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禽蛋孵化
一、种蛋的构造和形成
(一)蛋的结构
蛋由蛋黄、蛋白、胚盘(胚珠)、蛋壳膜、蛋壳五部分组成(见图1-9)。
1.蛋黄
位于蛋的中央,蛋黄外面有一层极薄且有弹性的膜称蛋黄膜。在蛋黄上有一白色圆点,未受精的称胚珠,已受精的称为胚盘,胚盘发育成胚胎。
图1-9 禽蛋的结构
1.胶护膜;2. 蛋黄系带;3. 内浓蛋白;4.外稀蛋白;5.内稀蛋白;6.蛋黄膜;7. 黄蛋黄;8. 白蛋黄;9.外壳膜;10.内壳膜;11.气室;12.蛋壳;13.卵黄心;14.胚盘(胚珠)
2.蛋白
蛋白是带黏性的半流动透明胶体。蛋白从外到内依次为外稀蛋白、浓蛋白、内稀蛋白和最浓蛋白四层。在最浓蛋白层由于蛋黄的旋转形成螺旋状的系带,系带起固定蛋黄的作用。种蛋在运输过程中若受到剧烈振动,会引起系带断裂。种蛋存放时间过长,浓蛋白变稀,系带与蛋黄易脱离。在种蛋的运输和存放中应尽量避免上述情况出现,否则将会影响孵化效果。
3.胚盘(胚珠)
是位于蛋黄中央且被蛋黄膜包裹的一个小白色圆点。胚盘分明区和暗区,中央透明较薄部分为明区,周围较厚不透明部分称为暗区。胚珠无明暗之分。
4.蛋壳膜
蛋壳膜分内壳膜和外壳膜两层。内壳膜包围蛋白,外壳膜紧贴蛋壳,内壳膜可防止微生物的侵入。两层膜紧贴在一起,只有在蛋的钝端形成一个空间叫气室。随着蛋存放和孵化时间的延长,蛋内水分不断蒸发,气室将逐渐增大。
5.蛋壳
蛋壳为蛋最外层的硬壳,蛋壳上有许多小气孔,胚胎发育过程中通过气孔进行气体交换。新鲜蛋的蛋壳表面有一层胶护膜,可防止微生物的侵入和蛋内水分的过分蒸发。但是,随着种蛋存放时间的延长或孵化,会使胶护膜逐渐脱落,洗涤种蛋也会使胶护膜脱落。
(二)蛋的形成
性成熟的母禽在卵巢上有若干大小不等的卵泡,每个卵泡中含有一个卵子,成熟的卵子由卵泡中掉出,落入输卵管的伞部中,这个过程称为排卵。输卵管伞部是卵子与精子结合受精的场所。卵黄随输卵管的蠕动到达蛋白分泌部,蛋白分泌部分泌不同浓度的蛋白包围在卵黄周围,到达输卵管峡部形成内、外蛋壳膜,进入子宫后由子宫分泌的子宫液渗入壳膜内,使蛋白重量增加和壳膜鼓起而形成蛋形,子宫部分泌的钙质和色素形成蛋壳和壳色,另外,在子宫部形成胶护膜包围蛋壳外表。蛋在子宫内停留时间最长可达18~20小时,在神经及生殖激素的作用下经过阴道部产出。
二、种蛋的选择、消毒、保存和运输
(一)种蛋的选择
1.种蛋选择的意义
种蛋的质量对孵化率和健雏率均有很大的影响,不合格的种蛋不能用来孵化。合格种蛋与不合格种蛋的孵化成绩见表1-1。
表1-1 合格种蛋与不合格种蛋的孵化成绩
2.种蛋的选择
选择合格的种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来源。种蛋应来源于公母比例恰当、高产健康的良种禽群。一般要求蛋用型种鸡种蛋受精率达90%以上,肉用型种鸡达85%以上,种鸭达80%以上。刚开产母禽蛋重小,受精率低,不宜做种用。发生过任何传染病的禽群种蛋,都不宜利用。为了防止营养缺乏而导致胚胎在孵化期中死亡,种禽应喂给全价饲料。
(2)新鲜度。用于孵化的种蛋愈新鲜,孵化率越高,雏鸡的体质越好。新鲜蛋表面有一层胶护膜,有光泽度,气室较小,蛋黄位于蛋的中心呈圆形并且蛋黄膜完整。
