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入党意愿问题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中存在着入党积极性不高等思想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主、客观两个方面,而利己主义是其思想根源。高校党组织应注重思想疏导,改革当前职称制度,加强基层党组织力量,加强党风建设,切实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中青年教师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在学生中有着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近年来,由于受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中青年教师的政治参与性有所降低,对加入党组织的热情有所减退。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是高等院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范围与对象
调查范围和调查对象是以35岁以下、非中共党员为主的中青年教师,主要分布在教学科研、教学辅助、党政管理(包括学生工作岗位)等岗位人员。他们中有的是入党积极分子、有的曾经写过入党申请书,也有的从来没有写过入党申请书。
(二)调查主要内容
(1)青年教师的个人基本信息;
(2)被调查对象的政治倾向和见解;
(3)对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的看法;
(4)党员教育存在的问题;
(5)青年教师党员思想上存在的不足。
以上(2)(3)两个方面,内容主要包括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了解,对加入党组织的基本看法,对我国现阶段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以及个人的入党愿望,对中共党员发展工作的建和建议,等等。
三、结果与分析
本次共发放问卷45份,有效问卷43份,有效率95.5%。参与调查的人员性别为男性19人,女性24人;学历为本科20人,硕士8人,其他15人;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13人、入党积极分子15人、共青队员13人和群众2人,如图1、图2所示:
图1 高校青年教师的政治面貌
图2 高校青年教师的学历
在青年教师对学校党员队伍的总体形象的问题上,很满意、比较满意和一般满意达到100%,足以看出学院的党员队伍整体形象良好。
在青年教师入党的最主要动机问题中,62.79%的人表示入党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人民、社会(见表1)。
表1 多数青年教师入党的最主要动机
在一些中青年教师不愿意入党的主要原因这个问题上出现了突出问题,根据调查问卷,表2做了统计。
表2 中青年教师不愿意入党的主要原因
在学习或工作上遇到困难或问题需要党组织帮助解决时,有18人次选择了不会去反映或不主动反映,比例达到了41.86%,是十分值得我们注意的(见表3)。
表3 需要党组织帮助解决学习或工作上的困难时的做法
在党员教育问题上,主要存在内容枯燥,形式乏味,缺乏创新以及与没有实际结合(见表4)。
表4 党员的教育存在的问题
青年党员教师在思想上存在的不足,见表5。
表5 青年党员教师在思想上存在的不足
从以上这些图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前高校中青年教师入党思想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入党行为受到客观因素影响的个人主观意愿抉择的结果。
(一)结果
1.以个人利益、家庭利益为抉择依据。某些在专业领域表现出色的青年教师,他们入党与否的唯一标准是能否得到个人或家庭的眼前利益。高校里不少业务能力出色但入党追求淡漠的青年教师表示:是否党员是行政人员如升职的考察重点之一。但作为教师,评职称是个人主要发展目标,而当前职称制度与是否党员没多大关系,所以不入党无碍于个人发展。
2.以人身自由、信仰自由为抉择依据。高校教师渴望拥有充分的学术空间和思想自由,青年教师尤为强烈。很多青年教师对专业培训表现得积极主动,但是有部分青年教师却不愿参加与业务学习无关的各种会议、活动,包括政治学习等,更有甚者认为入党后接受组织管理钳制了他们的思想自由。一个对党没有信心的人,是不可能做到从心灵深处去热爱、拥戴党并愿意为党付出所有的。
3.个人对党认识不足以及入党动机存在一些认识问题。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对待入党的问题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部分青年教师对党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不多,试图把党的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只是认为入了党有利于提高竞争力,“能够给个人带来好处”或“名声上好听”。另一部分教师单纯为了满足个人的利益要求入党,为提高个人声望,纯粹谋取个人私利。他们认为,只有加入党组织,才更加有利于个人的发展,把入党作为满足个人发展需要的阶梯。这部分教师认为,入党近期来说,就是为了能够得到提拔重用,长期来说,就是为当官发财铺平道路,突出表现在他们的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的利益一致时,一般还能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但当党和人民的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或个人主义膨胀时,他们首先想的是满足个人的利益而很少考虑党和人民的利益。
(二)原因
1.理想动摇,信念不坚定。受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影响,部分青年教师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缺乏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认识,共产主义理想受到冲击,政治信念发生动摇。很多年青教师对中国几代共产党人所追求的理想能否实现产生了怀疑,他们感到困惑和迷茫,不少人因此而改变了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互补、交融,给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以巨大的冲击。如西方注重个人奋斗,富有冒险和竞争的精神以及重效率和功利的价值观等,同时存在以个体为中心以致唯我至上的价值成分。这种外来文化基因的渗入,是伴随着转型期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而发生的,产生了积极与消极并存的双重效应,进而影响了青年教师的政治信仰。
2.价值观发生了偏差。部分青年教师的价值取向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群体利益分配多元化的影响,价值取向也呈现多元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能正确把握成才观、敬业观;有的纪律松懈,缺乏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不强,只追求高学位、高职称、高收入;有的淡化了对党的理想、信念的追求;有的为了追逐物质利益,认为入党得不到什么实惠,还要受到约束,对教学工作不安心,缺乏责任感、使命感和奉献精神。
长期以来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比较薄弱,正面引导不够,使得一些青年教师政治观念淡化,追名逐利思想突出。在一些青年教师看来,共产党所推崇的无产阶级的人生价值观显得太抽象、不实际。为数不少的青年教师认为,人生的完美价值观应是高尚的自身修养和深厚的科学知识。他们追求的是个人修养和业务能力的增强,而对政治不感兴趣。
