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陈子昂
【作者简介】
陈子昂(659-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睿宗年间进士,曾任武则天朝的麟台正字、右拾遗等着职。青少时期曾慷慨任侠,在朝做官时直言敢谏,一度因触怒武则天而入狱,有过两次从军塞外的经历。父死居丧期间,受武三思陷害入狱,死于狱中。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是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有《陈伯玉集》传世,《全唐诗》录其诗两卷。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赏析】
陈子昂为武则天朝的谏官,直言敢谏,却不为上所采纳,政治抱负难以实现。万岁通天二年(公元697年),建安王武攸宜带兵西征契丹,陈子昂任右拾遗参谋军事。武攸宜先头部队被契丹大败,武攸宜怯敌不前。陈子昂建议以奇兵胜骄敌,未被采纳,后来因多次进谏触怒了武攸宜,被降职为军曹。在极度苦闷忧愤下,陈子昂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赋诗七首,总题为《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以缅怀古代求贤若渴的燕昭王、燕太子丹等贤明之主,抒发生不逢时抱负不展的感慨。《登幽州台歌》是此期间的另一首情绪激越的感怀之作。
前两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古人”是指像古代燕昭王那样礼贤下士的明主。战国时燕昭王招贤纳士,构建招贤台,也叫蓟北楼、幽州台,因为置黄金于台上作为对人才的封赏,因而又叫黄金台。燕昭王拜郭隗为师,是当时他用黄金台招纳而来的第一位贤才。后燕国由此而强盛。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像燕昭王那样能够招纳人才、任用人才的前代贤君现在见不到了;而我心中理想的后继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前贤”已远,“后贤”未来,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啊!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意思是:登台远眺,怀想那茫茫宇宙无边的悠远绵长,而一个人在如此短暂的生命中却不能有所作为,又没有人能够理解,不禁让人悲从中来,怅然泪下。这里用了一个“念”字,突出了作者的欲想和渴求,强化慨叹宇宙浩渺无垠的思想用意;“独”字则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落寞和孤独。
《登幽州台歌》是一首极具感染力的诗作,诗风的形成与作者的人生境遇有莫大关系。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却因仕途不顺、怀才不遇而十分痛苦,在这种情绪下,他登上古代招贤台,吟诗发泄痛苦和无奈。诗的每一个字都饱蘸了作者伤心的悲泪,因此全诗被注入了诗人强烈的感情色彩,由此生发了浓烈的感染力。
此外,本诗思想境界较高。诗人不是在单纯抒发怀才求遇的感慨,而是通过这种感怀进一步表达治国安邦的抱负,其中包含了作者忧天下的高尚情怀。再者,诗人以怀念燕昭王等贤德君主的形式发表对历史的感慨,其实暗指当下知识分子深受压抑的境遇。以上两点令全诗具有了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生意义。这也是本诗引起累代无数人共鸣,极具魅力的原因所在。
本诗在艺术上开了一代诗风。作者撷来浩瀚的宇宙天地、沧桑的古今人事,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空旷幽眇的艺术画面,推托出高亢悲壮,气盖天地的思想外延,形成了一种沉雄刚健,厚重苍古的诗风。它在初唐诗坛上犹如一道劲飙,驱除了齐梁诗风的浮艳纤弱,开启了唐代诗歌的新气象。
【大师导读】
其辞简直,有汉魏风。
——杨慎《升庵诗话》
胸中自有万古,眼底更无一人,古今诗人多矣,从未有道及此者。此二十二字,真可以泣鬼。
——黄周星《唐诗快》
诗则五言如《感遇》、《登幽州台歌》,寄兴无端,词气铿訇,追建安之风骨,变齐梁之绮靡。
——钱基博
“歌”也是诗体的一种,有短歌和长歌之别。这是属于短歌的一种。五七言句可以随便使用。篇中用两“不见”,引起下文一“独”字,想到古今人物的不同,天地依然渺远,就不得不怆然涕下了。
——喻守真
“独”字承上启下,“念”字统摄全篇。反复吟咏,一位独立苍茫,思索人生课题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便跃然纸上,而浩浩无涯的时空背景,也随之展现。诗人所“念”的人生课题,带有普遍性与永恒性,兼之全诗直吐胸臆,气势磅礴,意境阔大,格调雄深,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霍松林
同样是写悲凄、悲惨,而陈子昂说的是悲怆。“凄”字显得纤细,而“怆”字声音宏高,给人一种广阔苍凉的感觉 。
——叶嘉莹
陈子昂是在讲苍凉,讲历史上的苍凉时刻。……可是彼时彼地,他讲的不是人,而是自己视觉上的辽阔。只有在辽阔当中,才会感觉到自己的生命状态跟平常不同。
——蒋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