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珍藏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立心:听大师心灵本真独白(1)

朴素心:人生本色即是平凡

季老的一生,是看淡名利与修饰,冰释俗气和狭隘的一生。他从未因保全自己而信口开河,也从未因一己之私而漠视他人的求助。时间流转,那些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生活中受惠于他的人,都将“季羡林”这个名字牢牢地印刻在了心中。他用道德的力量,教你在乱世中保持一颗朴素心,教你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大写的人。

本真是生命的纯色

我写东西不会有套话、大话,至于真话是否全都讲了出来,那倒不敢说。我只能保证,我讲的全是真话。

——季羡林

冰心曾为别人题过一句座右铭:“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季羡林先生对这句话印象深刻,在先生心中,做人和治学都应该追求严谨与公正,知便知,不知便是不知,唯有如此,才能保持本真的生命底色。本真的人不善做作,言行中也会自然而然地浸染上刚正不阿的色彩。

刚正不阿的人,但凡看到欠妥之事,总会忍不住说些实话和真话。

季老曾经说过:“我写东西不会有套话、大话,至于真话是否全都讲了出来,那倒不敢说。我只能保证,我讲的全是真话。”一个“真”字中不仅包含着真实、公正,更代表着真心实意,象征着心灵的纯洁。

季老曾在一篇名为《论广告》的文章中这样写道:“当今社会,每个人都是消费者,生活中无时无刻不与商品发生联系。为介绍商品而专门制作广告也无可厚非,但许多广告在制作花样翻新,规模变大,播出次数增多的情况下,却越来越不实事求是,这不能不令人担忧。”

从古至今,针砭时弊之人总是会将自己置身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想必季老在写此类文章时也会面临许多压力,但出于一种说“真话”的意识,出于一颗不忍欺骗他人的心,他奋笔疾书,只为将将心中愤懑一蹴而就——真就是真,容不得半点虚假和欺瞒。

《庄子》有云:人不可“挟心而天下游”。所以,唯有以真话示人,以真心待人,以真情对人,才能在心灵的内在世界与物质的外在世界里纵情遨游。然而,很多人往往自认聪明,自以为凭着个人的小小伎俩便能欺瞒天下,实际上他所能欺骗的只有自己。所以,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不要总希冀自己能够“瞒天过海”,还是以真示人,但求无违我心为妙。

东晋时,王家是大家族,社会地位很高。因此,当时的太尉郗鉴,就想在王家挑选女婿。郗鉴的女儿,才貌双全,郗鉴爱如掌上明珠,这么一个宝贝女儿,一定要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郗鉴觉得王家与自己情谊深厚,又同朝为官,听说他家子嗣甚多,个个都才貌俱佳。一天早朝后,郗鉴就把自己择婿的想法告诉了王丞相。王丞相说:“那好啊,我家里子嗣很多,就由您到家里任意挑选吧。凡您相中的,不管是谁,我都同意。”郗鉴就命心腹管家带上重礼到了王丞相家。王府子弟听说郗太尉派人觅婿,都仔细打扮一番出来相见。寻来觅去,一数少了一人。王府管家便领着郗府管家来到东跨院的书房里,就一个袒腹的青年人仰卧在靠东墙的床上,似乎对太尉觅婿一事无动于衷。郗府管家回去向郗鉴报告:“王家的少爷个个都好,他们听到了老爷要挑选女婿的消息以后,个个都打扮得齐齐整整,唯有东床上有位公子,袒腹躺着若无其事。”郗鉴说:“那个人就是我所要的好女婿!”于是马上派人再去打听,原来那人就是王羲之。郗鉴来到王府,见到王羲之既豁达又文雅,才貌双全,当场下了聘礼,择为快婿。

王羲之并不因有人来挑选女婿就刻意打扮自己,这就是显其真。王羲之真是心胸坦荡、内心纯净,大有古之贤士逍遥自在之感。这种“真”是源于王羲之内心的清净,与佛教提倡的“清净心”如出一辙。

佛经有云:“清净心植众德本。”一切功德从清净心中来。要想往生西方,心一定要清净。所谓清净心,即是无垢无染、无贪无嗔、无系无缚的空灵自在的纯净妙心,是离烦恼之迷惘,即般若之明净,止暗昧之沉沦,登菩提之逍遥。有了清净心,则失意事来能治之以忍,快心事来能视之以淡,荣宠事来能置之以让,怨恨事来能安之以忍,烦乱事来能处之以静,忧悲事来能平之以稳……如能清除妄心,回归真心,则学佛之人必修成正果;世俗之人,也能除去烦恼,自在逍遥。

有一天黎明,佛陀进城。

在路上,佛陀看见一名男子,向着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上方“顶礼膜拜”。于是佛陀问他:“你为什么这样做呢?”

