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到脚谈养生全书(彩图精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五脏六腑

养生先养心,心好则命长

现在患心脏病的人越来越多,还有很多人年纪轻轻心脏就不好,不是憋闷,就是疼痛难忍,或者老是心慌。其实,养心贵在坚持,那么在生活细节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第一,静心、定心、宽心、善心

何谓“养心”?《黄帝内经》认为是“恬淡虚无”,即平淡宁静、乐观豁达、凝神自娱的心境。生活中我们要做到静心、定心、宽心和善心。

静心就是要心绪宁静,心静如水,不为名利所困扰,不为金钱、地位勾心斗角,更不能为之寝食不安。

定心就是要善于自我调整心态,踏实度日,莫为琐事所烦忧。豁达乐观,喜乐无愁,纵有不快,也一笑了之,岂非惬意?

宽心就是要心胸开阔。宰相肚里能行船,心底无私天地宽,让宽松、随和、宁静的心境陪伴自己,自然快乐每一天。

善心就是要有一颗善良之心,时时处处事事都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好善乐施献爱心,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热情的援助之手。

第二,保护心脏的穴位

一方面,内关穴可调节心律失常。平时既可以边走边按揉,也可以在工作之余,每天花两分钟左右按揉,有酸胀感即可。

内关作为冠心病的日常保健穴位之一,经常按揉该穴位,可以增加心脏的无氧代谢,增强其功能。

第三,通过饮食来保护心脏

合理的饮食能预防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发病率。平时饮食要清淡,因为盐分过多会加重心脏的负担;不要暴饮暴食;戒烟限酒;多吃一些养心的食物,如杏仁、莲子、黄豆、黑芝麻、木耳、红枣等。

第四,适量运动益养心

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游泳等,可根据自己身体的具体情况选择运动的方式和运动量。适量的运动有利于心血管系统的健康,可以增强心脏的功能。

暴饮暴食易引发心脏病

与朋友聚会,开开心心、吃吃喝喝是难免的,但如果狂喜加上暴饮暴食,那么你可要注意了,你的心脏未必能承受!

欢喜过度会让人心气涣散,再加上吃了很多东西,结果就会出现中医里讲到的“子盗母气”的状况。“子盗母气”,是用五行相生的母子关系来说明五脏之间的病理关系。“子”在这里是指脾胃,“母”指心,是说脾胃气不足而借调心之气来消化食物,就会伤害到心。因为心也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做,同样需要很多的心气,被脾胃盗走的心气过多,心一定会有所伤。

因此,心脏病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在这个时候往往会突然引发心脏病,这就是乐极生悲了。

所以,不管是在平时,还是在节庆假日里,都要在饮食上有所节制。

◎不管是与家人聚餐还是与朋友一起玩乐,都应注意不要爆饮爆食,这样会对胃和心脏带来伤害。

舌头是观察心脏的“晴雨表”

舌是口腔底部向口腔内突起的器官,由平滑肌组成,起感受味觉和辅助进食作用,人类的舌还是语言的重要器官。人类全身上下,最强韧有力的肌肉就是舌头。

中医认为“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也就是说心与舌的关系密切,心脏的情况可以从舌的色泽及形体表现出来。心的功能正常,舌红润柔软,运动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心脏气血不足,则舌质淡白,舌体胖嫩;心有淤血,则舌质暗紫色,重者有淤斑;心火上炎,则舌尖红或生疮。所以,心的养生保健方法要以保证心脏主血脉和主神志的功能正常为主要原则。

◎经验丰富的中医师,可以从舌头的各种表现,来观察判断心脏是否健康。

肝为将军之官

“肝胆相照”这一成语大家都知道,比喻以真心相见。其实里面蕴涵着中医的理论。《黄帝内经》中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足厥阴肝经在里,负责谋虑;足少阳胆经在表,负责决断。只有肝经和胆经相表里,肝胆相照,一个人的健康才有保证。

