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食物药物养生全书(彩图精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导读

一、何谓药食同源

保健药食是指具有养生保健作用的药物、食物,在实际应用中,很多药物和食物是密不可分的,这就是中国传统医学中讲述的“药食同源”。

1.药食同源,古已有之

据资料记载,“药食同源”这一概念,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我们的祖先逐渐把一些天然物产区分为食物、药物和毒物。到了奴隶社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烹饪技术逐渐形成,出现了羹和汤液,发明了汤药和酒,并进而制造了药用酒。在制酒技术基础上产生的醋、酱、豆豉、饴等,丰富了医药内容。周代已经有了世界最早的专职营养师——食医,《周礼》有“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的记载,《山海经》载有食鱼、鸟治病的内容。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部医学理论专著《黄帝内经》,它不仅奠定了食疗的理论基础,而且收有食疗方剂。汉代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药物专著,收有许多药用食物;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载有“猪肤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等食疗方剂。唐代是我国食疗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专解“食治”篇,是现存最早的中医食疗专论,第一次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食疗、药疗结合的理论。他在《千金翼方》中强调:“夫为医者,当需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乃不愈,然后命药。”宋、金、元时期,食疗理论与应用有较大发展。宋代《太平圣惠方》的“食治论”记载了28种疾病的食疗方;《养老奉亲书》记述了老人饮食保健与疾病治疗方法。元代饮膳大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是一部完整的营养学专著。明清时期,有关饮食保健的著作大量涌现,还出现了一些野菜类著作,扩大了食物来源。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收有200余种药物与食物。

2.从两方面理解“药食同源”

对“药食同源”的理解,应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中药与食物的产生方法相同,二是它们的来源相同。所谓中药与食物的产生方法相同,是指中药的产生与食物一样,来源于我们祖先万千年的生活实践,是与大自然、与疾病长期斗争的经验结晶。在远古时代,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往往在饥不择食的情况下,误食一些有毒或有剧烈生理效应的动植物,以致产生明显的药理反应,甚至死亡。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试验,祖先们对动植物产生了第二认识,即产生了原始的中药概念,因而“试吃”是积累中药知识和经验的重要途径。

3.中医药食学概述

在中医学中,药食同源,药食互补、互用,药与食之间本来并没有什么严格的界限,将二者配合起来,用以养生疗疾,是中医治疗的一个显著特色。“食养”在我国古代医书《黄帝内经》中早有论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阐明了药食气味厚薄对人体阴阳盛衰的影响。医圣张仲景在行医中,首列“食治”专篇。由此可见,中医对食物的认识和药物一样,讲究的是“寒、热、温、凉”四性和“酸、苦、甘、辛、咸”五味。古人云:“气血得理,百病不生;若气血失调,百病竞起。”万物均为食,食用的方法得当,方能把万物变为食、药统一体,因时、因地、因体、因病,经过万物的取己之长,配制得当,食用或冲服,能迅速加强人体的正常需求与代谢。众多事实证明了“万物均为药,万物均为食”的说法。药食同源即药与食物的功效相同。

说起食疗,起源甚早。传说先民尝百草,开拓食物来源并发明医药,故有“药食同源”之说。古人将饮食与药物并论,认为可供饮食的动植物及加工制品,虽种类繁多,但其五色、五味以及寒热、补泻之性,亦皆禀于阴阳五行,从这个意义上讲,食物与药物的应用道理并无二致。所以医家对于饮食的宜忌、调制方法颇为用心,用饮食治病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在古医籍中亦多有论且有专门著述。

在中医药传统学中,药与食的关系是既有同处,亦有异处。《淮南子·修务训》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可见神农时代药与食不分,无毒者可就,有毒者当避。随着经验的积累,药食才开始分化。在使用火后,人们开始食熟食,烹调加工技术才逐渐发展起来。《素问·汤液醪醴》中有问曰:“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帝曰:“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醴,为而不用,何也?”岐伯曰:“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五谷汤液是食物,醪醴是药酒,属药物。

