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银春:宁夏首家民族工业企业走过的百年岁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章 回族巨商李凤藻出任厂长

1951年春天,宁夏省人民政府召开了一次极为隆重的宴会。宴会的首席,坐着一位叫李凤藻的回族巨商,请客的人是省领导邢肇堂、李景林,陪客的人是赫赫有名的马腾霭、金三寿。

饭菜丰盛,气氛热烈。吃完饭,马腾霭笑着问李凤藻这顿饭菜如何?李凤藻也陪着爽朗地笑笑:“吃完了政府的这顿饭,我从此就要比往常更累了!”吃完这顿饭,李凤藻——这位在马鸿逵时期肩扛着国民党少将军衔的回族商人,走上了一条实业报国之路。1956年,事务冗繁的他出任面粉厂厂长。自此,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回族名士,与银春公司的前身,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复杂而传奇的李凤藻

宁夏解放后,百废待兴。

宁夏省省政府决定筹建一系列的工业企业时,因政府财力有限,邢肇堂、李景林、马腾霭、金三寿等领导人,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人,此人便是以兴办工业企业而闻名的回族巨商李凤藻。

1894年,李凤藻出生在宁夏吴忠堡一户回族商人家庭。李凤藻22岁那年,尚在外地求学的他辍学回家,开始帮助兄长打理家中的商号生意。几年后,兄长不幸去世。从1916年开始,李凤藻将自家的商号改名为“天成和”,由他亲自主持事务。从此,马家的生意风生水起,业务甚至拓展到了天津。正是由于李凤藻独具的眼光和开阔的经营理念,“天成和”商号的经营规模日趋扩大。商号资金从他接手时的3000多两白银,发展到七八千两,骆驼也增加到100多峰。其时,吴忠堡市面上回族商家大户有四个,号称“李、牛、白、马”,而李家的“天成和”,不论从资历上还是实力上都是名列榜首。

李凤藻(前排右一)与家人合影

1923年,社会动荡,经营变得极为艰难。李凤藻收缩了经营规模,投奔绥远都统马福祥,在马福祥的儿子马鸿逵的第五混成旅当差。1926年参加冯玉祥五原誓师,李凤藻又投入北伐,任国民联军四路军第七师机枪营营长、骑兵补充团团长,转战陕、豫,巡防陇海线,多次立功受奖,被授予“少将军衔”。

不久后,北伐结束的李凤藻开始返回家乡主持自家的生意。经过1928年到1930年这两年多的苦心经营,“天成和”的资本增长了10余倍,拥有200余间房产,200多峰骆驼,加上各类货物和流动资金,总数达到26万多银元,生意日趋繁盛。

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他在京、津、沪经商时,体会到了商业与工业结合起来更加有利于发展,从而萌生了办工厂的想法。1930年至1937年,天成和商号的经营达到鼎盛时期,当时拥有36万余元资产。商号的经营方式是将西北地区,主要是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出产的羊毛、皮张和各种土特产集中到包头,然后通过京包铁路运往沿海城市进行加工销售。为了促进经营业务发展,李凤藻经常带人进行市场调查,寻找商机。1936年,李凤藻与几位包头商界的朋友共同出资,在包头开办了吉庆公清真肥皂公司,产品颇受当地群众的欢迎。由于组织合理,管理得当,这家公司的生产经营持续了近20年。

李凤藻(右三)与家人、朋友合影

20世纪40年代,宁夏各地市面十分萧条,人民群众生活必需品极度匮乏。在这种情况下,李凤藻再次产生了兴办工业的念头。1943年,他与王宪之联合在吴忠开办了一家织布厂。然而,效益渐好的工厂却被马鸿逵看中,马鸿逵派人向李凤藻传达口谕:“私人不准办工厂。”随后,当时的宁夏省省政府将厂子强行收购,将机器设备全部搬到银川,改为公办。至此,李凤藻深感宁夏当时那种局面无法兴办工厂,只有伺机再动。

抗战胜利后,考虑到在宁夏办实业的艰难,李凤藻把经营业务重新转移到包头。1948年,李凤藻赴南京出席国民党行宪会议后,便直接到了北京。次年,北京和平解放,给了李凤藻极大的震动,他又感到了发展的生机。不久,李凤藻只身返回包头,重新筹划发展。1950年年初,李凤藻将天成和商号的全部资金移至天津,联合几位商人,在天津开办了合成织布厂。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正在恢复时期,市场各种生活必需品供应缺乏,合成织布厂一开工生产就出现产销两旺的势头,加上他们的管理比较先进,使这家织布厂一直都发展得很好。

1951年初春的一天,李凤藻突然接到了来自宁夏马腾霭的信函——邀其返回宁夏,共商发展宁夏工业之大计。看完信函,李凤藻的内心深处荡起阵阵涟漪。

他决意先回乡视探观望一番,而后再回应宁夏省省政府。

二、为宁夏工业企业倾尽全力

1951年春天,宁夏省人民政府召开了一次极为隆重的宴会。宴会的首席,坐着一位叫李凤藻的回族巨商,请客的人是省领导邢肇堂、李景林,陪客的人是赫赫有名的马腾霭、金三寿。