中医理论认为,肝主要有两大功能,主藏血和主疏泄。

肝主藏血一部分是滋养肝脏自身,一部分是调节全身血量。血液分布全身,肝脏自身功能的发挥也要有充足的血液滋养。如果滋养肝脏的血液不足,人就会感觉头晕目眩、视力减退。肝调节血量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肝根据人体的不同状态,分配全身血液。当人从安静状态转为活动状态时,肝就会将更多的血液运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以供所需。当肝的藏血功能出现问题时,则可能导致血液逆流外溢,并出现呕血、衄血、月经过多、崩漏等病症。

◎肝是人体最大腺体,红褐色,质软而脆,呈楔形,右端圆钝,左端扁薄。

肝主疏泄的功能即肝气宜泄,也就是说肝气具有疏通、条达的特性。这个功能其实与肝主藏血的功能是相辅相成的。“气为血之帅”,肝气疏通、畅达,血就能顺利地流向身体各处,如果肝气淤滞,则血流肯定不畅,不能供给全身,就会导致全身乏力、四肢冰冷等症状。如果肝气长期淤滞,全身各组织器官必然长期供血不足,影响其生长和营运功能,这样,体内毒素和产生的废物不能排除,长期堆积在体内,就会发展成恶性肿瘤。

一个人怒气冲天,实际上就是肝的功能失调。谋略、理智全没了。所以在这里要强调的是:要想发挥聪明才智,最重要的是肝的功能正常。要想孩子聪明,就要养他的肝的生机,要让孩子的天性都发挥出来,该学就学,该玩就玩,该睡就睡,别逼着孩子把那点生机给毁了。

◎肝功能失调会让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怒,这样会让人失去理智,做出后悔的事情。

如此疗养最养肝

现在,我国约有1300万慢性乙肝病人,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肝硬化和肝癌。而且从儿童到老人,各个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病。对此,我们必须予以重视。对于肝病尤其是慢性肝病,世界上还没有一种特效药物,各种中西药物也各有利弊。其实与其单纯依靠药物治疗,不如着重进行调养。而如何加强自身调养,搞好养生之道,则应遵照《黄帝内经》中“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妄作劳”的教导。

(1)起居有常:日常生活起居要有规律,每天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按时睡觉、起床和午休。这是因为休息是肝炎病人最重要的保健治疗基础。

实践证明,不注意休息是肝炎转为慢性的最常见原因。当然,休息不是做家务,不是打牌和散步,而是卧床休息。中医认为“人动则血归于诸经,人卧则血归于肝脏”,肝脏供血充足不仅有利于肝细胞的恢复,还会增加肝脏的局部免疫能力。

(2)饮食有节:不能暴饮暴食,并注意食物禁忌,如不能饮酒,忌吃雄鸡、鲤鱼、牛、羊、狗肉等发物;少食油腻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肥肉、猪油、辣椒、油炸等上火食物。要做到不偏食,注意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荤为充,合理均衡地搭配饮食。

(3)不妄作劳: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肝的重量逐渐减轻,肝细胞的数目逐渐减少,肝的储备、再生、解毒能力下降,若过度劳累或精神紧张,肝很容易受到损害。

◎慢性肝病忌吃雄鸡、鲤鱼、牛、羊、狗肉等。

在工作、学习时不能过于劳累,不宜苦干、加班加点和熬夜,性生活也应适当节制。

(4)按摩太冲穴:太冲穴是肝经上最重要的穴位,是治疗各种肝病的特效穴位,能够降血压、平肝清热、清利头目,与菊花的功效很相似,而且对女性的月经不调也很有效。它的位置在脚背上大脚趾和第二趾结合的地方,足背最高点前的凹陷处。那些平时容易发火着急,脾气比较暴躁的人要重视这个穴位,每天坚持用手指按摩太冲穴2分钟,直到产生明显的酸胀感,用不了一个月就能感觉到体质有明显好转。

要想肝好,千万别动怒

中医认为肝“在志为怒”,所以七情中的“怒”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肝的疏泄失常可导致情志失常,而出现急躁易怒、心烦失眠,或抑郁寡欢、情绪低沉等症状。大怒伤肝,可导致肝的疏泄失常,而出现心烦易怒、面红目赤甚至吐血、不省人事等症状。调节情志,化解心中的不良情绪,使自己保持一个好心情则有益于养肝。

