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有关幸福的设定——做人圆融,人际和谐
“圆融”让你离幸福更近
我们不难发现,自古至今,所有获得成功的人无不把圆融当成是自己为人处世的准则。他们之所以如此,不过是为了变通的需要,以更好地适应一时一事而已。
纪晓岚,众所周知的大才子,因学识渊博一直深受乾隆赏识。纪晓岚有一个特点就是长得胖,所以每年到了夏天,他都因炎热而倍受折磨。但按照当时的君臣礼仪,官员见皇帝时,无论什么情况,都要穿戴整齐。这让晓岚头疼不已。自己本来就怕热,大热天还要里三层外三层地穿上朝服,简直是无法忍受。
有一段时间,纪晓岚在南书房供职。因工作需要,他要经常去面见皇帝,每次他都是满身是汗的出来。所以他一回到南书房第一件事就是赶紧脱衣纳凉,等凉快完了,把衣服穿好才出宫。不知怎地,这件事被乾隆知道了,乾隆感到很好笑,就想找机会戏弄他一下。
一天,乾隆在养心殿召见纪晓岚,谈完了事情之后,纪晓岚快步回到南书房,赶紧脱衣纳凉,光着膀子就和几个同僚聊起天来。就在这时,乾隆突然走了进来。
几个同僚一见是皇上来了,连忙披起官袍,跪伏在地。纪晓岚眼神不好,等他看清是皇帝时,已经来不及穿衣了。情急之下,他钻到桌子底下,不敢抬头。乾隆一看纪晓岚那狼狈样儿,就更想戏弄他了,于是就坐了下来,久久不走。
此时,跪在地上的同僚当然可以忍受,可是纪晓岚却是趴在桌子底下,实在是热得不行了,便轻声地问同僚:“老头子走了没有?”乾隆皇帝一听觉得好笑,却佯作恼怒的样子,大声喝道:“纪晓岚无礼,竟敢说出这种无礼的话!没穿官服还可饶恕,老头子三字做何解释?你说得有理倒也罢了,说不出理来,定斩不赦!”
纪晓岚不慌不忙地说:“臣尚未穿衣,不好回话。”乾隆叫人拿衣服给他穿上。纪晓岚穿好了衣服,乾隆又问:“大胆纪晓岚,竟然直呼朕是老头子!真是大逆不道!”纪晓岚从容答道:“万寿无疆之为老,顶天立地之为头,父天母地之为子。”纪晓岚话音未落,乾隆便哈哈大笑起来,连连称赞纪晓岚说得好。就这样,纪晓岚靠一番灵活机智的辩解化险为夷。
为人处世,适当地圆融一下没什么不好。这是交际能力的一种表现。适当地圆融可以让你脱离险境,免于尴尬,还可以让你赢得一个好人缘,这是一箭双雕的好事。
当然,圆融也是有尺度的。我们在处理具体事情的时候,可以灵活把握尺度,依情况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但是我们要时刻确保我们的内心诚实忠厚。应该坚持的事,要能坚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可以妥协的事,要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做出适当让步。什么事都和别人针锋相对,会使矛盾激化;而事事附和,阿谀奉承,则会被人看成是顺风倒,遭人鄙视。
成功往往都属于处事机智,为人圆融的人。如果你凡事都不肯低头,直来直去,硬拿鸡蛋往石头上撞,那么结果是不言而喻的。轻则处处碰壁,重则得罪于人,置自己于不利之地。所以为人处世,还是适当的圆融一点比较好。
学会装糊涂,日子才好过
有的人喜欢表现得聪明,可能自己并不那么厉害,却总希望每个人都不如自己,这样的人是真聪明吗?并不见得,这样的人太没有心智了。有的人看起来很平凡,平时反应都要比别人慢上半拍,却是个“心里明白”的人,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他们的平凡在很多时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是别人无法“看破”的伪装,这样才是为人处世的高明之处。
“装糊涂”是一种境界,是聪明人所为。其实“装糊涂”并不是让人唯唯诺诺,忍气吞声,任何事情都有它的模糊地带,“装糊涂”是换一种方式,把生活中的小事模糊处理。它是一个人为某种需要而做出适时的“伪装”之举。
人人都想表现聪明,不想自己看起来很平凡,但是聪明之人却懂得藏拙的益处。鹰立如睡,虎行似病。也就是说老鹰站在那里像睡着了,老虎走路时像有病的模样,这就是它们准备猎物前的策略。
胡适先生晚年曾说:“凡是有大成功的人,都是有绝顶聪明而肯做笨功夫的人。”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经给他儿子写过很多信,告诉他儿子做人的道理以及为人处世的方法。其中有一封是说“装傻也是一门学问”。这句话说得很好,与我们平时说的“难得糊涂”是一样的道理。