饭菜丰盛,气氛热烈。吃完饭,马腾霭笑着问李凤藻这顿饭菜如何?李凤藻也陪着爽朗地笑笑:“吃完了政府的这顿饭,我从此就要比往常更累了!”当时宁夏省省政府要在吴忠新建一座发电厂,政府财力有限,决定由政府投资一部分,其余向社会集资。李凤藻积极支持。电厂开始筹建,李凤藻担任董事会监察长,负责在天津为电厂购买建筑材料和电料。

电厂尚在筹建之时,李凤藻和朋友还联合开办了一家织布厂,取名“建新织布厂”,共同建设新宁夏的含义。

建新织布厂在当地群众生活必需品十分缺乏的情况下建成投产,产品投放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政府供应上的压力。同时,这家棉织厂不断招收当地青年做徒工,技术工人大都是从天津调来,他们的生产技术水平较高,通过对青年徒工的培训,为宁夏培养了第一代纺织工人。后来,这批工人都先后充实到银川棉纺厂、毛纺厂、二毛厂等大中型企业,成为这些企业的技术骨干。

宁夏解放初期,李凤藻等人在宁夏带着办工业,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和一批手里有资金,又不太了解党的政策的工商业者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表率。解放前,他们深受旧政府的剥削压制,有些人把资金转移到外地,解放后何去何从,他们一直徘徊观望。经过李凤藻等人去说服、宣传,再加上用实际行动给他们证明,坚定了这些人的信心。这样一来,为今后扩大资金,建设宁夏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事实上,1951年在吴忠建设的电厂和织布厂这两个项目,不仅对吴忠,就宁夏全省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电厂的建成,不单单解决了城镇居民的照明问题,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可以说,李凤藻开启了一个时代。

1952年春,李凤藻奉命出任宁夏省企业公司副经理。

宁夏省企业公司,是宁夏最早的一家综合性公私合营企业集团,当时该公司下属有三家企业——宁夏人民面粉厂、永义池(洗澡堂)和吴忠电厂。

李凤藻到公司担任副经理,是作为私股的代表。起初,作为公股代表的公司经理还没有到任,事实上公司各项事务已由李凤藻主持。企业公司与面粉厂合署办工,公司本部位于面粉厂厂部的中间院内,经理办公室占三间平房,外屋两间是办公室兼小会议室,里屋一间为李凤藻的卧室,凡公司工作均在外屋研究部署。

李凤藻的身边,只有一个秘书和一个通讯员。公司的构成,工作的需要,这个时候的李凤藻,自然把相当大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面粉厂上。

李凤藻初到公司时,公司的资产情况较差,其全部资产构成:公股占70%左右,私股占30%左右,不论公股、私股,全部以固定资产折算,基本上没有流动资金。李凤藻初到公司的这一年是最困难的一年。公司直接管理的三家企业,吴忠电厂新建投产尚谈不上效益,除支付工人工资外还要支付投资人的利息。面粉厂和永义池都是老企业,面粉厂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企业管理还没走上正轨,产量偏低,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当时面粉产量一年在1000吨左右,出粉率也偏低,平均为75%左右。永义池效益很差,那时候能上澡堂洗澡的人还不太多,所以收入常常不能维持开支,不时还要公司加以补助。

面临重重困难,李凤藻知道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设法寻求资金。有了流动资金就可以促使现有企业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摆脱困境,才能提高效益。带着这一想法,李凤藻向当时主管工业的副主席李景林同志作了全面汇报,经过反复研究斟酌,以省政府决定形式向社会招股。公司向社会大量招股这是件新鲜事,因为1952年从政治形势看,一方面“三反”、“五反”运动正在紧张地开展,另一方面中央关于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即将颁布,在这个时候,公司要扩大私股,将企业公司变成公私股份相当或私股占优势的企业,这是件有风险的事。此外,在运动当中还有没有人肯拿出资金入股也是个问题。

不过,企业公司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公司由省政府直接领导,像这样重大的事情由政府作决定,还能给予很大的支持。既然有政府作后盾,李凤藻便义不容辞地出面进行招股,他采取走家串户的办法向所有与他有联系的人做宣传说明工作,以自己的社会声望和信誉作出担保。经过他一番艰苦的努力,终于为公司筹集了20多万元资金,吸收了40多名股东。

公司有了流动资金,首先决定对面粉厂进行局部技术改造。李凤藻召集工厂技术人员开会研究,决定增置新设备,于1950年6月将原有的3台24寸旧钢磨,改换成3台32寸新钢磨,安装了一部克麸机和其他设备,并起用了几名留用的技术人员。这些措施,很快使面粉产量得到了提高,最高日产量达到2000袋(每袋为45斤)。

面粉厂的生产有了很大改善,使公司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1952年,最先入股的第一批股东到年终都发到了红利,这在社会上引起了反响,1953年年初,又有一批中小商户和百姓要求入股,公司一下子又增加了许多股东,资金再次得到增加。这一年,省政府正式任命张怀民为宁夏企业公司经理。他为人谦虚谨慎,作风朴实,凡事会同李凤藻商量,充分尊重对方意见,二人合作共事十分和谐。