现在,生活压力使很多人都没有好心情,其实你可以找个时间去附近的公园转转,那里有花有草有树,视野也开阔,满目的绿色会给人带来舒畅、朝气蓬勃的好心情,对肝脏的养生保健也有利。

对付脂肪肝,三分治七分养

中国传统的治病概念是“三分治、七分养”,这对脂肪肝的治疗也是非常贴切。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适当的保健措施是治疗脂肪肝的基本手段。其中对甘油三酯实行“减少收入、扩大支出”的政策非常关键。

治疗脂肪肝注意事项

肝硬化患者要从细节之处照顾自己

肝硬化是指由一种或多种原因长期或反复损害肝脏,导致广泛的肝实质损害,肝细胞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肝正常结构紊乱,肝质变硬的一种疾病。肝硬化患者如果不重视自己所患的疾病,那么就可能引发肝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是对肝病最恰如其分的比喻。所以我们要关注肝脏,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达到预防的目的。

◎肝硬化患者日常饮食要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这样能起到防止脂肪性病变和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肝硬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不要发怒,心态要保持平和乐观,这对治疗肝脏疾病有利。

肝硬化患者日常注意事项

脾为“后天之本”

脾在人体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怎样理解这个“后天之本”呢?你不妨想一想土地。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有汽车、电脑、高楼等,但这些不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没有这些,人类照样生活了几千年,那么什么才是人类离不开的呢?那就是土地,离开了土地,人类将面临毁灭。在中医理论中,脾属土,它就是人的后天之本,是人体存活下去的根本。

脾主运化,把水谷化成精微并吸收,转换成气血津液,传输至全身,保证人体的正常运行。没有脾的运化作用,人体就不能得到能源,也就不能生存和生活下去。

脾还有统血的作用,就是统摄、约束血液行于脉内而不外溢。如果脾气虚弱,失去了约束血的力量,就会出现一些出血病症,如皮肤紫癜、产后出血不止、呕血、便血、尿血等。治疗脾虚引发的出血症状重点在于补脾气,中成药“归脾丸”就是治疗这类出血症的有效药物。

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因此,要观察脾的运化功能是否正常,很简单,看嘴唇就行了。脾的运化功能好,嘴唇就会滋润、丰满,否则就会比较干瘪。

夏季是养脾的好时节

中医认为“脾主长夏”,夏季炎热又多雨,湿为阴邪,好伤人阳气,尤其是脾阳。由于脾脏喜燥而恶湿,一旦受损,则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气机不畅,表现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症状表现可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淡无味、胸闷想吐、大便稀溏,甚至水肿。

所以在长夏一定要注意饮食、起居的应时应季变化,以预防疾病发生。

长夏最容易产生胃肠道疾病。中医上说,因为湿困脾,使其升清降浊功能削弱,吃油腻或过甜的东西就容易呕吐。所以饮食要控制,饮酒也要控制,因为酒亦主湿。在长夏季节里,饮食应以清热祛湿、健脾和中为主,所以有“夏天(清)补心,长夏(淡)补脾”之说。日常生活中,除食用冬瓜、绿豆芽、小白菜、苦瓜之类清热食物外,还要吃些薏苡仁、芡实、赤小豆,常喝稀饭、淡茶、菜汤、豆浆、果汁等。经过炎夏的消耗,入秋后人体消化功能逐渐下降,肠道抗病能力也减弱,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腹泻,所以大鱼大肉等易生火的食物尽量少吃,吃海鲜和烧烤时,也要注意新鲜。

思虑伤脾—压力过大造成消化系统疾病

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职业发展的困惑、上司的期望、管理难题、人际关系、经济压力、家庭矛盾、健康危机等带来的压力,把很多人压得喘不过气来,身体不适也随之而来,尤其是肠胃问题更是雪上加霜。

中医有“思虑伤脾”之说,思虑过多就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导致脾胃呆滞、运化失常、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而出现食欲不振、脘腹胀闷、头目眩晕等症状。所以缓解压力就可以健脾,那么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减压呢?

