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牛津讲坛到三一学院:在牛津与剑桥听讲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宽容与爱抒写人性的美(3)

女士们,先生们,繁荣是不可分割的。贫困不消除,全球和平也不可能实现。正如尼赫鲁总理1949年在加拿大国会上所讲到的:“如果世界各地的广大人民生活在贫穷和苦难之中,就不可能有安全和真正的和平。如果不发达地区持续打破这种平衡,甚至拖累更加繁荣的国家,对整个世界来说,也不可能有一个均衡的经济。”

如果我们的社会和国家面临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幽灵的威胁,竭尽全力消除贫穷的努力就会失败。像印度和英国这样的开放社会,更容易受到这种威胁的攻击。我们社会的开放程度越大,就会使我们更容易受到伤害。但是,在不放弃保障个人自由的开放性或法治的前提下,我们必须向恐怖主义开战。

我相信,只有通过打击原教旨主义和促进对多样性的尊重,恐怖主义才会被击败。英国是孕育了约翰·斯图尔特·穆勒和伯特兰·罗素的土地,是共同法、自由和民主的摇篮,英国在打击原教旨主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同样,印度具有自己多元化的传统以及对其他文化的开放性。圣雄甘地与尼赫鲁的思想遗产,注定我们要继续致力于打击原教旨主义的承诺。我们不相信“不同文明冲突论”。我们相信,通过文化包容性和“不同文明汇合论”,人文环境会不断地充实。

作为民主国家,我们也必须站在一起,使全世界的治理更加民主化。作为一个民主国家,我们渴望这样一个世界,它的全球机构更为民主,更能代表全世界各国人民。当今的全球机构治理进程,无论它们是布雷顿森林机构或是联合国安理会,就像半个多世纪以前一样,反映了世界的现实。

一个承载世界人口的更具包容性的全球进程,需要这些机构进行改革,发展中国家在这些机构中将享有更大的发言权。不这样做,就会冒着世界疏离的危险,使得全球体系毫无作用。我期待英国、英联邦和世界其他大国共同努力,打造这样一个重新调整的全球体系。

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可能会感到非常诧异,为什么我要在这个讲坛上发表这些想法。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一名来自安拉阿巴德的男青年途经哈罗来到三一学院。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一名普通的年轻印度人从旁遮普的一所不知名的大学来到圣约翰学院。剑桥大学接受了这两个年轻人。我的母校以她包容的特性,使我鼓起勇气在这个庄严的会堂发表有关包容性的全球化的演讲。我非常诚挚地感谢你们的耐心和宽容。

谢谢!

【人物剪影】

曼莫汉·辛格,现任印度总理,1932年9月26日生于杰卢姆。当时印巴尚未分治,有趣的是他的出生地杰卢姆县现在属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在家乡上完小学和中学后,他进入旁遮普大学并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来到牛津大学学习经济。期间,他得到过琼·罗宾逊、尼古拉斯·卡尔多尔和理查德·汗等著名经济学家的指导,对政治干预和凯恩斯理论有很深的研究,并获得了博士学位。

1991年,辛格担任拉奥政府财政部长期间,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改革,打破了束缚印度经济增长的种种枷锁,还推行了“混合经济模式”,使印度经济步入高速发展的轨道,因此他本人也被誉为“印度经济改革之父”。2004年,辛格被任命为印度政府总理,成为印度历史上首位锡克族人总理。

【读·品·悟】

2006年,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出访英国,回到了他阔别已久的母校。这便是他在剑桥大学的演讲。在本篇演讲中,他宣扬了自甘地通过“非暴力不合作”使印度赢得独立以来一贯坚持的政策,那就是包容。

在政治领导中,包容才能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在生活中也需要包容。当别人不小心犯了错误,在他的内心深处总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包容,因为包容能使他的心理得到安慰,不会再为一些错事整天坐立不安,心情会一天一天地好起来。一颗心能包容一个家庭,就能成为家长;能包容一个城市,就能成为市长;能包容一个国家,就能成为总统、领袖。世界上,凡是尊贵的人,被他人敬仰的人,都是从包容开始的!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包容他人。如果一个人能原谅、宽容别人的冒犯,就证明他的心灵乃是超越了一切伤害的。做人要心胸开阔,对事要思想开明。世界上最长存的东西能存在的日子也很有限,又何必拿这些小事当真呢?宽恕人家所不能宽恕的,是一种高尚的行为。

此外,要想真正做到包容,接人待物的时候,只要不涉及原则问题,就不要太较真。做人固然不能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但也不能太较真,认死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太认真了,就会对什么都看不惯,连一个朋友都容不下,把自己同社会隔绝开。镜子很平,但在高倍放大镜下,就成了凹凸不平的山峦;肉眼看很干净的东西,拿到显微镜下,满目都是细菌。试想,如果我们“戴”着放大镜、显微镜生活,恐怕连饭都不敢吃了;如果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缺点,恐怕那家伙罪不可赦、无可救药了。

与人相处就要互相谅解、相互包容,经常以“难得糊涂”自勉,求大同存小异,有度量,能容人,这样我们就会有许多朋友,且左右逢源,诸事遂愿。相反,“明察秋毫”,眼里揉不得半粒沙子,过分挑剔,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论个是非曲直,容不得人,人家也会躲你远远的,最后你只能关起门来“称孤道寡”,成为使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异己之徒。

总之,我们要养成包容的习惯,注意提高自己的修养,在包容中善待自己和他人,用包容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链接】

卡耐基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全新的事物实在太少了。即使是伟大的演说者,也要借助阅读的灵感及得自书本的资料。想要增加及扩大自己知识的储存量,就必须经常让自己的头脑接受新事物的洗礼,这样,才能让你的词藻得以改善,从而‘满口吐气皆是兵’。”曼莫汉·辛格就做到了这点,在演讲中,他不时地提到约翰·斯图尔特·穆勒和伯特兰·罗素等为全球的包容性作出杰出贡献的英国思想家,使得演讲更加引人入胜。

困境过后,要做的是“重建”而不是抱怨——尼赫鲁在印度独立前夜的演讲

很久以前,我们和命运有个约会,现在兑现我们的诺言的时候到来了。没有全部兑现,却是实实在在地兑现了。在午夜的钟声敲响之时,当全世界都在睡梦中时,印度将为获得生命和自由彻夜不眠。一个历史上少有的时刻来临了,在我们越过旧时代进入新时代之时,在一个年代结束之时,在一个心灵被长久压迫的民族发出自己的声音之时。在这个庄严的时刻,我们誓言为印度和印度人民无私奉献、为更广阔的人类事业作贡献是再好不过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