齐国的隰斯弥去见田成子,田成子和他一起登上高台向四面眺望。三面的视野都很畅通,只有南面被隰斯弥家的树遮蔽了。田成子当时也没说什么,隰斯弥回到家里,叫人把树砍倒,没砍几下,隰斯弥又叫别砍了。他的家人问:“您怎么又这样快改变主意了。”
隰斯弥答道:“谚语说,知道深水中的鱼是不吉祥的。田成子是有篡位野心的人。如果我表现出能够在精微处察觉事情的真相,那我必然会有危险了。不砍倒树,未必有罪。而知道了别人的隐秘,那罪过和危险就不得了。所以我才决定不把树砍倒。”
“难得糊涂”历来都被推崇为高明的处世之道。只要你懂得藏拙,就并非傻瓜,而是大智若愚。做人切忌恃才自傲,不知饶人。锋芒太露易遭嫉恨,更容易树敌。功高震主不知给多少下属臣子招致杀身之祸。与上司交往最重要的技巧就是适时藏拙,不露自己的高明,更不能纠正对方的错误。人际交往,装傻可以为人遮羞,自找台阶;可以故做不知,从而达成幽默,反唇相讥;可以假痴装癫迷惑对手。
在战场上,当你与敌人交战时,不要太聪明,应学会藏拙。因为当你的对手认为你很聪明的时候,他会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来应对你,让你头痛不已;而当你很平凡时,你的敌人会放下心来。但是胜负往往就在这一念之间。学会在敌人面前装傻,是一种示弱,但又是一种高明的策略,因为这会为你赢得时间与夺取胜利的机会,甚至是赢得敌人的友谊与宽容的机会,这样的人才更容易成功。而那些不善于适时装傻的人,到最后只有死杀硬拼,终成败将。
让人看不破并不是让你故弄玄虚,刻意制造反而招惹是非。这种行为一旦被人看破就会心生厌恶,此刻再做什么弥补都会让人觉得虚伪。
对于个人来说糊涂是一种很高的修养。该糊涂的时候,就不要顾忌自己的面子、自己的学识、自己的地位、自己的权势,一定要糊涂。而该聪明、清醒的时候,则一定要聪明。由聪明而转糊涂,由糊涂而转聪明,则必左右逢源,不为烦恼所扰,不为人事所累,这样你也必会有幸福、快乐、成功的人生。
人和人的正常交往是平等的,如果你举止不讲究,言辞不考究,居高临下,只能孤立自己,招致他人的“不屑一顾”。
越装糊涂,越幸福,我们要的就是这样一种难得糊涂,拒绝正面的强势,改走迂回路线,笑意充沛,亲切有加。
糊涂,是维护人际关系的润滑剂。糊涂的核心是:外表糊涂,内心不糊涂。这种糊涂,只是装糊涂,并不是真糊涂。装糊涂本身,是一种大智慧。
所谓“藏巧守拙,用晦如明”,人们不管是机巧奸猾还是忠直厚道,几乎都喜欢傻呵呵不会弄巧的人,这并不以人的性情为转移,所以,要达到自己的目标不可不学会装傻,懂得藏巧,这也是一种高深的制胜心机。
其实要做到“藏巧守拙”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不是人人都可以“糊涂”得恰到好处。如果没有掌握得恰到好处,反而会弄巧成拙,必要时刻学会装傻才是真正的聪明人。客观的经验告诉我们,在交际方面不要过于“精明”,只要诚恳待人就足够了。交际应是人与人情感的沟通和交流。交际中太“精明”容易把纯朴真挚的关系,人为地弄复杂,使人感到刁钻奸猾,敬而远之。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我们成年人用语言交流信息,而不会说话的婴儿则用哭声表达意愿。哭是婴儿的语言,他以特殊的方式告诉大人,他需要爱抚,需要温暖,需要慰藉。相反,不哭的孩子,大人就很少去关注他,因为他乖、不哭不闹、不惹人烦。因此,爱哭的孩子也是被家人抱起来抚摸关爱最多的孩子。
乔伊在华尔街某公司上班后,与她一起被公司录用的年轻同事安娜违反公司规定偷偷告诉她,她的薪水仅仅是安娜的一半。“美国公司很歧视外国人。”她友善地说。乔伊几乎要气疯了,于是她跟老板们据理力争。她对大老板说:“你也许不完全知道,与我一起雇来的员工都无经验。而且这3个月以来,我的成绩最大,一共完成3个项目,其中一个是独立完成的,给公司创汇7万多美元,但被人抢了功。这您知道。”她加重语气,“而且大家有目共睹我是多努力,我的上司根本没有耐心教我任何专业知识,却把我的成绩当做他个人的功劳,在公司获取最高的待遇。在这种情况下,我的薪水还要少于他人,这让我很难接受。我相信,这也难以让您接受。如果谁因为我的种族而欺侮我、歧视我,我一定和他拼到底。”她的声音里情不自禁地带上了哭腔,“如果我是你们家庭的一个成员,你们的小妹妹,你们会这样待我吗?”最终,乔伊得到了公司的道歉,同时加薪50%,并补足原来的差额。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同情心可以促进对方的理解,但这并不等于说马上就会下定决心。因为对方还会考虑多方面的情况,有时会处于犹豫之中。这时候的“哭”,就是要努力激发起对方的责任感。哭并不是说一定要摆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流下几滴眼泪。关键是要设法调动对方的同情心,使听者首先从感情上与你靠近,产生共鸣,这就为问题的解决打下了基础。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个道理用于求人办事也同样能够奏效。同样的付出和努力,懂得把自己的功劳和苦劳最大化地表现出来的人,永远比默默无语,闷不作声的人得到的多。
