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统大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9章

一、伤寒舌上生胎,不拘滑白黄黑,俱用井水浸青布片于舌上、洗净后用生姜片子时时浸水刮之,其胎自退。凡见舌上黑胎芒刺者必死,此热毒入深,肾水克心火也。(此谓肾水克心火恐误也。既云热毒入深,或肾水不能制火邪也。)若发黄者,用生姜时时周身擦之,其黄自退。若心胸胁下有邪气。结实满闷硬痛,又法用生姜一 ,捣渣去汁,炒微燥带润,用绢包于患处,疑疑熨之,稍可,又将渣和匀前汁、炒干再熨良久、豁然宽快。

一、伤寒鼻衄成流,久不止者、将山栀炒黑色为细末、吹入鼻内,外将水湿草纸搭于鼻冲,其血自止。若滴点不成流者,其邪在经未解,照后秘方用药,不在此法。

一、伤寒热邪传里,服药后用盐炒麸皮一升,将绢包于病患腹上,款款熨之,使药气得热则行,大便易通矣。

一、伤寒吐血不止,用韭汁磨京墨呷之,其血见黑必止。如无韭汁,用鸡子清亦可。正谓赤属火而黑属水也,故有相制之理焉。

一、伤寒直中阴经真寒证,或阴毒证,身如被杖,腹中绞痛,呕逆沉重,不知人事,四体冷如冰石,指甲唇青,药不得入口,六脉沉细,或无脉欲绝者,将葱束缚一握,切去根叶,留白三寸许捣如饼,先将麝香半分填于脐中,后加葱饼于上、以火熨之,烂则易之,换二三饼,稍醒,灌入生姜汁煎服回阳救急汤。如不醒,再灸关元穴、气海穴二三十壮,使热气通其内,邪气出于外,以回阳气于至阴之中。用此法,手足温和汗出即醒者,为有生也;如用此法,手足不温汗不出,不省人事者,必死也。

一、伤寒热病,热邪传里,亢极无解,用黄连煎水一盏,放井中顿冷,浸青布搭于胸上,稍热则易之,待热势稍退则除,不可久渍,夏用此法,冬不宜用。

一、伤寒服药、吐出不纳者,随用竹管重捺内关,后将生姜自然汁半盏热饮,其吐即止。大凡服寒药热饮,服热药寒饮,中和之剂温和服之。如要取汗,虽辛甘之剂亦宜热服;如要止汗,虽辛甘温剂亦宜温服。

一、中风痰厥,昏迷卒倒,不省人事欲绝者,先用皂荚末捻纸烧烟,冲入鼻中,有嚏可治。随用吐痰法,将皂荚末五分、半夏白矾各三分为细末,姜汁调服,探吐后服导痰汤加减治之。无嚏者不可治。

一、治干霍乱不得吐者,用滚汤一碗,入皂荚末三分、盐一撮、调服探吐,莫与米汤。设与即死,是谷气反助邪气也。

一、中寒卒倒,昏迷不省者,先用热酒姜汁各半盏灌下,稍省后服加味理中饮为效。如不饮酒者,只用姜汁灌之,根据法调治。此证腊月甚有之,余月几希矣。

一、伤寒若兼十余日以上尚有表证宜汗者,羌活冲和汤微汗之。十余日若有里证宜下者,可与大柴胡汤下之。盖伤寒过经,正气多虚,恐麻黄承气,其汤太峻。误用麻黄,令人亡阳;误用承气,令人不禁,故有此戒。若表证尚未除,而里证又急,不得不下者,只得以大柴胡汤通表里而缓治之。又老弱及气血两虚之人有下证者,亦用大柴胡下之,不伤元气。如其年盛气壮者,不在禁例,当随酌宜而治之。