可见,此时食与药开始分化了,食疗与药疗也初见区分。《内经》对食疗有非常卓越的理论贡献,如“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是称为最早的食疗原则。由此,从发展过程来看,远古时代药食是同源的,后经几千年的发展,药食分化,若再从今后的前景看,也可能返璞归真,以食为药,以食代药。

“药食同源”根据古代中国阴阳五行学说之饮食基准分类为:五味“酸、苦、甘、辛、咸”各司其职供养五脏六腑;五性“热、寒、平、温、凉”各司其职,以其特有性能对人体内脏产生各种各样的作用与变化。如生吃的食物属五性中的寒性,然而依照食物调理法不同,其性质也会起变化,好比白萝卜生食性寒,煮过性平,加入辣椒性热等,依此类推,食物依烹饪法之烫、煮、烤、烧、熏、炒、蒸等所发生的变化,又称之为“自然化学变化”。传统中医学中,食与药并没有明确界限,此药疗中有食,食疗中有药。

二、何谓“四气五味”

您知道中药材的“四气”“五味”吗?中药里出现的一些医学名称是否弄得您晕头转向呢?那么,在您使用这些中药材前有必要去了解一些中药小常识。从现在起,就跟着我们一起走进这些中药材的特征与功能的世界吧!

中药材有其独特的性味特点,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它们,针对自己的体质来选用养生药材,才能发挥药材的最大功效。

1.四气

又称为四性,即寒、热、温、凉。寒凉性药材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适用于热性病症;温热性药材一般都具有温里散寒的特性,适用于寒性病症。除“四性”外,尚有性质平和的“平性”。

①寒

属性:阴。

作用:清热解暑、泻火通便、消除热证。

典型药材:生石膏、黄连、大黄、知母等。

②热

属性:阳。

作用:能祛寒、消除寒证等。

典型药材:肉桂等。

③温

属性:阳。

作用:能祛寒补虚。

典型药材:红枣、当归、川芎、龙眼等。

④凉

属性:阴。

作用:能降火气、清热除烦、减轻热证。

典型药材:菊花、西洋参、罗汉果、石斛、天门冬等。

2.五味

即酸、苦、甘、辛、咸五种药材滋味。

酸味:可收敛固涩、增进食欲、健脾开胃。

苦味:燥湿、清热、泻实。

甘味:能补养身体、缓和痉挛、调和性味。

辛味:能祛风散寒、舒筋活血、行气止痛。

咸味:软坚散结、滋润潜降。

通过以下的介绍,可以让您对四性五味的功能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①酸

作用:能收敛固涩、生津开胃、止汗、久咳不愈、遗精滑精。

对应的部位:肝。

典型中药材:乌梅、五倍子、五味子、山楂等。

温馨提示:多食容易损伤筋骨;感冒发热患者慎用或配伍解表药同用。

②苦

作用:具清热泻火、解毒、除烦、通泄大便等作用,治疗咳喘、呕恶等。

对应的部位:心。

典型药材:黄连、大黄、黄芩、杏仁、白果、栀子、青果等。

温馨提示:多服用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虚寒者慎用。

③甘

作用:补虚止痛、缓和药性、调和脾胃、理顺正气。

对应的部位:脾。

典型药材:人参、甘草、红枣、淮山、熟地等。

温馨提示:多服用容易发胖、伤及牙齿;上腹胀闷、体胖肥盛者慎用。

④辛

作用:发散风寒、行气行血,治疗风寒表证,感冒发热、头痛身重。

对应的部位:肺。

典型中药材:薄荷、木香、川芎、茴香、紫苏、白芷、花椒、肉桂等。

温馨提示:辛散燥热,食用过多容易耗费体力,损伤津液,从而会导致便秘、火气过大、痔疮等。阴虚火旺者忌用。

⑤咸

作用:泻下通便、软坚散结、消肿,用于大便干结、消肿瘤、结核等。

对应的部位:肾。

典型药材:芒硝、鳖甲、牡蛎、龙骨、草决明等。

温馨提示:脾肾阳虚,腹泻便溏者慎用。

三、如何根据自己的体质用药

所谓“体质”,是指每个人受到先天遗传,以及后天环境的相互影响,而产生的不同阶段的如寒、热、虚、实等特性的身体特质。中医用药与养生特别重视个体的差异,包括个人体质或所患疾病的属性,在临床用药上各有不同。

