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先生与北京大学东方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3章 穷搜百代以竟厥功(2)

唐代经济文化繁荣昌盛,制糖业也获得了蓬勃发展。季先生在第五章里集中讨论了唐代的糖类应用和制糖问题。检点流传至今的各类典籍,包括正史、医书、佛典、诗文、类书和敦煌遗书等,可知唐代植蔗和用糖均已十分普遍。它们对于糖的来源、性味、食法、药效等都有明确记述。糖的制造,基本方法有二,即曝晒和熬煎。中国虽然早已能够制糖,但是直到唐初水平仍然很低。而印度,据西方学者Noel Deerr称,早在公元4世纪前即已掌握了熬糖的知识。唐太宗知道印度技术先进后,遂“遣使取熬糖法”,并很快将学来的本领用于实践,使中国的制糖水平迅速提高,以至于产品的色味均能远远超过印度。盛唐时代,中外道路畅通,交流频繁,为中国制糖技术通过师范于邻,求得长足进步,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宋朝是甘蔗种植和蔗糖制造都有显著进步的时代。种植甘蔗的地区扩大了,虽然还是仅限于南方。甘蔗的品种也增多了,大概分为赤、白两类。赤色的有昆仑蔗,白色的有竹蔗、荻蔗等。印度和东南亚甘蔗的分类法也是如此。糖的价值不外二途:食用和药用。从大量笔记的记述中可以看出,糖的食用在宋代已经非常普遍。糖品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已经远非唐代所能比。在糖里加入不同的香料,做成各种口味的糖果,吸引儿童,看来已是寻常无奇的事。对于名目繁多的糖品名称,季先生作了谨慎的分析和归并,指出何为异名同物,何为一名多指。与此同时,季先生也就印度梵语糖名汉译进行了辨析。《梵语千字文》等佛经曾将guóa译为“糖”,arkar?觓译为“石蜜”。他认为,准确地说,由于前者的根本义为“圆球”,后者的根本义为“砂砾”,故前者应为糖球,后者应为称颗粒状的糖。相应地,历来所谓石蜜,其含义之一也应该是白砂糖。至于糖的药用,季先生在翻检了六七千页本草和医书后发现,宋代的记载已经不及唐代丰富,内容则同异互见。宋代最值得注意的是第一部炼糖专著——王灼《糖霜谱》的出现。该书在甘蔗的分类和种植、蔗汁的榨取、制糖的程序、品相的鉴别等方面都有详细的叙述。见载于《糖霜谱》和其他类书中的一则传说——邹和尚的故事,也很值得玩味,因为他的身份透露出了制糖术西来的传播途径。由于宋代大食和南海诸国与中国交往频繁,季先生特别举出《宋史》和《文献通考》中的例子,指明它们在砂糖和制糖技术传入中国方面,曾经起过特别重要的作用。

元代享祚较短,各类著述相对较少,但农书很多。《农桑辑要》即有关于甘蔗种植和蔗糖煎制方法的详细记载。甘蔗种植区域的北扩,是这一时代的重要特点。其原因不是气候变化,而是人工栽培技术的提高。蒙军西征,远至报达,蒙古帝国巨大的版图使得东西方交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通畅。随着商贸和文化方面的频繁往来,阿拉伯商贾等大批来华,华化甚深,乃至留华入仕的颇不乏人。东来的阿拉伯工匠将他们的制糖技术带到福州等地,使中国的制糖水平大大提高。他们教中国工人在炼糖时加入树灰,从而精炼出纯白的糖。季先生认为元代制糖技术的提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对于糖史研究来说,明代是一个资料丰富的时代。《本草》和医书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超过了前代。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带来了海交的空前发达,地理书和中外游记随之大量出现。此外,伟大的科技著作也相继问世,以总结当时已经极其丰富的生产知识和工艺技术。《本草纲目》《普济方》《瀛涯胜览》《星槎胜览》《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不过是其荦荦大者。其中有关医药农工的,多为集大成的著作,它们在糖的分类、特性、制造技术和实际应用上,都有比以往更加精细,更为准确的描述。本草类著作就甘蔗品种所作的区分与前代无大区别,基本为赤、白两类;而对于糖的药性认识,则相对充分而深入。即以《本草纲目》为例,它将蔗与糖的特性明确地区别开来,指出蔗浆甘寒,能泻火热,而一旦煎炼成糖,就变得甘温而助湿热了。因此蔗浆虽能消渴解酒,而砂糖非但不能,反会助酒为热。李时珍发出告诫,称砂糖性温,不宜多食,人们往往贪图其味,而不知阴受其害。前人说它性寒冷利,其实“皆昧此理”。此外,《本草纲目》对于甘蔗种植、蔗种优劣、食糖类别、品色高下、药性辨析、服用禁忌等,也都有详细的说明。《普济方》广收历代方剂、单方、验方等,为空前绝后的医方巨著。季先生从该书中辑出配伍有糖的医方近150种,足见它的医用到明代已经十分普遍。游记和地理书在明代多有名篇巨制,但是一部较小的著作《闽书南产志》却很值得注意。该书除将甘蔗和糖品作了简要的分类外,还提到了未见于他处的制糖程序,如用蛋清促使渣滓上浮,用覆土法帮助增白等。关于后项技术,书中还讲述了它的发明故事:某黄氏宅墙倒塌,压住糖漏,糖色由是转白,他遂于偶然中得此方法。这些记载的意义,在季先生看来,都是十分重要的。类似的说法亦见于各种笔记,如方以智的《物理小识》(用黄土)、宋诩的《竹屿山房杂部》(用山白土)等。在种蔗制糖方面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是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该书将甘蔗明确分为仅供生食的果蔗和用于制糖的糖蔗两类,至于栽培方法,则对行宽、沟深、土厚、灌肥、锄耨等都作了具体规定。关于制糖设备的建造和使用,书内也有详细叙述。特别应当提到的是,宋应星已将糖色漂白的方法称作“黄泥水淋”法。随着产量的增加和价格的降低,糖在明代已经遍见于民间,成为家家常备,人人必食之物。但有一点必须提到,即在制糖技术的进步上,中国曾经长久接受外来影响——唐代来自印度、波斯,宋代来自大食,元代来自阿拉伯;至于对外影响,则迄于明末出于典籍的记录犹未能见。

