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律要广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3章

合注。因者。忿恨隔絕之心。緣者。瞋隔方便。法者。示相發口。業者。前人領解。知彼不受。身口加逼之苦。隨身口業多少結重。非眾生者。變化幻人等。彼雖無情。作有情想。而行瞋辱。亦犯輕也。

此亦性遮二業。五緣成重。一。眾生。二。眾生想。三。瞋隔心。四。示不受相。五。前人領解。眾生者。上中二境重。下境輕。或有戒者亦重。但不失戒也。眾生想六句。如上。瞋隔心者。心懷忿恨。不欲和解。正是業主。示不受相者。或閉關斷隔。發口不受。不犯者。戒本經云。若以方便令彼調伏。若彼不如法悔。其心不平。不受其懺。無罪。又云。若不慊恨。性不受懺。是犯非染污起。又云。菩薩侵犯他人。或雖不犯。而令他疑者。即應懺謝。慊恨輕慢。不如法懺謝。是犯染污起。若嬾惰懈怠。犯非染污起。若以方便令彼調伏。若彼欲令作不淨業。然後受者。不謝無罪。若知彼人性好鬥訟。若悔謝者。增其瞋怒。若知彼和忍。無慊恨心。恐彼慚恥。不謝無罪。解曰。此輕垢罪。亦應此戒兼制也開遮者。戒本經云。見有眾生應訶責者。應折伏者。應罰黜者。以染污心。不訶責。若訶責不折伏。若折伏不罰黜。是犯染污起。若嬾惰懈怠。犯非染污起。不犯者。彼不可治。不可與語。難可教誨。多起慊恨。若觀時。若恐因彼起鬥諍相違。若相言訟。若僧諍。若壞僧。若彼不諂曲。有慚愧心。漸自改悔。又云。若菩薩成就種種神力。應恐怖者而恐怖之。應引接者而引接之。欲令眾生消信施故。不以神力恐怖引接者。是犯非染污起。又唐譯戒本云。又如菩薩見諸有情。為行越路。非理而行。出粗惡語。猛利訶擯。方便令其出不善處。安立善處。菩薩如是以饒益心。於諸有情。出粗惡語。無所違犯。生多功德。解曰。以饒益心。則非瞋隔心明矣果報者。瞋恨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被他人求其長短。二者。恒被於他之所惱害淨戒品云。離瞋恚者。亦四種報。一者。現世六根聰利。儀容可觀。人所親附。二者。心無瞋恚一切惱害打罵訶責。盡皆不起。譬如有人。持迦嚕羅呪。一切諸毒。無能害之。以無恚怒。增長慈心。以慈真言。令三十六俱胝天魔鬼神。悉皆摧伏。奉慈真言。無所損害。三者。於未來世。以慈心梯。上生梵世。一劫安樂。令諸眾生。斷惡修善。四者。漸次能得無上菩提。具足莊嚴。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熾然炳著。無量功德。蘊集其身。

○第十謗三寶戒

疏。亦云謗菩薩法。或云邪見邪說戒。謗是乖背之名。凡是解不稱理。言不審實。異解說者。皆名為謗也。

發隱。解不稱理。邪僻之見。不合正理而謬說。言不審實。疑似之事。不考真實而妄說。異說。外聖賢不易之定論。而別為一說。

七眾同犯。大小俱制。大士以化人為任。令邪說亂正。故犯重。聲聞異此。三諫不止。犯第三篇。

若佛子。自謗三寶。教人謗三寶。謗因。謗緣。謗法。謗業。而菩薩見外道。及以惡人。一言謗佛音聲。如三百矛刺心。況口自謗。不生信心孝順心。而反更助惡人邪見人謗者。是菩薩波羅夷罪。

