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最(彩图精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昆虫与其他无脊椎动物之最

◎最原始的昆虫

世界上最原始的昆虫是原尾虫,俗称“螈”。原尾虫体长0.5~2毫米,身体细长,呈白色或无色,口器藏在头的内部,适合刺吸。它们分布很广,栖息在潮湿的草根、树皮和石头下面。一般昆虫都长着单眼和复眼、一对触角、三对足和两对翅膀。原尾虫没有眼睛,没有翅膀,也没有触角,但是它们的前足特别长,常常举起来代替触角的作用。

原尾虫幼虫刚孵化的时候,腹部体节为9节,随着虫龄的增长,逐渐增加另外3节和一个不明显的尾节。这种现象叫增节变态,是其他昆虫没有的,表现了它的原始性。

◎最小的昆虫

“毛翼”甲虫和棒状翼的“仙女蝇”(一种寄生黄蜂)是人们所知道的最小的昆虫。这两种昆虫甚至比某些单细胞原生动物还要小。

据测算,没吃饱的单个的雄性吸血虱和寄生蜂的体重仅0.005毫克,而每颗寄生蜂的卵就更小了,它的重量只有0.0002毫克,超出常人想象。

◎最长的昆虫

生活在婆罗州雨林地区的棒状虫是世界上有记载的最长的昆虫。英国伦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保存有目前已知最长的昆虫标本。该标本身长达32.8厘米。当它蜕皮时,过长的腿极易碰断,因此在野外时常能发现此类昆虫的断腿。

◎飞得最快的昆虫

一般的昆虫,还有像鹿马蝇、天蛾、马蝇和几种热带蝴蝶一类的昆虫,持续飞行时,其最高速度为每小时39千米。而澳大利亚蜻蜓在进行短距离的冲刺时,速度可达每小时58千米,是世界上已知的飞得最快的昆虫。

蜻蜓是最凶猛的食肉昆虫之一。图中的国王蜻蜓素以捕食大红蟌而闻名。

◎最重的昆虫

世界上最重的昆虫是金花龟科大甲虫,主要生活在非洲赤道一带。一般情况下,成熟的金花龟科大甲虫的雄虫体重在70.9~99.2克之间。

◎生命力最强的昆虫

摇蚊蝇是所有昆虫中生命力最强的,它的幼虫可以生活在102℃~234.4℃的高温下,而且它还是目前能完全脱水生存的最进化的生物。

◎发声最大的昆虫

非洲蝉所发的声音最大,在50厘米之外测算它发出的鸣声,平均声压级为106.7分贝。蝉的鸣叫有利于它们之间相互传递信息及繁殖后代。

◎陆地上爬行最快的昆虫

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美国环球杂志》记载,热带大蟑螂爬行时速可达5.4千米,若按秒计算,每秒钟的爬行距离是其身长的50倍,因而是陆地上爬得最快的昆虫。

◎世界上跳得最高的昆虫

跳蚤在世界上的分布是相当广泛的,几乎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有跳蚤生存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跳蚤也是最常见的昆虫之一。跳蚤是很能跳的,但是有谁想到过,跳蚤是世界上跳得最高的昆虫?其实,世界上有很多很能跳的动物,但它们的弹跳能力都不如跳蚤。当然,这里所说的弹跳能力是拿它们的身高来作为参照标准的,在这个参照标准下,跳蚤跳跃时能跳出超过它自己身高200倍的高度,这是那些所谓很能跳的动物(比如跳兔、跳鼠)都不能比的。跳蚤有一对发达的附肢,附肢上面灵活的关节造就了跳蚤超强的跳跃能力!