伤寒死候

凡看伤寒,要识死证死脉亲切,一一理会,免致临病疑惑。但见死证,须以脉参之。如果不治,切莫下药。倘有锉失,咎将谁归?汗后热退脉静者瘥。

阴阳诸证脉平,吉。

阳证见阴脉者死。

阴阳毒过六七日者不治。

脉浮而滑,身汗如油,喘息不休,水浆不入,身体不仁,乍静乍喘者死。

伤寒咳逆上气脉散者凶。

阳反独留,体如烟熏,直视摇头,心先绝也。

汗后发润喘不休者,肺先绝。

唇吻反青,四肢 汗出,肝气先绝也。

环口黎黑,虚汗发黄,脾气绝。

三部紧盛,大汗出不解者死。

阴阳尺寸俱虚,热不止者死。

身热喘粗,见阳脉而躁者死。

汗后微热不解,未可言死,如转索者,即日死也。

谵语微热,脉浮大,手足温欲汗出,脉暴出者死。

阴衰欲绝而阳暴独胜,则脉出。一曰阴气先绝,阳气后竭,死;逆冷脉沉细者,一日死。

赤斑者五死五生。

黑斑者十死一生。

两感伤寒者死。

大发湿家汗则成 。又曰热而 者死。

发少阳汗则谵语。发少阴汗则动血者死,名下厥上竭。

发动气汗者死。

发风温汗者死。

汗后为愈,今汗不为汗衰,谓之阴阳交,交者死。

不得汗者死。

发热脉躁疾,狂言,不能食,谓之三死。

咳逆不止者死。

脏结者死。(结胸证而舌上有白胎者是也。)厥阴舌卷囊缩者死。

脉代者死。

少阴吐利烦躁四逆者死。

结胸证悉具烦躁者死。

发厥至七八日,肤冷而躁,无时暂安者,曰脏厥,不治。

阴阳头痛重,眼花,四肢拘急,小腹绞痛手足挛者死。

厥而下利,当不能食者,曰除中,不治。

少阴病厥逆无脉,与白通猪胆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若病患寒热而厥,面色不泽,冒昧,两手忽无脉,或一手无脉,必是正汗出多,用绵被盖覆,包手足温暖,急投五味子汤,服之 时,必大汗而解矣。投药无汗,脉不至者死。

死者虽多,凡至危极处皆是死也。

伤寒刺灸《保命集》

伤寒三阳头痛,何法刺之?答曰:手之三阳、足之三阳,皆会于头者,谓诸阳之会。

其受邪,伏留而不去,故曰三阳头痛,视其色脉,知在何经。

如脉浮而紧,过在足太阳,宜刺腕骨(火)、京骨(水。)如脉浮而长,过在手阳明,宜刺合谷、冲阳(土)。

脉浮而弦,过在手足少阳,宜刺阳池、丘虚、风府、风池。

伤寒邪在三阴,内不得通,以为腹痛,手足三阴皆会于腹。如脉弦而腹痛,过在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宜刺太冲(木)、太渊(金)、太陵。

如脉沉而腹痛,过在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络经,宜刺太溪、大陵。

脉沉细而腹痛,过在足太阴脾经、手太阴心经,宜刺太白、神门、三阴交。

伤寒下后结胸痞气者,足三阴之终,手三阴之始,胸中结痞,过在少阴肾经、手厥阴包络,宜刺两经之井原,以泻胸中之气。

如心中结痞,过在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宜刺两经之井原,以泻心中之气。

胃中痞结,过在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宜刺两经之井原,以泻胃中之气。或上中下三脘应痞结而泻之。