合注。因者。邪見之心。緣者。邪說方便。法者。言說著述等事。業者。前人領解此亦性遮二業。邪見為本。復加口過也。五緣成重。一眾生。二眾生想。三欲說心。四正吐說。五前人領解。眾生者。向上中二境謗。則重。向下境。輕。眾生想六句。如前可知。欲說心者。謂邪見推畫。惟此是實。餘皆虗妄。既心存謬解。喜向人說也。邪見雖多。大端有四。一上邪見。二中。三下。四雜。上者。撥無因果。如闡提等。中者謂三寶不及外道。若心中計成。失戒。若心知三寶勝。口說不如。既未翻歸。不失戒體。語語結重。下者棄大取小。計成。失菩薩戒。計若未成。犯輕。屬下文心背大乘戒攝。雜者。或偏執。或雜信。或繫念小乘。或思義僻謬。偏執又二。一執大謗小。是犯染污起。二偏謗一部。亦犯輕垢。雜信者。不背因果。及三寶大乘。但言外道鬼神。亦有威力。奏章解神。或復勸他。悉犯輕垢。繫念小乘者。知大乘高勝。且欲先取小果。後更修大。此名念退。犯輕垢。亦下文暫違菩提心戒攝。思義僻謬者。如今人義淺。三五家釋。是智力不及。此應非罪。若輕輒去取。復有知他為是。強欲立異。皆犯輕垢。又有說相似法。如戒本經云。若菩薩如是見。如是說言。菩薩不應樂涅槃。應背涅槃。不應怖畏煩惱。不應一向厭離。何以故。菩薩應於三阿僧祇劫久受生死。求大菩提。作是說者。是犯染污起。何以故。聲聞深樂涅槃。畏厭煩惱。百千萬倍不及菩薩。彼習不染污心。勝阿羅漢也正吐說者。若自說。若教人傳說。若作書著述等。前人領解者。納受邪言。隨語語結罪。披書發解。亦語語結罪○惟遮不開○果報者。邪見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生邪見家。二者。其心諂曲。

發隱。心外求法。皆名外道。非必極邪也。心捨大乘。皆名惡人。非必巨惡也。

善學諸仁者。是菩薩十波羅提木叉。應當學。於中不應一一犯如微塵許。何況具足犯十戒。若有犯者。不得現身發菩提心。亦失國王位。轉輪王位。亦失比邱比邱尼位。亦失十發趣。十長養。十金剛。十地。佛性常住妙果。一切皆失。墮三惡道中。二劫三劫。不聞父母三寶名字。以是不應一一犯。汝等一切菩薩。今學。當學。已學。如是十戒應當學。敬心奉持。八萬威儀品當廣明。

發隱。仁者慈悲孝順。利濟為懷。正善學戒者之稱也。猶世言厚德之士也。波羅提木叉。此言保解脫。解脫是果。戒是因。因中說果也持戒如平地。佛果如妙種。菩提心如芽。心地戒虧。雖有佛種。不生芽矣國王轉輪王者。世間尊貴。亦繇戒得也。心地端嚴。本尊貴故按彌沙塞羯磨本云。犯波羅夷。名壞根本。析石斷命。豈更生全。大乘懺中。雖云除滅。然於宗法。永無僧用。此既本禁。不類餘愆。特須謹尅。碎身堅護。但凡情易起。對境容虧。若無一念覆藏。律中許其改悔。止可清其犯業。僧法豈得預哉已學則既奉持。云何復勸。良由心地無盡。菩薩學心地法門亦無盡。佛自半月誦。況菩薩耶。

合注。不得現生發菩提心者。直指此生為語。亦失國王位等者。現在既失其義。未來必并失其名也。問。犯前四戒。則一切戒體俱失。犯後六戒。止是失菩薩法。何云亦失比邱比邱尼位。答。此是一往乘勢之語。又或如從高處墜。法爾至底。理無中止。所以身子六心中退。仍向五道輪迴。亦其驗也。

