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不断的制度创新,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国内公务接待体系。这一体系集中体现了我国公务接待是具有中国政治制度、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公务接待文化;是继承传统古为今用、改革开放洋为中用、创新发展不失自我、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务接待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极大的政治智慧和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对国际礼宾文化的重要贡献。但是,不可否认这一体系还存在着“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和“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发展空间。
公务接待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务接待部门担负着管理与服务党政机关公务接待活动的重要职责和践行公务接待深化改革与发展的神圣使命。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推进,我国的公务接待工作已经从神秘走向了公开,从幕后走向了前台,从粗放走向了依法依规、统筹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国内公务接待工作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党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组织安排公务接待活动,具有高度的政治性和政策性。
本书共五编,包括“中国公务接待发展概况”、“礼宾排名”、“席位安排”、“公务接待运作”和“公务接待政策法规(部分)”五大主题板块,通过系统的阐释,力求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务接待的理论特色、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为“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讨。
第一编“中国公务接待发展概况”概括地介绍了中国公务接待工作发展的历程,客观地阐释了中国公务接待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反映了中国公务接待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党对公务接待工作的绝对领导,揭示了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是党和国家对公务接待工作一以贯之的工作要求和优良传统的时代主题。该编史料丰富,内容翔实,对于正确认识中国公务接待发展的历史及其地位和作用具有较高的启迪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二编“礼宾排名”,重点阐释了公务接待活动中礼宾排名的意义和作用,详细介绍了机构单位排名、职务级别排名以及其他常用礼宾排名规则,既有理论阐述,又有礼宾实践,为公务接待活动做到精准“排序”提供了极具参考应用价值的丰富资料。公务活动“礼宾排名”攸关党和国家的利益,攸关地区、部门和单位的利益,攸关个人的切身利益,攸关党政机关政治秩序和工作秩序,历来为各级领导同志所高度重视。
第三编“席位安排”,介绍了“居左为上”、“居右为上”原则及其综合运用,主人与客人身份的区分定位,上下级关系、宾主关系的准确把握;阐释了既讲主客又讲尊卑、既讲上下又讲内外、既讲先后又讲主次等公务礼宾接待工作中的基本原则;系统地介绍了公务接待活动中席位安排的通行做法,基本上涵盖了公务活动席位安排的各种形式。我国公务礼宾接待实行的是双规制,即国内事务按国内习惯,涉外事务按国际惯例,但有时也交叉混搭、灵活应用。公务活动席位安排总的原则可以概括为:坚持传统、遵循惯例、内外有别、尊重差异、有利公务、符合礼仪。该编运用大量的插图对席位安排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直观的描述,集中展现了务实灵活、和而不同的中国席位安排艺术。
第四编“公务接待运作”,按照中共中央对国内公务接待工作的最新规定,重点阐释了公务礼宾接待原则和依据、主体责任、接待统筹、接待邀请、报批程序、操作流程、方案制订、组织协调、行文格式、接待手册的制作、公务接待方案实施等内容,并配有公务接待方案(手册)参考样本。
第五编“公务接待政策法规(部分)”,收录了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的法规性文件10份,以及附录3份,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党在各个发展时期关于公务接待工作的方针政策,对于正确认识理解和做好新常态下的公务接待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书旨在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使读者了解国内公务接待的相关知识和党政机关公务接待活动现行的一些做法,并希望能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方面从事或涉及公务接待工作的同志在实际工作中提供借鉴与参考。同时,本书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教学参考用书,从而全面增强公务接待工作的国家观、民族观,使公务接待工作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
笔者水平和经验有限,书中如有不妥或错误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201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