(3)外观。蛋重应符合本品种标准,蛋过大、过小都不宜做种蛋,一般鸡蛋以50~65g、鸭蛋以60~80g为宜。蛋形以卵圆形为最好,那些过长、过圆、扁形、两头尖、砂壳等异状蛋应剔除。蛋壳以厚薄适中为好,过厚、过薄的蛋或皱纹蛋都应剔除。蛋壳颜色也应符合本品种的要求。蛋壳表面要清洁,若蛋壳被粪便污染,不仅因粪便堵塞壳膜气孔,妨碍胚胎气体交换,造成死胎增多,而且因微生物侵入蛋内进行繁殖,损害胚胎,两者都会降低孵化率。
(二)种蛋的消毒
在蛋壳表面有许多细菌,尤其蛋壳被粪便和其他污物污染时,细菌更多,经存放一段时间后,这些微生物还会迅速繁殖,如果蛋库温度高、湿度大时,微生物繁殖速度就更快。这些细菌可进入蛋内,影响种蛋的孵化率和雏禽质量。所以对保存前和入孵前的种蛋,必须各进行一次严格消毒。
1.消毒时间
种蛋保存前消毒时间,最好在种蛋产出后两小时内进行。每次集蛋完就应立即消毒,然后入库保存。据试验,鸡蛋刚产下时,蛋壳上有100~300个细菌,15分钟后增到500~600个,60分钟后达4000个以上。种蛋切不可在禽舍内过夜。种蛋入孵前的消毒时间,安排在入孵前12~15小时较好。
2.消毒方法
种蛋消毒方法很多,福尔马林熏蒸法既方便效果又好,除此以外,还可用0.1%新洁尔灭溶液,0.02%~0.05%高锰酸钾溶液,1.5%活性氨水溶液,0.1%的碘溶液,0.02%呋喃西林溶液等浸泡1~3分钟消毒,然后捞出晾干装盘,即可达到消毒目的。
(三)种蛋的保存
种蛋产下后可能需要存放几天或更长时间才能入孵。即使是来自优秀禽群,又经过严格挑选的种蛋,如保存不当,也会降低孵化率,甚至造成无法孵化的后果。
1.种蛋保存温度
种蛋产出母体外,胚胎发育暂时停止。保存中若温度超过24℃,胚胎会开始发育,在孵化时会因老化而死亡;温度低于10℃,则孵化率降低;低于0℃则失去孵化能力。
种蛋保存最适宜温度是:保存1周以内,以15℃~17℃为好;保存超过7天则以12℃~14℃为宜;保存超过两周应降至10.5℃。
2.种蛋保存湿度
种蛋保存期间,蛋内水分通过气孔不断蒸发,其蒸发速度与贮存室湿度成反比,为了尽量减少蛋内水分蒸发,贮蛋室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75%~80%为宜。南方2~4月是高湿季节,应注意贮蛋室的干燥通风,因为湿度过高,易导致蛋内外微生物的生长,造成孵化率和雏鸡质量下降。
3.种蛋保存时间
种蛋即使贮存在最适宜的环境下,孵化率也会随着存放时间的增加而下降,孵化期也会延长。存蛋时间对孵化率和孵化期的影响见表1-2。
表1-2 存蛋时间对孵化率和孵化期的影响
因此,原则上种蛋越早入孵越好,一般以保存7天以内为宜。冬春气温较低,以5天以内为佳;夏季气温较高,以保存1~3天为佳,不能超过5天。
4.种蛋保存时放置位置
种蛋贮存10天内,蛋的锐端向上放置,其孵化率要比钝端向上存放的高;保存7天以后应每天翻蛋1~2次,翻蛋时将蛋翻转180°,以防胚盘与蛋壳粘连。
另外,种蛋在保存期间不宜洗涤,以免胶护膜被溶解破坏而加速蛋的变质。蛋库内应无特殊气味,空气流通,避免阳光直射,并有防鼠、防蚊、防蝇的设施。
(四)种蛋的运输
