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爱生学校的管理领域(3)
4.具有实施教学、管理班级和组织课内外活动的专业能力
教师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一定的专业能力,这些能力既包括教育教学能力,也包括班级管理和组织课内外活动的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对于有效的教与学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课堂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效果上。
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表现在教师具有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技能(如提问启发、根据学生情况设置教学任务,利用资源,组织合作学习等);教师具有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和其他校内外活动的能力;教师具有根据学生兴趣和需要组织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的能力;教师具有与学生谈心的习惯和能力,特别是与少数民族和女生谈心的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很好反映在学生的行为上,如果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丰富、有趣、可选择的课外活动,那么说明教师具备很好的组织课堂和课外活动的能力。同时,教师教学能力的发挥还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获得家长的支持和认可,例如,为家长开辟了解学生在校学习与生活的渠道,让家长充分了解学生的成长和行为习惯的变换。
5.具有运用教育评价并及时反馈的专业能力
教师教育评价和反馈能力也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教师要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表现,并通过适当的方式向学生反馈,以便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及时改正错误。从教师方面来看,教育评价和反馈能力主要表现为教师是否能根据学生表现及相关情境,运用兼顾过程与结果的多种评价方法;教师是否能根据各方面特别是学生的反馈意见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教师是否建立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档案,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依据;教师是否在评价和反馈过程中尊重学生隐私,善于利用评价结果促进学生成长。
教师的教育评价和反馈能力也可以从学生行为表现来加以考量。学生是否愿意参与学校教育和管理评价;学生是否敢于对教师教学提出自己的意见;学生是否从教师评价及反馈中看到自己的进步,并逐步建立自信等,都可以作为考查教师教育评价和反馈能力的重要内容。
(二)开发渗透生活技能教育的课程
有效的教与学既需要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提高及有效发挥,也需要学校课程体系的更新,要不断开发渗透生活技能教育的课程,密切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和社会生活的联系。渗透生活技能教育的课程包括两层含义:
1.学科课程与活动中融入生活技能教育
如何判断学科课程与活动是否融入生活技能教育,可以从课程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两个维度来考察。从课程内容来看,主要有学科课程与活动中是否渗透社会心理能力培养;劳技课是否结合当地情况让学生学习实用技术和劳动能力;科学课和科技活动中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技能;学科课程中是否渗透合作技能和融入良好的生活习惯熏陶。
从学生学习情况来看,有三个指标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学科课程是否融入生活技能教育:学生是否有兴趣地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学生是否能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学生是否能够适应学校生活和学习环境。
2.开发校本课程弘扬基本生活价值
校本课程是将知识和技能学习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的重要手段,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把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一些基本素质和社会价值观渗透到校本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兴趣,以及适应生活的能力。校本课程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学科课程与活动中培养诚实、爱心、尊重、简朴、团结、责任等基本生活价值;(2)教师能够挖掘地方文化生活中反映的基本社会价值,开发校本课程;(3)学校开设了有针对性的生活技能课程;(4)学生自信,会处理学校内外的人际关系,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组成的,因此,有效教学也包括了两个密切联系的方面,即有效的教和有效的学。教是为了不教,换句话说就是教是为了学,不管教师采用什么教材,运用什么样的方式,其目的都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所以,有效教学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过程,教是基础,学是目的。学校是否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是考量有效教学的重要标准。“以学生为中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的经验和需要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在关于“教育是什么”的问题上,曾有一个经典论断:“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他认为教育要以儿童的生活为中心,使学校成为儿童真正生活的地方,并从中获得对其有意义的生活经验。什么是有意义的生活经验,对于儿童来说,就是他们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所形成的生活感受和体验。学校教学要充分关注到儿童的身心特点,发展出一套与经验和需要相符合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策略,这对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使教学变成一种愉快和充满趣味的活动尤为重要。学校教学是否考虑到学生的经验和需要,通常从学校教学安排和教师教学行动,以及学生的课堂行为来进行考察。从学校层面来看,主要有:学校校历和课程安排是否符合儿童需要;教室布置和座位安排是否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是否考虑到学生的特殊需要;教师备课过程中是否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是否主动收集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是否根据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分层教学策略等。
如果从学生方面来看,学生能否跟上教师课堂教学进度;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成绩是否得到提高;所有学生的基本读、写和算能力是否得到提高是衡量教学是否考虑学生的经验和需要的重要方面。
2.师生在课堂上有效互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在课堂上体现为师生的有效互动,学生积极思考、发现和回答问题,积极合作。师生有效互动表现在教师行为上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教师接受过新课改和参与式教学培训;(2)以多样的分组方式增进学生间的互动;(3)教室桌椅的摆放有利于学生互动和开展小组学习活动;(4)学生的发言提问都能得到鼓励性反馈。