◎生活中不如意十之八九,不用太过思虑,否则,容易造成脾胃呆滞。

日常健脾方法

糖尿病是威胁脾健康的元凶

对于现代人来说,最常见的脾病就是糖尿病。人的脾本来应该把精华送给心肺,但是脾不好好工作,亵渎职责,却把这些精华往下送,人体所需的糖分都随尿排走了,使肌肉不能正常工作。

饮食不当、运动不足是糖尿病致病的主要原因,其中饮食不当最为重要。经常买菜的朋友可能知道,现在的菜场菜样丰富,很多菜不管什么季节都有,乍一看市场丰富了,却违反了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反季节的蔬菜与水果与自然的五行之气相驳,对人体的健康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久而久之便有可能成为致病的因素。

随着现代生活的改善,很多国外的生活方式进入中国人的生活,其中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不合理就会致病。比如,果汁饮料以自然鲜榨为好,经过加工后加入了添加剂和防腐剂或者香精、色素等,对脾脏就是一个不利的因素。很多人喜欢喝带气的饮料,觉得爽口、过瘾,殊不知其中的气体对人体的脾脏是非常不利的因素,对脾脏的机能有损害作用。

有胃病的人喝了带气的饮料就会引起胃部的不适,甚至胃痛,没有胃病的人喝多了就容易发胖,其原因就是人的脾脏机能受到了影响。因此,反季节的蔬菜、水果对人体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碳酸饮料对人体的脾脏机能有不利的影响。啤酒对人体的脾脏也是有害的,多喝不利于人体健康,啤酒肚就是脾脏变弱的一个信号。

肺是人体“大宰相”,脏腑情况它全知

《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中有:“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悬命于天”不是封建迷信,不是说命运由上天决定。人不吃东西,可以活上十天半月,但是人不呼吸空气就连十分钟也活不下去,这不就是悬命于天吗?人体与空气相连的是肺,所以命悬于天,就是命悬于肺。

另外,肺外合皮毛,皮毛是肺的外延。皮肤是由肺经的气机来充养的,如果肺经气机太足,血液循环就会加快,导致皮肤发红、怕热、容易过敏;如果肺经气机长期虚弱,皮肤血液循环不足,就会失去光泽,肤色比较暗淡。这时,只用化妆品并不能达到美容目的,首先要将肺经的气机养起来,这样内外兼修,才有效果。

在情志方面,肺主悲,很多时候我们悲伤过度会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这就是太过悲伤使肺气受损了。反过来,肺气虚时,人也会变得多愁善感,而肺气太盛时,人容易骄傲自大。所以说,过犹不及,凡事处于平衡时,才是最好的状态。

好肺好健康,日常生活中的护肺良方

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覆盖于心之上。肺有分叶,左二右三,共五叶。肺经肺系(指气管、支气管等)与喉、鼻相连,故称喉为肺之门户,鼻为肺之外窍。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肺气以宣发肃降为基本运行形式。肺在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覆盖诸脏,故有“华盖”之称。肺叶娇嫩,不耐寒热燥湿诸邪之侵;肺又上通鼻窍,外合皮毛,与自然界息息相通,易受外邪侵袭,故有“娇脏”之称。

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负责体内外气体的交换。通过肺的呼吸作用,我们可以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从而进行吐故纳新,实现体内外气的交换,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养肺呢?

(1)情绪要开朗:这点非常重要,因为肺气虚容易引起悲伤,而悲伤又会直接影响到肺,所以要戒忧。秋天应特别注意保持内心平静,以保养肺气。

◎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覆盖于心之上。肺有分叶,左二右三,共五叶。

(2)注意呼吸:肺是主全身呼吸的一个器官,肺主全身之气,其中一个就是呼吸之气。要通过呼吸吐纳的方法来养肺,怎么呼吸呢?有一种方法:使呼吸节律与宇宙运行、真气运行的节律相符,也就是要放慢呼吸,尽量使一呼一吸的时间达到6.4秒。要经常做深呼吸,把呼吸放慢,这样可以养肺。

《黄帝内经》还介绍了一种呼吸的方法,叫闭气法,就是闭住呼吸,叫“闭气不息七遍”。先闭气,闭住之后停止,尽量停止到你不能忍受的时候,再呼出来,如此反复7遍。这种闭气的方法有助于增强我们的肺功能。

