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我”看不懂真实的自己——性格心理学

我们大多数总是认为“我”是最了解自己的,其实不然,“我”只是了解表面的自己,从没有发现内在真实的自己。这一章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人的深层心理,通过分析各种心理现象探寻自己的性格和情感,还原一个真实的自我。

关于性格的思考

我们常对别人的性格进行评价,“这个人的性格真好”、“他的性格很单纯呢”……或者在某次见面会上遇见老朋友,有没有互相说过“一点儿也没变啊”这样的话呢?这里所谓的“没有改变”,指的是“性格”。可是性格到底是什么呢?

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性格,各家也有各家的不同观点。在这里我就综合各家的意见把其定义为“某个人一贯的行为和语言倾向”。也就是说,假如你是外向开朗的人,尽管年龄在改变,但你依然是个外向开朗的人。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生存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原本一个外向开朗的人在人生中遭遇了重大的打击或者重压后,可能会变成一个郁郁寡欢的人。

关于人的性格的由来,心理学界也有一种观点就是在遗传基础上,在童年期由生存的人际环境塑造出来的,人类人格塑造和形成过程,从你一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到5岁左右才能基本完成。确切地说,在到5岁左右,你的人格塑造已经基本上完成了80%,或者说到了5岁,一个人的人格已经基本定型,其余部分,要在以后的生活经历中,进一步补充和塑造。而且,5岁以后的影响,对于一个人的核心人格,已经无关大局了。也许,你现在才意识到,早在童年,我们的性格和与之紧密相连的命运,就已经基本确定了。

人的性格一旦确立,就会恒定不变,自己主动地发挥作用。而且人的内心深处也会本能地对其加以保护和肯定。因为再不完善的性格,它也是自己的一部分。即使再糟糕的性格,也对人有某种好处。所以,人们会围绕五岁左右塑造出来的性格,建立与自己的性格相适应的人生哲学体系,坚定不移地保护自己的人格,无论那些人格在外人看起来是多么的扭曲、低效。

每个人都基于自己的人格体系和人生哲学,为自己相应人格的合理性寻找很多理由,并且尽可能地防止被别人洗脑。于是,我们就会发现,围绕着自己的人格网络,我们配备了相应的设施器材。有专门的网络安全员负责保护自己性格的存在,还有专门的写手和辩客为自己的人格辩护。所以,如果自身的人格被触动或需要进行改变的话,必然会遇到本能的全面抵抗。这种抵抗的关键来源,就在于人本身抗拒改变的本能,和面对改变的不安全感。所以,无论我们在理智上多么愿意改变自己,但是我们的潜意识,还是会本能地做出各种阻抗。

当然,人的性格并不是不可能改变的,只是这得我们注意要改变什么。有人会说,我觉得我的性格都不好,想要全面改变。其实这种观点是错的,每个人的性格不可能说是最好,也不能说是最坏,就好像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样,坏性格里也会包含着好的性格,每个人的性格都有其独特的适应性,没有人的性格是需要彻底改变的。我们想要改变的只是矛盾、不适应、于己于人不利的那部分人格特征。我们不是要重建人格,我们是要修改、重新搭配和组合人格。只要一个人能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就足以证明,他人格中的大部分,是健康和适应的。我们无法选择最初赋予我们的性格,但是,我们可以在人格限度内,寻找适合自己的人格希望。

血型与性格之间真的有关系吗

从古希腊医师希波克拉底提出的体液气质说,到日本掀起的风靡全球的“嗜血狂潮”,人们对血型的关注度显著提升,一下子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由此,一系列关于“血型决定性格”的观点不胫而走。这种说法一直困扰着人们,激励着很多研究者不断进行钻研,试图找出强有力的证据证明血型与性格是否有关联。

从心理学角度讲,性格是人稳定个性的心理特征,它表现在人对待事情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不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结合,构成了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特征。性格的形成有很多方面,比如说遗传因素、家庭因素、生理因素等。

大多数人都知道通过血型可以判断性格。这种通过血型判断性格的方法并没有科学根据,也没有有力的数据证实它的真实性。而且科学家并未在血液中找到能够左右性格的因子,从医学角度来看,人们也没有有力的证据证明血型与性格有关系。就算有关系,也是人们的心理暗示,也就是说,人们受到血型性格学说的影响,从而形成对自己的一个自我实现。比如O型血的人,由于了解O型血人具有的特征,便会要求自己朝着这个方面去发展,逐渐将自己创造成表面具有O型血共性的人,这就是巴纳姆效应。

难道真正的关联竟然是由于自我暗示?听到我这么说,很多相信血型决定性格的人肯定要着急了,“等等!难道说我以前的想法都是自欺欺人的?”

