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以上这些认知偏误属于心理学范畴。除此之外,认知偏误还有其他一些表现形式,它们体现了人性的弱点。比如,绝对性思维,即认为非此即彼,不承认有中间性,比如在现实中认为自己达不到的标准即是失败,从而导致个人完美主义;过度引申,即因一个小过错而对人整个价值作出完全负性评估,如一位医生因为自己的换药不正确遭到批评,就认为自己不是一位好医生,甚至不配当医生;任意推断,即缺乏事实根据,草率下结论,如见到好朋友匆匆走过而没有与自己打招呼,就认为是因为自己我什么地方让他不高兴,或者做了什么对不起他的事情;贴标签,另一种形式的“以偏概全”,如认为“自己天生意志弱,不堪一击”“自己天生的失败者,做什么事都不会成功”等;“应该”倾向,即常用“应该”或“必须”等词来要求自己和别人,对自己和别人坚持一个标准,如果行为未达到这种标准,就会以“不该”这样的字眼来责难自己和别人;选择性消极注视,即选择一个消极的细节,并且总是记住这个细节,而忽略其他方面,以致整个情绪都染上了消极的色彩,等等。
当然,认知偏误还有很多种,在这里就不一一列出。治愈的力量首先表现为对这些错误认知的觉察与领悟。当我们拥有一份稳定的自我存在,可以去面对和接纳那些让我们不得不误入歧途的情绪和情感,就一定能走出这些误区,让我们的思维获得自由,充满活力。
【小秘密】
了解人类思维中常见的认知偏误,可以帮助我们有效摆脱错误的思考,从而使我们的认识更接近于真理。
【读名言】
我们思考的轨道是在正确和错误之间二者择一,而且错误的选择和正确的选择的频率相等。
——美国著名医学家刘易斯·托马斯
【广角镜】
什么是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人们对事物的构成、性能与他物的关系、发展的动力、发展方向以及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它是人们成功完成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的能力都被认为是认知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提出三种认知能力:言语信息,即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的能力;智慧技能,即回答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的能力;认知策略,即有意识地调节与监控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能力。
提高认知能力需要足够的信息储备,认知其实上就是对接受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储存、反馈。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一些实践经验,认知能力自然会有所提高。
第二节“聪明人”做的“傻事”——思考陷阱
我们总是思考着,思考伴随着我们成长的全过程,但殊不知就是这种伴随我们成长的思考却把我们带到了一个陷阱里。在这里,我们就像一只井底之蛙一样看到的总是自己头顶的那一片天。我们被我们自己的思考骗了,或者说我们被我们思考中的思维定式骗了。所以,只有熟悉思考陷阱的所有特征,我们才能发现并避开它们;只有了解这些陷阱,“聪明人”才能不再做“傻事”。
心灵的痛苦是我们内心的想法导致的。当内在思维误入歧途,或是深陷囹圄,就会把我们的情绪带入难以面对的恐惧、焦虑、紧张和抑郁之中。现在,我们来看看有哪些思考陷阱影响了我们的正确思维吧!
