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独立学院的发展现状(2)
2.合作方政府的优势:政府资源丰富
“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中的政府主要是指地方政府。在我国,政府可以调动的资源是任何其他社会组织都不能比拟的。因此,“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有了政府的积极参与,有了这种强有力的外在“催生素”,无疑将会对其自身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在“高校+政府”型模式的独立学院中,政府具有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及其丰富的资源优势。从政府的职能和其特殊地位来看,只有政府才能在发展高等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第一,政府的主导作用具有法律规定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行政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高等教育事业,管理主要为地方培养人才和国务院授权管理的高等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和督导评估。”由此可见,这种主导作用是政府所特有的。第二,政府的主导作用是任何一个部门、行业等都不能替代的。这是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是独立学院培养人才的服务去向。在计划经济时期,主要是由部门、行业举办职业教育,毕业生基本上在部门、行业内部使用,政府的主导作用表现不明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学校面向市场办学,办学主体也呈现多元化,部门或行业很难发挥统筹作用,地方政府的作用就比较重要。二是独立学院的发展环境。应用型高等教育与经济和社会联系紧密,涉及社会各个方面,特别是我国独立学院才刚刚起步,发展的路子还在探索,社会的认知程度还不高,更需要地方政府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这也是任何一个部门、行业难以做到的。第三,政府的主导作用对独立学院发展高等教育至关重要,独立学院的发展必须依靠政府的主导。从国内外发展的情况看,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实践效果是明显的。德国的高等教育实行联邦制,高等教育由各州政府负责,高等教育机构均由所在州管理和提供经费,在法律地位上属于公共机关,同时也是州的一个组织机构。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一方面是通过投资施加影响。联邦政府提供了高等教育投资的50%,在投资方向和重点上体现联邦政府的意志。另一方面,联邦政府必须在各州之间进行协调,以保证高等教育在各州之间的“平等”,这种“平等”的基础之一是全国高等教育总纲法。各州政府主要做好有关规划工作,如结构规划等,并确定各个院校在各州的现行角色地位和未来发展。同时,联邦政府和各州重视研究型和应用技术型两类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德国高等专科学校(即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是在20 世纪60 年代发展起来的,由于政府的调控作用,这类学校发展得很快,到1990 年,德国的244 所高等学校中,高等专科学校占了121所,其招生占全部高校新生总数的22%,但毕业生却占全部高校毕业生的35%。三分之二的工程师和半数以上计算机科学毕业生毕业于高等专科学校,且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的失业率低于大学毕业生,高等专科学校的吸引力和声誉并不亚于大学。第四,政府在独立学院发展过程中可以做好许多有利于学校实际的工作。如为独立学院与当地企事业单位双方牵线搭桥,能很好地解决学生的就业出口问题;组织学校和企事业开展合作,为企业参与高等教育提供良好外部空间;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独立学院发展的服务体系,政府可在土地征用、地价、政策上给予支持,以保证学校建设的顺利实施;政府可为独立学院的师资引进,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献计献策。
另外,“高校+政府”型模式独立学院的合作方政府所在地通常是经济实力雄厚且发展潜力巨大的城市,有许多新兴企业单位坐落在这些城市,这无疑给选址在这些城市的独立学院提供了诸多优势条件。比如为在校生提供较多的实训条件,让其所学知识能更好地在生产中得以运用;为独立学院毕业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拓宽了就业平台,提高了就业质量等。在各种类型的独立学院中,民众认同度最高的是“校政合作”型独立学院。其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举办主体的“公共”属性与高等教育的“公益性”的联合。在民众看来,与民办高校、校企合作的独立学院相比,“高校+政府”合作型独立学院的营利性目的不是那么明显,对投资后的经济效益不是放在首位,因而可信度高。这一认识,的确也反映了这类独立学院的一个特点。如电子科技大学在广东省中山市举办“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在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快速的地区)扩大学校的影响,从而辐射华南地区,而中山市政府则是为了给本地区培养高层次的人才和提升城市的文化形象。二是管理规范。“高校+政府”合作型独立学院一经成立,大多由举办方的高校派出强有力的管理队伍入驻学院,同时,把母体高校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方式移植入新建独立学院。因此,无论在政府、学生管理、后勤以及其他方面迅速进入了比较规范的运行过程,各方面工作迅速有序展开。因此,相对而言,“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举办方之间矛盾较少,学院管理效率较高。
迄今为止,这种模式的独立学院几乎都取得了成功。采用这种模式的独立学院主要诞生在经济发达省份,以广东省最多,比如广东省的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还有浙江省的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等。
(二)校政合作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尽管我们对“高校 +政府”型独立学院的众多优势进行了分析,同时这些优势也是其他办学模式独立学院所不具备的。但是,这类独立学院在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和一些程度不同的困难,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办学经费仍然不足
“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尽管其举办方(高校)和合作方(地方政府)都属于公办性质,但这种模式的独立学院在运行机制上却仍然属于民营性质,财务效益独立核算,且必须按民办机制搞好高等教育,政府对其教学支出的投入也有一定的限度,因此,学生所缴纳的学费成为他们办学的主要经费来源,其中在学校办学过程经费支出部分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另外,对于一部分“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而言,其收取的学费一部分需要上交给母体高校,一部分上交给当地政府,其余部分才能用于学校发展的办学经费。例如,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在校生有6 020 名,按照每生每年13 000元学费来计算,学院2007 年可收取学费7 826 万元,其中上交南京师范大学12%,即939 .12 万元,上交泰州市28%,即2 191 .28 万元,剩余的留作学院自身发展开支,约4 696 万元。这些费用要用在学院发展的方方面面,从预算上来说是比较紧张的。因此,学院要想在硬件方面加大建设,在软件方面加强投入都受到限制。
