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真经广圣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釋疏題明道德義

義曰:老子者,太上老君之內號也。釋解已具前篇。《道經》者,此經兩卷,上經以道為目。夫化導羣生,貫穿萬法,居眾法之首,故三皇尊其道焉。為萬教之先,故大演虛其一焉。故一者道之數,道者一之本。下經云道生一是也。夫其道也,極虛通之妙致,窮化濟之神功,理貫生成,義該因果。縱之於己則物我兼忘,蕩之於懷則有無雙絕。道與德有相資相稟之義,故云《道德經》也。今於道德義中分三門解釋。一者釋名無名,方了玄教。故經云虛無常自然,強名字大道。所以道義主無,理物有病,德義主有,理世無惑。故臧玄靜云:道者,通物以無為義。令就明之,道有三義。一理也,二導也,三通也。理者,理實虛無,以明善惡。導者,導執令忘,引凡入聖。通者,通生萬法,變通無壅。上經法陽象天數奇,故三十七章也。老君說經,本亦不執上經為道,下經為德。昔賢相承分判,故有道先德後。其間經文互相明證,具如序中矣。次道衰而後有德,德衰而後有五常,是明道德為眾行之先,五常之本。故《道經》居先,而《德經》次之也。今依名釋道,即前序所謂導也,通也,理也。夫道德雙釋分三門者,一釋名,二明體,三明用。釋名第一,道德玄絕,自應無名。開教引凡,強立稱謂,故寄彼無名之名者,宣彼正理,令識名之無名,方可了達玄教強名道德。其義者何?臧玄靜曰:道以通物,以無為義。德者不失,以有為功。道無則能遣物有累,德有則能祛世空惑。今明道三義者,理也,通也,導也。德三義者,得也,成也,不喪也。所謂理者,理實虛無,言一切皆無,故云道在一切有。解云理者,兼通善惡。善道亦名道,惡道亦名道,善惡性空,不乖此義。但惡道稱道,其意不然,正以徒類稱道,非關就理為釋。若言隨事近理,此說不妨。所謂通者,謂能通生萬物,變通無壅。河上公云:道,四通也。所謂導者,導執令忘,引凡入聖。《自然經》云:導末歸本,本即真性,末即妄情也。德有三義,所謂德者得於道果。《太平經》云:德者,正相得也。所謂成者,成濟眾生,令成極道。此就果為名,亦資成空行就因者,經云熟成之。所謂不喪者,謂德不失也,故云不喪。《太平經》云常德不喪是也。此六義者,互可相通。《西昇經》云道德混沌,玄妙同也。道中有德義者,《昇玄經》云德等無等,等無等是道也,故云道有得義。道有成義者,河上公云:非但生之,乃復長之成之。道有不喪義者,既言常道,常即不喪也。德中又有理義者,《生神經》云感應理常通,應既是德,故得有理義也。德有通義者,河上公云:德,一也。一至布氣而畜養之。德有導義者,謂有開導之德,《論語》云道之以德是也。此就通門,則如前解矣。但道之言通,通無所通而無所不通,德之言得,得無所得而無所不得。故能忘己忘功,生物成物。今就此科更分五別。一依名釋者。前義也。二因待釋者。明非德無以言道,非道無以言德。道德相待,強立假名,故離道無德,離德無道,道是德義,德是道義。經云長短相形是也。三所表釋者。道德為教,正表不道不德之理,所以說道則言可道非常道,明德則言上德不德,故不道不德為道德之義。四無方釋者。正一德名有無量義,如因迹有成,並其義也。道無不在,名何言屬,故謂無方以釋其義。五無釋為釋者。既以不為名,亦以無義為義。故自然之義,名無所有。原其所由,即是無義。義曰:道者,因生以立稱;德者,從教以言名。道者德之通,德者道之功。有德故稱道,有道故稱德。德義取有體無為言,道義取無通有為說。《陸先生經》云:虛寂為道體,謂虛無不通,寂無不應也。臧玄靜云:智慧為道體,神通為道用也。又云:道德一體而具二義,一而不一,二而不二,二而不二,由一故二。一而不一,由二故一。不可說言有體無體,有用無用。蓋是無體為體,體而無體,無用為用,用而無用。然則無一德非其體,無一用非其功。尋其體也,離空離有,非陰非陽,視聽不得,搏觸莫辯。尋其用也,能權能實,可左可右,以小容大,以大容小。體既無已,故不可思而議之。用又無功,故隨方不示見。今不異此,但知道德不同不異,而同而異,不異而異。用辯成差,不同而同,體論惟一。不異異者,經云道生之德畜之也。不同同者,《西升經》云:道德混沌,玄妙同也。知不異而異,無所可異;不同而同,無所可同。無所可同,無所不同;無所可異,無所不異也。今更舉七義以通釋。

