩子那样依赖家人,最终倒退到儿童期,并重新依赖父母,这一切都迫使他不得不放弃自己刚刚塑造起的珍贵的“自我”与独立的人生理想。爱恨、抑郁、内疚、羞愧、自悲等各种对立的情感混杂在一起,构造了他极其矛盾的心理。

虽然表面上,他可能会表现得很自信和自尊,拒绝父母、家庭和其他成人的帮助,但排斥和自尊的背后却是无比真实的内心脆弱。实际上,他们非常向往他人的照料和爱抚。随着身体愈加虚弱,最后一个阶段来临了,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年别无他法,尽管为无法自立而羞愧,也只能默默接受帮助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