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工政十水利通論(5)
平捻善後議
葛士達
捻逆肆虐十數年。蔓延數千里。雖未據守城池。而根柢糾纏。甚於髮賊。今大憝既殲。黨與之散匿者猶眾。必搜殺之盡而後已。非特殺不勝殺。抑且大傷陰陽之和。欲緩縱之。而此輩頑悍成性。其非法紀所能繩明矣。況其中鷙悍者豈遂無人。其乘機竊發之心。正難逆料。而東豫各省。囗遭兵劫以來。田畝荒蕪。廬井零落。民之顛連而無告者。所在皆是。大兵之後。不幸而歲逢不稔。能保其不復嘯聚而起乎。則平捻而所以善其後者。正不可不預籌及之。昔孟子曰。使民菽粟如水火。而無有不仁。管子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蓋食者民之天。富者教之本。自來論治。未有不以民事為首務。以足民為要圖者。今北省之民。好亂樂禍。豈盡無良。患在貧耳。不思所以救其貧。而徒責之使無為不善。是猶耕者之揠其根而蘄其苗之長也。是猶漁者之竭其澤而冀其魚之得也。是猶醫者之以烏堇為餌而欲其疾之愈也。可乎。且夫天生民而樹之君。爰立百官師長。以為民也。至驅之使不得其所。逞兵力而抗其頸而誅之。已可痛矣。區區孑遺。復不思所以安集而衣食之。豈仁者之用心邪。夫聖賢足民富國之經豈別有術。亦因天地自然之利而利導之耳。故禹之功彌天壤。夫子稱之曰盡力乎溝洫。孟子言王道惟樹藝畜養之事。道誠無以易乎此也。今試以直東豫三省。與江浙比較。地非必窄也。民非必少也。江浙即遇凶歲。猶不至流亡。北省歲偶歉收。已多餓莩。且江浙之民。耕田數十畝。八口之家。可以無飢。北省耕田動以數十頃。每不敷一年之用者。則水利不脩。地多曠棄。人有餘力耳。夫地曠而糧不能曠。則貧益加困。人餘力而無所事。則遇豐歲而游惰廢業者。即遇歉歲而競思非義。所謂逸則思淫也。夫土之所以生物茂美者。以有水以滋潤之。彼藝一花一木。猶必朝夕灌溉。始能成就。豈耕種而獨不然邪。
嘗考之古謀臣良吏。欲求利民莫不亟亟講求水利。西門豹引漳水灌鄴。魏之河內以富。鄭國說秦鑿涇水。自中山西抵瓠口。並北注潞以溉田。關中稱沃野。漢大司農鄭當時穿渭渠。起長安南山下至河。溉田萬餘頃。河東守番係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陰。莊熊羆穿洛溉重泉以東。趙中大夫白公穿渠引涇水。起谷口入櫟陽注渭中。皆大利民。歌謳迄今不絕。嗣後如裴延囗浚幽州督亢渠。何承矩引滹沱河溉蹈。閻承翰引唐河至定州。引保州趙彬堰徐河入雞距泉以通漕利民。若是者。難更樸數。無不著效。豈施之昔而不能施之今哉。患在無人經略之耳。患在牧民者無興利除害之實心耳。今能倣古溝洫畎澮之制。相度土宜。師其意勿拘其囗。變通行之。令民各就其所有之田。掘溝引水。有百畝者掘二面溝。廣四尺深四尺。有千畝者掘三面溝。廣八尺深八尺。中復掘一溝橫貫其中。至萬畝。則通力合作。共掘一大溝。廣一丈深一丈二尺。方圓曲折。隨田形勢。總以大小流通。輾轉挹注。互相灌溉。不得專利曲防為主。掘去之田。丈量確實。豁免糧賦。所掘之土。即以築田之四堰。仿南方圩田之法。以備盈溢枯涸。至十萬畝。則求一大川引而注之。