(3)注意饮食的调养:可以多吃一些玉米、黄豆、大豆以及水果,有助于养肺。秋令养肺最重要,肺喜润而恶燥,燥邪会伤肺。秋天气候干燥,空气湿度小,尤其是中秋过后,风大,人们常有皮肤干燥、口干鼻燥、咽痒咳嗽、大便秘结等症。因此秋季饮食应“少辛增酸”“防燥护阴”,适当多吃些蜂蜜、核桃、乳品、百合、银耳、萝卜、秋梨、香蕉、藕等,少吃辛辣燥热与助火的食物。同时,饮食要清淡。

◎玉米性平、味甘;归脾、胃经,可益肺宁心,健脾开胃,利水通淋。多吃玉米有助于养肺。

此外,中秋后室内要保持一定湿度,以防止秋燥伤肺,还要避免剧烈运动使人大汗淋漓,耗津伤液。

(4)主动咳嗽能排出肺内毒素:自然界中的粉尘、金属微粒及废气中的毒性物质,通过呼吸进入肺脏,既损害肺脏,又通过血液循环而“株连”全身。主动咳嗽可以“清扫”肺脏。每天到室外空气清新处做深呼吸运动,正确的深呼吸方法是:找一个空气清新的地方,首先放松肺部,用指尖轻轻触及肺部,接着用鼻子平稳地深深吸气,此时指尖可感觉到肺部鼓起,直到整个肺部充满了气体,让气体在肺部停留4秒+钟,再用嘴慢慢呼气。

◎日常生活中主动咳嗽可以把肺内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能起到清肺养护的作用。

另外,可以吹口哨清肺。在玩具店买一个口哨,用力地吹口哨,其有力的吹动将吸走肺中的灰尘,有毒废物和灰尘可以有效地清除掉。

(5)冷水浴、冷热水浴:冷水浴:即用低于20℃的冷水擦洗全身。中老年人开始进行冷水浴锻炼时,最好选择在夏季,先用低于体温的35℃的水进行锻炼,随着机体的适应逐渐降低水温至20℃以下。身体条件较好者亦可参加冬泳运动。

冷热水浴:先用热水洗全身,再用冷水冲洗,然后用毛巾将全身皮肤擦直至产生热感。冷热水浴可以使全身的血管受到刺激,使血管既有舒张又有收缩,能增强血管的弹性,提高人体的抗寒能力,还有促进肺脏功能和提高适应性的作用。

◎冷热水浴可以使全身的血管受到刺激,促进肺脏功能和提高适应性的作用。

由幼儿哮喘想到的

哮喘是幼儿最常发生的疾病,最初的症状就是一连串的咳嗽,严重时会出现胸闷、咳痰、呼吸困难等。

幼儿之所以容易患哮喘,主要是因为幼儿的气血比较足,在受到寒气侵袭的时候,身体有能力把这些寒气排出去,在排除体内寒气的时候,就会出现哮喘的症状。当体内的寒气排除干净后,哮喘的症状也会随之消失。

那么为什么大人较少得哮喘呢?有的人说这是因为大人的抵抗力强,其实这种说法是没有道理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所承受的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每天不断地应酬、熬夜,气血在不知不觉中就被我们透支,这就导致当寒气入侵我们身体的时候,我们已经没有足够的气血来排除寒气,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哮喘的症状了。

◎日常生活中经常艾灸定喘穴,能够有效防止和治疗幼儿哮喘症状。

打一个比方,如果把寒气比喻成入侵你的国家(身体)的敌方军队,你的军队(气血)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打败它,于是双方就会暂时和解,也就不会出现任何症状。但是如果你能好好地休息几天,你的军队(气血)的战斗力就会得到提高,也就有能力和敌人(寒气)开战了,所以这场祛除寒气的战争就会使你产生一些症状,例如出现哮喘。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自称从来不感冒的人,这些人的脸色通常是黑而且干,从外表看,他们体内的寒气已经很重了。但是由于他们的气血严重不足,已经没有能力排除深藏在经络和脏腑中的寒气,因此,这些人只有通过日常的保养,使气血提升上去,才能彻底排除体内的寒气,使脸色变得红润起来。

