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经世文编_4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8章 工政十七江蘇水利上(2)

開秦淮通丹陽河議

程京萼

朱子謂岷山之脈。一支南出。而東北盡於建康。其自西折而北。則起新安之黃山。而南自績溪甯國廣德建平溧陽。北至金壇。起茅山。又北逕丹陽句容。至鎮江西南。向金陵以起鍾山長山駒驪諸山之水。皆東匯於丹陽之練湖。茅山以東之水。皆東匯於金壇之長蕩湖。而自句容以西。則其水無不歸於金陵。以西入大江。山脈界於南北。水源分自東西。此天地之性。自然之勢也。秦淮一水。發源於句容之西。而西北流入於江。此自開闢以來。未之有改。今進言者曰。秦淮本自句邑之三台閣。而東匯於丹陽之香草河。又東北入江。以西流之水。為東逝之川。歷稽載籍。未見所據。若信有之。則自茅山以至鍾山。其脈必皆能飛渡。而後秦淮之洞貫穿穴。乃無所不可。有是理哉。說者謂由三台閣之東二十五里至掘河。此秦淮之舊述。又曰掘河者。秦人之掘處也。按郡志有掘河之名。不詳所自。其字則不作掘而作堀。郡志又作崛。然則謂秦皇掘此以成河者。其傅會鄙俚。不待明者而後見矣。且彼既曰秦淮之正流。而又曰始皇之所掘。自相矛盾。在已固無定見。為此說者。但欲導秦淮於句容之東。而誣以本自東流。不知水可誣而人不可欺也。建康志云。秦淮水有二源。一發句容之華山南流。一發溧水之東廬山北流。合於方山埭。西經府城中。至石頭城。注大江。輿地志元和郡縣志祥符圖經並同。皆無東匯之說。按句容縣志曰。句容大水。西歸金陵。又曰本邑隨龍大水內小水。俱匯於閣。右繞元武。向西歸秦淮。亦無東流之說也。然則今之輕議開鑿者。不獨有害於金陵。亦非句邑之利也。何則。句容金陵之有河也。皆以夏秋之間。山水時至。非若淮北之運道。有昭陽駱馬諸湖。與濟汶七十二泉之灌輸也。以地勢論。則句容高於丹陽十餘丈。高於金陵亦不下十丈。當春水未生。與霜降水落。金陵之地。有舟楫而無所施。況句邑乎。十丈之高。開未及半。山水暴漲。層堰累閘。猶或通舟。然不待霜降。已先秦淮而涸矣。若開至十丈。與秦淮等其深。亦屆秋冬而必竭矣。是此河一歲之中。通舟楫之日少。而廢舟楫之時多也。又奚賴焉。或謂河開既深。則東西皆得江潮之助。按自金陵至丹徒。內地之勢。俱高於江。故鎮江漕渠最易淤淺。無歲不濬。而金陵則河流視江水為消長。大都河未枯而潮已縮。故惟夏秋之際。江漲潮盈。乃能有資於河。而謂東西達江。則終歲可以通流。亦未為明於事情者也。即使深通。則水性就下。設夏秋之間。山水四發。河流瀰漫。外挾江潮。直瀉而下。莫可止遏。雲陽毘陵以東。地勢尤卑。必有陸沉之患。而金陵句曲。亦有竭澤之虞。當此之時。孰任其咎。說者曰。孫吳六朝。嘗開句容中道。至雲陽西域。以避京江之險。未之聞乎。是前事之師也。噫。彼建都於此。為偏安不得已之計。固有然者。方今天下一統。梯航萬里。海不揚波。乃驚畏險阻於門庭戶牖之前。何所見之不廣也。江自岷峨而下。何在不險。能於岸之左右。悉開一河以避之乎。邇來上自金陵。下及京口。百八十里之內。洲渚叢生。港汊錯列。在在可避風濤。所謂黃天蕩者。半為葭葦之場。江之不險。又莫此為甚矣。且此江東則直達海門。西則控引荊楚。南岸上自慈姥浦。下至蜀港。北岸上自浮沙石。下至東溝。濱江津要以數十計。皆盜賊之所窺伺也。墩臺瞭望。櫛比鱗次。以衛行舟。而賈舟客舫。絡繹往來。亦互相警察。今盡驅入內河。則二百里之天塹必為萑苻之藪。其險之可畏。有倍蓗於風濤者。不是之察。而猶自衿康濟之略。多見其不知量也。說者曰。水之泛溢。民之昏墊。是亦有心地方者。所宜加之意也。夫句容一邑。凡澗溪之可名者。無不歸於絳巖湖。以達秦淮。絳巖自孫吳下及宋明。代修隄堰置斗門蓄水。近日居民。乃悉占而為田。湖之存者無幾矣。秦淮源遠而受水眾。今鄉間諸支河。既為民田侵蝕。日以湮沒。城中則正流淺狹。而支河澱淤。有夷為平陸者。水潦為害。職此之由。今不知復絳巖疏秦淮以瀦以洩。而以通丹陽為得計。猶人之病在脾胃。而欲奏功於喉舌也。豈不謬哉。自隋唐以來。千數百年。未聞持此議者。近乃有無知之商賈。郊野之細民。為是說。而好事之徒。從而和之。乃於先賢則為剌謬。於古籍則為無徵。於事理則為乖舛。詳究終始。無一可者。況此千數百年之中。豈無命世之君子。奮然為民興利。考其所議。唯在於修赤山之塘。濬秦淮之支。而不聞襲破岡上容之餘智者。何也。彼固知此河之開而必廢。有損於財而無益於民也。書曰。無稽之言勿聽。弗詢之謀勿庸。敢私議之。以待採擇。