一、本迹者。本則為道,迹則為德。本為道者,以大智慧源常寂真身為體。迹為德者,以上德之君太上應身為體。

二、理教者。理則為道,教則為德。理為道者,悟說正性為體。教為德者,悟說正經為體。

三、境智者。境則為道,智則為德。智理為道體,理智為德體。

四、人法者。人則為道,法則為德。人為道者,以本迹二身為體。法為德者,以理教二法為體。

五、生成者。生則為道,成則為德。道以應氣化生萬物,以應氣為體。成為德者,德以成就眾生,法教為體。

六、有無者。無則為道,有則為德。無則為道,以因地空觀果地空智為體。有為德者,以因地有觀果地有智為體。

七、因果者。果則為道,因則為德。果為道者,以果地萬德為體。因為德者,以因地萬行為體。以上七義,互相交絡。二而不二,一而不一。是知道德為正體,非果非因,非本非迹。不本不迹,而開本迹,欲明顯本由迹。不果不因而開因果,欲令修因趣果。其餘五雙,不言自顯,明義用第三,德是不有之有,既能理無,亦能理有;道是不無之無,既能理有,亦能理無。惑者謂玉貌金容,道為實有。今明道是虛無,此即理於有惑。河上公云:道者,空也。王輔嗣云:道者,無之謂也。惑者或謂常道乃至上德,實是虛無。今明是以有德,此則除其無病,故經云杳冥中有精,此是一往相翻,聞名遣病。及其進悟,義則更深。明道之為無,亦無此無,德之為有,亦無此有。斯則無有無無,執病都盡,乃契重玄,方為雙絕。故經云仙道無不無、有不有也。此則道必資於德,德必稟於道。老君說經,亦不執言上卷為道,下卷為德。二經文義互相包含,後賢相傳,強分其義,是則《道經》含德,《德經》含道,聖旨序內已具舉明。至於五千餘言,亦不確定其數。文質相半,義理兼通,不可局字數而妨文,剪文勢而就數,皆失其大旨也。司馬遷云五千餘言,則不定指五千字矣。其有刪文約數,俯就四千九百九十九言,而云析三十輻字為三十以滿五千字,此又膠柱刻舟,執迷不通也。經字諸家所解,凡有四義,一由二徑三法四常。一由者,三世天尊、十方大聖因由經教,證聖成真也。二徑者,開通道理,導達眾生,為學者津梁,登真徑路也。三法者,真趣玄妙,至理精微,可以軌法羣生,楷模眾聖也。四常者,妙理深遠,冥寂玄通,萬代百王不刊之典也。具玆四義,總稱為經。或結氣成文,凝雲作篆,字方一丈,八角垂芒。或紫字瓊章,龍書鳳札,劫初降世,劫末歸天。或刻玉鎸金,竹木縑紙,流傳演化,篆隸隨時。雖復麤妙不同,皆玄聖之真訣,為理病之良藥,乃出世之妙門。假使代變時移,金銷石化,而此經垂教,常布於人天,萬劫長存,故云經也。故題曰《老子道德經疏》卷上之上。夫此二篇玄微,五千幽奧,統包萬法,冠冕眾經。而所說年代及過關時日、降生先後、宗趣指歸,諸家所說未為準的。今別演四門以祛所惑。

第一,重明降生者。老君至道之祖,元化之宗。長於上古而不為先,生於末代而不為後,況億劫之前即弘道化,豈復待胞胎誕孕而謂之生邪?今言降生者,蓋表跡人間,示有始也。託形聖母,示有生也。母事元君,示有尊也。今此按經址盟刖後,降生有三,一以上和七年庚寅之歲九月三日甲子,生於北玄女國天岡靈鏡山李谷之間,聖母曰玄虛之母。當生之時,三日出於東方,九龍吐水以浴其形。因李谷而為姓,名玄元字子光,乃高上之冑,玉皇之胤,位為長生大主太平正真太一君金闕後聖九玄帝君。今詳考其時,亦是劫運之前,朱靈上和,前劫之年號也。二以殷武丁庚辰歲二月十五日卯時生於陳國苦縣瀨鄉,聖母曰玄妙玉女。乃上帝之師,後位為元君。詳此,即是亳州降生年月也。據皇甫士安《長曆》所證甲子,仙公云,太歲丁卯下為周師。此即紂元年丁未二十一年丁卯,老君居岐山,為周西伯之師,自武丁九年庚辰至紂丁卯,凡一百八年。又至昭王二十五年癸丑出關,一百七年。通計二百一十五年。司馬遷云二百餘年是也。惑者妄云平王、定王、幽王、厲王時老君降生,此皆曲說,信為謬矣。何者?若幽厲平定時生,即不得與文王武王相見矣。三、以老君自樓觀與尹喜辭訣,當昭王二十六年甲寅,約會於蜀青羊之肆,遂即降生於蜀,乃昭王二十九年丁巳。尹喜千日之後到蜀,重見老君之時也。三度降生,此義為定。