种蛋运输前可用专用蛋箱包装,如无专用蛋箱,也可用一般的纸箱或箩筐等,但蛋与蛋之间、层与层之间应用柔软物品(如碎稻草、木屑、稻壳等)填充。包装时,钝端向上放置。运输时,要求快速平稳安全,防日晒雨淋,防冻,防震荡,因为震荡易使种蛋系带松弛,使胚盘与蛋壳膜粘连,造成死胎或破壳、裂纹,降低孵化率。
三、孵化条件的调控和影响孵化效果的因素分析
(一)孵化条件
1.温度
(1)温度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温度是孵化的重要条件,孵化温度掌握得适当与否会直接影响孵化效果。孵化温度偏高,胚胎发育偏快,出壳时间提前,雏禽软弱,成活率低,当超过42℃,经过2~3天胚胎就会死亡。孵化温度偏低时,胚胎发育变慢,出壳时间推迟,也不利于胚胎生长发育,孵化率降低,若温度低于24℃,经30小时胚胎全部死亡。孵化温度对孵化期的影响见表1-3。
表1-3 孵化温度与孵化期
(2)适宜的孵化温度。孵化的供温标准与种禽的品种、蛋的大小、孵化机类型、不同日龄的胚胎、孵化季节等有关。一般立体孵化低于平面孵化,胚龄大的低于胚龄小的,夏季低于早春或晚秋。最合适的孵化温度是37.8℃~38.3℃,在出雏机内的出雏温度为37.3℃。采用整批孵化,掌握温度的原则是前期高、中期平、后期低。如采用分批孵化时,应每隔5~7天上一批种蛋,新蛋和老蛋的蛋盘交错放置以相互调节温度,使整个孵化期温度保持恒定。
2.湿度
(1)湿度的作用。湿度不足则蛋内水分加速向外蒸发,为术破坏胚胎正常的物质代谢。孵化初期适当的湿度可使胚胎受热良好,而孵化末期可使胚胎散热加强,有利于胚胎的发育;适宜的湿度使蛋壳的碳酸钙变为碳酸氢钙,蛋壳随之变脆,有利于雏鸡啄壳。
(2)适宜的孵化湿度。鸡蛋分批孵化时,孵化机的湿度保持在55%~60%,出雏机的湿度为65%~70%;整批孵化时湿度应掌握“两头高,中间低”的原则,孵化初期相对湿度为60%~70%,中期相对湿度为50%~55%,出壳时相对湿度为65%~70%。鸭蛋孵化时相对湿度与鸡蛋基本相同,只是各期时间上有所差别。孵化湿度是否正常,可用干湿球温度计测定,也可根据胚蛋气室大小、失重多少和出雏情况断定。
3.通风
(1)通风的作用。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随着胚龄的增加,其需要换气量也在增加。通风换气可保持空气新鲜,减少二氧化碳,以利于胚胎正常发育。一般要求孵化机内氧气含量达21%,二氧化碳为0.5%。当二氧化碳达到1%时,胚胎发育迟缓,死亡率增高,并出现胎位不正和畸形等。
(2)通风量的掌握。掌握通风换气量的原则是在保证正常温度、湿度的前提下,要求通风换气充分。通过对孵化机内通风孔位置、大小和进气孔启开程度的掌握,可以控制空气的流速及路线。通风量大,机内温度降低,胚胎内水分蒸发加快,增加能源消耗;通风量小,机内温度增高,气体交换缓慢。通风与温度的调节要彼此兼顾,冬季或早春孵化时,机内外温差较大,冷热空气对流速度增快,故应严格控制通风量。夏季机内外温差较小,冷热空气交换量的变化不大,就应注意加大通风量。为了确保孵化机内的空气新鲜,必须经常保持孵化室的通风换气和清洁卫生。
通风换气与温度、湿度有着密切关系。通风不良、空气不流畅,湿度大、温度高;通风速度快,温度、湿度都难以保证。