灸法:惟直中阴经真寒证,四肢厥冷腹痛,唇青指甲青,下利清,俱宜灸气海关元二穴。(在脐下随灸其一穴,阳气回止。)其余三阳证候俱不宜灸。

伤寒诸证所属

头痛项强:太阳。

头摇:里痛。

头汗:瘀血在里。

独头面摇: 病。

额汗:风温。

面戴阳:面赤色,下虚也。

面怫郁:表未解。

面惨不光:伤寒。

面光不惨:中风。

面乍黑乍白乍赤:狐惑。

面斑,斑如锦纹:阳毒。

面垢:中暑,又肝病。

目痛:阳明。

目睛黑:小肠热。

目中生花:阴易。

目中不了了:邪气胜,有内实。

睛不和:内未解。

目直视不能瞬,将发衄,欲汗解。

目脉赤:将痊。

耳聋:少阳。

鼻干:阳明。

鼻中燥:必衄。

鼻如烟煤:阳毒热极。

鼻鼾:风温。

口苦:少阳。

口禁: 病。

口燥:少阴。

口难言:荣不足。

口破唇赤:应下而反汗,热上行也。

唇疮:狐惑。

舌黑:热极。

懊 :胃虚。

闻食气:胃虚。

叉手摸心:汗多虚故也,耳必聋。

喜忘如狂:蓄血。

漱水不欲咽:必作衄。

筋跳肉 :汗下虚也。

洒然毛耸恶寒:温暑。

身痛如被杖:阴毒。

一身尽痛:风湿。

身微肿:风湿。

身重多睡:风湿。

身黄:小水不利,热郁。

身上如虫行:表虚。

身痒:阳虚汗未尽。

背恶寒:阴胜阳。

腹胀:气不和。

饥不能食:邪在胸中。

多眠:神倦风湿。

不眠:神虚。

蜷卧:内寒手足温可治,逆冷者不可治也。

手足螈 : 病搐搦也。

坐而伏:短气也。

下利清谷:内寒。

肠垢:热也。

鸭溏:寒也。

咽中疮:上实下虚。

怔忡:即心下悸,汗多或水逆而然。

咽痛:少阴。

谵语:邪气盛而神识昏。

舌上芒刺:热结甚也。

声哑:狐惑。

郑声:精气夺而神不全。

咽干:肾虚燥不可汗。

咳逆:水寒相搏。

伤寒药方

伤寒药方评

《活人书》云:服麻黄汤发烦目眩者必衄,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头痛发热,无汗恶风,宜麻黄汤,是应解表而用麻黄者。头疼发热,汗出恶风,宜桂枝汤,是应解散而用桂枝者。二者均为解散,正分轻重,不可不察也。仲景云:无汗不得服桂枝,有汗不得服麻黄。古人有汗者当解肌,无汗者当发汗,是太阳一经尚有差别,又况不分阴阳而用药乎!当汗而下即死,当下而汗亦死,所以云:桂枝下咽,阳盛则毙;(谓当下而反汗也。阳盛者内热而邪在里,故当下也。设投桂枝发汗,是阳盛即毙也。)承气入胃,阴盛乃亡。(谓当汗而反下也。阴盛者恶寒而邪在表,故当汗也。误投承气攻下,是阴盛而亡也。)可见麻黄桂枝承气者,死生之系,业医者可不慎哉!

伤寒药方评

伤寒三四日外,服诸汤不瘥,身热脉数,邪气犹在经络,未入脏腑者,桂枝石膏汤主之。此方夏至后可代桂枝汤用,若加麻黄,可代麻黄汤青龙汤用。有汗脉缓为桂枝证,无汗脉紧为麻黄青龙证。

伤寒药方评

《证治论》云:白虎汤性凉,惟夏至后用之。谓如土地七八月犹热处,有壮热为病;相度尚可用白虎汤,服之自然汗解。然白虎汤用石膏,故亦治伤寒,不专于治 也。或问曰:夏月若果见麻黄桂枝证,亦岂得不用,而固用白虎汤也?曰:此说尤妙,但临时看证用之。假如虚弱人老人,不可用白虎也,盖白虎性凉,若下利腹痛者勿服,当改服小柴胡汤。

或问:夏至后皆可用白虎汤耶?答曰:白虎治中 并汗后一解表药耳,非正伤寒药也。今之医者见六月中病,多云中 ,不辨热病,用药太凉,况夏月阴气在内,尤宜戒之。《证治论》云:白虎亦治伤寒,不专治 。《活人书》云:白虎治中暑并汗后一解表药耳。其二说虽颇异,大抵随时审证,当用即用,不可执一说也。