别在一棵树上吊死
种子落在土里长成树苗后最好不要轻易移动,一动就很难成活。而人就不同了,人有脑子,遇到了问题可以灵活地处理,用这个方法不成就换一个方法,总有一个方法是对的。做人做事要学会变通,不能太死板,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被经验束缚了头脑,要冲出习惯性思维的樊笼,执著很重要,但盲目的执著是不可取的。随机应变,灵活变通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让人受益匪浅。
孙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他的《孙膑兵法》到处蕴含着变通的哲学。孙膑本人也是一个善于变通的人。
孙膑初到魏国时,魏王要考查一下他的本事,以确定他是否真的有才华。
一次,魏王召集众臣,当面考察孙膑的智谋。
魏王坐在宝座上,对孙膑说:“你有什么办法让我从座位上下来吗?”
庞涓出谋说:“可在大王座位下生起火来。”
魏王说:“不行。”
孙膑说:“大王坐在上面,我是没有办法让大王下来的。不过,大王如果是在下面,我却有办法让大王坐上去。”
魏王听了,得意洋洋地说:“那好。”说着就从座位上走了下来,“我倒要看看你有什么办法让我坐上去。”
周围的大臣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也都嘲笑孙膑不自量力,等着看他的洋相。这时候,孙膑却哈哈大笑起来,说:“我虽然无法让大王坐上去,却已经让大王从座位上下来了。”
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对孙膑的才华连连称赞。
魏王也对孙膑刮目相看,孙膑很快就得到魏王的重用。
在处理问题时,我们总是习惯性地按照常规思维去思考,如果我们能像孙膑那样,学会灵活变通,那么你会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
勇往直前固然是一种值得赞赏的勇气,但顺势而为、善于变通有时候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学会随机应变巧办事、凡事多走一条路,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文摘类的杂志在今天可谓铺天盖地了,可是在20世纪20年代,人们根本不知道文摘为何物。年轻的华莱士突发奇想:现在的文章这么多,人们往往只是选择那些自己喜欢的或者有需要的来读,但却没有时间去寻找和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要是我把每天的文章都为他们选择好,他们肯定愿意看。有了想法就马上行动,华莱士找出堆积在书房里的旧杂志,从中选取最经典的文章摘录下来,然后分门别类,做成了一本与众不同的杂志样本,取名为《读者文摘》,并寄给了一个规模较大的出版商,希望从那里得到一份编辑的工作,或者希望出版商能投资创办这样一本杂志。
出版商很快就有回应了,但是他们的回应却给华莱士泼了冷水:“你说的那些愿望根本不可能实现。没有人会愿意看这样的杂志,这些文章都是报纸上已经有的,你再把它摘录过来,就好像没有人会吃别人嚼过的面包一样,谁愿意看啊。”
华莱士后来又尝试寄给其他出版商,但都因类似的理由而被拒绝了。正当华莱士进退维艰时,他的新婚妻子莱拉却鼓励并帮助了他。莱拉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创新计划,能为忙碌中的人们节约很多时间。于是,莱拉就为他凑齐了2000美元的资本。从此,《读者文摘》成为华莱士夫妇创业的开始。