4.翻蛋
(1)翻蛋的作用。改变种蛋的孵化位置和角度称翻蛋。目的是改变胚胎位置,使胚胎受热均匀,防止胚胎与壳膜粘连,也有助于胚胎运动和改善胚胎血液循环。
(2)翻蛋的要求。一般每两小时翻蛋一次,新型自动翻蛋的孵化器每小时翻蛋一次。翻蛋的角度以水平位置为标准,前俯后仰各45°。翻蛋角度要求必须大于等于90°。但孵化鹅蛋时翻蛋应以180°为最好。翻蛋在孵化前期尤为重要。机器孵化鸡蛋到18日龄(鸭蛋25日龄)后可停止翻蛋。翻蛋时要注意轻、稳、慢。
5.凉蛋
(1)凉蛋的目的。更新孵化机内的空气,排除机内污浊的气体,供给新鲜空气,保持适宜的孵化温度,同时,用较低的温度来刺激胚胎,促使胚胎发育并增加将来雏禽对外界气温的适应能力。
鸭蛋、鹅蛋孵化至16~17天以后,由于物质代谢增加而产生大量生理热,使孵化机内温度升高,胚胎发育加快,必须向外排出过多的热量。在炎热的夏季,整批入孵的鸡蛋到后期,如超温也要凉蛋。
(2)凉蛋的方法。一般每天上下午各凉蛋1次,每次20~40分钟。凉蛋时间的长短,可根据蛋温来定,一般用眼皮来试温,即以蛋贴眼皮感到微凉(31℃~33℃)就应停止凉蛋。夏季高温情况下,应增加孵化室的湿度后再凉蛋,时间也可长些。鸭蛋、鹅蛋通常采用在蛋面喷雾温水的办法来增加湿度和降温,凉蛋时间不宜过长,否则死胎增多,脐带愈合不良。
(二)影响孵化效果的因素
首先,饲养高产健康种禽,保证种蛋质量。在饲养种禽时,应检测垂直传播的疾病,合适的公母比例,提高受精率、孵化率及雏禽的质量。其次,加强种蛋的选择、保存、运输、消毒等管理工作。最后,创造良好的孵化条件和出雏管理,如温度、湿度、通风、翻蛋、凉蛋等条件要适宜。
四、孵化机构造和使用
(一)孵化机的构造观察
孵化机的构造分为机体、控温系统、控湿系统、翻蛋系统、通风系统及其他附属设备。机体用金属材料加上保温材料做成。控温系统由电热管及温度调节器组成。控湿系统采用叶片式提湿轮通过水银导电温度计及电磁阀以水源进行控制。翻蛋系统是由安装在中轴或纵轴管一端的蜗轮与蜗杆相配合,电动机带动可自动翻蛋,安装定时器,可定时翻蛋,停电时可手动翻蛋。通风系统是由进出气孔和电机、风扇叶组成,电机带动风扇叶进行通风换气和调节温度。另外,还装有警铃、指示灯、照明灯和安全装置等附属设备。
根据孵化机出雏方式不同,分为机下出雏、机旁出雏和单机出雏三种。单机出雏是孵化机和出雏机分开,既可分批孵化,也可整批孵化,温度、湿度及空气好调节,易清扫消毒,因此目前被广泛采用。
(二)孵化机的检修与试机
孵化机的检修包括检查电动机,看运转是否正常;检查恒温电气控制系统的水银导电继电器触点、指示灯、电热盘、超温报警装置等是否正常;校对温度计,测试机内不同部位的温度差别;检查蛋盘、蛋架是否牢固,翻蛋装置加足润滑油。
孵化机的试机,即打开电源开关,分别启动各系统,开机试行1~2天,安排值班人员,做好机器运行情况记录,运转正常方可入孵。
五、孵化操作
(一)孵化前的准备
1.材料
安装妥当待使用的孵化机、出雏机,准备好检修工具、消毒药品和消毒器具等。
2.方法及操作步骤
(1)制订孵化计划。协助和参与制订孵化室工作计划。根据设备条件、种蛋供应、雏禽销售市场等具体情况,制订出周密的孵化计划,同时填写孵化工作计划表(见表1-4)。
表1-4 孵化工作计划表