思考陷阱之一:绝对化的强迫思维
绝对化本质上是一种逻辑错误,它的逻辑推导具有以偏概全、非白即黑的特点。比如一位患抑郁症的人发现自己做事时比其他人慢,就立刻做出了自己比别人都笨的判断。无论做什么事,他都求证是不是绝对正确的,如果不能说服自己这样做事没有错,自己就不敢有所行动。他的脑子里整天充满了关于对错的焦虑,因为一旦不是正确的,就一定是错误的,自己总不能去做一件明知是错误的事吧。为了避免错误,就得穷思竭虑地保证它是完全正确的。这一过程使他非常痛苦。因为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真理,任何正确的东西在条件变化后都存在错误的可能性,当无数的“万一”出现在脑海里,错误似乎无处可逃,于是只好继续纠结,永远无法抉择。
强迫思维就像是两个人在脑子里对话,一个人要这样做,另一个人就会跳出来质疑他的正确性,接着被质疑的这个人就会犹豫不决,他会参考这一质疑,试图更加无可挑剔,来迎合质疑者,但无论他怎么做,质疑者总会找到破绽,最后让他只好束手无策了。
当然,绝对化强迫思维方式不光会给我们带来痛苦,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强烈的快感。比如,我们会因为一时的成功就妄自尊大、得意扬扬,或者因为自己某一方面优势就忽视了自己的不足,容易变得偏执和一意孤行。这种不切实际的自我夸大、盲目乐观,显然是会给我们带来信心和快乐,但它毕竟是一种幼稚的、非理性的思维方式,所以必然会导致狭隘和情绪化。如果没有理性的参与,它给我们带来无比快乐的同时,也可能令我们乐极生悲,把我们抛入痛苦的深渊。
思考陷阱之二:以自我为中心的理想化思维
理想化缺乏独立的自我精神世界,对现实环境要求苛刻,要求自己、他人和环境都应该按照自己期望的美好方向发展。比如Y女士从小生活在一个传统家庭,父亲非常能干、有责任心,在Y女士心目中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男人。她天真地认为自己的丈夫也应该像父亲一样,具有担当、责任和忠诚的品质。后来发现丈夫居然有了出轨行为,虽然丈夫已经痛心忏悔,尽心照顾家庭,她也愿意原谅丈夫,好好生活,但还总是反复询问丈夫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会做这样的事,这样的事为什么会发生在我身上?”虽然她已经非常清楚丈夫出轨的原因,但还是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因为对这个事实的接受,将打破她心目中那个王子公主般的理想化世界,这是她的情感赖以存在的世界,打破了就意味着情感的死亡。所以她需要不断寻求一个说得过去的答案,可以让自己继续回到那个童话里。这是对现实状态高度依赖才能获得理想化精神体验的结果,是一种非独立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认为凡事都应该按照自己的想象、愿望来发展,难以尊重事物本身无常的本性。
理想化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容易情绪化。一旦事情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发生,就会立刻诱发愤怒、委屈、不安等情绪。其间接后果是走向理想化的反面,变得灾难化和什么都不相信,愤世嫉俗地活着;或者是继续通过自我欺骗的方式理想化现实,以维护自我内心的理想化世界,获得暂时的安宁。
思考陷阱之三:源于恐惧的灾难化思维
灾难化的心理基础是内心的恐惧,对外在事件判断的灾难化正是这种内在恐惧的投射。灾难化是指凡事都往坏处想,是一个越恐惧就越要想,越想也就越恐惧的恶性循环。灾难化思维是一种非常情绪化的状态,自我完全被恐惧情绪所控制,从而失去了理智的判断,一味地歪曲事实,什么恐惧就想象什么,甚至会把一个概率极小的事件判断成迫在眉睫的危险。
比如某人非常害怕坐飞机,一想到第二天要坐飞机就焦虑得无法入眠。他想象着各种可怕的后果,诸如自己会从此离开亲人,再也见不到老婆和孩子,将来孩子将多么凄惨等,好像这些可怕的后果明天就会真的发生似的。最后,受不了恐惧的折磨,他只好退掉机票,再也不敢坐飞机了。
这种人会把一个微不足道的事情夸大到难以忍受的程度,这并不是他们想这样,灾难化思维令他们成天处于焦虑紧张中,他们也非常渴望能够轻松生活,不要有那么多烦恼,但就是很难做到。因为灾难化有它产生的心理基础,这个基础存在着,就必然会出现灾难化想象,而且人的智商越高,出现的灾难化想象就越丰富、越离奇。
思考陷阱之四:缺乏灵活性的思维
缺乏灵活性的刻板化思维方式,是一种僵化、呆板的思维定式。这样的思维方式会束缚个体的创造力。刻板化的人一直会按照某种定式生活,让自己的言行总是符合某种规矩,尽管他们也会跟随外在规则的变化随波逐流地有一些变化,不过总是会符合某种规则,从来不习惯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创建些什么。他们从来就不问为什么,墨守成规成为了天经地义的事,自我就像一台没有生命的机器一样被规则安排着生活。自我在这种情况下将完全丧失其主观性,成为规则的奴隶。