有时候,小小的变通就能创造意想不到的财富。《读者文摘》从创刊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了,目前,《读者文摘》已有15种文字、39个版本、每期发行2000多万册、年收入超过20亿美元的成绩。同时作为一个产业集团,全球127个国家拥有《读者文摘》的杂志、书籍出版、行销和其他投资营运等事业。这样光辉的业绩,是当时所有出版商都没有想到的。华莱士的成功,就在于突破编辑出版行业的常规思维,勇于创新,终于走出了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人之所以与其他动物不同,就在于人有高级的大脑,遇到问题能灵活处理,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不能太死板,不撞南墙不回头。要学会因地制宜,适时变通,这就是人的“弹性”。
假如老板叫你去跟客户谈生意,要求你在保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谈成功。但是跟客户洽谈的时候,客户却坚决不肯接受你们提出的价格。这时候,你就不要将老板的话当成圣旨了,你可以在价格不变的原则上为客户提供其他的优惠,如良好的售后服务,附送赠品等,甚至可以稍微调一下价格让客户知道你已经让步了。有了这些变通措施,客户心里就会平衡很多,最终实现你们的双赢,这就是灵活变通。如果当时你完全遵守老板的命令,很可能跟这个客户谈崩,那么你就是没有完成任务,很可能受到老板的责骂。相反,若是你在不危及本公司利益的前提下稍微提出些优惠措施完成了任务,相信老板是不会为那点儿小钱责怪你的,毕竟他更不愿意失去一位客户。
适应性是一种生活能力,随机应变、灵活变通是一种很高的智慧。一般人都欣赏凡事肯变通、能适应的人,因为这种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变化,在非常时期还能应付突发事件,建立奇功,给人柳暗花明的境界。所以,一有机会,就会有人为变通者提供展示的平台。
随机应变,灵活变通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让人受益匪浅。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学会随机应变巧办事、凡事多走一条路,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根筋”只会远离幸福
世界上最难的事,不是认识别人,而是认识自己。有时,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你能比较好地了解自己,到了人生的另一个阶段,对自身的认识又变得模糊,成为自我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障碍。几乎每个人,潜意识里都会希望自己永远率直单纯,做事不必瞻前顾后,不必察言观色,想怎样就怎样!但是,这种幻想只能停留在我们最纯真的小时候。当我们已经长大成人,步入社会了,还可以这样想吗?很简单,不可以!
也许你会说,人生苦短,何必那么较真呢?但是一个把什么情绪都摆放在脸上的人,别人很容易就一眼望穿。如果让这种单纯跟随自己一辈子,不去控制的话,最终只会一败涂地。一个单纯的女人,她带给人们的是轻松和愉快,一个过于单纯的女人,她带给人们的是沉重和懊恼;一个单纯的女人,她可能不清楚自己的长处,而一个过于单纯的女人,却不知道自己的短处。所以,作为女人,你可以单纯,但不可以过于单纯。一个没有自知之明的女人,只能被社会淘汰。
梅梅是行政部职员,初来乍到,一身稚气,不知公司两位高层张副总和李副总是面和心不和,张副总同意的事,李副总有意见,反之亦然。公司不大,所以行政部有时候也兼做些秘书的工作。
有一次给老板写年终报表分析,李副总让梅梅先按他设计的表格作报告。过两天张副总问梅梅有没有什么格式,梅梅就把给李副总的那份报告给了他参考。此举让李副总非常不快,嘴上没说什么,却冷冷地把梅梅叫进来让她按自己的思路重新设计表格、重新做报表,还开玩笑般不冷不热地加了一句“这可是有知识产权的,要保密哟”,闹得梅梅一头雾水。
后经资深高人点化,梅梅才知原来这两个副总相争已非一日,大到争权争利争人缘,小到争外出公车的品牌,都要显出个人的身价。所以身为他们的下属,一定要口风严,都不能得罪。张副总的话没错,李副总的意见也没错,这时候你不光要用耳朵,还要用脑子。
在高人的点化下,梅梅这才知道自己碰到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暗叹公司的运作与生存艺术实在不同凡响,身为下属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就看脑子做出的判断对不对了。
苏晴是李副总的小表妹,那次在给客户做培训时不小心砸坏了一个价值9000元的机头。当着张副总的面,李副总皱着眉头严厉地对梅梅说:“要查,要按公司规定罚款,决不能敷衍了事!”