所以说,如果成年以后,不再轻易患哮喘、感冒这类疾病,千万不要高兴得太早,以为是自己的抵抗力增强了,因为这很可能代表着你的身体已经虚了。

◎在小儿哮喘时,可以按揉丰隆穴,能够起到和胃气、化痰湿、清神志的功效。

肺可益气通便,用刮痧维护好人体的“换气扇”

肺在五脏六腑的地位很高,《黄帝内经》中说:“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也就是说肺相当于一个王朝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宰相的职责是什么?他了解百官、协调百官,事无巨细都要管。肺是人体内的宰相,它必须了解五脏六腑的情况,所以《黄帝内经》中有“肺朝百脉”,就是说全身各部的血脉都直接或间接地会聚于肺,然后敷布全身。所以,各脏腑的盛衰情况,必然在肺经上有所反应,中医通过观察肺经上的“寸口”就能了解全身的状况。寸口在两手桡骨内侧,手太阴肺经的经渠、太渊二穴就处在这个位置,是桡动脉的搏动处,中医号脉其实就是在观察肺经。

◎刮痧能维持和促进肺的生理功能,益气养肺,延迟呼吸系统的衰老。

刮拭方法

刮痧对肺的保健作用

藏精纳气都靠肾,给生命提供源源动力

肾最大的功能就是繁衍后代。每一个孩子最初都是父亲的精子和母亲的卵子相遇、结合,然后慢慢成长起来的。而精子和卵子与肾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黄帝内经》中就说过:“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这就是在肯定肾的创造力。“作强之官”,“强”,从弓,就是弓箭,要拉弓箭首先要有力气。“强”就是特别有力,也就是肾气足的表现,其实我们的力量都是从肾来,肾气足是人体力量的来源。“技巧出焉”的技巧,就是父精母血运化胎儿,这个技巧是你无法想象的,是由父精母血来决定的,是天地造化而来的。

肾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在志为恐。一个人肾气开始衰弱了,最先表现在头发,普通人一过40岁就开始有白头发了,这说明你的肾气开始走下坡路了,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如果少年白发,说明先天不足,在母亲肚子里就亏了一些,应该多从后天之本的脾胃上补偿一些。肾的精气充足则会耳聪,听觉灵敏,如果精气不足,则会耳鸣。肾主骨,齿为骨之余,所以牙齿也依赖于肾精的充养,肾亏牙齿就会松动,甚至会脱落。

每天的下午5~7点,是肾经当令的时间。肾经是与人体脏腑器官联系最多的一条经脉,健康强大的肾经能激发身体的巨大潜能。与肾经相对应的是肾。肾主藏精,这是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这里所说的精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肾藏精气有先天、后天之分,先天之精是从父母那里传承来的,是构成人体胚胎的原初物质;后天之精是出生后摄取的水谷精气及脏腑生理活动过程中所化生的精微物质,又称“脏腑之精”。“先天之精”是人体生长、发育的根本,“后天之精”是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所以说,肾精是否充足与人的生老病死都有很密切的关系。

肾的另一个功能就是主纳气。这个气就是元气,元气是天生的,有的人先天元气充足,身体就比较壮,但是如果倚仗自己出生时带来的那点元气,不知保养,肆意挥霍,也不一定能长寿;相反,有的人先天元气不是非常充足,自小身体就比较弱,各种病痛不断,但是注意调养,不随意耗费元气,反而会长命百岁。所以,元气虽是先天带来的,但是后天的养护也非常重要。元气足了,我们的五脏六腑才能够平安健康。

◎肾功能好那么后代先天体质就会强壮一些,再加上后天养护就会健康长寿。

五步辨别肾气的强弱

“肾气”,是指肾精所化之气,这个概念反映了肾的功能活动,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尤为重要。若肾气不足,不仅早衰损寿,而且还会发生各种病症,对健康极为不利。

肾气不足的主要表现

补肾不是男人的专利,女人同样需要

中医认为肾是人体最重要的脏器,是机体生命活力的源泉,贮藏着禀受父母之精和繁衍下一代之精,故有称“肾为先天之本”。中医认为“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肾所藏的精包括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和来源于脾胃消化吸收的“后天之精”,对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均有重要的作用。