那名男子说:“我这是在做善生,每天向各方膜拜,是家族传下来的习惯。据说这样做,就会得到幸福。”

佛陀说:“我也有六种敬礼的方法。”

那个人奇怪地问:“你的方法是什么呢?”

佛陀慈祥地对他说:“获得幸福的六种敬礼方法是:第一,孝顺父母:做儿女的要孝顺,令父母高兴、欣慰;第二,尊重师长:做学生的要敬重师长,接受教导;第三,爱护妻子:妻子是个好助手,夫妻之间要互相敬重;第四,善待朋友:对待朋友要诚实、互敬;第五,尊敬僧众:对待僧人要布施、恭敬;第六,友好地对待仆人:对待仆人要宽容,不要让他们过度疲倦。如果能够按照这六种方法来对待生活,你的家庭就会和谐圆满,人生就会快乐无忧。否则,只是礼拜六方,又有什么用处?”

那个人听了佛陀的教诲,心中十分高兴。从此,按照佛陀的教诲行事,心中的幸福感与日俱增。

这六种敬礼方法都是人生伦理中的常识,并无特殊之处。但恰恰就是这种本色,却是人们得到幸福的最便捷法门。对每个人来说,幸福从来都不是一件奢侈品,它会随着生命画卷的铺展尽显本真魅力。在最质朴最简单的日常生活中,幸福会如美丽蝴蝶翩翩而至。

如季老所言,求真即是求德,学会以真示人,方可收获真心真意,人生因此逍遥自在,于万千芳华中寻求一份安宁与惬意。

素朴到极点,美丽到极致

他是那样的普通,普通得无法和周围的人加以区分。他如同一滴最平凡的水珠,无声地消融在大江大河的激流之中;他如同一粒最平凡的泥土,加入了无比浑厚的黄土地的浑重之中。

——北大教授谢冕

季老从小家境贫寒,自小受苦,从那时起便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寻求一种朴素的个人生活。他把吃和穿的挑剔眼光与态度,全部用在学术研究上。季老并不反对追求时尚,他也认为对自己进行必要的打扮是对美的一种追求,但如果刻意强调包装,并因为包装而对社会、自然造成损害,却是万万不可取的。

季老曾经在文章中写道,女士们如果在家中穿得普普通通,而因为外出参加聚会的缘故,打扮得珠光宝气一些是可以理解,也是必要的。但如果为追求外表的亮丽而在包装上投入过多精力,以致拿自然界本不丰盈的资源做牺牲,就是万万不该的。

所以,追求美,要通过正确的方法和态度。正如季老常年穿在身上的卡其布中山装,虽朴素但却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淡然和无欲无求,是一种对大自然的向往与尊重,唯有纯净的心灵才能感受到。美是多姿多彩的,时尚华丽固然吸引人的眼球,朴素淡然同样精彩。

一个皇帝想要整修京城里的一座寺庙,他派人去找技艺高超的设计师,希望能够将寺庙整修得美丽而又庄严。后来有两组人员被找来了,其中一组是京城里很有名的工匠与画师,另外一组是几个和尚。由于皇帝不知道到底哪一组人员的手艺比较好,于是就决定比较一下。皇帝要求这两组人员各自去整修一座小寺庙,而这两个组面对面整修。三天之后,皇帝要来验收成果。

工匠们向皇帝要了一百多种颜色的漆料,又要了很多工具;而让皇帝很奇怪的是,和尚们居然只要了一些抹布与水桶等简单的清洁用具。三天之后,皇帝来验收。他首先看了工匠们所装饰的寺庙,工匠们敲锣打鼓地庆祝工程的完成,他们用了很多颜料,以非常精巧的手艺把寺庙装饰得五颜六色。

皇帝满意地点点头,接着去看和尚们负责整修的寺庙。他看了一下就愣住了,和尚们所整修的寺庙没有涂上任何颜料,他们只是把所有的墙壁、桌椅、窗户等都擦拭得非常干净,寺庙中所有的物品都显出了它们原来的颜色,而它们光亮的表面就像镜子一般,反射出从外面而来的色彩。天边多变的云彩、随风摇曳的树影,甚至是对面五颜六色的寺庙,都变成了这个寺庙美丽色彩的一部分,而这座寺庙只是宁静地接受这一切。皇帝被这庄严的寺庙深深地感动了。

没有任何装饰的寺庙却似乎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它如同镜子一般光亮的表面映射出外面的色彩,更折射出不做修饰却更美丽的大境界。