中医所称的“辨证论治”,简单的解释就是依据个体或疾病在不同阶段的症状表现。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对搜集到的各项诊查结果予以归纳、分类成各种“证型”。再按照证型属性,选择适合的中药治疗,以对症下药,获得疗效。当您不了解自己是属于哪一种体质时,除了寻求医师为您诊断之外,也可以根据下列方式来分析和判别自己的体质。

1. 体质类型:寒

体征表现:容易怕冷畏风,有疲倦感,脸色白或苍白,手足易冷,容易腹泻或软便,喜欢热饮。

适宜性味及治则:温热性药物。

可用药材:当归、肉桂、桂枝。

2. 体质类型:热

体征表现:怕热,易口干舌燥、烦躁易怒,易便秘,面色红赤,舌质红。

适宜性味及治则:寒凉性药物。

可用药材:栀子、玄参、决明子、金银花、绿豆、薄荷、菊花、桑叶、绿茶、白茅根。

3. 体质类型:实

体征表现:常觉燥热,便秘,口干口苦,甚至容易口臭,呼吸音粗,讲话声音洪亮,舌苔偏厚。

适宜性味及治则:寒凉性药物。

可用药材:山楂、决明子、金银花、绿豆、薄荷、菊花、桑叶、绿茶、白茅根。

以上仅指实热证,此外尚有实寒、血瘀、痰浊等。分别选用通腑泄实、行血化瘀、软坚散结、豁痰开窍等方药。因实证多病情急重,故宜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4. 体质类型:虚

①气虚体征表现:少气懒言、面色白、精神萎靡、倦怠、便软、自汗畏风、抵抗力差、容易感冒。

适宜性味及治则:升阳益气。

可用药材:党参、人参、甘草、红枣、西洋参。

②血虚体征表现:体力差,容易头晕目眩,唇、甲、眼睑色淡,面白无华,皮肤干燥。

适宜性味及治则:养血益气。

可用药材:当归、川芎、丹参、红枣、甘草、黄精、熟地、枸杞、阿胶。

③阴虚体征表现: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烦热盗汗。

适宜性味及治则:滋阴清热,凉润药物,虽有热象但不能单用寒性药物。

可用药材:麦冬、玉竹、百合、阿胶、西洋参。

④阳虚体征表现:畏寒肢冷、腹泻便溏、小便清长、腹痛绵绵、喜暖喜按。

适宜性味及治则:温阳热性药物。

可用药材:当归、肉桂、桂枝、人参、姜、桂圆。

四、中医词汇百宝箱

一些晦涩难懂的中医词汇是不是经常让你头昏脑涨,以下为你挑选一些较为常见的中医词语予以解释,帮助读者加深理解。

五心烦热:指两手、两足心发热,并自觉心胸烦热。

流注:是毒邪流走不定,注无定处而发生于较深部组织的一类化脓性病症。多发于肌肉深处,结块或漫肿,单发或多发,日久成脓。多患于气血虚弱者。如结核病患者。

中风:指脑血管意外栓塞等疾患。病可因阴精亏损,或暴怒伤肝,使肝阳偏亢,肝风内动;“类中风”是指类似于中风的症状。

痰火:指无形之火与有形之痰煎熬胶结,贮积于肺或其他脏器的病症。

厥:即厥证。泛指突然晕倒。

气逆:指气上逆而不顺。

三焦:分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一般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在内,中焦指膈下、脐部的上部位,包括脾、胃等脏腑;下焦指脐以下的部位,包括肾、膀胱、小肠、大肠,中医经络理论把肝肾归为下焦。

