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正确处理实践育人与知识育人的关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 李元光

人的个性和能力的多样性,决定着育人的方式也必须具有多样性。但是,从1977年恢复高考后,我国的育人方式逐渐从“文革”时期片面强调生产劳动的实践育人走向另一个极端——知识育人。今天,知识育人逐渐变成了学校、家庭、社会的唯一育人方式。这严重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这一基本原则,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和认真反思。

动物没有知识教育,所以其全部能力源于模仿实践。人虽然是高级动物,但人的大部分能力仍然是在实践中形成的,特别是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的形成更加离不开实践。

毋庸置疑,知识就是力量,知识的力量是强大的,它极大地缩短了人的能力的形成过程。但知识如果离开了实践,它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毛泽东同志特别指出“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口尝一尝”,这是讲哲学的人最熟悉不过的一句名言。但往往我们只是简单把它当成知识的两种来源之一——直接经验来理解。不错,关于梨子味道这一知识你可以从书本中获得,也可以亲口尝试以后获得。但毛泽东缘何强调“亲口尝一尝呢”,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亲口尝”得到的知识与间接经验有一个重大差别,就是“体验”。也就是说,梨子是甜的这个知识,尽管既可以是别人告诉你的,也可以是你亲自尝了以后获得的,但别人告诉你就没有体验,这种知识严格意义上是有重大缺陷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讲:“实践出真知”。离开了实践的“知”虽然也是一种知,但它并非真知。

“高分低能”现象的存在足以表明知识不等于能力,而学生各种能力的培育造就,知识育人只是一个方面,实践育人是更重要的另一个方面,它们犹如车之两轮、鸟的双翼,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在育人问题上,其实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为何却在这一问题上表现出“集体无意识”呢?表层原因是“高考”这个指挥棒,深层原因是国人的望子成龙,以及集体对育人的误解。全社会一致认为:学生只要成绩好,什么都好,我们把孩子当成知识的存储机器,这部机器的好坏就在于其存储信息的多少,以致我们忘记了他们是人,我们是在造人而不是在造机器。

回顾毛泽东时代的教育,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文就是知识育人,学工学农学军批判资产阶级就是实践育人,所以那一代人是通过上山下乡在大风大浪里锻炼出来的一代。由于他们不但对国情、民情有深刻的认识,更有切身的体验,所以能如小平同志一样“深情地爱着我们的祖国和人民”,这种爱心源于他们对民众疾苦的真切体验。反观在“温室里”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往往我们指责他们不了解国情民情,缺少对他人的爱心。但我们认为,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年轻一代并不是不了解我们的国情民情,也并不缺乏爱心,他们缺乏的恰恰是激活爱心的实践。由于缺少生产实践,所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又由于缺少处理同他人关系的实践,没有社会基层实践的经历,没有对社会大众疾苦的切身体验,所以缺乏对他人疾苦的关爱也就顺理成章。一个明显的例证是,在养有动物的家庭,孩子对动物的关爱超过对他人的关爱,原因正是孩子们每天在生活上同他的宠物打交道,而同人仅仅是在学习上、在虚拟的网络上打交道。回到家里,单元门一关,有做不完的功课,没有体验生活,哪来生活的体验?在这种状况下社会有什么理由去要求他们体谅别人、关爱他人?爱心源于对生活的体验和体悟,是要靠实践来激活。当我们去指责“小悦悦事件”中十八个路人“冷血”时,是否考虑过其“冷血”的原因恰恰是“知识”告诉他们“不要惹火烧身”?假若这些人中有人有过同样的遭遇,有被他人相助的切身体验,就会成为事件中那位施以援手的“阿姨”。

我们的高等教育越来越忽视实践育人,有的学校不要说实践,甚至连基本的实习、实验都是能省即省。这有经费、安全等方面的考虑,也与学生人数激增有关。本科不重视,就连人数相对较少的研究生教育也基本不进行实习、实践;不要说文科不重视,甚至理工科也不重视。所以,我们认为将研究生教育分成“学术型”和“专业学位”型值得商榷。因为这种划分无疑将目前广泛存在于研究生教育中忽视实践的培养方式合理化、合法化,并给予一个美妙的名称“学术型”。教育严重同实践相脱离,这是今天教育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它所带来的后果是学生的片面发展。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是要在全社会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其次是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实践教学的分量,并将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其三是选拔人才注重基层实践经历;最后,实践育人的主体是学生本人,因此只有当学生走出学校、走出家门,参与形形色色的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得到全面发展。

我校——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从80年代初开始,每年坚持带全校学生代表150人左右到工厂、农村进行社会实践,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但这一探索收到了实效。如我校法学院赵本富同学在参观了长征制药厂后,在实践报告中写到:“这里臭气熏天,有些坚持不住的女生呕吐出来,然而我们是否想到,这里的工作人员每天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有的已经工作了十几年,从无怨言。他们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大学生学习。”彝学院马海木加也写到:“我们只知道追求美好的东西,而忘记了是谁创造这些东西,在来之往之的人群中有谁关注到处在恶劣生产环境中的工人,可是我崇拜他们,是他们创造了乐山。”

这种震撼的声音——对普通劳动者发出的来自心底的关爱,正是源于同学们在实践中的切身体验。

作者简介

李元光,男,1962年生。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哲学、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