用附肢“飞行”

昆虫学家米里亚姆·罗斯恰尔兹曾描述跳蚤为“用附肢飞行的昆虫”。尽管跳蚤没有翅膀(次要条件),但特殊的结构——胸膜弓仍使它们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胸膜弓是跳蚤有翅祖先的翅铰合部特化而成的,由节肢弹性蛋白构成,可说是跳蚤那惊人的跳跃能力的发电站。

为了有效地适应极大的温差,如从寒冷的北极来到炎热的赤道,跳蚤只依靠肌肉是不行的。因为在低温地区,僵硬的肌肉运动会变得低效。为了在跳跃中达到惊人的加速度,跳蚤们运用了一种触发点击机制。

受压时,头盔形的胸膜弓会产生并储存跳跃所需的能量,非常高效的节肢弹性蛋白能在需要的时候释放97%的储存能量。当跳蚤把自己缩成一团准备跳跃的时候,肌肉配合后肢(转节压肌)的第二节使外表皮变形,同时“飞行”肌肉压挤胸膜弓。坚硬的外表皮上的一连串链板互锁上,把胸部三节紧紧夹在一起。抬高后肢后,跳蚤的身体重心落在各转节上,保持起飞前的平衡状态。

一旦处于平衡中的跳蚤受到刺激如目标宿主呼出一口二氧化碳的时候,肌肉放松使胸膜弓展开,突如其来的爆发力使表皮脊突下沉,并进入各转节。伴随着清晰可闻的“嘀嗒”一响,后坐力把跳蚤以60倍重力加速度从原地弹射出去,其速度之快,人的眼睛都没办法看见,而下沉的后肢撞击物体表面的时候,能额外提供140倍重力加速度。饥饿的跳蚤为了找到一名宿主,会以每小时跳跃600下的频率连续跳3天。而猫跳蚤跳跃的时候,能轻易地蹦至34厘米高。

◎最具破坏力的昆虫

世界上最具破坏力的昆虫是一种叫作“荒地蚱蜢”的昆虫。

荒地蚱蜢广泛地分布于非洲和亚洲的西部地区,是一种让人们谈之色变的昆虫。它巨大的破坏力几乎已经让人们无能为力,尤其是在某些特殊的天气状况下,荒地蚱蜢会成群结队地飞行,远远地看过去就像乌云一样,它们所到之处,所有的植物都会在一瞬间化为乌有,它们的吞噬能力极强,根据有关资料分析,5000万只蚱蜢1天所吃掉的农作物可供500人生活1年。

◎繁殖最快的昆虫

地球上繁殖最快的昆虫是一种名为蚜虫的昆虫。

蚜虫是世界上比较普遍的一种昆虫,在全世界有2000多种,我国也大约有600多种。蚜虫不仅仅种类繁多,其繁殖速度更是惊人,比如说有一种叫做棉蚜的蚜虫,有研究表明,它们基本上4~5天就能繁殖1代,更奇怪的是刚刚出生4~5天的棉蚜就已经开始繁衍后代,1只棉蚜1年能繁殖20~30代。

当然,蚜虫的繁衍习性是不同的,所以它们的繁殖速度不能一概而语,上面讲的棉蚜是胎生的,有的蚜虫是卵生的,卵生蚜虫虽然没有胎生蚜虫那么快的繁殖速度,但是和一般的昆虫繁殖速度比起来也是相当快的。

◎寿命最短的昆虫

最短命的昆虫非蜉蝣莫属,它的成虫往往活不到1天,一般只有几个小时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尽管蜉蝣成虫寿命很短,但其幼虫寿命却很长。蜉蝣成虫经过交配,把卵产在水中。幼虫要变成亚成虫,必须先在水中生活1~3年,爬出水面蜕过皮后才变为蜉蝣成虫。如果把它在水中生活的时间算在一起,寿命还是不短的。

↗蜉蝣类的代表物种

1.蜉蝣的亚成虫或其成虫前的阶段,俗称“讨债鬼”,以能在飞行中捕食而著称。2.二翅蜉,是一种在花园池塘和其他静止的水体中很常见的欧洲物种。3.图中是处于亚成虫阶段的末龄鸭绿蜉蝣,这种蜉蝣的若虫需要两年多时间才能发育成熟。

蜉蝣早在3亿多年以前就已经出现,是比较古老的昆虫。世界上的蜉蝣有2000种左右,分布极其广泛。它身体软弱细长;头小,复眼大;两对翅膜脆弱,极易脱落;足细弱,只用于停息时攀附,不用于行走。