由于明代糖的生产有了飞跃性的发展,因而季先生不得不单辟一章,专谈白糖的制作问题。在这里,他广泛征引了古代印度典籍《利论》《妙闻本集》和16世纪医书Bh?觓vaprak?觓a等有关糖品种类的记载,以及后世学者Rai Bahadur有关其等次优劣的研究结果,指出糖的等级,是以纯度高低来划分的,而炼糖的过程,乃是不断除去杂质的过程。印度古代糖类中品色最优者在孟加拉的异称中多有c?觔n?觔字样,而该字的意思又是“中国(的)”,由此经过一系列论证后,季先生提出:中国曾将白砂糖出口到印度孟加拉地区,同时也传去了制糖术,推测时间,当在公元13世纪后半叶。中国制糖技术的明显提高,赖于黄泥水淋脱色法的发明。有关的发明故事已如前述,明清典籍中多见因仍,内容大同小异。在近代化学脱色法出现以前,这一发明在精炼白糖上已属登峰造极。中国明代白糖及其制造技术的输出,正是在此法广泛普及的基础上实现的。

清代有关植蔗制糖的资料,无论在医书、科技或地理著作中,还是在中外笔记、类书中,都有大量内容是蹈袭前代的,正如季先生评论方志时所说,“抄录者多,而亲身调查者少”。其著例如邹和尚传授制糖法的传说、黄泥水淋增白法偶然发明的故事等,数百年来,递相祖述,直到清代,依然如故。然而清代积存的资料无论如何是极其丰富的。资料显示,随着制糖业的扩大和发展,糖品不仅进入了家家户户,其种类亦与现代相似,常见的糖粒、糖瓜、蓼花、芝麻糖、牛皮糖等,皆已出现。开办糖坊已经成为致富捷径。在广东等产糖地区,糖的运输也成了关税征收的重要来源。按照欧美的报道,在19世纪前叶,中国种植的甘蔗已经可供出口,而输往印度的糖不仅数量巨大,且纯净美观,口碑甚好。不过,直到光绪时代,中国还没有用机器制糖记载。至于应用,隋唐以来蔗和糖的药用价值不断下降的趋势,在清代的本草和医书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即使见于配伍,亦居臣佐地位。季先生对于中国糖史的扼要总结是:甘蔗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在中国则最先出现于南方。其名多有同音异字,故必为音译无疑。中国制糖业起步较晚,但后来居上,到明代已能将优质糖品出口南亚。糖在历史发展中的表现,总的说来,是产量越来越增,价格越来越低,药用越来越少,食用越来越多,终于由边缘而中心,得以厕身于柴米油盐日常必需之列。制糖技术的发展,体现了文化交流的作用。文化交流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之一,也由此而分明可见。

第二编国际编

季先生写作糖史,意在探讨体现在植蔗制糖上的文化交流,已如前述。“国内编”虽然重在描述中国国内两千多年以来自身发展的脉络,但是中外之间的交互影响难免也会涉及。为能承上启下,“国际编”先用第一章简要回顾了前编与此有关的内容。这里特别提到:最早的石蜜得自西方;“甘蔗”之名实为音译;唐代遣使往印度取熬糖法;“西僧”邹和尚传授制糖法的传说意味深远;唐宋时代天竺、波斯、大食都是重要的产糖国;元代在制糖术上影响中国的主要是埃及和阿拉伯;黄泥水淋脱色法的发明是中国对于世界制糖业的重要贡献。

谈糖的历史,不可避免也要谈制糖的主要原料——甘蔗的历史,而首先涉及的,便是它的原生地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几乎每一个专门家都有自己的理论,根据植物学的或者源自古代典籍的,结果自然是歧说纷纭。季先生详细介绍了外国——西方和印度——的所有说法。在各种假定中,南太平洋、印度等都在其列。有些语言学上的证据颇为耐人寻味,如孟加拉古称Gauóa,而派生出该字的guóa意义为“糖”;印度远古有甘蔗族,其名Ikùv?觓ku源自ikùu(甘蔗)。此外,印度种植甘蔗的历史很长,其孟加拉地区也有着适合于各种植物生长的地理条件。凡此种种,都使“印度为甘蔗故乡”的观点获得了较多的应和。中国学者亦有主张中国为原产地的,季先生对此并未认同。他坚持“甘蔗”一词为外来语的对音,并认为唐慧琳《一切经音义》所谓甘蔗名称很多,“此既西国语,随作无定体也”一语,非常值得注意。总之,季先生坚信甘蔗的原生地不会是多元的,而目前距原生地问题的最终解决,还很遥远。

另一个涉及产地的是石蜜问题。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石蜜几乎和西极石蜜等义,意味着是进口货。最早提到石蜜的正史是《后汉书》,表明至迟到东汉它已传入,不过,季先生同时认为,其时间早于西汉高祖时代亦无可能。至于“西极”或“西国”,从历代典籍和诗文中的证据看,应指天竺、南天竺、波斯、罽宾,实即古代印度、波斯(伊朗);以后还可加入大食(阿拉伯)。唐太宗遣使往摩揭陀取熬糖法所要熬制的,应该就是石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