肾气:肾精化生之气,指肾脏的功能活动,如生长、发育及性功能的活动。

肾水:指肾脏的阴液,也称肾阴。

骨蒸:“骨”表示深层的意思,“蒸”是熏蒸的意思,形容阴虚潮热的热气自里透发而出,故称为骨蒸。

心肾不交:心在上焦,属火;肾在下焦,属水。心中之阳下降至肾,能温养肾阳;肾中之阴上升至心,则能涵养心阴。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和肾水就是互相升降,协调,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心肾不交是指心阳与肾阴的生理关系失常的病态。主要症状有心烦、失眠、多梦、怔忡、心悸、遗精等。多见于神经官能症及慢性虚弱病人。

往来寒热:恶寒和发热交替出现,定时或不定时发作的体征。

恶血:即败血。

败血:瘀血的一种,指溢于经脉外,积存于组织间隙的坏死血液。

命门:有生命之门的含义,它是人体生命的根本和维持生命的要素。有指两肾为命门,又有左肾右命门之说。

潮热:发热如潮水一样有定时,每天到一定时候体温就升高(一般多在下午出现)。

痈:病名,凡肿疡表现为红肿高起,发热疼痛,周围界限清楚;在未成脓之前无疮头,而易消散,已成脓则易溃破,溃后脓液黏稠疮口易敛的,称为“痈”。

死血:指瘀血。

湿痰:痰证的一种。湿邪侵入人体(如居潮湿环境),使肺、脾功能失调或饮食不节而运化失调引起。痰为白色稀水样,病人有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腻。

心惊:指心中恐惧。

肝气燥:指肝阴不足,肝阳上亢的症候。主要症状有头晕目眩、耳鸣、眼干、面红、烦躁、失眠等,多见于高血压。肝为内脏,喜柔润,忌刚烈。肝阴不足,以致肝燥而阳亢。

热厥:厥证之一。指因邪热过盛、津液受伤,影响阳气的正常流通,不能透达四肢而见四肢厥冷的病症。多伴有口渴、烦躁、胸腹灼热、便秘等症状。

气化:气的运行变化。膀胱气化,即膀胱的排泄功能。

气逆:脏腑之气上逆。指气上逆而不顺的病理。

中满:指腹脘胀满。

羸:瘦弱。

枯槁:消瘦比较严重,并且头发、皮肤干枯且无光泽。

阴虚阳亢:阴虚指精血或津液的亏虚。一般在正常状态下,阴和阳是相对平衡的,相互制约而协调。阴气亏损,阳气失去制约,就会产生亢盛的病理变化,病理性功能亢进,称为“阳亢”。因此,阴虚会引起阳气亢盛,阳亢则能使阴液耗损,两者互为因果。

开郁:是治疗因情志抑郁而引起气滞的方法。

厥逆:四肢厥冷。

伤寒:病名或证候名。广义的伤寒是外感发热病的总称;狭义的伤寒是属于太阳表证的一个证型,主要症状有发热、恶寒、无汗、头项强痛等。与现代医学所称的“伤寒”不同。病因指伤于寒邪。

痰嗽:又称痰饮咳嗽。指因痰饮而致咳嗽,并以咳嗽为主症者。本证一般指寒痰饮邪,停于肺胃,症见咳嗽多痰,色白,或如泡沫。

寒泻:由于内脏虚寒所致,临床表现有大便清冷而稀,犹如鸭粪,腹中隐隐作痛,小便清白,或表现为肠鸣腹痛,缠绵难愈。

阴证:对疾病的临床辨证,指阴阳属性归类,分“阴证”与“阳证”。凡属于慢性的、虚弱的、静的、抑制的、功能低下的、代谢减退的、退行性的及向内的证候,都属于阴证,如面色苍白或暗淡、身重倦卧、肢冷倦怠、语声低微、呼吸微弱、气短、饮食减少、口淡无味、不烦不渴等。

