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有关“道德自我”问题的理论钩沉(3)
出现在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的新文化运动,本质上是一场企求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人”的启蒙成为这场运动的重要主题,人们在反对封建制度和封建家族束缚和压迫人性的同时所提出的“个体自由”的口号,对于中国人摆脱传统的思维方式,产生具有现代意义的自我认识有着重大的影响。李大钊发出这样的召唤:“我们现在所要求的,是个解放自由的我,和一个人人相爱的世界。介在我与世界中间的家园、阶级、族界,都是进化的阻碍,生活的烦累,应该逐渐废除。”他还提出:“我们应该承认爱人的运动比爱国的运动更重。”[28]鲁迅针对中国历史上时时发生以“爱国”的口号、“集体”的名义任意剥夺“人”的个性自由、取消“人”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的现象,倡导“个人的自大”,反对“合群的爱国的自大”。[29]胡适的《易卜生主义》不啻是一篇个人主义的宣言,“社会最大的罪恶莫过于摧折个人的天性,不使他自由发展”,“社会是个人组成的,多救出一个人,便是多备下一个再造新社会的分子”[30],而鲁迅在《伤逝》中借子君的口说出的“我是我自己的,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31],更是喊出了五四时代的最强音。
与封建时期对自我的三次观照不同,新文化运动带来的自我的觉醒,是把自我意识、个性本位的确立当做了社会改造、文化变革的核心来对待。他们高扬自我、张扬自我,是从民族的前途、国家的未来角度思考自我问题、个性问题,体现出对国家民族乃至人类生存状态的关怀。比如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对自我意识的理解就是站在了认识改造世界的基础上,他强调运动、对立、斗争,以此作为宇宙规律,而把种种运动、斗争又看做是由自我而设定、而觉察、而实现的。在读了穆勒的《伦理学原理》后,青年毛泽东写下批语:“吾从前固主无我论,以为只有宇宙,今知其不然,盖我即宇宙也。若除去我,既无宇宙;各我集合,而成宇宙。而各我又以我而存,苟无我,何有各我哉!是故宇宙所尊者,唯我也;可畏者,唯我也;可服从者,唯我也。”他还认识到:“个人有无上之价值,有百般之价值,使无个人(或个体)则无宇宙,故谓个人之价值大于宇宙之价值可也。”个人之“无上价值”何在呢?就在于“实现自我”。他进而认为,“人类之目的在于实现自我而已。实现自我者,即充分表达自己身体及精神之能力至于最高之谓。”实现自己体魄和精神之极致,以追求大同邦、理想国,成为毛泽东的行动世界观。青年毛泽东的“现实自我”,以向外的感性物质活动和进行斗争、改造为依据,具有了直接实践的现实特点。[32]
(二)心理学史上对“自我”研究的历史回顾
自1879年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整个心理学界出现了过去从未有过的热烈的学术研讨的繁荣局面,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心理学派纷争迭起、鳞次栉比。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性以及心理学家对方法论的选择性。不过,尽管存在着众多的哲学方法论,对西方心理学起着最基础、最主要作用的却是实证主义和现象学。现代西方心理学绝大多数流派都以它们为主要哲学依据,从而形成了实证主义心理学和现象学心理学两大阵营。在学术研究的价值取向上,实证主义心理学代表了科学主义的研究取向,而现象学心理学则代表了人文主义的研究取向。
自我作为心理学,尤其是人格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心理学中一直备受重视,但由于研究者各自不同的分解和诠释,有关自我的理论和观点层出不穷,以至于自我甚至被看做是心理学中“最难解的谜题”[33]。不过,从方法论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自我研究在心理学历史上同样也受到实证主义和现象学的潜在影响,依据实证主义心理学与现象学心理学对自我研究的发展历程及研究取向,我们还是能够梳理出西方现代心理学中自我研究的脉络,帮助我们去了解心理学中的“自我”观。[34]
1.实证主义方法论影响下的心理学对自我的研究
在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影响下,机能主义、社会学习理论及认知学派都对自我进行了科学的探讨。
(1)机能主义学派对自我的研究。
最早把自我概念引入心理学的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W.James),他认为只有理解了自我的背景才能理解所有的心理过程,因此自我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具有中心地位,从而他开始真正从科学心理学的角度来阐述与研究自我问题。1890年,詹姆士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将自我分为主我(the“I”)与客我(the“me”)两方面,并进一步作出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与心理自我的划分。詹姆士认为,主我也叫纯粹自我,是主动的或能动的我,是进行中的意识流;客我也叫经验自我,是作为思维对象的自我,它包括一个人所持有的关于他自己的所有知识与信念。詹姆士自我理论的提出,就像对“自我”点了一把火,让“自我”之火燃烧了起来,同时也使心理学之火越烧越旺,从此以后,自我问题的研究就不断被引向广泛与深入。