或邑中並無川澤可注。則覓故河道之淤墊者。少疏濬而決水以灌之。否則即就車路之深者掘而注之。以為眾流之宗。縣達之府。府達之省。水有本源。不致涸竭。亢旱既免赤地千里之災。水有自洩。不致泛濫。淫雨亦無萬頃汪洋之慮。秫麻雜種。易為米穀。就近運輸神倉。可備緩急倉卒之用。可省津貼水腳之費。可無海道風波之憂。可免折耗陳腐之弊。而黃殺宿莽。盡成膏腴。民見其利。各自奮力。治田益勤。治水益力。民有所賴。自不流入匪類。且種稻之勤劬。百倍於秫麥。終年水耨火耕。常恐不及。非僻之心無由以生。而溝道縱橫。水田複沓。一旦即有倉卒。戎馬不得逞其馳突。更可設平地之險。而鞏京師門戶。萬世之業。竊以為莫過是也。然議者必曰。斯事體大。彌年累月。不能奏績。且兵燹之後。民困未蘇。創此大舉。必至騷擾。恐有難行者。不知天下事奚有難易。亦惟問有利於國。有益於民否耳。果其實有利於國。實有益於民。特以其難而不為。將國與民誰賴以利益邪。夫八年四載。手胝足胼。其難莫過於此。然聖人不以其難而輟之。蓋意見游移。易者猶難。精神所注。難者亦易。況今日之事。本無有所謂難者。水利訓農。本為牧令專責。亦係民生切己利害。各邑各治其邑之水。各家各治其田之水。不必別派員役。不必動用公帑。各省長吏即各責成牧令。牧令責成里正紳耆。復躬自巡行勸導。相度形勢。順土之宜。隨民之便。勿為豪右所惑。勿使胥役擾累。俟農工畢後。督率興工。以三年為限。里正等能出力者。破格獎敘。牧令亦以勤惰為黜陟。長吏即以牧令之能否為優劣。一勞永逸。為北省計。實為天下社稷計也。若夫散遣兵士。安插降眾。撫恤難民諸事。想當事者固已熟籌之矣。鯫生復何敢贅哉。
淮南北善後議
金安清
淮南北為自古中原爭戰之地。大淮注其中。四山環其郭。民俗之悍。甲於江皖。其由來者漸矣。 國初靳文襄即有鳳泗閒田募民開墾之議。二百年來河患頻仍。溝洫水利。無可講求。農民於春夏之交。率鍵戶渡江求乞。秋後始歸。幸無旱澇。僥倖一穫。習而為盜者。更比比皆是。即殷實之戶。亦豢養多人。謂之保家。非此不足存活。久之習慣自然。遂以格囗為長技。其風與粵閩任氣者又不同。皆富教之術無以理之也。河決不以時。而洪湖下壅上潰。淮流亦足為患。督撫大吏及良有司。非不蒿目時艱。而形格勢禁。卒無術以挽之。無年不蠲。無歲不賑。府庫日以捐。民生日以匱。至今日而釀為數十萬盜賊。以縱橫東北。誅不勝誅。撫不勝撫。不亦大可慨乎。故為皖北計安全。當自經理農田始。而經理農田。又自疏濬水利始。為水利籌費。則自通達長淮商賈始。淮之大利在北鹽。其出之海州各場者。官鹽年額四五十萬引。每引四百斤。計當有二萬萬斤。其私販不與焉。豫皖上游口岸。價賤每斤三四十文。貴則七八十文。核之食戶民資。酌中以每斤五十文。蓋已積錢一千萬緡。其茶米雜貨南貨之去來者。視鹽資尚十分三四。其閒舊榷。惟鳳陽一關。使另籌征輸之法。分鹽貨為兩大宗。核實經理之。稅課當可籌一二百萬緡。即以兵氛甫熄商賈無多言之。當亦可至百數十萬緡。閒田周遭數千里。及是時招集流亡。酌給牛具籽種。責其盡力屯墾。一二年而阡陌成矣。連年曠廢。所獲必倍。所謂大荒之後必有奇豐。又理之鑿然者。被脅之亂民。受撫後。但赦其駢誅。而日給升斗以活之。分地安插。使之經營溝洫。其費當較平時募夫易。以一夫之費。