2.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一定困难
通常情况下,独立学院发展初期的师资队伍一部分来源于母体高校的教师支援,主要由母体学校的退休教师和一部分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员组成。个别独立学院也常聘请一些刚毕业的应届硕士或大学生,这些年轻教师往往缺乏教学经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独立学院学生的培养质量。还有,这类独立学院的校舍地址大多离母体学校有相当的距离,而且有的在异地,母体学校的优秀骨干教师不愿到独立学院授课,部分母体学校退休教师成为独立学院教学主力。这些年,这类独立学院也引进了自己的师资,多为硕士、本科,也有少量博士,但这些师资年轻,教学经验和学术积淀都还不够,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还有待时日。
3.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还不是很强
随着独立学院的快速发展,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这是不争的事实,尽管从机制上“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具有某些优势,有地方政府和当地企业的某些关系和支持,但同样也摆脱不了这样的困境。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大学毕业生供给增加迅速,而需求下降。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毕业学生能力认可不够。这些原因造成了许多三本学生一毕业就失业的残酷现状。因此,有的独立学院根据目前就业的巨大压力,大力鼓励学生考研究生,这既反映了独立学院学生向高层次人才发展的愿望,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独立学院巨大的就业压力。
(三)“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发展思考
在各种类型的独立学院中,“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无论从办学基础,还是发展态势都是较好的。从独立学院的发展历程来看,此类独立学院大多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在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及学校硬件建设方面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也具备了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应从长远的角度谋划学院的发展,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1.确定合理的战略目标
战略是着眼于全局、着眼于现在和未来、着眼于动态发展的一种计划、计策、模式、定位和观念。“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作为一种特殊的强强联合、双赢模式运作的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生力军,其中地方政府是出资方,名校公立大学是申办方,独立学院是承办方。办好独立学院,三方必须齐心协力、精诚合作。正因为是新生事物,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进,在前进中发展战略特色,在战略特色中实践目标,真正探索出一条符合“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发展的特色之路。
“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的发展定位,首先要求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定位,其次是独立学院自身整体发展的科学定位。对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则必须符合独立学院发展的总要求,就是专门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对于独立学院自身整体发展的科学定位则显得尤其重要,事关独立学院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政府参与办学形成的“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产生的主要动机是服务当地社会的经济发展,也完全与高校基本职能之一“服务社会”的精神一致。如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既是名校与名城联姻的结晶,又是电子科技大学这所具有电子信息工科特色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体现。在专业设置上,学院现有专业都是在体现母体学校专业背景下,围绕中山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立的,科学研究也紧紧围绕中山市经济发展需要而开展,中山学院能顺利发展到今天的关键因素就是没有脱离赖以生存的中山市人民政府。学院要发展,就必须立足于当地实际,紧扣当地政府的社会需求来培养人才,借以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独立学院与当地社会良性互动、科学发展。要将“核心竞争力”引入独立学院的发展上来,也就是“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要综合母体高校和政府的各种优势,并且将其转化为自身发展的独特竞争优势,形成具有个性特征的战略发展模式,从而打造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毋庸置疑,知名高校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和专长,进而塑造了自己独特的品牌。大学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核心竞争力是品牌资产价值的集中表现,也是一个品牌区别于其他品牌的核心特征和决定品牌延伸能否成功的根本因素。“高校+政府”型独立学院可以利用资源的共享、母体品牌的优势以及发展环境因素等方面的优势,结合当地政府的地域特征,打造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培育可持续发展能力
独立学院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增量的有效途径,但很多学院是匆忙上马的,对自身的发展还未来得及仔细地构想和设计,更谈不上长远规划。为确保高等教育的持续与健康发展,国家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如限制高校扩招规模、加大对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力度,出台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与《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等,这些足以证明高等教育的整个发展形势已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发展,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已不能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以质量提升为标志的内涵式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