季老曾经说过:“我是一个呆板保守的人,秉性固执。几十年养成的习惯,我绝不改变。一身卡其布的中山装,国内外不变,季节变化不变。”归根结底,人本是自然之子,承袭自然的天然与朴素,在社会化过程中得以升华,并以文化区别于动物,但却也不可避免地被社会异化,从而表现出一些非自然的属性。尤其是在商业社会中,这种异化尤为明显。所以,不如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养心之道。庄子认为,养心首先要养自然之心,要保持人原有的那种质朴、纯真的自然属性。整日追逐名利,如何养生,如何养心?回到自然去,把心灵置于自然之中,在山水之间,就能得到宁静和快乐。

在这一点上,季老特别推崇晋代大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原是晋朝大司马陶侃的曾孙。他一生仕途不达,曾做过五次官,最后一次在家乡附近得了一个小县令,他在任大概一百多天时,有名督邮前来视察,旁人提醒他“应束带是之”,还要送些厚礼给他。陶渊明一听心里不高兴,督邮算个什么人物,乃乡里小儿,我怎能为五斗米折腰呢?这样他就找了理由辞去了县令一职,归乡隐后,回归自然。

返乡后,陶渊明过着耕读的生活,生活虽然并不富裕,但精神上自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舟摇之以轻荡,风飘之而吹衣”,很是悠然自得。以后他写下了《桃花源》等著名诗篇,表达了他的理想。

自然可以开启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人久居闹市,心久系官场,会活得很累。荣华富贵与声明赞誉不过是过眼云烟,须臾而不可得。月明风清时,人立于月下,也许会突然发觉自己生活的可笑与荒唐,为何要整日绞尽心思与人斗,为何虽不齿却仍要说那些为官者不得不说的话?

人何苦为难自己?莫不如放下来,走出去,到自然的怀抱中沐浴春风,攀登高山,放歌旷野。这时候,自然就是人生的清新剂,驱除心中的浮躁,化解内心的苦闷。即便无暇远游,谈一谈陶渊明,读一读孟浩然的田园诗,你都会有所触动。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恬然。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去。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度头歇。

天边树若齐,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只醉重阳节。

一首孟浩然的《秋登万山寄张五》中虽略有清愁,却也别致淡雅。诗中那种清幽恬淡的环境,像是一阵春风,轻轻叩响心灵的窗户。这也正是季老一直追求的自然心境,当为人的朴素与大自然的天然合二为一时,心灵获得的自由与澄明将是对真善美最精辟的诠释。

悲天悯物,安然而适意

年届90的季老先生,老僧入定般呆坐未名湖畔已近4个小时,可他那只心爱的小白猫仍端坐树端,丝毫没有下树回家的意思。老年白内障、顽固的耳疾使东方哲人耳不聪目不明,但这绝不妨碍他认真护卫树顶上嬉戏的小生命。

——新华社记者唐师曾

季老爱猫,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他也曾多次在文章中提到自己非常喜欢小动物。他说:“我从小就喜欢小动物。同小动物在一起,别有一番滋味。”究竟是一种什么滋味呢?“怡然、坦然、安然、欣然”,总之,让人心静如水。

季老曾经养过两只猫,他同它们有着深厚的感情。晚上,两只猫会抢着到季老的床上睡,季老也不加阻拦。不但不加阻拦,冬天到来时,季老还会“在棉被上面铺上一块布,供它们躺卧。”季老在与猫的相处中得到了快乐,也体验过悲伤。

第二天凌晨,我一睁眼,三步并作一步,手里拿着手电,到外面去看。哎呀不好!两碗全在,猫影顿杳。我心里非常难过,说不出来是什么滋味。从此我就失掉了咪咪,它从我的生命中消逝了,永远永远地消逝了。我简直像是失掉了一个好友,一个亲人。至今回想起来,我内心里还颤抖不止。

遗失了一只猫,却让季老受到了如此大的心灵触动,由此我们不难探知,季老爱猫,不仅仅是因为与动物相处的洒脱和自得,更源于他灵魂深处的悲悯。

拥有悯物之心,生命才会安然适意。就像在佛界看来,世间万物都是拥有生命的,所谓大千世界一花一草皆有佛性,大自然原本就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一草一木皆为生命。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在彼此的因缘际会中生生不息地存在着,存在即为合理,即使我们人类成为自然界的最高生命体,但我们依然不能去主宰大自然,因为我们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且也要依赖大自然而生存。

所以,千万不能认为没有生命的事物就不值得去悲悯和珍惜,一个人如何对待生命以外的东西直接关系到他如何对待生命本身。因此,拥有悯物之心的第一步便是学会去珍惜身边的一切事物,不管是有生命的,还是没有生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