蜉蝣在湖面羽化后进入短暂的成年时期——它们生命周期的顶点。此时它们紧张而又繁忙,通常只有1天或更短的时间去找一个伴侣繁衍后代。

蜉蝣的稚(幼)虫一般在日落后羽化为亚成虫,这时的虫体与成虫相似,但由于全身被半透明薄膜覆盖,使它显得有些发暗,翅膀暗淡,不活泼,也不能交配。只有经过最后一次蜕皮,它才成为翅膀透明、色彩较鲜的成虫,这种现象在昆虫中是绝无仅有的。在成虫阶段,它不吃不喝,主要任务是交配产卵,产卵后就死去。蜉蝣卵在水中孵化后,一般蜕皮20~24次,多的达40次。蜉蝣的稚虫是鱼类的美餐。

蜉蝣的成虫短命的原因在于,它的嘴已经退化,不能再吃任何东西。

◎最长寿的昆虫

光亮甲虫是世界上已知的活得最长的昆虫。1983年,在英国埃塞克斯郡普律特维尔的一户人家中发现了一只光亮甲虫,当时,它已至少经历了51年的幼虫期。

◎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昆虫

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昆虫是蚊子。它们能够传播疾病。据研究,蚊子传播的疾病达80多种,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黄热病、丝虫病等都是蚊子传播的。它们吸食那些疾病患者的血液,叮咬其他人时,带有的病菌就会传染给其他人。

蚊子在全球约有3000种。除了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蚊子的分布。雄蚊子触角为丝状,触角毛比雌蚊子浓密,以花蜜和植物汁液为食,雌蚊子则以人和动物的血液为食。在繁殖前,雌蚊子需要吸食动物的血液来促进卵的成熟。蚊子的触角和足上分布着很多感觉毛,每根感觉毛上都布满了传感器,蚊子可以凭借这种传感器感知空气中动物体散发出来的二氧化碳,从而准确地找到吸食的对象。蚊子的唾液具有舒张血管和抗凝血的物质,使血液更容易汇集到被叮咬的地方。

皮肤被蚊子叮咬后,经常出现起包和发痒的症状。这是因为体内的免疫系统释放出一种称为组织胺的蛋白质,用以对抗外来物质,而这个免疫反应引发了叮咬部位的过敏反应。当血液流向叮咬处以加速组织复原时,组织胺会造成叮咬处周围组织的肿胀,此种过敏反应的强度因人而异,有的人对蚊子咬的过敏反应比较严重。

◎对建筑危害最大的昆虫

对建筑危害最大的昆虫是白蚁,白蚁又称虫尉,是社会性昆虫,分蚁后、蚁王、兵蚁、工蚁。白蚁身体柔软而扁,不同种类体色不一样,有白色、淡黄色、赤褐色、黑褐色等不同的颜色。口器为咀嚼式,触角为念珠状。

白蚁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有些在树干中筑巢,有些生活在潮湿的地下或干热的场所。白蚁以木质纤维为食,它们后肠中有共生的原生动物,可以帮助消化食入的纤维素。白蚁危害树木,对木结构的房屋危害非常严重。它们隐藏在木结构内部,往往会破坏或损坏木结构的承重点,造成房屋突然倒塌,木质家具、书籍也会一起遭殃。木材在使用前经过化学处理可以预防白蚁的侵袭。此外,白蚁还会危害农作物,特别是对甘蔗的危害颇为严重。白蚁还会危害江河堤防,它们在堤坝内筑巢,蚁道四通八达,有些蚁道甚至穿通堤坝的内外坡。当汛期来临时,“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小的蚁穴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纳米比亚草白蚁属的收获蚁收集植物原料高效得就像它们在和牛或者羊这样的家畜进行重大比赛一样。

自然界最优秀的“建筑师”