三吳水利贅言

錢泳

徐貫曰。太湖之水。上流不濬。無以開其源。下流不濬。無以導其歸。洵至言也。今五堰既塞。廣通又廢。而吳江長橋一帶。亦淤墊幾成平陸。然上築周行。以通行旅。下開堰洞。以洩湍流。似可以為萬世之利矣。而不知湍流不暢。則不達于枝河。枝河之水不達于三江。三江之水不達于大海。故遇旱則赤地千里。遇水則一望汪洋。而農田為之害。農田日害而下民窮蹙。下民窮蹙而賦無所出。皆聽命于天時而實非也。

或有問于余曰。太湖之水。為長橋所塞。致三吳有漂沒之憂。何不去之。以復古之舊蹟乎。曰不可也。從來治水治田。兩者相兼。舟行陸行。不能偏廢。且病積日久。難以施功。豈去一長橋。而遂能為三吳之利耶。只求斬其茭蘆。濬其淤積。相其地宜。順其水性。修其堰洞。通其湍流而已矣。

大凡治事。必需通觀全局。不可執一而論。昔人有專濬吳淞。而舍劉河白茅者。亦有專治劉河。而舍吳淞白茅者。是未察三吳水勢也。浙西諸州。惟三吳為卑下。數州之水。惟太湖能瀦蓄。三吳與太湖相聯絡。一經霖潦。有不先成巨浸乎。且太湖自西南而趨東北。故必使吳淞入海。以分東南之勢。又必使劉河白茆皆入揚子江。以分東北之勢。使三江可并為一。則大禹先并之矣。何曰三江既入。震澤底定也。

廣通壩者實與五堰相表裏。所以障宣歙廣德金陵諸水。使之不入太湖也。明永樂元年。成祖遷都于燕京。蘇州民吳相伍以水為下流患。引宋單鍔書上奏。改築土壩。設官吏。僉同溧陽溧水兩縣民夫四十名守壩。使宣歙諸水。不入震澤。正統二年。周文襄又為重修。增高土石。奉有欽降版榜。如有漏洩水利。淹沒蘇松田禾者。壩官吏皆斬。夫充軍。如此其重也。今之議論三江。輒從下流開濬。而無有言及五堰廣通壩者。是東坡所謂知其一不知其二也。

五代錢氏。不廢漢唐治水之法。自今之嘉興松江。沿海而東。至于太倉常熟江陰武進。凡一河一浦。皆有堰閘。使蓄洩以時。旱潦無患。而田自利。其時歲豐人樂。每米一石。錢五十文。范文正守三吳。大興水利。斗米十錢。至南宋農政不修。水利不舉。三吳之田。日漸隳壞。則石米一貫矣。以此推之。興水利則如此。不興水利則如彼。