内热生风:指阴虚热炽、煎熬营阴、经脉失濡而动风的证候。可出现动摇、眩晕、抽搐等症。

先天:人在胚胎时期,即生命生殖发育的初期,与后天相对而言。先天之本在肾,故有肾主先天之说。

后天:指脾胃。人体出生后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要靠脾胃之后天吸收以供给滋养。

脱精:精关不固,精液渗入小便而下。

理中:调理中焦脾胃的方法。多指脾胃虚寒证用温中祛寒法治疗。

理气:是运用有行气解郁、降气调中、补中益气作用的药物,治疗气滞、气逆、气虚的方法。气虚用补益中气药,气滞宜疏,气逆宜降,故又分疏郁理气、和胃理气、降逆下气等。

理血:治理血分病的方法,包括补血、凉血、温血、祛瘀活血、止血等。

营卫:营气和卫气的合称。两气同出一源,皆水谷精气之所化。营行脉中,具有营养周全的作用;卫行脉外,具有捍卫躯体的功能。

营气:营运于脉中的精气。生于水谷,源于脾胃,出于中焦,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周身的功用。

营卫气血:营、卫、气、血本属人体生命的四种精微物质和动力基础,后世温病学说借卫与营、气与血的阴阳表里相对关系,将温病转变由外而内,由气及血的过程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作为临床辨证论治的纲领。

阴虚:指阴液不足。临床表现有“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唇红口干、舌质嫩红或绛干无苔、大便燥结、小便短黄、脉细数等。

阳虚:阳气不足或功能衰退的证候。阳虚则生寒,症见疲乏无力、少气懒言、畏寒肢冷、自汗、面色淡白、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质淡嫩、脉虚大或微细等。

虚火:真阴亏损引起的发热。如两颧潮红、低热、五心烦热或骨蒸劳热、心烦失眠、盗汗、尿短赤、口燥咽干、舌红苔少或光红无苔、脉细数无力,多见于热病伤阴的后期,或阴虚劳损等。

虚邪:致病邪气的通称。因邪气乘虚而侵入,故名。

虚劳:病名。虚劳包括因气血、脏腑虚损所致的多种病症,以及相互传染的骨蒸、传尸。后世文献多将前者称为虚损,后者称为“劳瘵”。

虚胀:病名。脾肾阳虚者,腹部胀满、神疲纳呆、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或萎黄、舌淡脉细。治宜健脾温肾、化气行水。用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或金匮肾气丸。肝肾阴虚者,腹部胀满、形体消瘦、面色黧黑、心烦口燥、齿鼻衄血、小便短赤、舌质红绛、脉细数。治宜滋养肝肾、凉血化瘀。

虚热:阴、阳、气、血不足引起的发热。

虚损:因七情、劳倦、饮食、酒色所伤,或病后失于调理,以致阴阳、气血、脏腑虚损而成。虚损病情复杂,主要可概括为气虚、血症见心烦或妇 ,并减神疲无力、畏寒肢冷、阳痿滑精、小便频数而清长、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治宜温补;阴虚多见肺肾虚损。肺阴虚者,证见干咳、咯血、口干咽燥、潮热、盗汗、两颧潮红、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宜养阴清肺,可用沙参麦冬汤加减。肾阴虚者,症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遗精早泄、咽痛、颧红、舌红少津、脉沉细数。治宜滋补真阴,兼予降火。本证可见于结核病、贫血、白血病、神经官能症以及多种慢性消耗性病症。

虚烦:指阴虚内热、虚火内扰而见心中烦乱、精神不能自持、悒悒不乐、饮食不甘美、睡眠不安宁的证候。多见于热性病后期,或外感病经汗、呕吐、下后余热不清者;亦见于劳心思虑过度者状如伤寒,但不恶寒,身不疼痛,头不痛,脉不紧数,独热者。