大多数种类的白蚁都会把它们的巢穴建在隐蔽的地下或死木头下面,但有一些高级白蚁会建造奇特的蚁塔和树巢,形成热带地区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非洲的稀树大草原,高温和低降雨量不利于生物的生存。正午的太阳下,暴露的白蚁只能存活几分钟。为了保护蚁群,培养真菌的非洲白蚁会建造一个塔形的蚁山,可高达7.5米,露出地面的部分全是中空的,以便让空气在内部流通,使地下部分保持恒温,不致出现昼夜温差过大的情况。在蚁塔中,用来培养真菌的地方占了很大一部分,也会给蚁巢内部带来大量热量。

位于澳大利亚北部干燥地区的达尔文市,著名的罗盘白蚁建造的楔形巢穴,高达3.5米。其宽大平坦的两面分别对着东面和西面,平坦的面可以吸收早晚太阳的温热,而东西朝向则使它不会吸进中午太阳的毒热。也是在澳大利亚,长鼻白蚁建造了许多高达6米的蚁塔,成为当地的永久性景观,其中有些已有超过60年的历史。这种具有了不起的多样性的长鼻白蚁在南美也有发现。在该地区,与爱在地面筑塔的长鼻白蚁相映成趣的一种食草白蚁的巢全在地下,深可达3.4米。

在雨林区,温度变化带来的问题不及突如其来的豪雨。非洲雨林区,食土的方白蚁属白蚁会建造有帽状或树冠状屋顶、能遮雨的蘑菇形巢穴。就在这同一片雨林,原方蛩属白蚁则把它们的巢穴粘在树上,再在巢穴顶部造一个用近40层泥巴糊成的人字形防雨屋顶。在南美,某些种类的长鼻白蚁建造的蚁巢几乎跟这种的一模一样。

白蚁有其弊,亦有其利。在自然界中,白蚁是腐木的分解者,它们是少数能分解纤维素的动物之一,能够使纤维素变成养料回归土壤,因此在生态循环中位居重要的一环。

◎分布最广的昆虫

弹尾虫是一种原始昆虫,约有3500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种土壤和落叶层中。据统计,每23厘米深的土壤中就有弹尾虫2.3亿个,合每929平方厘米中至少有5000个。

它们体型小,一般体长1~3毫米,个别体长超过10毫米,没有翅膀,带有内口式口器。体色多样,有黄绿色、红色、白色、暗蓝色、黑色,有些种类有银色等金属光泽。体表光滑,有些披有鳞片或毛。大部分种类腹部末端有一分叉的附肢,静止时被一握器握持,释放时可将虫体弹出,但通常爬行。腹部有管状似吸管的黏管,可分泌黏性物质和摄入水分。弹尾虫无变态,蜕皮数次后成熟,一生约蜕皮50次。弹尾虫以腐烂植物、菌类、地衣为主要食物,有些种类取食发芽的种子和植物的茎叶,有些危害菜园作物及蘑菇。有些种类栖息在水面上取食水藻,也有些栖息在海滨,取食腐肉。一些种类称雪蚤,可在近冰点气温中生存并成群出现在雪地上。

◎力气最大的昆虫

如果按身体比例来计算,世界上力气最大的昆虫是蚂蚁,它们可以拖动超过自己体重300多倍的物体。研究发现,蚂蚁肢体上的骨头长在肌肉外面,肌肉纤维含有特殊的酶和激素蛋白,稍加活动就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蚂蚁是一种常见的昆虫。蚂蚁一般体型小,在0.5~3毫米,颜色有黑、褐、黄、红等,体壁具弹性,光滑或有毛。口器咀嚼式,上颚发达。触角膝状,4~13节,柄节很长,末端2~3节膨大,腹部第1节或1、2节呈结状。一般没有翅膀。前足的距离大,呈梳状,清理触角用。我们常常看到蚂蚁在地面上拖动食物,一只蚂蚁可以拖动一块比自己身体大很多的面包屑,几只蚂蚁可以把一只大毛毛虫拖进蚁穴。