(2)孵化室的准备。孵化室要求温度、湿度、通风条件良好,室内温度保持在22℃~24℃,相对湿度保持在55%~60%。孵化前一周,对孵化室、孵化机和孵化用具进行清洗和消毒。
(二)码盘入孵
1.材料
种蛋、蛋盘、孵化机、消毒药品和消毒器具等。
2.方法及操作步骤
(1)码盘。种蛋在孵化时将钝端向上放置在蛋盘上称码盘,这样有利于胚胎的气体交换。蛋盘一定要码满,蛋盘上要做好标记。码盘结束,对剔除蛋和剩余的种蛋要及时处理,然后清理工作场地。
(2)上蛋架。上蛋的时间最好安排在下午4点以后,这样大批出雏的时间赶在白天,有利于出雏操作。将蛋码满盘后插入蛋架,操作时一定要使蛋盘卡入蛋架滑道内,插盘顺序为由下至上。采用八角式蛋架孵化机上蛋时,应注意蛋架前后、左右蛋盘数量相等,重量平衡,以防一侧蛋盘过重,导致蛋架翻转。采用同一孵化机分批入孵时,各批入孵的新蛋和老蛋要相互交叉放置,以利于新蛋与老蛋互相调节温度。上完蛋架后即进行熏蒸消毒。
(三)孵化期间的日常管理
1.材料
孵化室内正常生产的孵化机、出雏机、检修工具、记录表等。
2.方法及操作步骤
(1)检查孵化机的运转情况。孵化机如出现故障要及时排除。孵化机最常见的故障有皮带松弛或断裂,风扇转慢或停止转动,蛋架上的长轴螺栓松动或脱出造成蛋的翻倒,等等。因此,对皮带要经常检查,发现有裂痕或张力不足时应及时更换;风扇如有松动,特别是发出异常声响应时及时维修;发现电子继电器不能准确控制温度升降或水银导电温度计失灵,都应立即更换;检查电动机听其音响异常,手摸外壳烫手,应立即维修或换上备用电动机。另外,还应注意孵化机内的风扇、电动机、通风翻蛋装置工作是否正常。
(2)检查孵化机内外温度、湿度的变化。一般要求每0.5~1小时观察1次,观察结果当时记录。对控制仪器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也要注意,遇到不稳时要及时调整。如遇停电要根据停电时间的长短和禽蛋的胚龄等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停电超过1~2小时,首先提高孵化室温度达28℃~32℃,每隔半小时手动翻蛋1次,如果机内是早期的胚蛋,机门可不开,但如果是后期的胚蛋,应立即打开机门,排除余热,根据机内的温度情况,经3~5分钟后再关门保温。自动控湿的孵化机,要检查各控制装置工作是否正常;无自动控湿的孵化机,要定时加水和调整水盘数量。
(3)观察通风和翻蛋情况。定期检查出气口开闭情况,根据胚龄决定开启大小,注意每次翻蛋的时间和角度,对不按时翻蛋和翻蛋角度过大或过小的现象要及时处理,停电时手动翻蛋应按时操作。
(4)孵化记录。整个孵化期间,每天必须认真做好孵化记录和统计工作,以助于孵化工作顺利有序进行和对孵化效果的判断。孵化结束,要统计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见表1-5和表1-6)。
表1-5 孵化室日常管理记录
表1-6 孵化记录表
(四)验蛋
1.材料
孵化5~6天、10~11天、18~19天的正常鸡胚蛋或7~8天、12~13天、23~25天的正常鸭胚蛋各若干枚,不同时期弱胚蛋、死胚蛋各若干枚,胚胎发育标本模型、彩图及幻灯片、蛋盘、照蛋器(见图1-10)、出雏筐、操作台,等等。