梅梅这次可学乖了,先是查找能够遵循的公司制度,然后给行政部出了个方案:扣发一个月奖金。奖金嘛,一个月不到1000块,当然比不了9000元的机头钱。梅梅执行的方案是:非故意损坏的要酌情惩罚,情节严重的要照价赔偿。人家苏晴把机头弄坏的时候,可是哭得梨花带雨,这谁都看见了,这怎么也不能说是情节严重吧,所以梅梅就建议酌情惩罚了。
事后李副总也追问梅梅的解决方案,还问惩罚力度是不是不够。梅梅巧妙地述说了上述理由,李副总没再说话,挥挥手让梅梅走了。不过在接下来的日子,李副总和梅梅说话的时候总是那么和颜悦色,让她感到特别的舒服。
聪明的人,收敛一下单纯随性的性格吧,一根筋的行为在你走向社会之后,就不要再显露出来。走进社会就象征你走向了成熟,生活中没有多少“三七二十一”的算术让你胡乱去做决定,否则,你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请记住学会控制自己,做人处事多一份圆融,才能让成功越来越近。
进入社会这个大环境之后如果太过于直率单纯,那么结局是可笑又可悲的。要想让自己在社会上立稳脚步,处事一定要灵活,要懂得利用关系,让自己对周围的人和事多一份了解,避免出现更多的错误。
无论何时,让自己忙起来
现实就是这样,老板因为不能时时盯着员工,所以他们要么随机论事,要么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用表面的东西来盖棺定论。所以作为员工,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日常行为举止。
在外人看来,曼哈顿一家高档时装店的销售主管苏珊是个大忙人。她对时装店内女装的展示认真得近乎挑剔:重新整理已经叠得很整齐的毛衣,把挂衣架的间距严格设定在一指宽。此外,她还要抽空打电话给上司,商量店里的业务。虽然看上去很忙碌,但店里一个顾客也没有。
老板和顾客都不希望看到你无所事事,所以你得忙起来,重新叠叠衣服,四处掸掸灰尘,拖拖地板——尽管店里已经一尘不染。总之你得做点什么。正如这位忙碌的苏珊一样,虽然一天中只有5~6个顾客走进店里,但苏珊成功地让其中3个人掏了腰包。
在业务惨淡的时候,“没事找事”也需要较高的智商和创意。房地产市场火暴的时候,房产经纪人米歇尔·科尔比曾经忙得脚不沾地;现在房市萧条了,她被迫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对办公桌进行“考古发掘”,“我找到了2003年的销售记录,并给它们重新分类。现在我的办公桌整洁得光可鉴人。”在一家日本料理餐厅里,领班每天带着服务员给筷子折纸套。他自我解嘲说:“这是一种手工,可以帮人放松心情。”在华尔街投资银行的交易大厅里,银行家们有时甚至靠抛橄榄球来打发时光,偶尔你还能听到电脑显示器被砸碎的声音。
尹静在这个公司做了3年之后,才有机会见到亚太区人事总监,为了迎接他的远道而来,尹静花了整整半天,把自己因为忙碌和频繁的出差而遗忘的功课——清洁办公桌给补上了。堆积如小山的文件被一一清理,尚没有归类的文档终于回到了它们应该待的地盘,横七竖八的文具也被重新排列了一遍,刹那间尹静的办公桌有了改头换面的感觉,本来习惯躲在文件堆里办公的尹静感觉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新和透亮。
尹静自鸣得意了一番,这下可以让人事总监看到一个工作努力又干练的形象了。等待的总监终于现身,他除了开会也择机与大家交流和沟通,尹静也有幸成为被召见长谈的人,人事总监的思维非常严谨,也可以说稍有刻板,不过他的不拘言笑的模样还是让人有威慑感。两天的访问很快结束了,尹静却为此遭遇了尴尬,她的亚太业务的顶头上司来电与她分享了人事总监上海之行的意见,其中有一条他认为尹静的工作不忙碌,要么是公司分给的工作量不够,要么是有偷懒之嫌。尹静心中难免不服,要知道她已经被公司剥削到极点,差不多一人干三人的活。气愤的尹静脱口而出:“凭什么人事总监这么说?”