图中的切叶蚁正在把叶子的碎片运回自己的蚁巢。而在叶子上搭顺风车的这只蚂蚁是“小个子”的工蚁,一旦叶子被运回地下后,就由这些蚂蚁负责做进一步的处理。

蚂蚁能生活在任何具备它们生存条件的地方,是世界上抗击自然灾害最强的生物。

◎脚最多的昆虫

世界上脚最多的昆虫是千足虫,学名叫马陆,属于节肢动物门多足纲倍足亚纲,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它们生活于腐败植物上并以其为食,有的也危害植物,少数为掠食性或食腐肉。千足虫的种类很多,约10000种,特征为体节两两愈合(双体节),除头节无足,头节后的3个体节每节有一对足外,其他体节每节有2对足,足的总数可多至200对。

千足虫体长约20~35毫米,体节数各异,从11节至100多节。除头4节外,每对双体节含2对神经节及2对心动脉。头节上长有触角、单眼及大、小腭各一对。除一个目外,所有千足虫有钙质背板。自卫时马陆并不咬噬,它们采取自我保护的方式,将身体蜷曲,头卷在里面,外骨骼在外侧。许多种类能够分泌一种刺激性的毒液或毒气以防御敌害。

在以植物残渣为食物的生物中,可以长到28厘米的千足虫无疑是其中的庞然大物了。它们爬行缓慢,而且是冷血动物,这两个特点使得千足虫对于能量的需求非常有限。

◎最会造房子的昆虫

世界上最会造房子的昆虫是蜜蜂。蜜蜂被称为“天才建筑师”,它们建造的蜂房即使世界上最高级的建筑师看了也会叹为观止。

已经竣工的蜂巢

蜜蜂的蜂房由一些正六边形的小室组成,底部用三个全等的菱形拼接,这种奇特的结构不但非常牢固,而且能大大减少建造蜂房所用的蜂蜡,还能满足蜜蜂生长和酿蜜的需要。蜂房纵向垂直于地面,由工蜂分泌的蜂蜡筑造。蜂房分为工蜂房、雄蜂房和王台,此外还有储存食物的空间和孵化幼蜂的空间。建好的蜂房只有40克重,却可以容纳2000只蜜蜂。

蜜蜂对营巢点的选择十分严格,要求蜜源丰富、气候适宜、目标显著、飞行路线通畅。因此,野生蜂群常穴居在周围有较丰富蜜源的南向山麓或山腰中,能避日晒、防风雨、冬暖夏凉,且能躲避敌害侵扰的地方。孤岩和独树是它们最喜欢的营巢目标。

◎眼睛最大的昆虫

世界上眼睛最大的昆虫是蜻蜓。昆虫头部一般都有1对复眼,3只单眼。蜻蜓的复眼非常大,鼓鼓地突出在头部的两侧,占据头部的2/3以上。两只大眼睛是由1000~28000只小眼睛构成的,因此蜻蜓也是眼睛最多的昆虫。它们的视野宽广,眼睛能够随颈部自由转动,这使它们的视野接近360°。蜻蜓的眼睛构造奇特,上部分用来看远处,下部分用来看近处。上下两部分眼睛各司其职,这使它们能够一边飞行一边捕捉小昆虫,从不落空。

蜻蜓头顶部紧挨着的一对眼睛特别大,正如图中这只金环蜻蜓的一对眼睛一般。

但是,如果有东西在蜻蜓眼睛上部晃动,蜻蜓就会目不暇接,这时人们就能很容易抓住它了。这是眼睛多的弱点。

◎最擅长吐丝的昆虫

很多昆虫都会吐丝,比如蚕、蜘蛛,以及其他一些有蛹期的昆虫。其中最会吐丝的是蚕。蚕丝的用途很多,可以织成各种漂亮的丝绸,用来做服装或被子。人类很早就有了养蚕的历史。

蚕宝宝的身体经过4次蜕皮,食欲大减时就开始吐丝了。吐丝时,它们的头和胸部昂起来,左右摆动寻找适合结茧的地方。人们把蚕放在特质的容器中,蚕就会吐丝结茧了。蚕吐丝结茧时,头不停摆动,将丝织成一个个排列整齐的8字形丝圈。每织20多个丝圈便动一下身体的位置,然后继续吐织下面的丝列。一头织好后再织另外的一头,因此,蚕的茧总是两头粗中间细。蚕每结一个茧,需变换250~500次位置,编织出6万多个8字形的丝圈,每个丝圈平均有0.92厘米长,一个茧的丝长可达1500~3000米。