3.重业务、轻政治现象。当今时代被称为知识经济时代,在某种程度上学历和职称成为知识分子追求的重要目标。业务水平的高低往往影响、决定着专业技术人员职务与职称的升迁,地位与待遇的提高。目前学院现行的各项制度,仍然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存在忽视政治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年教师靠近党组织的热情和争取入党的积极性,使青年教师感到入不入党,是否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对自身的成长、成才和发展没有多大意义、不受任何影响。重业务而轻政治的政策影响决定着青年教师的追求与价值取向。因此,求学历、晋升职称成为目前在校青年教师追求的首选目标。这是当前青年教师入党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4.党组织对发展青年教师党员工作重视不够。一些基层党组织对青年教师入党问题认识还不够。工作上缺乏主动性,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状况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没有投入必要的精力,影响了青年教师的入党积极性。此外,部分党务工作者特别是教师党支部委员,一般都是兼职,他们整天忙于自身的教学和业务工作,往往忽视或轻视了自己承担的党务工作;个别党支部成员对发展党员有关知识了解不多,有的对申请入党的同志缺少主动谈心、培养教育,挫伤了部分青年教师入党的积极性。
现实中,基层党支部作用发挥不够,影响了青年教师入党的积极性。入党积极分子和一般群众往往把党支部和党员个人的形象固化为党员的化身。事实表明,哪个地方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发挥得好,哪个地方群众积极性高,要求入党的热情就高;反之,群众就会缺乏积极性,失去对党的信心,进而影响了他们的入党积极性。
5.党内存在的不良现象的影响。近年来,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的腐败、党内的不正之风、官僚主义等现象,败坏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一些青年教师不能正确地、客观地、全面地认识党,对党能否彻底根治腐败现象信心不足,从而对党的信任度下降,对党有看法,不愿加入。
四、解决对策
(一)正确的思想疏导是解决青年教师入党思想问题的根本
思想疏导就是教育主体运用正确的原则和理论,采用恰当的方法,针对青年教师入党问题开展思想理论教育,解除他们入党的困惑,引导他们转变入党认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对党态度和入党意愿的做法。高校党组织尤其是基层党组织应加大对青年教师开展思想理论教育的力度,引导他们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1.明确正确的疏导原则。新时期青年教师自尊、自爱、自强,富有朝气和个性,追求平等和民主。党组织在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中,应建立“十六字”疏导原则:尊重对方,平等对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尊重对方是指尊重青年教师人格和尊严。平等对话要求党员干部在开展工作时以平等态度与对方沟通。动之以情要求党员干部开展谈话工作时真诚和亲切,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对非党员教师也要给予关心和支持。晓之以理是思想教育的主要内涵,它需要党员干部加强理论学习修养,通过与对方分享自身的学习感受和实践领悟,达到教育目的。
2.运用正确的疏导理论。青年教师对成为新时期学习型政党的合格成员,首先要继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实践。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导思想,也是促进青年教师思想成长的伟大真理。同时,广大党员干部要虚心学习其他学术理论,正确把握个人与党和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关系,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采用正确的疏导方法。在教育方法上,要体现个性与共性的结合显性与隐性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行一帮一单独谈心活动,适当邀请青年教师参与党组织生活,关心青年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教育就是生活,党员干部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积极主动关心青年教师的个人发展,努力帮助其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成长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4.要教育广大青年教师清醒地认识到热爱党、拥护党是自身成长发展的基本要求,要努力为自己未来的人生中做好“三个准备”。
做好思想准备,就是要正确认识个人成长与党的兴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关系,努力形成对党、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信仰信念、精神追求、道德品格、奋斗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经得住挫折、诱惑,克服未来成长过程中必然遇到的各种困难,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成长进步。
要做好知识素质准备,就是要通过刻苦学习、勤奋努力,掌握必需的专业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
要做好能力准备,就是要把理论框架学习与能力结构训练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在实践中提高组织、协调、表达等所必需的社会化能力,培养全面的综合素质。
2.完善客观条件是解决青年教师入党问题的有力保障。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追求合理利益是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面对青年教师入党难题,通过客观条件的改革和完善,使个人与党和国家、社会、集体利益关系得到和谐统一,将有利于促进青年教师入党问题的解决。
改革高校职称评审制度将有利于促进青年教师的政治追求。在高级职称评审制度的改革工作中,可考虑增加以下条件:在涉及政治意识形态的学科(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尤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教师向中共党员政治身份倾斜或必须是中共党员的政治身份。
加强基层党组织力量以更好促进青年教师党员工作的开展。今后,高校党建工作中应该更加重视党员的组织管理和学习修养,严格组织纪律,严肃工作作风,提高党员示范作用。其次,改善基层党组织工作环境。适当增加基层党组织工作经费至关重要,其中包括增加基层党组织干部工作补贴,增加开展组织活动的经费投入等。
提高对优秀党员的奖励力度,加大对党内腐败分子的惩治力度,改善党在青年教师心中的不良形象。加大对优秀、先进共产党员的奖励力度,不但包括精神表彰,还应包括物质奖励。既要让人们从共产党员先进事迹中受到精神感召,也使人们从物质奖励的层面对党和国家给予充分的肯定。与此同时,加大对党内腐败分子的惩治力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员党性修养,进一步肃清党内不正之风,逐渐提高青年教师对党的信任程度和追求热情。
引导社会舆论宣传。作为社会传媒,既要让党内和党外败类受到公谴,也要对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群众的事迹做出宣传和颂扬。这样才能彰显党的光辉历程,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也有利于人们正确看待党的现状,从而加强对党不懈追求的信念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