上司很冷静地告诉她:“你的办公桌太干净了。”
天哪,为了迎接老板的巡访,尹静才特意抽空理了理办公桌,不料干净的办公桌却成了工作不够的证据,早知这样肯定让老板看到一个邋遢忙碌的尹静,后悔让她一段时间委靡不振。
或许人事总监也没有错,他用最理性的逻辑看待员工的办公桌,因为每一个办公桌身后就是一个真实的员工形象。做老板的可以容忍员工的不干不净,却不能容忍员工的太空太闲,至少办公桌是最好的见证物。
在非常时期,忙碌不仅是一种必需,而且其技术含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天下所有的老板都一样,最见不得员工做两件事情:其一是浪费自己的钱的行为;其二是闲着。所有的老板都希望自己的员工忙起来,动起来。所以在职场,作为下属,一定要时时表现出一个忙碌的状态。
抓住对方的心脉,巧唱“空城计”
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兵无常势,变化无穷。三十六计里的空城计,是一种被动作战的行为,当我们实力较弱甚至走投无路时,妙用此计,以假乱真,可充分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性和对方的心理,牵着对方的鼻子走,实现自己的目的。
古代战场上,诸葛亮曾以2500名士兵巧设空城计,利用司马懿的疑心,智退20万大军,出奇制胜。空城计之所以奏效,是因为它提供的信息虚虚实实,让人无从琢磨。这种方法在现代商场上也时有运用。
南方某省盛产红茶,这一年茶叶丰收了,茶农们踊跃地将茶叶卖给了茶叶收购商,这使得原本库存量就不小的茶叶进出口公司,库存进一步增加,形成了积压,而积压最严重的就是红茶。这么多的茶叶让进出口公司的业务员很犯愁,如何设法销出去呢?
正在这时,有外商来询盘。进出口公司觉得这是个好机会,一定要把握住。为此,他们做了周密部署。
在向外商递盘时,进出口公司将其他各种茶叶的价格按当时国际市场的行情逐一报出,唯独将红茶的价格报高了。
“其他茶叶的价格与国际市场行情相符,为什么红茶的价格要那么高?”外商看了报价,当即提出疑问。进出口公司方的代表坦然地说:“因为今年红茶收购量低,库存量小加上前来求购的客户多,所以价格就只得上涨。中国有句古话叫僧多粥少就是这个意思。”外商对进出口公司所讲的话半信半疑,谈判暂时中止了。
随后的几天,又有客户前来询盘。进出口公司照旧以同样的理由、价格回复他们。
外商心里犯起了嘀咕:真的像他们所说的那样吗?若是真的需求量大而库存量小的话,还得赶快签订收购合同,否则价格还会提高。
虽说外商对红茶的报价心存疑问,想了解真实的情况,但派人去实地考察又要颇费周折,人手短缺,时间又紧迫。于是就通过间接的途径向其他客户查问,查问结果与自己获得的信息是一样的。
最终,外商与进出口公司就关于购销红茶一事签订了合同,唯恐迟了无货可供。价格方面当然按进出口公司所报的价格。
在上面的例子当中,进出口公司就是很好地利用了“空城计”的战术,故意传播虚假信息,宣称“红茶库存量小,需求量大,价格上涨”,并对自己的信息做了周密的准备,使外商无法证实信息的真假,只得以自己给出的价位收购。这样最终不但将茶叶销售一空,而且还卖了个好价钱。试想,如果一开始进出口公司的工作人员就暴露出红茶丰收的信息,那么外商一定会想方设法压低价格,使进出口公司的利益大受损失。
要想出奇制胜,获得最终的成功,就需有效地运用逆向思维,掩其真实面目,以假乱真。任何实际战略中,风险往往与机遇、利益和成功并存。空城计的奇巧之处在于:能够正确、及时地把握对方的背景、性格特征、心理状态等,因时、因地、因人地以奇巧的谋略解除自己的危机。不过,由于此计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许多主动权和机遇还掌握在对方手里,因而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宜使用空城计,同时,此计也不宜重复、多次地运用。