第二,過關年代者。老君以周昭王二十五年癸丑度關西化,與關令尹喜相遇,因授以道德二經。授經既畢,即以二十六年甲寅四月於樓觀與喜相別,昇入太微。二十九年丁巳,尹喜入蜀,訪尋老君,乃於青羊肆相見。戊午年入流沙,即此過關年月也。何者?尹喜為康王大夫,到昭王時為關令,與老君相見。若據臧玄靜云,幽王時西出隴關,即與出天寶靈符,故關處所不同矣。況幽王元年庚申、十一年庚午已滅,年內又無癸丑,此為誤也。又文如海云,成王二十二年癸丑度關,此又與尹喜不得相見,亦為誤矣。又云平王四十三年癸丑度關,此又在尹喜之後,年代懸遠不同,皆誤說耳。今詳按今古,以昭王二十五年癸丑度關為定,年代相合,可無疑焉。

第三,說經時節者。《葛仙公內傳》云:黃帝時,老君為廣成子,為帝說《道德經》及五茄之法。又《應號五聖圖》及《紀聖老君內傳》云:老君舜時號尹壽子,居河陽,說《道德經》,教以孝悌之道,舜行之,退身讓物,尊道貴德,天下之人從而化之。所以舉十六族,竄四兇,達四聰,明四目,外撫百姓,內親九族,得道於蒼梧之野、九疑之山。又諸家所引皆言周昭王時癸丑之歲,於函谷關為尹喜作道德二篇、上下經焉。《史記》亦云老君為關令尹喜著書五千餘言。又《王子年拾遺》云:老君周時居景室之山,常與五老人譚天地造化之事,著書十萬言,後刪其繁蕪,作五千言矣。今按河上公授漢文帝上下二經章句,謂帝曰:余注是經以來千七百餘年,凡傳三人,連子四矣。勿示非其人。成玄英法師解曰:傳三人者,務光、羨門子、高丘子是也。以此詳之。莊子云:湯伐桀,後讓位務光,務光不受,抱石自沈於清泠之泉。湯時務光既死,即授經在桀之前也。足明此經非是周昭王癸丑年及景室山中所著。又按《黃帝書》云:谷神不死,是謂玄牝。全載此一章,則是黃帝時說經,所以黃帝著書,引此一章爾。又按年代推之,若是昭王時函關著經,至漢文帝時,未及一千年,則與注經以來數不同,益明此經是黃帝時及帝舜時說為定矣。且帝舜在位六十餘年,一百一十二歲傳位於禹,禹子孫相承十七帝,四百七十一年,為湯所伐。湯子孫相承二十一代,三十王六百四十四年,為周所滅。周自武王至赧王,子孫相承四十一代,三十七王,八百六十九年,為秦所並。秦昭襄王四十九年丁未,滅周,歷始皇終子嬰,共四十五年,為漢所伐。漢自高祖、惠帝、呂后至文帝元年,相繼二十八年。自舜至此凡計一千七百六十九年,則明說經在黃帝時,注經在舜時,非是函關特為尹喜著此五千文明矣。穎鑒之士,宜詳之焉。

第四,宗趣指歸者。道德尊經,包含眾義,指歸意趣,隨有君宗。河上公、嚴君平皆明理國之道,松靈仙人、魏代孫登、梁朝陶隱居、南齊顧歡皆明理身之道。符堅時羅什、後趙圖澄、梁武帝、梁道士竇略,皆明事理因果之道。梁朝道士孟智周、臧玄靜、陳朝道士諸糅、隋朝道士劉進喜、唐朝道士成玄英、蔡子晃、黃玄賾、李榮、車玄弼、張惠超、黎元興,皆明重玄之道。何晏、鍾會、杜元凱、王輔嗣、張嗣、羊祐、盧氏、劉仁會,皆明虛極無為理家理國之道。此明注解之人意不同也。又諸家稟學立宗不同,嚴君平以虛玄為宗,顧歡以無為為宗,孟智周、臧玄靜以道德為宗,梁武帝以非有非無為宗,孫登以重玄為宗。宗旨之中,孫氏為妙矣。又此經以自然為體,道德為用。修之者於國則無為無事,自致太平;於身則抱一守中,自登道果。得之者排空駕景,久視長生。於國失道德則必敗亡,於身喪道德則致淪滅。故在乎上士勤人抱之為式也。又《道德玄序》開元二十一年頒下,其所分別,上卷四九三十六章,法春夏秋冬,下卷五九四十五章,法金木水火土。則上卷從第一訖第九章以無形無名為宗,明春道;從第十訖第十八章,無知惚恍為宗,明夏道;從十九訖第二十七章,以有精有信為宗,明秋道;從二十八訖三十六章,以凝重清靜為宗,明冬道。其下卷自第一盡第九章,明仁德;次第十盡十八章,明禮德;從第十九盡二十七章,明義德;從第二十八至三十六章,明智德;從三十七盡四十五章,明信德。仁以履虛抱一,禮以不恃不宰,義以柔弱和同,智以無識不肖,信以執契不争。其大旨亦以玄虛恢廓、冲寂希微為宗體,強名則有五有四,契理則無執無為。而譚講之家執文則多舛謬,古今所釋獨學,則或不周。今廣引眾文,窮其指當,明者詳採,則可明年代先後宗趣是非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