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哲学(超值全彩白金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1818~1883年)

一位传记作家曾这样评论马克思:“生活于一个充满敌意的、庸俗的世界的感觉——这种感觉也许被他对于自己是一个犹太人的事实的潜在厌恶所强化——增加了他天性中的粗暴和攻击性,产生了民众想象中的可怕形象。但是,如果说他在公众场合的态度是傲慢无礼的,那么,在由他的家庭和朋友所组成的私人圈子里——在其中他感到彻底的安全——他是体贴周到而又温文尔雅的;他的婚姻不可谓不幸福,他与他的孩子们热情亲密,他对他的终身好友和合作者恩格斯待以独特的忠诚和挚爱——即使他的敌人也被他的人格力量的热切所吸引……”

马克思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生活于远离祖国本土的流放之中,在贫困的边缘维持着一个家庭,经济上只能长期依赖其合作者恩格斯。他不可能没有意识到在满足基本需要方面所面临的斗争,但他那辉煌却补偿极少的精神产品在他人格的纯粹热忱之中得到了充足的体现。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工业革命的到来,使欧洲出现了一个饱受苦难的工人阶级,而马克思则成了所有无产者的代言人。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出生在德国莱茵省特里尔城一个双亲世代均为犹太教士的家庭。祖父是一名犹太律法学家,父亲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律师,不过为了执业需要而受洗为新教徒,他对马克思丰富的思维、严密的逻辑和雄辩的演说才能影响很大。贤良淑德的母亲善于持家,使这个家庭拥有较为富裕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充满了和谐、幸福、欢乐和启蒙运动的气息。而马克思又从威斯特华伦公爵那里吸收了某种程度上的浪漫主义与早期社会主义的理念,后来,他便同这位先生的女儿燕妮订婚、结婚,相伴终老。

1835年的夏天,即将中学毕业的马克思有一篇作文引起了老师的注意,这是篇命题作文,题目是《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在文中这样写道:

“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聪明的人、出色的诗人,但他决不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会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17岁的深刻思想和宽阔胸襟给老师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而马克思一辈子的身体力行更是对这些论述的最佳诠释。

父亲想让儿子继续走自己的路,马克思便被送到著名的波恩大学去学习法律。谁知道,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波恩大学已经没有了良好的学习气氛,学生们整天追求的就是吃喝玩乐、无所事事,这里甚至根本就不像是一所学校。马克思感到很遗憾,第二年便转入柏林大学,并很快醉心于位居主流的黑格尔哲学。

针对专制统治,有人坚决拥护、支持政府,有人深恶痛绝、渴望民主。两军对垒中,马克思毅然选择了“青年黑格尔派”。这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马克思通过积极参与其各项活动,进一步吸收了他们的民主思想成分,加深了对世界的认识,更增强了改造世界的信心。

马克思的学习积极性持续高涨,他的兴趣也非常广泛,哲学本来就对他十分重要,但除此之外,历史、文学、数学以及外语等,他都一刻也不放松,并以加倍的努力认真对待,所取得的可喜成绩为以后进行革命工作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哲学辞典

辩证唯物主义

又称唯物辩证法。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即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包括唯物史观在内,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法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因为它把唯物主义运用到所研究的一切知识领域里去了。首先发现了唯物史观,使从前最多只在自然观方面的唯物主义,发展到了社会和思维的各个领域。它是彻底的辩证法,因为它把辩证法看作自然和社会所固有的运动过程,概念只是外部世界辩证运动的自觉反映,因而要求在认识过程中避免任何主观片面带来的形而上学。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除了物质在空间和时间中运动所表现的各种形态,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物质运动遵循着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和否定之否定三大规律。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意识只是人脑对外界的反映。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以实践为检验标准。

马克思是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这幅19世纪的作品表现了他在书房工作的情景。

法兰克福大街上爆发的1848年革命

马克思在这次革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随后的几年,他发表了《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和恩格斯正在审阅新印的报纸。在马克思的领导和帮助下,《莱茵报》发行量增加了两倍,成为普鲁士的一家大报。

其实,马克思一直想成为一名大学教师,以自己的哲学思想来改造人类世界。

1841年,大学毕业之际,马克思认真完成了一篇有关亚里士多德学派希腊哲学的论文,系统完整地反映了他当时的哲学观点、理论建树和思想内涵。在论文中,他引用了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宁愿牺牲自己的话语,以此来表现自己为改造世界而进行不懈斗争的决心。他说:

你知道得很清楚,

我不会用自己的痛苦,

去换取奴隶的服役;

我宁愿被缚在岩石上,

也不愿做宙斯的忠顺奴仆。

正是因为这篇论文,马克思被耶拿大学授予博士学位;也正是因为这篇论文,他的激进思想引起了政府的警惕,他的大学任教之梦被彻底击碎。

大学毕业后,他只好进入新闻界工作,竟立刻被聘为《莱茵报》主编。这倒给马克思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他正好借用《莱茵报》的阵地来宣传革命思想。

机缘恰又凑巧,马克思刚刚走马上任,就碰到了著名的“林木盗窃案”。

事情的发展经过是这样的:德国西部有大片的森林和草地,原来生活在这里的居民都可以随意到这些地方砍柴、放牧。可是后来,一些贵族地主把这大片的森林和草地都霸占了,不允许平民们靠近一步。不少居民想到山林中去拾些柴草,却被认为是盗窃。广大平民极为不满,德国议会不得不认真审议这件事情。但是,他们只为贵族地主考虑,审议结果出来了,竟然是:居民们的行为确为盗窃!如果再持续下去,将用法律手段来解决!

这样一来,全国民众都对议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人们愤怒地谴责议会不公。

马克思也感到十分气愤,便在《莱茵报》上写了一系列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严厉抨击了普鲁士政府的做法,立场坚定地站在民众一边,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老百姓当然十分欢迎这些文章了,他们争相购买《莱茵报》阅读。马克思刚开始到《莱茵报》时,其发行量只有800余份,几个月后,已超过了3400份。

普鲁士政府立刻派人查封了《莱茵报》,迫使它停止印刷。马克思一气之下,辞去了主编职务。

马克思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从不感到丝毫后悔,这次也一样,他反而更看清了反动政府的丑恶本质,此后,他便时刻寻找机会,不断与反动政府做坚决斗争。

本来,马克思是为了宣传自己的理论才与工人加强联系,以便了解工人阶级的愿望,将自己的理论思想与工人阶级的实际思想结合起来。然而,由于长时间认真地参与了工人们的活动,马克思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要使工人阶级翻身得解放、成为社会的主人,就必须消灭私有制,全面提高整个人类的思想觉悟和文化水平,进而建立一种更完善、更理想、人人平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新型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也只有在这样一个社会里,才能够实现人类大同。

与此同时,他也认识到了,要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光靠抽象的理论不行,还必须付诸实际的行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推翻资产阶级专政,这必须依靠全世界的广大无产者联合起来,共同奋斗。

《资本论》书影

《资本论》不仅是一部经济学著作,也是一部划时代的哲学著作,是一部对人类历史进程有着深刻影响的百科全书。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从此,马克思以笔代枪,全面投入革命实践,为实现他改变世界的伟大信仰而奋斗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