比如,某女士是位依赖型人格的强迫症患者,她凡事都必须问个对错,而且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甚至小到每一句话该怎么说。她会严格按照别人的说法行事,丝毫不考虑当时的场景是否合适,如果事情不顺利就会责怪别人。所以刚和她认识的朋友都很乐于帮助她,因为她的“谦逊”激起了别人的保护欲望,但处久了没有人能忍受她,都敬而远之。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刻板化已经成了一副防御责任和不确定感的盔甲。它在一个人还无法承担自主责任时,给人带来一种安全感,是人们自主意志薄弱的一种表现,所以要放弃它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决心,挣脱束缚需要面对不确定的迷茫、失败的恐惧,以及自我的脆弱等,但这样的努力是值得的,它不仅可以让我们摆脱心理疾病的痛苦,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我们成为我们自己,实现我们独特的创造力。
思考陷阱之五:坚持己见的固执思维
固执化是指没有理由地固守自己的观念、态度、行为等绝不改变,即使自己也知道这样对自己没好处。如果说刻板化是对自我意志的迷失,那么固执化就是对自我意志的滥用。
某位先生数十年来一直为一件事情耿耿于怀,就是他的妻子婚前不是处女。这件事成为他们夫妻的隐痛,本来可以很幸福的一家三口,时不时地就会因为这件过去很多年的事争吵。他会不停地问妻子当时的情景,想不通妻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妻子也觉得非常痛苦,离婚又舍不得,毕竟两个人的感情还是很好的。其实,妻子的婚前行为是在认识他以前发生的,与他毫无关系,他在意识上也知道妻子并没有对不起他,但就是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其实,这位先生的痛苦就是自己的观念造成的,但他却不愿改变,甚至不能对这一观念进行讨论,就是因为他把妻子是不是处女等同于自己有没有尊严了,讨论这一问题等于是在践踏自己的尊严,摧毁自己的自我。当他还感受不到这些自我的重要部分时,固执就成为那个脆弱自我的唯一保护了,尽管这样会给自己带来奇耻大辱。
思考陷阱之六:仅以故事为决策依据而忽视统计数据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因此对别人的故事特别感兴趣。故事感动着我们,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激发了我们的想象。然而,据无数人了解到的情况显示,依靠这种故事为证据而形成信念和作出的决定常常错误百出。为什么呢?就因为我们忽视了其他更多有用的相关信息,喜欢回避统计数据。
比如你打算购买一辆新汽车,所以浏览《消费指南》一类的报纸、杂志来研究它的可靠性。如果一份来自前几年的车型的统计数据表明,这种车是非常可靠的,那么你就会对调查结果很满意。但是,当你心情愉快地去参加一个聚会,在那里一个朋友告诉你,他最近刚买了这款车。“这车一点都不好,尽给人添麻烦!”他抱怨道,“隔几个月就要去店里送修一次。我换了离合器,刹车有问题,还动不动就熄火。”你对这一信息会做什么样的反应?对于我们许多人来说,了解了朋友的处境后会令我们质疑自己的决定,可能就不买这款车了。
其实,你最好将《消费指南》一类的报纸、杂志中汇总的维修频率作为购买与否的依据。因为这些数据基于类似汽车的大样本,而这位朋友的经验只是基于一辆车。任何车型都可能出现有瑕疵的车,你的朋友可能比较倒霉,刚好买到了少数问题车中的一辆。问题的关键是,如果你听朋友的,那你就是根据不大靠谱的故事来当证据而做出了“不买”的决定。
思考陷阱之七:简化策略造成的失实判断
简化策略可能十分有益,节省了时间和精力,使我们能够迅速作决定,然后继续做其他事情。简化策略常常导致相当不错的决定,即使简化策略可能无法给出最好的决定,却也往往“足够好”了。然而,当使用这些简化策略时,我们注意不到与决定有关的所有信息,而这可能让人陷入困境。
使用简化策略会让人忽略非常重要的信息,这可能造成严重失实的判断。我们常常根据容易想起的信息作决定。如果在判定某种运动是否有风险,比如滑雪,我们不会对一个人可能因为滑雪而受伤的方式进行穷举搜索,也不会搜索每年滑雪受伤的人数,而往往通过回想朋友滑雪的经历或从电视上看到的滑雪事故来过分简化这一任务。我们可能想起某某人和某某人在同一年因滑雪而死亡,所以认为滑雪是一项非常危险的运动。
思考陷阱之八:随意对记忆进行加工
记忆是记录过去经历的永久见证,大多数人持有这种关于记忆的观点:当对自己的记忆有信心时,我们就会相信记住的是实际发生过的事情。然而,大量研究证明,记忆是会变化的。我们甚至可以创造出实际上从来没有发生的事件的新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