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律要广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0章

發隱。此心地中。非尊非卑。非道非俗。非男非女。非穢非淨。非天非人。非全非缺。非良非賤。非顯非幽。一味平等。無二無別。何所去取。而生揀擇皆染使青黃等。真諦云。青。銅青也。黑。雜泥也。舍利弗問經云。摩訶僧祇部。勤學眾經。宣。說其義。處本居中。應著黃色。曇無德部。通遠理味。表法殊勝。應著赤色。薩婆多部。博通敏達。善能化道。應著黑色。迦舍部。勇猛護生。應著木蘭色。彌沙塞部。禪思入玄。究暢幽密。應著青色。據此則成五彩。云何名壞。然彼文中。有青非東方之青等句。則知就壞色中。自有五別。以表五部。非世間五麗色也。如上青黃赤黑等。不必確定分別。但與俗服有別則已。道俗受戒。皆須服壞色。可作壞色處。僧俗俱宜同作。不可壞色處。俗即隨便。惟僧則必以壞色。不可壞色者。或土地所不便是也。法滅盡經云。法欲滅時。袈裟自然變白。當知衣白。法滅之相。此中制白衣高座。則知道俗以緇白別。不可不慎也。羯磨轉法輪者。集眾布薩。代佛揚化。正所謂和合僧也。破此人則佛法滅。豈不犯逆。非漫爾羣居。情識相比。可冒和合之名也。又凡能宏法利生者。皆名轉法輪也經中重逆二字有別。有犯重不犯逆者。有兼重與逆者。聲聞害師已犯重。特不云逆耳。葢逆是重上復加逆罪也。問。下弒上。皆逆也。云何聲聞害師非逆。答。佛法中重。對世法逆。佛法中逆。加世法逆一等。聲聞害師犯重。已是世間逆罪。而菩薩所謂逆者。則更加重。故疏云。菩薩重。重於聲聞重也君親天地等不禮敬者。言出家之法。已於國王父母六親鬼神。不修世間禮儀恭敬。則今日授戒。不當復問其是貴是賤。是親是疎。是人是神。惟觀意之誠否耳。遠來求法。誠意可知。止除七逆。餘但解法師語者。即當與戒。何得起惡心瞋心。而不即與。竟拒曰不與。遲延曰不即與。若此者。苟非圖利養而販賣佛法。必其乏慈悲而獨善己身。是以得罪。若察其意未誠。而不即與。欲成就彼。如無讖之於道進。則大權化導。功德無量。勿等視也。問。六親鬼神。且置弗論。云何君父。而不禮敬。答。出家之人。禮拜君父。非恭敬故。所以者何。帝釋天主。尚不欲五戒者禮拜。慮或損福。故出家者。當精進行道。報君父恩。不當以擎跽匍匐小節為恭敬也。斯乃忠臣孝子。愛其君父而不禮拜。是名大恭敬。豈曰桀驁乎哉。問。沙彌未受比邱戒。不得受菩薩戒。則沙彌不及鬼畜等。及在家二眾歟。何彼得受。此反不得。答。在家與出家。體制自別。而意亦略同。在家者。必受五戒。方得受菩薩戒。出家剃染者。必受比邱戒。方得受菩薩戒。鬼畜男女等得受者。是已有五戒者也。夫三寶之名。因比邱戒而成。沙彌未得與三寶流也。若沙彌俱直受大戒。則比邱之戒廢。而僧寶廢。三寶缺矣。其失可勝言哉。問。經云婬男婬女。豈非白衣不受五戒之直受耶。答。亦必一會之頃。先受五戒。而隨受菩薩戒。則不次第而未嘗不次第也。

○第四十一為利作師戒

疏。內無實解。外為名利。輒爾強為。有誤人之失。故制。出家二眾同。大小不俱制。三眾及在家。無師範義。不制。

若佛子。教化人起信心時。菩薩與他人作教誡法師者。見欲受戒人。應教請二師。和尚阿闍棃二師。應問言。汝有七遮罪不。若現身有七遮罪者。師不應與受戒。若無七遮者。得與受戒。若有犯十戒者。應教懺悔。在佛菩薩形像前。日夜六時。誦十重四十八輕戒。苦到禮三世千佛。得見好相。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見好相。好相者。佛來摩頂。見光見華。種種異相。便得滅罪。若無好相。雖懺無益。是人現身亦不得戒。而得增益受戒。若犯四十八輕戒者。對首懺悔。罪便得滅。不同七遮。而教誡師。於是法中。一一好解。若不解大乘經律。若輕若重。是非之相。不解第一義諦。習種性。長養性。性種性。不可壞性。道種性。正法性。其中多少觀行出入。十禪支。一切行法。一一不得此法中意。而菩薩為利養故。為名聞故。惡求多求。貪利弟子。而詐現解一切經律。為供養故。是自欺詐。亦欺詐他人。故與人授戒者。犯輕垢罪。

