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百科(彩图精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光的性质

早期的科学家通过不断的研究逐步揭示了光的各种特点:光是如何被透镜折射的?光是如何投下阴影的?光的传播速度有多快?然而对于自然光本身的了解则是理解以上所有光学特性的基础。尤其是:光是由微小的粒子流——像机枪射出的子弹那样——组成的,还是由波纹——像涟漪一般穿过无限的真空——组成的?

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平行光线经过透镜后汇聚于一点,而集中的光线可以使得焦点处温度陡然升高,从而使得放大镜成为“取火镜”。放大镜的这一用途在古希腊时代便为人们所知晓。据说公元前212年,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使用取火镜击退来犯的罗马战船,保卫锡拉库扎。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光线的光路是如何改变的?在其偏转的角度之间又存在着什么性质?这些问题一直没人能够解答,直到1621年,荷兰数学家威尔布罗德·斯奈尔(1580~1626年)才成为首位研究并测量光线偏转角度的科学家。他发现光线由空气进入玻璃中时,入射角(光线进入玻璃时的角度)与折射角(光线被扭曲偏转后的角度)的关系同玻璃的属性有关,称之为“折射率”。

艾萨克·牛顿是最早对光进行科学研究的人之一,他坚信光是由微小粒子组成的,并以极大的速度运动。

另一位数学家、法国人皮埃尔·德·费马(1601~1665年)揭示光能投影的原理。1640年,费马指出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因此不可能“绕过障碍物”照亮阴影,这就是“费马原理”。同时,费马也观察到光线在较为稠密的介质中传播速度较慢。

1675年,英国科学家牛顿认为光是以微小粒子流的方式传播的,因此提出了光的“粒子”理论。数年间,多位科学家均不同程度地质疑过这一理论,而罗伯特·胡克(1635~1703年)于1665年提出的光的“波”理论就直接挑战着“粒子”理论。胡克根据光线被玻璃折射的现象以及光在密度较大的介质中传播速度较慢的现象等,推断光必然以波的形式传播。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1773~1829年)发现光的干涉现象,这对“粒子”理论是最致命的一击。干涉现象即为白光透过狭缝时,被分成由各种色彩组成的虹,而在当时,只有“波”理论能够解释这一现象。1804,托马斯·杨将这一成果发表。

知识档案

1621年 斯奈尔定律(光的折射定律)提出

1640年 费马原理提出

1665年 胡克提出光的波理论

1675年 牛顿提出光的粒子理论

1676年 罗默测定光速

1801年 托马斯·杨发现光的干涉现象

1900年 普朗克提出量子理论

1924年 证明波粒二象性

但是“粒子”理论与“波”理论的争论仍未停止,直至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理论之后,才最终将这场争论画上句号。量子理论认为包括光在内的所有形式的能量,在空间中均以有限“量子”(普朗克又称其为“小微粒”)的形式传播,这同牛顿的“粒子”理论非常接近。但随着现代物理的发展,1924年,路易斯·德·波尔(1892~1987)提出波尔量子理论,认为所有移动的微粒亦同时表现出“波”的性质,即“波粒二象性”,并证明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因此,牛顿、胡克等人的理论均是正确的,科学上一个伟大的争议话题也最终画上了句号。

干涉现象证明了光拥有“波”的性质。左图展示了白光通过两条平行的狭缝后,被分为其成分色,又组合产生彩色条纹图案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