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出“宅门”见证奇迹
2011年圣诞节前后的一个上午,我在厦门接到一个朋友从美国打来的电话,电话里的声音充满了兴奋:“你知道我在圣地亚哥和谁共进晚餐吗?”“和你儿子安安呗,还能有谁?”我脱口而出。因为她之前告诉过我,要去美国看在那里读书的儿子。“还有你儿子!”“我儿子?不可能吧!”我惊讶万分。
她虽跟我说过,到美国后若有时间会去芝加哥看我儿子的,可她到美国后忙得给我儿子打电话的时间都没有,两地相隔千里,怎么可能在圣地亚哥碰上呢?
朋友继续兴奋地嚷嚷:“我带着安安在圣地亚哥的海洋世界玩儿,抽空给你儿子打了个电话,想约个时间去芝加哥看他,没想到你儿子说他出来旅游了,人就在圣地亚哥的海洋世界。所以我们就约好到附近一家意大利餐厅吃晚饭,没想到在海洋世界里碰到了。神奇吧!”
接着,她把电话给我儿子,让我跟儿子聊几句。听着儿子那熟悉的声音,我高兴得语无伦次,不知道说什么好,眼眶竟然潮湿起来。世界这么大却又如此小,旅行让相隔万里的亲友不期而遇,这难道不是老天爷赐予的天大惊喜?这是宅在家里的人永远也不可能见证到的奇迹!
如果说,熟人间的巧遇算得上稀奇的话,我和我同学的女儿在华尔街铜牛前不知不觉的巧遇,则称得上“诡异”。
为反映更多孩子在旅行中成长的主题,我寻找、征集一些孩子们的文章和照片。在和一位广西的大学同学聊天时得知,他读初中的女儿去年去了一趟美国,因此约他女儿写一篇文章,重点谈谈游玩华尔街的感受,并提供几张在华尔街留影的照片。
当他女儿把她在华尔街铜牛前的照片传给我看时,我顿时惊呆了,脑子差一点短路。照片里居然有我!等缓过神来,我赶紧打电话告诉同学此事。“是吗?”我同学不信,一看照片,果然有我。世界上居然有这么奇巧的事,同学也惊讶得无语。
● 郭燕(铜牛像右侧背对读者穿连衣裙者)不小心与梁柳云(铜牛像左侧左起第三者)在铜牛雕像前“合影”
● 林君豪(铜牛雕像右)与梁柳云(铜牛雕像左)的“合影”
记得那是2011年8月5日上午9点50分左右,我和我美国营的学生们到达纽约的第一个景点铜牛雕像。从下车步行到铜牛雕像前,虽然路不远,但马路狭窄,车水马龙,走路时得特别小心。
铜牛雕像前,游客如织,导游催促我们赶紧拍照走人。我帮我的几个学生拍照,总共也就待了几分钟,然而就在那一瞬之间,我和我同学的孩子共同创造了奇迹。尽管是事后的见证,但那却是我们俩一生都难以忘怀的奇迹。后来,从我给我的营员林君豪拍的照片里,也发现了我同学那漂亮女儿的倩影。
在当今飞行器和网络信息日益普及的时代,地球实实在在变成了一个“村”。但如果以为抱着台电脑“宅”在家里就能够饱览世界,那就大错特错了。万千世界是那么鲜活、生动和精彩,不亲临其境,哪能获得千万种的奇妙感受,甚至见证奇迹。
没有真切、丰富的感受和体验,我们的精神世界将是一片沙漠,即使有几株思想的绿芽,也终将枯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走万里路的见识与历练,显得尤为重要。
过去我们常说,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现在我们得说,胸怀世界,放眼宇宙;同时我还想说,眼光有多远,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
庆幸的是,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了我的夏令营(冬令营)的营员和学生,实践和感受着旅游行知教育的神奇和魅力。不少孩子用笔和相机生动地记录了他们的所见所闻和所感,以及自己的成长经历,因此我择优集锦了部分作品,汇集到我的书里,共同创造了另一个奇迹——《东行西游知天下——亲子旅行教育笔记》。
如果说,《在旅行中成长》系列丛书第一本《游山玩水上北大》,讲的是一个孩子的成长故事,那么第二本书《东行西游知天下——亲子旅行教育笔记》,讲的则是一群孩子成长的故事。相信读者能在这一群孩子的故事里,找到自己孩子的影子,得到指导孩子成长的启迪。
本书正文中凡是宋体字体部分,是我从老师角度写的内容;凡是仿宋字体部分,是不同学生和许维隆从孩子的角度写的内容。
正如第一本书中所说的那样,旅游行知教育,使孩子成长在旅途中,收获在人生里。
本书的创作和出版得到了众多长辈、老师和好友的倾力支持和热情帮助。我首先要对国际知名传媒人、音乐人侯德健先生拨冗为本书写序表示深深的谢意。同时要衷心感谢德高望重的著名书画家杜滋龄先生为本书题写书名《东行西游知天下》,同时要感谢著名书法家、篆刻家翁铭泉先生为本书提供篆刻印章。要感谢的还有我的好友、著名收藏家林金疆先生、台湾知名设计师段湘麟先生和知名美术家沈冬先生为本书出版贡献了很多的智慧和劳动。对共同创作此书的许维隆,对其他参与到创作工作中的许向明、夏靖恺、姚旨豪、刘长征、林伟民、何金鳞、陈鹏宇、王诗凯、李凌宇、徐明悊、丁凯琳等,一并表示感谢。由于编写时间比较紧张,水平有限,难免挂一漏万,孤陋寡闻,敬请读者朋友指正。
2013年01月于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