从学生课堂行为特征来看师生有效互动,主要观察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时间明显增加,学生能够自由、积极地提问和表达;(2)每个学生都能展现自己学习成果;(3)学生喜欢小组合作学习,并能从中获益。
3.学生学习情况得到及时反馈与适切评价
教学是否有效,最终是以学生的行为表现是否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来确定。教师应该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情况,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及时进行反馈与适当评价。教学中有没有达到这样的要求,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有没有通过作业批改和评语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不断进步;(2)教师是否友善地和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提供反馈信息;(3)教师在课后是否安排专门的答疑时间,并运用学生档案袋等多元方式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4)观察学生在自信心和学业成绩上是否有进步,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四)建立开放、持续发展的教学支持系统
教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涉及的因素非常多,有效的教与学不仅需要课程教材、教师观念和行为的转变,也需要一系列技术条件支持。建立开放的、持续发展的教学支持系统对于促进有效教学是十分重要的,这个支持系统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教师和学生能够方便地从本校获得教学与学习资源
要保证有效教学的顺利组织和实施,学校必须保证有充足的教学和学习资源,而且这些资源应该通过一定渠道和方式让教师和学生方便地、自由地获取。学校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学校要有专业图书和必要的教具、学具,并定期更新教学辅助资料,在开放时间和管理办法上方便教师教学和研修;(2)学校有学生阅读的场所和学生喜爱的书刊;(3)学校能统整各种来源的教育资源,初步形成支持教育教学的资源库。
2.教师的特殊教学需求得到满足
由于西部山区多,少数民族多,教学点多,特别是教师素质差异大,教师在教学中的需求差异大,学校要从以下方面极力满足教师的特殊教学需求。(1)村校、教学点的教师有获取培训资源的信息渠道;(2)有适合女性教师(哺乳期教师)进修学习的渠道和条件;(3)少数民族教师的生活习惯、文化和培训需求得到尊重;(4)新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得到专人及时的指导。
在教师培训上,要根据学校的特点和区域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教师应对复杂教育教学环境的能力。要有针对相关学校的特殊师资培训资源,如双语教育培训资源,特殊教育(随班就读)、女童、留守儿童、寄宿制学生等培训资源。要有复式教育师资培训资源和设备。
3.学校的信息通信设备能基本满足师生的学习需求
学校信息化水平对于教师和学生获取教学信息,改进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西部地区的农村学校来说,通过信息化可以获取更多的优质教育和学习资源,以弥补自身的不足,缩小校际差距。学校通信设备的数量和质量就成为反映学校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例如,学校是否有健全的设备管理和维护制度,学校信息通信设备是否能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学校是否拥有两个及以上多媒体教室,每一个多媒体教室是否有电视机、DVD或计算机及显示设备,计算机生机比是否得到规定要求,即不高于40,班机比是否能达到1∶1,等等。
4.有效利用国家农远工程的设备与资源,支持有效的教和学
除了儿基会项目以外,国家农远工程也为西部农村学校配置了一定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和许多有价值的电子教学资源,学校在教学中应该有效利用。学校要及时进行存储、分类和传播卫星教学资源;教师要普遍接受应用资源开展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的培训;要经常性开展基于资源的教和学的校本研修活动;要学会使用远程教育收集资料,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组织实施教学;学校要建立ICT设施安全使用规章制度,保证学生能全面接受健康安全使用ICT设施教育,中高年级学生接受教育的比例要达到100%。学校要不断丰富远程教育资源,建立远程教育资源库,例如,学校光盘资源,以电子教案、课件、课堂教学实录、学生电子作品,等等。学校还要确保教师经常使用远程教育设备,初步掌握基于资源的、互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每学期在多媒体教室或计算机教室上课的学生比例超过70%;使全体学生都知道并做到不上网吧、不浏览“儿童不宜”的信息、不在计算机或网上传播或转贴违反中小学行为规范的内容、学生知道保护私人信息,等等。
5.协助和支持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教学效能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根据教师个人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合理规划和调整,要积极为教师创造发展机会,争取多种资源,协助和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要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要帮助每一个教师制订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制订适合全体教师成长的政策和措施;(2)要定期开展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活动,保证教学点的教师参加活动;(3)要科学评估每个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4)要合理安排教师外出学习时间,正确处理工学矛盾;(5)学校要与社区建立有利于教师成长的关系。除此之外,学校还要使教师能够方便地接触到远程培训资源,要建立激励教师自主学习的制度,要建立多校联合的教师资源中心,促进不同学校的资源共享。
三、学校管理如何实现有效的教与学
由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从总体情况来看,爱生学校项目学校要实现有效的教与学,还有不少困难。例如,社区和家长教育观念滞后;学校硬件设施很不完备,不少学校缺乏最基本的体育和音乐教学设备;学生来源多样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学历水平和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学校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社区和校际缺乏有效合作机制,等等。这些都是阻碍学校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水平和资源情况,合理规划,及时推进。
(一)充分理解有效教学的内涵
有效的教与学不仅有别于传统教学,有其特定的内涵,而且有一套详细的、科学的指标体系。学校要实施有效教学必须首先让所有教师明确其内涵和指标,以使教师按照有效教学的要求来改进教学过程。从多数学校的实践调研来看,目前仍然有不少教师不清楚或者不完全清楚有效教学的内涵、过程与考察维度,因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仍然难免出现偏离有效教学要求的行为。学校要不断组织教师集体讨论和学习有效教学的要求,发现和树立有效教学的课堂范例,组织研究实施策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聘请教学专家参与听课和评课活动,不断获得改善课堂的科学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