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全世界130种鸟的彩色图鉴(超值全彩白金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美洲鹫

新大陆鹫(美洲鹫)和旧大陆鹫(兀鹫)外形上相似,均为喙具钩,头部和颈部裸露,翼大而宽,善于食腐肉。然而,它们已经不再被认为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最明显的区别是鼻孔——美洲鹫的鼻孔穿孔。并且,化石证据表明,美洲鹫曾生活于旧大陆,而兀鹫也曾见于新大陆,这样看来,如今两者在地理分布上的隔离具有迷惑性,而且就是发生在相对近期的事。

神鹫是美洲鹫中最引人注目的种类,乃最大的飞鸟之一,翼展可达3米。这种大型的鸟主要栖息于有强气流的开阔山地,而相对小型的美洲鹫则见于开阔的平地和森林。

与鹳有亲缘关系吗?

进化与体系

美洲鹫的化石记录可追溯至3400万年前的渐新世早期,其中包括具有2000万年历史的样本(源于欧洲的中新世)。一些已灭绝种类甚至比神鹫更大,如中新世晚期的“teratorn”,其化石遗迹于1980年在阿根廷发现,被称为“阿根廷巨鸟”。这种鸟的体重估计为最重的现存神鹫的5倍,翼展可达7.5~8米。美洲鹫过去也曾生活于新大陆,只是在大约1万前才不再出现。

一些分类学家认为现存的美洲鹫与鹳形目的鹳类亲缘关系最为密切,后者也食腐肉,但两者喙形不同,并且美洲鹫不营巢。即便如此,两者除了均食腐肉外,生理结构上也存在诸多相似点,如后趾退化或不具功能,脸部和颈部裸露,鸣管缺失导致基本不能发声。同时,它们在繁殖行为方面也有类似之处,如炫耀时脸部皮肤涨红,给雏鸟喂滴流体。此外,美洲鹫也像鹳类一样,通过排泄物沿腿部淌下然后蒸发的方式来实现降温。然而,美洲鹫区别于其他食肉鸟的种种特征也许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因为鹭鹰也具有某些和鹳相似的行为特点,而近来的DNA分析表明,所有猛禽类都有可能在水禽类中找到具有一定关系的亲缘种。

翱翔觅腐肉

形态与功能

美洲鹫的头部和上颈通常裸露,色彩鲜艳。在大的种类中,颈基周围有茸毛状或矛尖状的翎颌。雄安第斯神鹫生有高高的头冠,加州神鹫的喉鲜艳夺目并可膨胀,而王鹫的头色彩斑斓,用以炫耀。其趾长,适于扣牢食物,但爪仅微弯,整只脚并不是特别擅长攫取猎物。翅大而宽,尾硬,因而表面积很大,使它们能够沿上升气流进行长时间的翱翔,以最省力的方式寻找腐肉。

相对小型的红头美洲鹫和2种黄头美洲鹫的不同寻常之处在于它们同时使用视觉和嗅觉来对食物进行定位,尤其以擅长用嗅觉找出腐肉所在位置而出名,哪怕腐肉藏于洞穴中或植被下面。而王鹫和黑头美洲鹫即便花大量时间在森林中觅食,嗅觉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的,它们主要依靠其他食腐动物的活动来帮助找到尸体。在觅食过程中,能够同时用嗅觉寻找腐肉的种类翱翔的高度往往比那些必须完全依赖于视觉进行大范围搜索的种类低。

美洲鹫的代表种类

1a.飞翔中的安第斯神鹫;1b.安第斯神鹫前额肉冠的特写;2.濒危的加州神鹫;3.王鹫,一种茂密热带森林里的留鸟;4.黑头美洲鹫,在空中翱翔时常被当地的美洲人误认为雕。

除腐肉外,大部分美洲鹫也食卵、果实和一些植物性食物,或聚集在垃圾堆和屠宰场食废弃物。有些种类,特别是群居的黑头美洲鹫,夜间还会在共同的栖息地集会,交换一天的收获,商量次日的觅食地点。这种现象在非繁殖期尤为常见,可以为刚涉世的幼鸟提供经验和借鉴。

知识档案

美洲鹫

隼形目(或鹳形目)

美洲鹫科

5属7种:安第斯神鹫、加州神鹫、大黄头美洲鹫、小黄头美洲鹫、红头美洲鹫、黑头美洲鹫、王鹫。

分布 加拿大南部至南美洲南端。

栖息地 主要为各种开阔地带,如从安第斯高原到沙漠,也包括一些林地和森林。

体型 体长56~134厘米,体重0.85~15千克。

体羽 乌棕色,翼下侧有浅色斑。王鹫例外,为乳白色,带黑色飞羽。大部分种类头部和颈部裸露,皮肤色彩鲜艳。两性相似,幼鸟羽色偏暗,通常为棕色。鸣声 不鸣叫,偶有嘶嘶声。

单独营巢于地面、灌木下或树桩等处的天然洞穴里,偶尔将巢筑于距离地面很高的树洞中。

窝卵数1~2枚;白色,长椭圆形,红头美洲鹫的卵有点斑。孵化期40~60天,雏鸟留巢期70~180天。雏鸟孵化时被有浓密的绒羽。双亲育雏,回吐喂食,刚开始直接用喙送至雏鸟嘴中。

食物 主要为腐肉,此外也食卵、果实和其他植物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