空城计就是利用人们对信息掌握的不全面,从而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地利用信息牵着对方的鼻子走。而对方尽管在此过程中会发现许多疑点,但是出于对信息掌握的不全面而只能进入城中,而我们则正好利用了这种思维意识,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
不要轻易掺和别人的浑水
对于现代人来说,力戒骄傲和多嘴的毛病,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隔墙有耳,世上没有人会喜欢别人说自己的不是,没有人会对一个野心勃勃的人视而不见。要时刻当心那些动机不纯的人给你“穿小鞋”。
吴娟是个很热心的人,有点“见义勇为”、“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性格。一天,办公室的小张和刚来的小王因为工作上的某件事情争论了起来。一个说按照以往的经验来说这样做是肯定没有问题的,另一个说以前的做法放到现在社会来说已经行不通了。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看神情今天誓要把对方说服为止,彼此完全没有让步的意思。办公室里的其他同事一个个也没有要劝和的意思,反而有中场休息、看好戏的意味。
这时刚从外面回来的吴娟一看情况不对,马上发挥了自己古道热肠的性格,上前劝说。“小张,其实现在社会是改变了,有些事情改变一下做法也不是一件坏事啊。”“小王,我想小张的经验对我们来说也有参考的价值,多听听也不错。”正在僵持不下的两人,看到吴娟就仿佛看到了发泄的出口。“既然你觉得他有道理,那这件事情就你来做吧。”小张说完转身就走了。“看不出来小姑娘你很会讲话的,我是不会沟通,那就你做吧。”小王也丢下吴娟走了。本来出来打圆场的吴娟只能愣在那里,心想:我到底招谁惹谁了啊,还不是为了大家好?吴娟不知道她犯了多嘴的毛病。
有时候,你会突然发现自己身处颇为微妙的境遇:当两个或更多彼此看不顺眼的人几乎就要起言语冲突时,你刚好就在“现场”。对于那些毫无心机的人而言,他们似乎是在争论有关工作上的小事。但是,你要知道这只是表面现象,主要原因在于这两个人根本就彼此讨厌对方。此时你一定要克服想插嘴的渴望。基本上,无论你说什么都是错的。
晚清名臣曾国藩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他懂得严守口风,以避免是非的道理。曾国藩除了带领湘军打败太平天国外,他一生谨慎,得以善终。曾国藩家书记载,咸丰八年(1158)正是湘军事业如日中天之际。此时,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趾高气扬,曾国藩在三月内连续两次给九弟写信,劝说他做人要低调谨慎。他于三月初六的信中写道:“自古以来,因不好的品德招致败坏的有两个方面:一是长傲,一是多言。尧帝的儿子丹朱有狂傲与好争论的毛病,此两项归为多言失德。历代名公高官,败家丢命,也多因这两条。我一生比较固执,很高傲,虽不是很多言,但笔下语言也有好争论的倾向……沅弟你处世恭谨,还算稳妥。但温弟却喜谈笑讥讽……听说他在县城时曾随意嘲讽事物,有怪别人办事不利的意思,应迅速改变过来。”
曾国藩生怕曾国荃忘了此二戒,7天之后又写信告诫曾国荃要力戒骄傲和多嘴的毛病。在不了解他性格的人看来,他似有唠叨之嫌。然而,这种表达,确实是一种自保的心机所在。他的用意就是打消当朝统治者对他们兄弟的担心,表明他们忠于朝廷,绝无贰心。
当然,世易时移,今日职场与古代官场不可同日而语,然而,你仍然要懂得谨小慎微,千万不能骄傲或者多嘴,否则,倒霉的只会是你。
不要轻易掺和别人的浑水,浑水多半是祸水,一旦自己被牵扯进去,只能落得个里外不是人的结局。除非你有十足的把握,否则,千万不要口无遮拦,多管闲事。总之,千万不要把自己陷于危险的境地。
面对别人的冲突,在自己没有能力控制前,千万不要随便地掺和进去,一旦自己被掺和进去,可能吃力不讨好。所以聪明人要懂得远离是非,管好自己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