结茧是蚕一生中的大事,需要耗费很多体力,因此在它们还是蚕宝宝的时候,每天的任务就是不停地吃,使自己长得胖胖的。吐丝之后,胖胖的身体就会缩小,身体缩到很小的时候,吐丝的速度也会慢下来。经过4天左右,丝腺内的分泌物就用完了,这时蚕就会化蛹。蚕刚化蛹时,体色是淡黄色的,蛹体嫩软,渐渐地就会变成黄色、黄褐色或褐色,蛹皮也硬起来了。经过大约12~15天,当蛹体又开始变软,蛹皮有点起皱并呈土褐色时,它就将变成蛾了。

◎最大与最小的蝴蝶

蝴蝶是非常美丽的昆虫,而且种类繁多,全世界有14000多种,我国有1300多种。其中最大的蝴蝶是凤蝶,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蝴蝶。它们翅膀上有红、黄、蓝、黑等各种鲜艳的颜色形成的美丽斑纹。已经发现的最大的蝴蝶产于新圭亚那,重量高达5克,翅展达28厘米,和中等体型鸟类的翅展差不多长。

雄性大闪蝶可以像人类手掌那么大,有着带有金属光泽的蓝色翅膀。这种蝴蝶通常喜欢在丛林的近地面“滑翔”,寻找它们最喜欢的食物——腐烂的果实。

世界上最小的蝴蝶是小灰蝶,翅展一般只有16毫米。1983年我国昆虫学家马恩沛在云南西双版纳采集到一种小灰蝶,翅展只有13毫米,是已发现的最小的蝴蝶。小灰蝶体色不同,雌蝶通常呈暗色,雄蝶通常呈蓝、青、橙、红、古铜等金属光彩的颜色。这种蝴蝶翅膀反面的颜色比正面更鲜艳。

◎最毒的甲虫

世界上最毒的甲虫是斑螯,也叫斑猫。全世界有2300多种,我国有29种。它们全身披着黑色绒毛,翅膀细长呈椭圆形,质地柔软,体长11~13毫米,翅膀基部有两个黄色斑点,中央前后有一条黄色波纹状横带,足上长有黑色长绒毛。

斑螯聚群取食,成群迁飞。当它们受到侵犯的时候,就会从足关节处分泌一种黄色的毒液,这种毒液毒性非常强,能够破坏高等动物的细胞组织,与人接触后能引起皮肤红肿发疱。

◎最大与最小的蜘蛛

鸟蛛身上密布着厚厚的纤毛,对振动非常敏感。

世界上最大的蜘蛛是生活在南美洲热带丛林中的食鸟蛛。它们的身体有成人拳头那么大,体长5~25厘米。它们在树上织网,等待自投罗网的鸟类成为它们的食物。青蛙、蜥蜴和其他昆虫投入网中也会成为它们的腹中餐。食鸟蛛的身上长满绒毛,样子很吓人。它们性喜独处,卵生,一般能活10~30年。食鸟蛛织的网能经得住300克的重量。1975年,在墨西哥曾发现一株大树的几根树枝,被一张巨大而多层的蛛网所遮盖,最大的网竟能将一棵18.3米高的大树上部四分之三的树枝遮蔽住。

世界上最小的蜘蛛是展蜘蛛。生物学家在西萨莫尔群岛捉到一只成年雄性展蜘蛛,它的体长只有0.43毫米,还没有书上的句号大,即使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也很难被发现。

◎最毒的蜘蛛

提起“黑寡妇”,很多人会不寒而栗,它是世界上最毒的蜘蛛。黑寡妇蜘蛛是一种具有强烈神经毒素的蜘蛛,通常分布在温带和热带的城市居民区和农村地区。它们主要以昆虫为食,有时会捕捉虱子、马陆、蜈蚣,以及其他蜘蛛。黑寡妇对畜生的危害很大,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它们唯独不伤害绵羊。黑寡妇还经常咬人,它们的毒素很强,被黑寡妇咬伤之后导致死亡的案例很多。