疏。八萬威儀品當廣明。懸指大本後分。八萬威儀品當說。

發隱。大本。即百二十之本也。

○四十八輕戒

佛告諸菩薩。已說十波羅提木叉竟。四十八輕戒今當說。

發隱。不但曰十波羅夷。而曰木叉者。犯之則極惡。依之則解脫也。

○第一不敬師友戒

疏。傲不可長。妨於進善。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乘俱制。

合注。惟遮不開。或方便令調伏。亦得名開。

若佛子。欲受國王位時。受轉輪王位時。百官受位時。應先受菩薩戒。一切鬼神。救護王身百官之身。諸佛歡喜。既得戒已。生孝順心。恭敬心。見上座和尚。阿闍梨。大德。同學。同見。同行者。應起承迎。禮拜問訊。而菩薩反生憍心。慢心。癡心。瞋心。不起承迎禮拜。一一不如法供養。以自賣身。國城男女。七寶。百物。而供給之。若不爾者。犯輕垢罪。

發隱。大戒本通道俗。而文中獨舉王官。何也。出家以師友為父兄。理自應敬。不待言故。又僧尼無位。傲慢難生。王官有勢。憍倨易起故。意普而辭偏也師生我法身。有父道焉。當孝順故。友助吾進修。有兄道焉。當恭敬故。又師友不可逆。不可慢。俱當孝敬故賣身等。要其誠敬之極而言。為法忘軀。志當如是。非必然也。

合注。上座有三。一生年上座。戒臘在先。二。福德上座。眾所推敬。三。法性上座。證入聖位。和尚。此翻親教師。或翻力生。繇此人力。生我無漏妙戒身故。阿闍利。此翻軌範師。謂教授威儀。示我軌式。即下文所稱教誡法師也。大德者。總歎具大功德。同學者。宗同一師。同見者。心同一解。同行者。身同一業。憍者亢己。慢者忽人。癡者不知賢聖。瞋者心懷忿恚。以自賣身等者。舉重況輕。謂尚應如此供養。況迎拜之儀。而不為耶此四十八輕戒。准十重法。亦應有若因若緣若法若業等。但以眾輕垢。成與未成。同稱惡作。故不復委明耳此亦性遮二業。四緣成重。一。師友。謂上座及同行等。二。師友想六句。二重二輕。二無犯。三。不敬心。若憍慢瞋恨。不起迎拜等。是染污犯。若嬾惰懈怠或無記心。或忘誤。犯非染污起。不犯者。若重病。若亂心。若睡眠不知。若聽法。若說法。若在說法眾中。護說者心。若以方便。令彼調伏。若護僧制。若護多人意。四。應迎不迎應供不供等。事成隨事結罪唯遮不開。或方便令調伏。亦得名開果報者。師友知識是得道大因緣。是全梵行。不敬則永失法利。魔所攝持。敬則常遇善緣。成就佛法。

○第二飲酒戒

疏。酒開放逸門。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俱制。惟咽咽輕垢。

發隱。咽咽者。一咽一輕垢也。

若佛子。故飲酒。而酒生過失無量。若自身手過酒器。與人飲酒者。五百世無手。何況自飲。亦不得教一切人飲。及一切眾生飲酒。況自飲酒。一切酒不得飲。若故自飲。教人飲者。犯輕垢罪。

合注。故飲者。明非不知誤飲。一切眾生。指異類也此是遮業。四緣成罪。一。是酒。謂飲之醉人。二。酒想六句。二咽咽結罪。二輕垢。二無犯。三。有飲心。四。入口。咽咽結罪。若教他飲。咽咽二俱結罪。不犯者。病非酒不療開者。如末利夫人事果報者。飲酒之罪。有五五百果。第一五百世。在鹹糟地獄。二五百。在沸屎。三五百。在曲蛆蟲。四五百。在蠅蚋。五五百。在癡熱無知蟲。文云五百世無手。或但舉最後五百也。