責五夫之功。百萬治河。百萬治田。酌商之餘波為農之創始。以淮治淮。固無待於大農之帑也。農田既興。溝洫皆備。地無曠土。人無游民。而保甲鄉約學校諸善政。皆可次第行之。莠者遷為良。瘠者墾為腴。壅者可使通。涸者有以溉。數百年強悍之俗。其亦可以稍殺乎。論者或謂此議可行。則前人何弗措意。而不知今昔地勢民情。有大不相同者。請備申其說。黃河自奪淮南徙。由彭城東入海。故在明季即有防護鳳泗祖陵之事。即決於上游豫省。其渾濁之水。盈科而囗於鳳泗。卒以洪湖為歸。此水患之所以無已。今大河北徙。未必再歸故道。皖境數百年巨患已除。無虞鄰壑。一勞永逸。其便一。洪湖關係漕運。往往守高堰瀦蓄之。雖盛漲不啟。湖益盈。源益壅。倒漾至上流皖境數百里外。今則河運已廢。高囗三河。常年通流。循序下注。永無壅積之事。不遇非常蛟水。淮不為災。其便二。 國家經費有常。皖省尤為瘠弱。大吏久暫無定。水利巨役。非一時可竟。既難請帑。亦難議捐。今則善後本當舉辦。此乃善後之大端。而在外就地籌費。不虞部駮。其便三。平時田畝。皆有業主。利於此即害於彼。水利一興。紛紛聚訟。不能繩以官法。而地方官各分畛域。孰能綢繆全局。求百世之利。今則民田會為賊有。事後查丈歸民。尚需時日。目前官為經理。必無起而撓之者。其便四。河工募夫。以日計工。以工計方。以方計價。其難恆倍。今則以垂斃之民。任畚鍤之役。但能餬口。不致裹足。所省實多。其便五。
凡此五端。在昔日雖以韓范之經猷。包海之風力。有所不足。今已時異地殊。因其勢而利導之。其易自百倍於舊。蓋飢寒者。盜賊之媒也。水旱者。飢寒之本也。是治盜賊者亦治其飢寒而已矣。民易犯法。而輒自諉於飢寒。此亂民也。知用法而不恤民之飢寒。此暴吏也。倉儲有一定之數。賑貸有一定之時。數不可竭。時不可常。則民之不飢寒者暫。而其長飢寒者無窮盡也。耕九餘三。天地之道。十年之內。必豐多而歉少。乃鳳泗初無豐時。良田阡陌之不分。糞薙之無法。耕耘之失時。而其故多由於水利之不治。水利不治則民無所歸。其弊不至於寇攘奸宄不止者。亦勢為之也。鳳潁之水利。以長淮為經。左挾汝。右挾渦。其次則濠梁五河之水。由淮入於泗之洪澤。而千里閒之小河支流。蓋不可勝紀。其瀦而為湖。規而為塘。為潁之西湖。壽之安豐塘。其較著者。漢揚州刺史劉馥治苟陂茹陂七門吳塘。以溉稻田。魏文帝以譙舊鄉便徙民屯田。皆藉淮水為用。其他凡一州縣之境。溝渠遺跡。各以百數。始則湮棄。漸則侵佔。官不知利民。民亦不知自利。歲月既久。視為固然。有以水利為言者。則囗笑之矣。古君子以起敝振衰為心。具移風易俗之志。潛移默運。拔本塞源。遂民生而扼悍俗。其在斯乎。其在斯乎。
壬戌春。以官事牽率來臨淮。居小舟中五閱月。侘傺之餘。輒步沙渚中。與老農牧豎互相問答。詳詢風土。囗覽川原。慨人事之不修。念補救之未晚。竊擬此議。以俟采風者之芻詢焉。
余少壯妄以匡時自期。浮沈廿年。了無尺寸之柄。偶一興作。忌謗紛來。驚弓孤羽。尚復何所措意。而惓惓之懷。猶冀以記問為中流一壺之助。其愚也。抑可哀也。自記
此議有關大局。非僅為一隅水利計也。故與平捻善後一議以類相次。俾濟變者益知推行盡利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