成年雌性黑寡妇的腹部呈黑亮色,并有一个沙漏状红色斑记,也有的斑记颜色介于白色和黄色之间,或者介于红色和橘黄色之间。雌性黑寡妇体长38毫米左右,而雄性黑寡妇体长不到雌性的一半。雄性黑寡妇通常呈黑褐色,身体上有黄色条纹和黄色沙漏斑记。

鸟蛛和食鸟蛛

食鸟蛛,即北美的鸟蛛、非洲的巴布蛛,都是捕鸟蛛科的大家伙。它们的体型堪比那些最大的陆栖无脊椎动物,如歌利亚蜈蚣、巨型甲虫、帝王蝎。南美北部的巨型鸟蛛,雄性附肢伸展的长度能达到26厘米,但体重却不超过85克。

鸟蛛主要栖息在森林中,但有些出现在干旱贫瘠的地方,如墨西哥和美国西南部都有很多适应了沙漠生活的种类。鸟蛛的典型体色为黑色或褐色,但其中部分体色鲜艳。

尽管它们外表可怕,但许多种类都性格温和,只在被激怒的时候才会攻击人类。但其他某些,尤其是非洲的种类,性格暴躁,富有攻击性。许多鸟蛛咬人后,伤口会很痛,但基本上没什么更多的害处。攻击的时候,鸟蛛会抬起前部身体,附肢也会举起,然后强有力地向猎物身体敲进大的毒牙。这样的力量使得毒液看起来似乎不那么重要了。新大陆的鸟蛛受到刺激后,还能从腹部扔出一团团的纤毛。这种纤毛如果被揉进眼睛里的话会非常危险,因为这些纤毛上都有极微小的倒钩,使它们无法被除去。

“食鸟蛛”这一名称稍微有点误导人,因为鸟蛛很少捕鸟,它们的食谱中更多的是小型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甲虫、蛾、蚱蜢和其他蜘蛛。有些种类据说会捕食小蛇。鸟蛛有很多敌人,哺乳动物会从它们的洞穴中把它们给挖出来;鸟、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则会捕食幼年的蜘蛛。它们还会受到某些黄蜂的注意,这些黄蜂会用自己的刺使蜘蛛瘫痪,然后将其拖到洞穴中去,在它身上产卵后就把洞穴封起来。孵化后,幼虫会以仍活着的蜘蛛为食。

◎最大的蟹

世界上最大的蟹是日本大螃蟹,也叫甘氏巨螯蟹。这种蟹也是体形最大的甲壳类动物。它们的身体像个大盘子,脚有1米长。已知最大的一只日本大螃蟹体长3.4米,年龄为80岁,它的前肢比婴儿的手臂还粗,有10只脚,每只脚的尾部都非常尖。日本大螃蟹生活在日本沿海和我国台湾东北角500米深的海域。这种蟹的肉可以吃,但是性情凶猛,喜欢追逐穿花衣服的人。

◎最会变色的蟹

世界上最会变色的蟹是招潮蟹。招潮蟹也叫“呼叫蟹”,它们生活在温带、热带海湾水下的洞穴中。它们的生活习性完全受海潮支配,涨潮的时候它们藏在洞中休息,落潮的时候它们才出来活动。它们的体色随着太阳的出没和潮涨潮落而变化。夜间,招潮蟹的身体为黄色;太阳出来后,它的身体渐渐变深;白天落潮时,是它一天中最活跃的时候,体色达到最深的时刻。

招潮蟹头胸甲呈梯形,前宽后窄,额窄,眼眶宽,眼柄细长。雄体的一只螯总是比另一螯大得多,大螯用来交配,非常大,甚至比身体还大,重量几乎为整体的一半,好像扛着一把小提琴。小螯极小,用以取食(称取食螯)。如果雄体失去大螯,则在原处长出一个小螯,而原来的小螯则长成大螯,以代替失去的大螯。雌体的两只螯小而对称,指节呈匙形,均为取食螯。