合注。教誡法師。即教授阿闍棃也。比邱戒法。於僧中受。故和尚及羯磨闍棃。皆須現在比邱為之。菩薩戒法。於十方諸佛菩薩前受。故現在法師。但得為教授闍棃。應教請二師者。謂請本尊佛為和尚。此土即是釋迦。請補處大士為阿闍棃。此時即是彌勒。是名為二師也。文中以和尚阿闍棃二師為句。應問言者。即是教誡師應問。此謂未請二師之前。先應問其遮難。知無七遮。方教請二師耳。故菩薩善戒經云。十方諸佛菩薩大德聽。今某甲三說時。已從十方諸佛及菩薩僧。得菩薩戒。說者我是。受者某甲是。我為某甲證人。大師者。十方無量諸佛菩薩僧是。小師者。我身是也。又受菩薩戒。既以本佛為和尚。補處為闍棃。亦即以十方佛為同壇尊證。十方菩薩為同學善友。今不言請尊證同學者。亦如比邱受戒。但請二師也。他經亦有備請五位聖師者。隨機廣略。故不同耳。犯十戒者。謂曾受此菩薩大戒。而毀犯之。或曾受比邱沙彌及五戒等。而破於本根。故須得見好相。若本未受戒時。作殺盜等業。止有世間性罪。不名犯戒。亦不須問。惟七逆須問耳。現身亦不得戒者。謂不許重受大戒。而得增益受戒者。謂作來生受戒勝因。對首懺悔者。謂對清淨大小乘眾。自首其罪。誓不更造。即所謂作法懺也。若輕若重。是非之相者。輕則易懺。重則難懺。是犯須懺。非犯則不須懺。倘輕罪說重。重罪說輕。犯謂非犯。非犯謂犯。不能使人決疑出罪也。第一義諦者。即是戒之體性。亦即心地之正因。常住之極果。習種性長養性者。謂妍習空觀。漸次增長。即十發趣心。性種性不可壞性者。謂分別假性。俗諦建立。故不可壞。即十長養心。道種性者。謂中道能通。即十金剛心。正法性者。謂證入聖位。即十地及等妙二覺。多少觀行出入者。謂發趣則從假入空。長養則從空入假。金剛則迴二邊入中道。十地則從凡入聖。又習種性則空觀尚少。長養性則空觀乃多。性種性則假觀尚少。不可壞性則假觀乃多。道種性則中觀尚少。正法性則中觀乃多。又三觀次第修習則少。若一心中修習則多也。十禪支者。即四禪所用喜樂等十支也。不解輕重是非。則昧於戒相。不解第一義諦。則昧於戒理。不解習種性等。則昧於道共定共種種差別。昧戒相。則不能決疑出罪。昧戒理。則不能啟迪真信真解。昧道定差別。則不能令人修證趣入。可謂一盲引眾盲矣此是遮業。而深壞法化。二緣成罪。一是為利心。二攝受徒竟。戒本經云。為貪奉事。畜養眷屬。是染污犯。亦此兼制。前之無解作師。過在好名。今則正在好利。名利皆生死根本。菩提大障。其罪是均。故皆結云自欺欺他。而為利者。其心益陋劣矣餘五眾無授戒事。但令為利攝受徒眾。亦犯惟遮不開果報者。破壞法門。劇於惡律儀罪。

○第四十二為惡人說戒戒

疏。凡未受菩薩戒者。皆曰惡人。若預為說。後受不能殷重。故制。七眾同。大小俱制。

發隱。渴而後飲。則水之味甘。暗而後燈。則燈之用顯。故云預說則心輕也。

若佛子。不得為利養故。於未受菩薩戒者前。若外道惡人前。說此千佛大戒。邪見人前。亦不得說。除國王。餘一切不得說。是惡人輩。不受佛戒。名為畜生。生生之處。不見三寶。如木石無心。名為外道。邪見人輩。木頭無異。而菩薩於是惡人前。說七佛教戒者。犯輕垢罪。

合注。說戒者。半月半月誦戒也。除國王者。佛法付囑國王故也。虗生浪死。故名畜生。頑然罔覺。故如木石。背覺合塵。故名外道此是遮業。預向人說。則後受不能殷重。故半月說戒時。必先遣未受大戒者出也。四緣成罪。一。未受戒人。謂未受此菩薩戒者。二。未受人想。六句。二重。二輕。二無犯。三。有為說心。謂或為利養等。四。前人得聞。從此時結罪七眾同犯。大小乘不全共。小乘一切時中。不得向沙彌等說五篇罪名。以彼若解五篇名義。便成盜法重難故也。大乘惟半月誦戒時。須遣未受者出。餘時不論。如前文云。一切時中。皆應講此經律。後文云。見一切眾生。應勸受三皈十戒等。故知不同毗尼藏也。又菩薩比邱比邱尼。一切時中。亦不得以五篇罪名。向未受具戒者說。而菩薩沙彌等。亦不得預知五篇名義。致成重難。永障此生受具戒也惟遮不開果報者。說則輕褻正法。不說則屏翰正教。