不要着急,咱们慢慢说,不过,我们先来追溯一下血型与性格研究的历史。最早将ABO血型与性格联系起来的人是日本人。在1910年左右,即ABO血型被发现的几年后,日本某医生发表了一篇医学论文,其中提及了血型与性格的关系。20世纪20年代,日本军医对血型与阶级的关系展开研究。与此同时,教育学家古川竹二发表了关于性格与气质的研究论文。论文一经发表,就引来诸多关注的目光,并得到很多人的支持。正是从那时开始,履历表中才增加了血型一栏。不过后来,有一篇调查报告否定了古川竹二的观点。1964年在美国一本著名的学术刊物上,心理学家撰写的一篇论文,内容是他们对500多名意大利人进行了16项性格指标测试,发现其中只有一项与ABO血型显著相关,即B型要比A型和O型更加温顺,这个实验结果正好与血型学说提出的理论相反。

此后,又有很多心理学家针对不同国家的人做了很多关于性格指标测定的实验,最终结果都是ABO血型与性格无关。这就彻底推翻了之前的血型性格说。

趣味血型分类

1.O型血人的特质

O型血的人总是敢爱敢恨、充满活力、精力旺盛并且追求成功。他们吃东西从不挑剔,甚至是从来没见过的东西也敢吃;他们认定的事从不轻言放弃,即使遭受失败与挫折。他们乐观、有野心且满怀胜利的信心,并对自己的能力及取得的成绩深信不疑。他们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能够干什么。在他们的身上,自然而然地存在着耀眼的光芒,这也正是他们让人着迷的地方。

2.A型血人的特质

倔强是A型血人的特质。他们多半都是完美主义者,天生敏感,过于顾虑周围人的想法,他们善于自我克制,而不是随着情绪来表达,所以在外人看来A型血的人过于理智,让人难以触及他们的内心。最典型的就是A型血“一根筋”似的“偏执狂”性格,显得有点神经质。

3.B型血人的特质

果断是B型血人的特质。他们拥有果断刚毅的个性,做事总是快节奏、快速度,从不优柔寡断,但又绝非草率行事,深思熟虑与当机立断在B型血人的身上体现得极为完美。他们特力独行,通常喜欢我行我素。

4.AB型血人的特质

多变是AB型血人的特质。AB血型具有非常明显的双重性格的特征,他们一方面能够在处理事情时表现得非常冷静,分析问题和反驳别人观点时都是头头是道,让人无从反击。但是他们也可能在瞬间就被他人激怒,情绪极其不稳定,喜怒无常。他们善于调节气氛,平衡场面中的尴尬气氛。

盗梦空间真的存在

有时候早上醒来会发现自己做梦了,梦里的故事丰富多彩,有些我们能够记得清楚,有些却已经忘记。醒来后回想起的支离破碎的情节,就好像窃贼把其中的精彩片段偷走一样,让人怎么想也想不起来。难道《盗梦空间》里的故事已经延伸到现实中,这是他给我们的暗示吗?“梦”对我们来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梦是一个神秘的东西,包含各种各样的信息,或是内心深处的宿愿,或是身体发出的警报,或是其他一些信息。

说到梦,不得不提到伟大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他把梦的实质理解为“梦是一种愿望达成,它可以算是一种清醒状态精神活动的延续”,是由高度错综复杂的智慧活动所产生的。人会把愿望藏在心灵深处,当我们处于清醒状态时,意识会抑制这种欲望;而进入睡眠状态后,意识放松了控制,愿望就会频频活动,于是便形成了梦。

他指出,使愿望在梦中得到满足可用以维持精神的平衡,同时也是为了保护睡眠不受干扰。其实说得简单一点,就是白天的“想”变成晚上的“梦”。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真的会像《盗梦空间》里那样,自己的梦会如同钱包、手机一样被人偷走吗?关于这个担心,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每个人心底都有一个自我防御机制,当我们进入睡眠状态后,虽然防御机制降低了,但是并非完全失去控制。当梦中的内容过于刺激意识时,这个机制就会自动开启,就像金钟罩铁布衫一样保护着你的内心,然后这些内容就会被深埋在内心深处。这就是我们醒来后回忆不起来或者支离破碎的梦。人是非常贪图安逸的,那些对自己不好的事情,我们会主动忘记。

所以,我们完全不用整天担心自己是不是说梦话的时候把什么秘密泄露出去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上了锁的小盒子,而钥匙只有你自己拥有。

你真的了解自己

为什么会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呢?人为什么会做梦呢?它究竟跟我们有什么联系呢?