發隱。問。沈湎之流。理應無手。云何過器。便獲斯殃。且如君父之壽。臣子稱觴。豈得誠敬之心。反遭惡劣之報。答。凡言罪者。皆為有菩薩戒者言也。發大心。證大果。乃所以壽吾君親。而杯酒之敬。敬之小者也。然而無手之報。非此類所感。彼感報者。葢是慣持癡器。常貯癡藥。獎誘癡人。成就癡業耳。豈比夫稱觴君父。雖不名大敬。終不失誠敬之心乎。無手之報。斷非加於此等。吾故表而出之。

○第三食肉戒

疏。食肉斷大慈心。大士懷慈為本。一切悉斷。聲聞漸教。初開三種淨肉等。後亦皆斷。若有重病。飲藥能治。準律得噉。或因不制。

發隱。重病揀非小疾。

三藏法數。律中但開不見。不聞。不疑。三種。楞嚴要解。加自死。鳥殘。為五種。涅槃復加不為己等。共為九淨肉。一。不見殺。二。不聞殺。謂耳不聞殺。亦不聞人語為我故殺也。三。不疑為己殺。四。不為己殺。五。自死。六。鳥殘。七。生乾。謂因死已日久自乾也。八。不期遇。謂不因期約。偶然相遇而食也。九。前已殺。謂非今時因我而殺。乃是前時先已殺者也。

合注。知水有蟲。或疑有蟲。不看不漉輒用。大小俱制。又蠶綿。大小俱制。大乘為眾生故。得畜憍奢耶等。而非自用。獸毛小乘不制。大乘亦無特制。而佛頂經中。亦兼及之。不用彌善。

若佛子。故食肉。一切眾生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斷大慈悲佛性種子。一切眾生。見而捨去。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眾生肉。食肉得無量罪。若故食者。犯輕垢罪。

發隱。故食肉者。明非誤食。正指過也。見而捨去如鷗去海翁之機是也。問。經稱食肉之人。入於山林。虎狼師子。皆來集會。今云捨去者何。答。捨去者。驚其殺心而遠離也。來集者。嗅其同氣而相求也。或去或來。皆惡因緣也。問。求那跋摩之對宋主也。曰。王所修與匹夫異。出一嘉言。則士庶咸悅。布一善政。則神人以和。刑不夭命。役不勞力。則風雨時。百穀茂。如此持齋。齋亦大矣。豈在輟半日之飡。全一禽之命。然後為宏濟耶。斯言與戒。似不相合。答。此隨緣順機。變通不滯。正大士之體也。是故遇崇道之君。則將順其美。勢不可為。則求那所言。乃旁行曲運之微權。默導潛移之妙術也楞伽經。佛告大慧。有無量因緣。不應食肉。如云眾生聞氣。悉生恐怖。如旃陀羅。狗見驚吠故。慈心不生故。呪術不成故。諸天所棄故。夜多惡夢故。虎狼聞香故。文多不錄。楞嚴亦云。食肉之人。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剎。問。蠶之害亦慘矣。制食肉。不制衣帛者何。答。文互見故。煑繭斷命。十重殺中攝。鑊湯繅車。殺具中攝。例養六畜。損害眾生中攝。為利資身。邪命自活中攝。而首楞嚴經。亦禁綿絹。是知僧號衲子。士稱布衣。無待論矣。若夫王臣。則惡衣服。美黻冕。自有古人之成訓在。

合注。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與我同體。而今食噉其肉。殘慘之甚。故云斷大慈悲佛性種子。鴦掘經云。若絲綿絹帛。展轉傳來離殺者手。施於比邱亦不應受。受者非悲也此是遮業。四緣成罪。一。是肉。謂有情身分。二。肉想。二重。二輕。二無犯。三。有食心。正是業主。四。入口。咽咽結罪開遮者。或鹿角虎骨等。製入藥中。此應非犯。若為藥故傷生命。同得殺罪果報者。楞伽經云。為利殺眾生。以財網諸肉。二俱是惡業。死墮呌呼獄。佛頂經云。死死生生。互來相噉。惡業俱生。窮未來際。

○第四食五辛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