◎存活能力最强的环节动物

如果你把蚯蚓的身体切成两段,它不但不会死,反而每一段都可以长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它们是存活能力最强的环节动物。当身体被切成两段时,如果环境适宜,断面上的肌肉立即收缩,一部分肌肉便迅速自我溶解,形成新的细胞团,同时白血球聚集在切面上,形成栓塞,使伤口迅速闭合。如果把蚯蚓切成多段,那么有头的那段和有尾的那段能够存活,中间的不能存活。

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和肥沃的土壤中,身体呈圆筒形,褐色稍淡,体长约10厘米,体重约0.5克,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解不明显的环带。腹面颜色较浅,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在蚯蚓爬行时起固定支撑作用。在11节体节后,各节背部背线处有背孔,有利于呼吸,保持身体湿润。

它们以土壤中腐烂的生物体为食,进食同时吞下大量土壤、沙及微小的石屑,也取食植物茎叶碎片。据估计,蚯蚓每日的进食量及排遗量与其体重相等。

◎牙齿最多的动物

蜗牛是一种常见的螺类,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在热带岛屿最常见,但也见于寒冷地区。它们一般生活在比较潮湿的地方,在植物丛中躲避太阳直晒。

蜗牛有一个比较脆弱的、低圆锥形的壳,不同种类的壳有左旋或右旋的,头部有两对触角,后一对较长的触角顶端有眼,腹面有扁平宽大的腹足,行动缓慢,足下分泌黏液,降低摩擦力以帮助行走。

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虽然它的嘴大小和针尖差不多,但是却有25600颗牙齿。在蜗牛的小触角中间往下一点儿的地方有一个小洞,这就是它的嘴巴,里面有一条锯齿状的舌头,科学家们称之为“齿舌”。

腹足类靠足部的波浪形收缩向前移动,如罗马蜗牛。该物种全长7厘米,其海生物种爬行速度通常更快。

◎最大的蜗牛

蜗牛的种类很多,全世界约有2.2万种,不同种类的蜗牛体形差异很大,常见的蜗牛体长4~8厘米,有些野生蜗牛不到1厘米,体形最大的要数非洲玛瑙螺,长达30厘米,壳高15.4厘米,直径8厘米。玛瑙螺以其体形似螺,肉包像玛瑙而得名。玛瑙螺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肉质鲜嫩,味道可口,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优点。鸡、猪、牛肉的胆固醇含量为6%~28%,而玛瑙螺肉的胆固醇含量趋于零,还含有人体必需的20多种氨基酸,对人的高血脂、肥胖症、冠心病、动脉硬化、消化不良、结石症等有着独特的保健功效。

◎最古老的甲壳动物

美洲鲎是在美国水域中发现的马蹄蟹物种,已受到人类活动的威胁。由于它可作为捕捞蛾螺和鳗的诱饵,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起,人们对美洲鲎进行过度捕获,导致其数量明显下降。

世界上最古老的甲壳动物是鲎。这种动物是与恐龙同一个时期出现的。早在4亿年前,地球上的原始鱼类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就有了这种甲壳动物。因此鲎有“活化石”之称。经过几亿年的进化,现在的鲎与他们的祖先在特性和身体结构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鲎的体形古怪,外形有点像蟹,也叫马蹄蟹。但是它们并不是蟹,与蜘蛛、蝎以及早已灭绝的三叶虫有亲缘关系。它们身上有一个坚硬的甲壳,身体分头、腹、尾三部分,后面拖着一根可自由活动的三角棱柱状剑尾。这个剑尾既是航行的舵,也是自卫的武器,还可以当做翻身的工具。它们大部分时间藏在泥沙中,仅露剑尾当做警戒。它们有时在浅海游泳。

鲎的血液是蓝色的,含有铜离子。这种蓝色血液的提取物——“鲎试剂”,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人体内部组织是否因细菌感染而致病;在制药和食品工业中,可用它对毒素污染进行监测。

目前,这种古老的甲壳动物生存在亚洲和北美东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