農人之利于湖也。始則張捕魚蝦。決破隄岸。而取魚蝦之利。繼則遍放茭蘆。以引沙土。而享茭蘆之利。既而沙土漸積。乃挑築成田。而享稼穡之利。既而衣食豐足。造為房屋。而享安居之利。既而築土為墳。植以松楸。而享風水之利。湖之淤塞。浦之不通。皆由于此。一旦治水而欲正本清源。復其故道。怨者必多。未為民便也。或曰興舉水利。正所以便民也。譬諸惡人不懲治。病者無醫藥。恐歲月寢久。日漸填塞。使水無所洩。旱無所溉。農民艱困。賦稅無由。為三吳之大害。當何如耶。余則曰。方將興利以惠民。何忍擾民以增害。然單鍔有言。上流峻急則下水泥沙自然嚙去。今能以太湖之水通洩三江之口不淤。則向之豪民占而為田為屋為墳墓者。可十坍其五六。此不待懲而自治。不待醫而自藥也。

范文正公曰。三吳水利。修圍濬河置閘。三者缺一不可。余以為三江既濬。建閘為急。何也。水利之盈虛。全在乎節宣。今諸江入海之處。堈身既高。而又有潮汐往來。一日夜凡兩至。前人謂兩潮積淤。厚如一錢。則一年已厚一二尺矣。十年而一二丈矣。故沿海通潮港浦。歷代設官置閘。使江無淤澱。湖無汎溢。前人咸謂便利。惟元至順中。有廢閘之議。閘者押也。視水之盈縮。所以押之。以節宣也。潮來則閉閘以澄江。潮去則開閘以洩水。其潮汐不及之水。又築隄岸。而穿為斗門。蓄洩啟閉。法亦如之。安有不便乎。

老農有云。種田先做岸。種地先做溝。高鄉不稔。無溝故也。低鄉不稔。無岸故也。是池塘為高鄉之急務。大約有田百畝。必闢十畝之塘。以蓄水而防旱。隄岸為低鄉之急務。大約有田百畝。必築三尺之圩。以洩水而防潦。夫圩者圍也。內以圍田。外以圍水也。

治水之法。既不可執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輕信人言。地有高低。流有緩急。瀦有淺深。勢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詢不窮其致。是以必得躬歷山川。親勞胼胝。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緩帶。冒雨衝風。往來於荒村野水之間。親給錢糧。不扣一釐。而隨官人役。亦未嘗橫索一錢。必如是而後事可舉也。如好逸而惡勞。計利而忘義。遠嫌而避怨。則事不舉而水利不興矣。

積荒田土。在在有之。江南四郡之中。惟常鎮兩府為尤甚。或以官逋為累。或以水道不通。或以古墓相連。或以瓦礫難種。茲欲區處農民。必其開墾而成熟之。事亦難矣。然亦有說焉。一以賦負民逃而不墾。一以糧重租多而不墾。一以其地窵遠難于照應而不墾。一以小民窮困舍本逐末而不墾。是以荒瘠之地日多。而懶惰之民日積。使膏腴成棄地。糧稅為積逋。所以府庫日虧。而農民日困也。惟有專官而治。時時省察。就近招徠。輕其租賦。勸其開墾。勉其勤惰。使民無棄地。家有餘糧。而庫無積欠矣。亦協濟之一法也。

三吳圩田。亦在在皆有。農民習懶性成。惟知種苗禾種豆麥蔬菜而已。其有水者則棄之。何也。余以為水深三四尺者。種菱芡。一二尺者種芰荷。水不成尺者。則種茭白茨茹荸薺芹菜之屬。又能加之以勤儉。雖陂湖亦田也。試看杭嘉湖三府。桑麻遍野。菱芡縱橫。有棄地如蘇松常鎮四府者乎。如此。則民不偷惰而賦常足。民不告勞而食不匱也。亦協濟之一法也。

多種茭荷菱芡以利民此專就陂湖瀦水之區言之若江河渠港則又須禁種他物以致占塞水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