發隱。前戒揀擇。今戒惡人。若執不揀。甚非所宜。應須生重法心。慎勿示之以易。令彼愚頑。倍增藐忽。

初津。如來法水。但潤有根之苗。故法雖平等。說要當機。施者不尊。受者不敬。或反增疑議。致成謗法。故不應也。

○第四十三無慚受施戒

疏。出家五眾同。大小俱制。以枉當福田故。文云。信心出家毀正戒者。在家未當田任。未制。

發隱。在家未當福田之任。無受施事也。

合注。標此戒為故起犯戒心戒。

若佛子。信心出家。受佛正戒。故起心毀犯聖戒者。不得受一切檀越供養。亦不得國王地上行。不得飲國王水。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賊。若入房舍城邑宅中。鬼復常掃其脚迹。一切世人。皆罵言佛法中賊。一切眾生。眼不欲見。犯戒之人。畜生無異。木頭無異。若故毀正戒者。犯輕垢罪。

合注。謂出家菩薩。本以信心受戒。故堪受一切供養。堪受人天鬼神恭敬。若受而故毀。便不得受一切供養。便為鬼及世人所賤。可見戒之不可毀犯如此。奈何起心故欲毀之。雖尚未毀。先已從心結罪矣此是性遮二業。輕視戒律故。三緣成罪。一。是犯。二。犯想。三。起心欲犯。念念輕垢。又戒本經云。起五葢心。不開覺者。是染污犯。亦此兼攝大小俱制。小乘即所謂輕戒罪也。隨所犯罪。更加一輕戒罪。大乘亦應例此。又大士執心。嚴於聲聞也。若本無故毀心者。但隨事結本罪。不加此罪。若直起此心。未犯事者。小但責心。大亦應懺惟遮不開果報者。任其故起。則障增上戒。障增上心。障增上慧。得輕戒罪。若能開覺。則戒根堅固。定慧可尅。

發隱。地水者。舉況也。地水且然。況他物乎。阿毗達磨俱舍釋論云。犯根本罪者。於大眾食及住處。佛不許此人噉一段食。踐一脚根地。觀此。則知破戒比邱。天地雖寬。無處可著。檀那雖眾。滴水難消。可不懼哉持戒之人。善神衛體。破戒之輩。惡鬼隨身。何也。善惡氣分。自然相感。如世貴人。輿馬僕從之所衛護。如世囚犯。杻械兵卒之所防禁也。此諸惡鬼。存日障其前途。故威德日消。所作不利。死時引入地獄。故身心痛苦。神識昏迷。又掃其脚迹者。經言。賢聖誦經行道之處。其地皆為金剛。今此惡人遊行之處。其地皆悉穢染。鬼安得不掃其脚迹耶。佛法中賊者。破戒惡人。所謂偷佛衣。盜佛飯。在佛法中。反害佛法。非大賊而何。寶積經云。自知犯戒。受信施。是名第四微細煩惱。出家之人。具此煩惱。如負重擔。入於地獄。

○第四十四不供養經典戒

疏。三寶皆應供養。若不修者。乖於敬謹之心。故制。七眾同。大小不全共。菩薩應修五事。聲聞五篇輕重。法應誦持。餘事不制。

發隱。菩薩五事具後。聲聞五篇。第一四重。第二僧殘。第三合尼薩波逸第四提舍尼。第五突吉羅。

若佛子。常應一心受持讀誦大乘經律。剝皮為紙。刺血為墨。以髓為水。析骨為筆。書寫佛戒。木皮穀紙。絹素竹帛。亦悉書持。常以七寶無價香華。一切雜寶。為香囊。盛經律卷。若不如法供養者。犯輕垢罪。

合注。供養有五事。一受持。二讀。三誦。四書寫。五香華雜寶供養。剝皮為紙等。舉重況輕此是遮業。無敬法心。故得罪也又不供養三寶。亦犯罪。戒本經云。於一日一夜中。若佛在世。若佛塔廟。若法。若經卷。若菩薩修多羅藏。摩得勒伽藏。若比邱僧。若十方世界大菩薩眾。若不少多供養。乃至一禮。乃至不以一偈讚歎三寶功德。乃至不能一念淨心。若不恭敬。懶惰懈怠。是染污犯。若忘誤。非染污犯。不犯者。入淨心地菩薩。如得不壞淨比邱。常法供養一切三寶。善生經云。若得新穀果蓏菜茹。不先奉獻三寶。先自受者。是優婆塞得失意罪。若以殘食施於比邱比邱尼優婆塞優婆夷。是優婆塞得失意罪。惟遮不開果報者。慢法則遠離正法。失智慧種。敬法則生生處處。常遇妙法。

發隱。[穀-(一/禾)+禾]字從[穀-禾]從木。乃楮樹皮。可造紙從[穀-禾]從禾者非。

○第四十五不化眾生戒

疏。乖大士之行。故制。七眾同犯。大小不共。大士化眾生是正行。小乘自度。不化。非犯。

若佛子。常起大悲心。若入一切城邑舍宅。見一切眾生。應當唱言。汝等眾生。應盡受三歸十戒。若見牛馬猪羊一切畜生。應心念口言。汝是畜生。發菩提心。而菩薩入一切處。山林川野。皆使一切眾生發菩提心。是菩薩。若不發教化眾生心者。犯輕垢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