虚喘:指气喘由于正气虚者。多因禀赋素弱、久喘或大病后真元耗损,致脏气虚衰,肺气失主,肾不纳气而致。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呼吸气短难续,声音低微,以深吸气为快或动则气喘。根据病因和见症的不同,分为气虚喘、阴虚喘、真元耗损喘等。

清阳不升:指水谷化生的轻清阳气不能正常濡养头部、肌表、四肢。清阳不升多因脾胃阳气不足,升清降浊的功能障碍所致。症见头晕、眼花、视蒙、耳鸣、耳聋、畏寒肢冷、困倦乏力、食不知味、便溏、舌淡嫩、苔白、脉弱或虚等。

清热解毒:适用于瘟疫、温毒及多种热毒病证的治法。使用能清热邪、解热毒的方药,治疗热性病的里热盛及痈疮、疖肿疔毒、斑疹等病症。常用药有黄连、黄芩、黄柏、石膏、连翘、板蓝根、蒲公英等,代表方有普济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等。

清热解暑:用清热药结合解暑药治疗外感暑热的方法。临床表现为头痛、身热、有汗、烦渴、小便黄赤、苔薄而黄、脉浮数等。

惊风:儿科常见疾病。临床以四肢抽搐或意识不清为主要特征。引起惊风的原因较多,一般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两大类。以热性、急性病引起的急惊风尤为多见,如小儿肺炎、中毒性痢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病,如持续高热不退,均可出现惊风。这与有些慢性病在后期因虚损而出现的慢惊风,有虚实之分。

盗汗:证名。又称寝汗。指入睡后出汗,醒后即止。多属虚劳之症,尤以阴虚者多见。

恶露不绝:多因产后气虚失摄,冲任不固;或余血未尽,或感寒凉,败血瘀阻冲任;或营阴耗损、虚热内生、热扰冲任、迫血下行所致。气虚者,恶露色淡、质清稀、量多,兼见面色苍白、懒言、小腹空坠,宜补气摄血,用举元煎加减。余血未尽者,恶露量少、淋漓涩滞不爽、色紫暗有块、伴有小腹疼痛,宜化瘀止血。血热者,症见量多、色红、黏臭、面色潮红、脉细数,宜养阴清热止血,保阴煎加减。

健脾疏肝:治疗肝气郁结引起脾不健运的方法。临床用于两胁胀痛、不思饮食、腹胀肠鸣、大便稀溏、舌苔白腻、脉弦等肝盛脾虚证候。常用白术、茯苓、薏苡仁、山药等健脾药;柴胡、青皮、木香、佛手等疏肝药。方用逍遥散之类。

消渴:泛指以多饮、多食、多尿症状为特点的病证。多因过食肥甘、饮食失宜,或情志失调、劳逸失度,导致脏腑燥热、阴虚火旺所致。治疗一般以滋阴、润燥、降火为主。根据病机、症状和病情发展阶段不同,有上消、中消、下消之别。

润肺化痰:化痰法之一,与润燥化痰同义。由于外感温燥,或肺阴不足、虚火灼金,炼液为痰。症见咽喉干燥疼痛、呛咳、痰稠难咯、舌红苔黄而干。

燥痰:痰证的一种,又名气痰。多由肺燥所致。症见痰少色白,或咳出如米粒状痰,涩而难出,或兼见面色苍白、皮毛干焦、口干咽燥、咳嗽喘促等。治以清肺、润肺为主。

肺劳:虚劳的一种,由肺脏虚损所致。症见咽喉干痛、声音嘶哑、鼻不闻香臭、面肿、胸闷气短、咳嗽吐血、饮食减少、消瘦乏力、发热等。治宜益气补肺。

疳:又称疳证或疳疾,泛指小儿因多种慢性疾患而致形体干瘦、津液干枯之证。临床上以面黄肌瘦、毛发焦枯、肚大青筋、精神萎靡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