图1-10 照蛋器
2.方法及操作步骤
(1)照检5~7天胚蛋。通过光源,检查禽胚胎发育情况。剔除无精蛋、死胚蛋和不能继续发育的弱胚蛋。受精蛋:整个蛋呈红色,胚胎发育像蜘蛛形态,其周围血管分布明显,并可看到胚上的眼点,将蛋微微晃动,胚胎亦随之而动。弱精蛋:黑点血丝不明显。死精蛋:有黑点而且血丝形成一个血圈。无精蛋:蛋内发亮,只见蛋黄稍扩大,颜色淡黄,没有血点和血丝。
图1-11 第一次照蛋时的特征
(2)照检重要时期禽胚胎发育情况并鉴别胎龄。整个孵化期内一般进行3次照检。鸡胚蛋第一次在5~7天胚龄,其目的是剔除无精蛋和早期死胚蛋;第二次在10~13天,目的是检查胚胎发育快慢;第三次在17~18天,目的是检查胚胎发育情况,将发育差或死胚蛋剔除,此次照蛋后即行移盘。
入孵第5天的鸡胚蛋。照蛋时正常活胚蛋可明显看见有像蜘蛛网状的血管分布,胚胎下沉较深,在气室附近可见一黑点(胚胎的眼睛);弱胚蛋可见胚胎浮于表面,血管网纤细;死胚蛋则看见蛋内血环或片断血丝。
入孵第10天的鸡胚蛋。照蛋时正常活胚蛋可见尿囊血管在蛋的小头合拢,除气室外,整个蛋布满血管,俗称“合拢”;弱胚蛋则尿囊尚未在锐端合拢,蛋的锐端无血管分布,颜色较淡;死胚蛋内呈暗褐色,可见血条。
入孵第18天的鸡胚蛋。照蛋时正常活胚蛋可见蛋内全为黑色,气室边界弯曲明显,周围可见粗壮的血管,有时可见胚胎颤动;弱胚蛋则气室边界平整,血管纤细;死胚蛋气室边界颜色较淡,无血管分布。胚胎发育见图1-12至图1-14。
图1-12 孵化第2~3天的特征
图1-13 孵化第4~11天的特征
图1-14 孵化第12~20天的特征
(五)移盘
1.材料
经孵化17~18天的鸡胚蛋或25天的鸭胚蛋,以及孵化机、出雏机、出雏盘等。
2.方法及操作步骤
(1)出雏机的准备。开出雏机,定温,定湿,加水,调整好通风孔,备好出雏盘。
(2)移盘。将孵化后期的禽蛋,从孵化机的蛋盘中移到出雏盘或送入出雏机中继续孵化出雏的过程称移盘。如移到摊床上自温孵化出雏称上摊。移盘的时间,鸡蛋是第17~18天,鸭蛋在第25天。移盘或上摊要求预先提高室温至30℃左右,动作要轻、稳、快。移盘后的种蛋停止翻蛋,增加孵化湿度。上摊自温孵化出雏时,应经常检查蛋温并进行调节。
(六)出雏及助产
1.材料
孵化后期的胚蛋以及孵化机、出雏机、出雏筐等。
2.方法及操作步骤
(1)拣雏。鸡蛋孵化满20天、鸭蛋满27天就开始出雏,及时拣出绒毛已干的雏禽和空蛋壳,在出雏高峰期,应每4小时拣一次,并进行拼盘。取出的雏禽放入箱内,置于25℃室温内存放。出雏期间要保持孵化室和孵化机内的温、湿度,室内保持安静,少开机门。
(2)助产。对少数未能自行脱壳的雏禽,应进行人工助产。助产时只需破去钝端蛋壳,拉直头颈,然后让雏禽自行挣扎脱壳,不能全部人为拉出,以防出血死亡。
(3)进行孵化记录。将孵化记录表中的内容,进行仔细的登记和认真的统计。
(七)机具清洗与消毒
1.材料
出雏室、出雏机、出雏箱、消毒药品和消毒器具等。
2.方法及操作步骤
(1)清洗用具。出雏结束后,将出雏室、出雏机、出雏盘进行彻底清洗。
(2)消毒用具。清洗完后,消毒出雏盘、水盘和出雏机,以备下次出雏时使用。消毒方法可选用任何一种消毒药物进行喷洒,也可采用甲醛熏蒸法进行消毒。
六、初生禽的雌雄鉴别