公私合营银川面粉厂生产车间

三、在面粉厂里首开宁夏机器榨油先河

李凤藻决定要对面粉厂进行技术改革,新上一个机器榨油项目,以满足老百姓的食用需求。

时逢1953年,宁夏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省政府制定的国民计划颁布后,公司上下进行了认真学习,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和启发,李凤藻在会上提出建议,在对面粉厂进行技术改造的同时,新上一个机器榨油项目,以满足城镇居民的需要。因为当时老百姓吃的香油都是私人作坊土法生产的,产量很小,价格偏高,有些油的质量很差。公司采纳了李凤藻的建议,上报省政府批准后,决定由李凤藻负责,筹建一个机器榨油厂。那时,搞机器榨油在宁夏是没有先例可循的,必须先到外地考察学习。李凤藻利用自己过去积累的人脉和关系,经包头、呼和浩特、张家口到天津,旅途奔波,不辞辛苦,一路进行参观学习,扎实地做好了前期调研工作。

车间的土建工程在短时间里完成,各方面的条件都作了较为充分的准备。1953年秋,李凤藻订购的设备也按期运抵银川,厂方派的两名技术人员亦随同设备同时到达,在他们的帮助下,大家很快就把榨油机设备安装完成,经过试生产后,产品经检验完全达到标准。

1954年,宁夏人终于吃上了面粉厂生产出来的机榨胡麻油。

这个榨油车间的建立,扩大了面粉厂的生产范围,解决了市民吃油难的问题。此外,这一阶段,李凤藻在为榨油车间项目忙碌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对面粉厂的技术改造。那时厂里的技术改造主要依靠广大职工开展技术革新,在没有充裕的资金的条件下,大家一切遵照勤俭建国的方针办事。

1954年下半年,中央决定撤销宁夏省的建制,与甘肃省合并。省政府主要领导人找到李凤藻商榷,征求他对时局的看法,李凤藻建议把公司再保留一段时间,因为当时公司还有点资金,可以再发展一两个企业以后再撤,大家表示赞成。

很快,李凤藻在面粉厂空旷的院子里,又主持兴办了一个亚麻厂,为宁夏发展亚麻纺织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供应,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四、他是银春历史上最牛的厂长

从1951年吃了宁夏省省政府的盛宴之后,李凤藻呕心沥血,为发展宁夏民族工业企业驱驰奔波,始终没有一句怨言。

1955年,完成了一系列使命的李凤藻,已是一位花甲老人,准备安度晚年。此时,甘肃省工业厅来人找李凤藻谈话,准备让他到省城兰州去,另有重用。

身心疲惫的李凤藻,突然觉得自己的担子一时半会儿还卸不下来。于是,他婉言谢绝了工业厅的建议,同时向甘肃省省政府提出留自己在银川工作,再为家乡办点事情。

没过多长时间,省工业厅下发批文:“原宁夏省企业公司已完成了历史任务,同意撤销,公司人员另外分配工作,李凤藻同志作适当安排。”

李凤藻对于这个“适当安排”是很满意的——时隔不久,李凤藻被任命为公私合营银川面粉厂厂长。

虽然说此时的面粉厂已划归粮食部门管理,为了不降低李凤藻本人的行政待遇,政府特地确定他为“轻工业一级厂长待遇,行政13级”。在公私合营面粉厂,李凤藻同杨桂山、荆耀宇等厂领导团结合作,工作成绩显著,出粉率比1950年提高20%左右。

从这时起一直到1960年,李凤藻就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政治理论和钻研面粉加工业务上,充分依靠各方面的力量来推动企业的发展。在技术上,面粉厂有一批解放后留用的旧有人员,他们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是面粉厂的技术骨干,宁夏解放后,党组织不追究他们的历史而继续使用他们,因此这些人的积极性很高,工作很努力,李凤藻也对他们寄予了充分的信任。行政管理上,解放后的五六年里,企业培养了一批年轻的副厂长、科股长,特别是从大中专学校输送来的学生,他们是企业管理的骨干力量。

1956年,李凤藻自己出资,在面粉厂院内腾出几间房子,聘请教师办起两个初中班,解决工厂职工和附近群众子女入学困难。那时厂里也十分注重职工的文化补习,开办了夜校,让职工学习文化和技术,同时,职工的业余文化、体育活动开展得也很活跃,这些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

这一时期,面粉厂继续稳步发展。1957年,增添24接吋钢磨1台;1958年安装200型榨油机1台,日处理原料8吨。1959年又安装43型榨油机1台,日处理原料1吨。1960年又安装95型榨油机2台,日处理原料6吨。1961年增加到5台,日处理原料15吨。面粉厂解放后经过历年修建、扩建,到1963年占地面积为14056.5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809.5平方米,年生产面粉12324吨。

1960年,66岁的李凤藻辞去了面粉厂厂长职务。此后,他曾连任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三、四届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第三、四届执委和第五届顾问。

其实,李凤藻离今天的我们并不遥远,因为他活了97岁,他看着银春公司走过了很远很远的一段历程。

他走了,只把他的长长的背影留给了银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