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W.McDougall)创立的策动心理学受到包括詹姆士在内的多种学术传统的影响,他在1908年出版了社会心理学的第一本教科书《社会心理学导论》,把自我问题的研究纳入社会心理学之中。麦独孤在心理学上也是个机能主义者,因为不满冯特式的内省主义心理学不关注行为动力的研究而对社会科学贡献甚少,他写下了《心理学:行为的研究》一书,强调对行为进行研究。但由于与华生对行为的解释的不同,当华生的行为主义出现以后,他又转而反对行为主义,且把心灵看做是有目的的奋斗过程,重视人的本能,认为本能是人的活动的原动力。他对情绪、情操以及道德行为问题进行了研究,由此也论述了部分关于自我的内容。麦独孤认为,要理解社会生活,仅仅依靠本能是不够的,还必须借助于自我意识、道德和意志等概念。“个体要受其所处社会的塑造,通过这种塑造才能逐步胜任作为社会存在的角色,也就是逐步具备道德行为的能力。低级的社会性行为是本能的直接结果,如动物母亲在母性本能的作用下为保护幼子而挨饿受冻,被伤害,甚至失去生命。而高级的社会性行为(通常是道德行为)却意味着对本能冲动的有意控制和调节,这种意志控制是从自我意识和自我情感中产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情感的发展,是一个社会性过程,自始至终都有赖于个体与其所属的组织化社会之间复杂的互动。”[35]麦独孤还认为,当两个动机发生冲突时,优势动机之所以能够抑制另一个动机,是因为自我观念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那么,自我观念又是如何起作用的呢?主要是通过自我情感在意志过程中发挥作用,“当某种自我观念成为意识的焦点时,它就发挥作用,成为一种动机力量,在道德努力中通过支持较弱的、理想的动机,使其战胜源于我们的动物性的较强烈的欲望,并将有关这种欲望的观念从意识中排挤掉。……因此,可以将意志视为通过自我情感系统的力量来支持或强化一个愿望或意动,而道德行为也就是通过这种意志的力量来实现的。”[36]这样,麦独孤一方面看到了自我观念对道德行为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发现了自我来源于社会,这对于自我的研究而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2)社会学习理论对自我的研究。
在华生行为主义、赫尔和斯金纳新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学习理论,被称为第三代行为主义,或新的新行为主义。从华生到斯金纳,老新两代行为主义者都公开倡导环境决定论,完全忽视人的内部因素,而第三代行为主义者则反对这种单纯强调外在强化对行为的影响而忽视“自我”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他们认为如果行为仅仅由外部的奖励或惩罚所规定,人就会像风向标一样,不断地改变方向,以适应作用于他们的各种短暂的影响,而事实上除了在某种强迫压力下,当面临各种冲突的影响时,人们会表现出强有力的自我导向。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指出,人们往往把“人的行为受其结果控制”误解为人的行为完全为环境影响所左右,而人的许多行为实际上是通过自我生成结果或自我强化而自我调节的。[37]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实现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的行为的过程。班杜拉认为,人们为自己设立各方面的行为标准,并根据这些自己为自己规定的要求,努力达到这些标准。自我拒绝和坚持严格的行为标准的原因不是来自外部环境,而是来自个体内部。[38]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对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作用很大,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我应对或处理内外环境事件的有效性的判断和信念。他认为个体对自我的这种思维过程可以将影响人的行为结果的因素转化为先行因素,从而对人的行为发生影响,自我效能既是个体行为活动的动力,也可以是行为活动的阻力,对自我效能的知觉影响着我们是选择还是回避一项活动,从而决定着我们是怎样的人、我们将会变成怎样的人。
(3)认知学派对自我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随着认知主义理论的兴起,心理学界开始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自我及其相关概念。认知心理学以一种明智的态度来认识自我,认为自我具有像认知结构一样的功能,自我是个人行为的主动的支配者和调控者,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系列与自我有关的概念,如自我图式、自尊、自我效能、自我归因、自我决定、自我表征等。1976年,沙沃森(R.J Shavelson)提出了自我多维层次理论模型。沙沃森认为自我概念是通过经验的理解而形成的自我知觉,或者说,自我概念是个体的自我知觉,这种知觉源于对人际互动、自我属性和社会环境的经验体验,被认为是多维度的,按一定层次组织到一个范畴系统之中。自我多维层次理论模型把自我概念看成是一个多维度的,按一定层次构建的系统。
1977年,认知心理学家马科斯(Markus)在吸收了认知心理学有关图式的概念及信息加工的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自我的信息加工的“自我图式”理论。他认为自我概念的要素就是自我图式。自我图式是有关自我的认知结构,是关于自我的认知概括。它来自过去的经验并对个体社会经验中与自我有关的信息加工进行组织和指导。个体之所以形成某一自我图式,是因为这一领域对个体具有重要意义。一旦自我图式建立,他们影响着各种各样的认知过程,比如我们能迅速接受与自我有关的信息,拒绝与自我有差异的信息。对所有的新刺激都会根据有关自我的信息进行评价。[39]随后,马科斯于1986年和1987年分别与Nurius、Wurf提出了可能的自我与动态的自我两个概念。自我意识中与个体的潜能和未来有关的称为可能的自我,可能的自我既包括我们梦想成为的自我,如富裕的自我、被爱的自我及爱人的自我,也包括害怕成为的自我,如失业的自我、生病的自我及学业失败的自我。这些可能的自我以具体的目标形式对我们产生激励;自我概念由一系列自我图式组成,它涵盖了各种各样的自我,在某一特定时刻的自我概念称为动态的自我概念,它是大量自我概念中的一个子系统。自我图式理论借鉴了认知心理学的概念,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自我概念的形成及功能,认为自我概念并不是对过去行为的一种被动反映,而是一种主动、有力且不断变化的动态结构,在特定时刻受到激活的自我概念是动态的自我概念,其功能是调节个体的行为。这一观点既提出了自我对人类行为的调节作用,又揭示了自我概念同其他自我结构之间的关系。[40]
2.现象学方法论影响下的心理学对自我的研究
现象学方法论强调整体观以及主观的内在体验,属于现象学心理学派的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