(一)材料
初生雏鸡若干箱(羽速自别、羽色自别初生雏及出壳12小时以内的其他雏鸡若干只),操作台及鉴别灯(用60 W乳白灯泡)若干台。
(二)方法及操作步骤
1.伴性遗传鉴别初生雏鸡的方法及原理
伴性遗传鉴别法是利用伴性遗传原理,培育自别雌雄品系,通过不同品系间杂交,根据初生雏鸡羽毛的颜色、羽毛生长速度准确辨别雌雄。
(1)快慢羽鉴别。控制羽毛生长速度的基因存在于性染色体上,慢羽对快羽为显性。用慢羽母鸡与快羽公鸡杂交,其后代中凡快羽的是母鸡,慢羽的是公鸡。区别方法:初生雏鸡若主翼羽长于覆主翼羽为母雏;若主翼羽短于或等于覆主翼羽则为公雏。
(2)羽色鉴别。利用初生雏鸡绒毛颜色的不同,直接区别雌雄。如褐壳蛋鸡品种依莎、罗斯、海兰、尼克红、罗曼等就可利用其羽色自别雌雄。用金黄色羽的公鸡与银白色羽的母鸡杂交,其后代雏鸡中,凡绒毛金黄色的为母雏,银白色的为公雏。
2.翻肛鉴别初生雏的方法及操作示范
左手握雏鸡,用中指和无名指轻挟雏鸡颈部,用无名指和小指挟雏鸡两脚,再用左拇指轻压腹部左侧髋骨下缘,借助雏鸡的呼吸,让其排粪。然后以左手拇指靠近腹侧,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放在泄殖腔两旁,三指凑拢一挤,即可翻开泄殖腔。泄殖腔翻开后,移到强光源(60 W乳白色灯泡)下,可根据雏鸡生殖突起的大小、形状及生殖突起旁边的“八”字形皱襞是否发达来区别公母(见表1-7)。翻肛鉴别初生雏鸡的整个操作过程动作要轻、快、准。用此法鉴别雌雄,鉴别适宜的时间是在出壳后2~12小时内进行,超过24小时,生殖突起开始萎缩,甚至陷入泄殖腔深处,难以进行鉴别。技术关健在于抓雏与握雏、排粪、翻肛,最后观察并区别。
表1-7 初生雏鸡生殖突起的形态特征
3.进行鸭、鹅雌雄鉴别示范
初生鸭、鹅公雏有外部生殖器,呈螺旋形,翻转泄殖腔即可拨出,直接进行雌雄鉴别。鸭还可用触摸法进行鉴别,不需翻肛,即从雏鸭泄殖腔上方开始,轻轻往泄殖腔下方触摸,如摸到有突起的是阴茎,可判定为公雏。
七、初生禽的分级、免疫接种和运输
(一)初生雏的分级
1.材料
初生雏鸡若干箱。
2.方法及操作步骤
(1)强弱雏比较。健康雏活泼好动,眼大有神,两腿站立有力,行动敏捷,脐部吸收愈合好,体重大小合适,泄殖腔清洁,绒毛干净,喙、趾、关节无缺陷。弱雏两腿站立不稳,不活泼,有时发出痛苦的尖叫声,腹大,脐带吸收不良或带血,体重过轻。
(2)初生雏的分级。将选出的健康雏进行计数并装入专用雏箱内,将选出的弱雏按不同类别计数并存放起来。
(二)初生雏的免疫接种
1.材料
出壳24小时以内的雏鸡若干箱,鸡马立克氏病疫苗及稀释液、注射器等。
2.方法及操作步骤
(1)准备注射器具。注射器具清洗后煮沸消毒。
(2)稀释疫苗。用马立克氏病疫苗专用稀释液进行稀释,稀释的疫苗规定在1小时内用完。
(3)免疫接种。每只雏鸡颈部皮下注射0.2mL。
(三)初生雏的接运
接送雏车要符合疫病预防和雏鸡质量控制、保温、通风的要求。接送雏车使用前应冲洗消毒干净,符合防疫卫生标准要求。
装雏工具最好选用纸质或塑料专用运雏箱,箱长为50~60cm,宽40~50cm,高18~20cm,箱子四周有直径2cm左右的通气孔若干。箱内分4小格,每个小格放25只雏鸡,每箱共放100只(指冬、春季节,秋季90只、夏季80只左右)。一年四季皆可使用。尤其纸质箱通风、保温性能良好;夏季运雏要带遮阳、防雨用具,冬、春季运雏要带棉被、毛毯等。