一个人思想越单纯,他的梦反映出来的需求也就越明显。相反,一个人接受了越多道德、法律、思想等的加注,他的梦也就越会伪装。也就是说,梦具有原始思维与儿童思维的特点。

有时候,有些梦会让你觉得你是半睡半醒,迷迷糊糊。很多时候从噩梦中惊醒会觉得心有余悸,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是真实的。由于做梦的时候人们不像清醒状态那样按通常的逻辑程序思维,所以梦又具有荒诞离奇、杂乱无章、无规则、非逻辑等特点。这就是为什么梦总是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时而觉得可笑至极,时而又觉得是对未来的某种预示。

林小姐回老家办事的途中借住在一位朋友家。夜晚在梦中,林小姐听到外面传来清晰的车子走动的声音,梦中的她向外望去,竟然看到一辆灵车,车上面没有棺材,却挤满了人。忽然她听到开车的男人冲自己喊道:“还能坐一位!”林小姐连忙拉上窗帘,跑到床上用毛毯把头蒙了起来。

次日早晨,林小姐到了老家后,去一家大商场购物。在商场顶层买完东西后,正赶上向下层去的电梯要开。她很想坐电梯下去,但电梯挤满了人,她有些犹豫,电梯服务员看出她的心思,就对她说:“还能坐一位!”

“啊!”这与昨夜梦中开车男人的话怎么一模一样?林小姐犹疑了,“算啦,我走下去吧。”说着,她向楼梯口的台阶走去。

忽然一声巨响,电梯在人们的惨叫声中像流星般陨落。电梯坠毁,乘客全部遇难,而林小姐则由于昨夜那奇怪的梦,幸免于难。

看完上边所讲的故事,我们在想:梦跟我们的现实生活真的有联系吗?

其实梦只是人在睡眠时,由于局部的大脑组织尚未完全停止兴奋活动,而引起的大脑中的表象活动,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也是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不过由于人在睡梦中与平时清醒状态下有所不同,一些客观印象也会变得混乱不清,所以梦总是呈现混乱和虚幻的状态,以想象或虚幻的形式表现出来。

例如,在儿童时期,我们常常会做找厕所的梦,偶尔还会在睡眠时失禁。而成年人做这样的梦,则可能是因为睡前喝了很多水,也可能是因为生活压力太大,而形成一种紧迫情绪,或者是性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的生理反应。

人所做的梦,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平时烦恼的事情。在梦中问题经常会得到解决。据说,有位数学家曾被一道数学难题所困,但某一天在睡梦之中就将它解开了。此外,梦还能为体内的危险发出警报。有的人就常梦见自己坠落。坠落的梦,有时候就预示着疾病。如果梦见自己从楼顶上失足掉下来,在下落时惊慌而醒,那就意味着身体可能出现不适或有疾病。据报道,曾经有位心脏病患者,在他出现自觉症状前的某天夜里,他梦见了自己胸口绞痛。

从上面的事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做梦对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很多人长期以来都被梦困扰,其实,梦是潜意识和意识两个层面之间的对话,它们很微妙地讲着不同的语言,尽管有意识的大脑可能认为自己已经理解了潜意识在梦中说的话,但事实上,它像一位缺乏经验的翻译,经常未能准确地理解其真正含义和要传递的信息。不过,如果我们正确看待自己的梦,通过梦传递的信息了解自己的状态和内心真实的需求,就能够了解一个真实的自我。

常做梦的人=悲剧的人

昨晚上又做了一晚的噩梦,致使白天打不起精神上班,工作中还出现了错误,害得我被老板骂了个狗血淋头,哎,梦真是害惨了我啊!我为什么要做梦啊,为什么?

经常听到有人说:“昨晚没有休息好,做了一夜的梦”、“我晚上梦多,简直没有睡着”。于是,这一天学习、工作起来似乎还真感到有点精神不振、精力不足,仿佛做梦真的耽误了休息。有些医生按照传统观念,也承认多梦是大脑不曾休息或休息不好的表现。看看,看看,做梦带来的后果多么让人悲惨,简直就是一出“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