伤寒药方评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证具,却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以小柴胡汤与之,此虽已下不为逆。若得小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发热汗出而解。难为汗下者,必用小柴胡,故又名三禁汤。今见伤寒多用小柴胡,不问阴阳表里皆与之,岂不为害也?不知小柴为少阳表里和解之药,惟呕恶心,寒热怕风恶寒,在表亲切。伤寒但呕,便属少阳,止用小柴胡汤和解。盖少阳邪未入里,而在表里之间,是邪欲入,胃气充而不纳,故呕出。

若邪稍入里,气未和,当用大柴胡汤微下之,自然热退身凉,何有坏证。若只邪在皮肤,恶寒热作,脉浮而促,则当解表,用九味羌活汤。所以有谓解表未开,不得攻里;表气尚存,攻之为逆。

伤寒药方评

或问:伤寒有表复有里证,用大柴胡汤之缓剂下之何如?答曰:大柴胡汤,伤寒下药,与三承气汤之次也。其间应下,尚有表证,多或虚弱易动者,宜用大柴胡汤缓方为至稳。若血虚人,更加当归。虚弱用之稳,为其有人参甘草和中故也。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利,非大柴胡汤不可也。此非是有阳明呕吐,又非霍乱吐利,谓之太阳,大柴胡证也,故缓以下之为稳也。

伤寒药方评

或问曰:承气汤既有三等之殊,治之必有浅深缓急次第,可得闻乎?曰:太阳传于阳明者,自表之里,无形传至有形,故用大承气汤急下之,以其硝黄猛烈故也。少阳传于阳明,为逆传来者,阳明居太少之中,故从乎中治,宜小承气汤之缓也。若夫正阳阳明,为本经传于有形,故用调胃承气汤之缓剂。无太少二气之传,故不用浓朴枳实燥药,所谓有缓急次第之用者,此也。大承气汤,下药之最急者;大柴胡汤,下药之最缓者。调胃承气汤,急之次者;小承气汤,缓之次者。

春甫按:大承气汤治三焦俱实,否满燥坚全,故用浓朴枳实苦寒泻满,芒硝咸以除坚,大黄之苦以泻实热。此为胃实不大便,发热狂言谵语,三焦俱实而用之者也。小承气汤治上焦积热而成否实,以浓朴枳实去痞,大黄泻实热。不用芒硝,则不伤下焦血分之真阴。此为上焦实热而用之者也。调胃承气汤治邪在中焦,则有燥实坚三证,故用甘草调胃和中,芒硝润燥,大黄泻实。不用朴实以伤上焦之元气也。桃仁承气汤治中焦于血积热。

经曰:中焦如沤,血之源也。中焦热甚则血瘀凝,故有腹痛不可接。又有谵语则以调胃承气加桃仁肉桂以破之,亦不用朴实以伤上焦。此则诸承气因证立方,而不容以不易名也。上文谓无形有形缓急次第,惟见其大略焉耳,岂若直以三焦证治而论,不亦深切着明也哉!《伤寒论》潮热条云:设当行大承气汤,亦须先与小承气汤,不转矢气者,不可攻也。

仲景云:阳明病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粪,欲行攻法,少与小承气汤,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粪也,乃可以大承气攻之,若不转矢者,此先硬后溏也,切不可攻之;攻之必腹胀不能食也。凡伤寒攻热邪,皆用汤液涤荡热积,不可用圆子药攻,不可不知也。

伤寒药方评

大青龙汤治病,与麻黄汤证相似,但病尤重而又加烦躁者用大青龙汤也。以其中风并伤寒俱盛,故青龙汤添麻黄,合桂枝汤药味在内,更加百膏,所以为紧。此治荣卫俱病者也。大抵感外风者为伤风,感寒冷者为伤寒。故风则伤荣,寒则伤卫;桂枝主伤卫,麻黄主伤荣,故大青龙主荣卫俱伤者,此也。

李先知云:脉缓有汗为桂枝汤证,脉紧不烦为麻黄汤证。大青龙汤证脉似桂枝反无汗,似麻黄反烦躁是也。若不审证,误用青龙发汗,伤人多矣。故仲景云: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青龙,服之则厥逆,筋惕肉 ,此为逆也,宜服真武汤。仲景特设此药以救之。

伤寒药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