雏鸡适宜的运雏时间应在雏鸡绒毛干燥后至出壳48小时(最好不超过36小时)前进行。冬天和早春应选择在中午前后气温相对较高的时间启运,夏季运雏最好安排在早晚进行。在运雏途中要平稳慢行,减少颠簸震动,以免雏鸡挤到一起而受伤。
掌握好温度与通气的关系,既保温又通风。运雏箱内的适宜温度为24℃~28℃。在运输途中要经常观察雏鸡的动态。若雏鸡张口呼吸,说明温度偏高,可上下前后调整运雏箱,也可适当打开通风孔;若雏鸡发出叽叽的叫声,说明温度偏低,应打开空调升温或加盖床单甚至棉被,但不可盖得太严;若雏鸡挤堆,可轻轻把雏鸡堆推散。
雏鸡箱卸下时应做到快、轻、稳,雏鸡进舍后应按体质强弱分群饲养。冬季舍内外温差太大时,雏鸡接回后应在舍内放置30分钟后再分群饲养,使其适应舍内温度。
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题
1.在采用恒温孵化鸡蛋时,孵化机的温度是___________ ℃,湿度保持在___________ %;出雏机的温度是___________ ℃,湿度是___________ %。
2.孵化过程中一般每___________ 小时翻蛋一次,翻蛋角度是。
3. 种蛋在孵化期内共照蛋___________ 次,鸡蛋在孵化___________ 日龄、鸭蛋和鹅蛋在日龄进行头照。头照时要捡出___________ 蛋和___________ 蛋。
4. 孵化正常时,鸡的胚胎死亡的分布以___________ 日龄和___________ 日龄两个时期较高,特别是最后一个时期尤其高。
5.优秀的孵化率,按入孵蛋可达___________ %,无精蛋不超过___________ %,头照中死蛋___________ %,二照中死蛋___________ %,移盘后的死胎蛋___________ %左右。
6.翻肛鉴别雏鸡雌雄,鉴别适宜的时间是在出壳后___________ 小时内进行,超过___________ 小时,生殖突起开始萎缩,甚至陷入泄殖腔深处,难以进行鉴别。
7. 雏鸡出壳后需接种马立克氏疫苗,一般要求出壳后不超过___________ 小时。接种方法为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1.在整个孵化过程中都需要翻蛋。( )
2.孵化码盘时蛋的小头朝上、大头朝下。( )
三、问答题
1.白壳蛋鸡有何特点?
2.粉壳蛋鸡有何特点?
3.褐壳蛋鸡有何特点?
4.一个完整的蛋由哪几部分构成?
5.蛋是怎样形成的?
6.怎样选择种蛋?
7.怎样保存种蛋?
8.常用种蛋的消毒方法有哪些?怎样操作?
9.家禽孵化需要哪些条件?生产实践中如何掌握这些条件?
10.孵化时若停电,应采取哪些措施?
11.孵化鸡胚时一般进行几次照蛋?每次照蛋在什么时间进行?不同类型胚蛋的特征如何?
12.怎样能通过初生雏的羽色鉴别其雌雄?
13.怎样能通过初生雏的羽速鉴别其雌雄?
14.怎样给雏鸡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