肾脏是与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关系最为密切的器官。肾中精气充足,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生殖功能就正常,机体的各个脏腑器官组织就能正常地发挥其各自的生理功能,表现为面色红润,齿固发黑,耳聪目明,记忆力好,性功能正常,身体强健有力,反应敏捷。如果肾脏虚损,肾中精气不足在小儿可导致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在成年人则出现牙齿松动脱落,头发稀疏,耳鸣耳聋,视物昏花,腰膝酸软,记忆力下降,性功能减退,体弱无力,反应迟钝等一系列早衰现象。

现代中医学和养生学家对“肾”同样重视,延缓衰老的养生保健方法和中成药多是从补养肾进行的。肾的养生保健是保持青春活力、延缓衰老最重要的方法。

肾虚与性能力低下的差别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总是把“中年”和“肾虚”画上等号。再加上广告宣传中的“十男九虚”“疲劳就是肾虚”等,使得不少疲于奔波的中年人总觉得自己肾虚。

在中医看来,“肾”不等于西医所说的“肾脏”,它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根”,包括了人体若干系统的功能。肾藏精,能充养骨髓、脑髓,调节生殖、泌尿功能,对生长发育和生命进程起重要作用。

由于男人们对“肾虚”缺乏必要的了解,往往片面地将“肾虚”理解为“性能力降低”,与西医所说的ED(勃起功能障碍)等同,给自己增加了不必要的心理负担。这种心理表现出来,就是男人们最忌讳别人说他“不行了”。因此,一提到肾虚就让男人感到“心虚”。

其实,男人们大可不必言肾就虚。“肾虚”多是心理压力大造成的。据统计,有相当一部分“肾虚”的男人,实际上他们根本没有肾虚的症状。即使出现肾虚,也不一定就是性功能降低,而可能是其他的一些症状,如耳鸣、眩晕、心悸等。因此,“90%的中国男人肾虚”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而肾虚作为生理机能衰退的表现,男人们也没必要感到“没面子”“心虚”。

虽然衰老是不可抗拒的,但其进程却是可调节的。有的人刚进入不惑之年,早衰征象已现端倪;有的人虽年近花甲,却壮气未减,其关键就在于肾气的盛衰。要使肾气旺盛,就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劳逸适度、节制房事、积极锻炼、及时治疗慢性病,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滋补。

房事的频度因人而异。一般来说,以房事后第二天身体不疲劳、心情舒畅为宜。从年龄上看,青年夫妇每周2~3次,中年夫妇每周1~2次为宜。因此,日常护肾必须注意性生活要适度,不勉强,不放纵。

在饮食方面,感到无力疲乏时可以多吃含铁、蛋白质的食物,如木耳、大枣、乌鸡等;消化不良者可以多喝酸奶、吃山楂。有补肾作用的食品很多,其中最简单可行、经济实惠的是羊背骨汤。

经常进行腰部活动也能起到护肾强肾的作用。此外,充足的睡眠也是恢复精气神的重要保障,一定要按时休息。

◎肾虚可以多吃含铁、蛋白质的食物,如木耳、大枣、乌鸡等。

以食利尿消肿,肾炎患者的出路

肾炎主要分为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两大类,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1)急性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儿童及青少年人群的常见病,感染甲族B组溶血性链球菌是主要病因,是机体对链球菌感染后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轻度患者出现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丹毒、脓疱疮、浮肿等症状;重者短期内可有心力衰竭或高血压脑病而危及生命。此外,还可有恶心、鼻出血、抽搐等症状。急性肾炎的病程长短不一,短者仅数日就可痊愈,长者可达1年以上。

(2)慢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青壮年是主要感染人群,是机体对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发生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病变常常是双侧肾脏弥漫性病变。病情发展较慢,病程在1年以上,初起病人可毫无症状,但随病情的发展逐渐出现蛋白尿及血尿,病人疲乏无力、浮肿、贫血、抵抗力降低以及高血压等症。晚期病人可出现肾衰竭而致死亡。中医认为本病属“水肿”“虚劳”等范畴。

预防肾炎,人们在平时的饮食要多样化,吸收全面的营养,应适当补充含优质蛋白的鸡蛋、瘦肉、鱼类等,脂肪类以植物油为佳。多吃芝麻、木耳等黑色食物滋养肾脏,注意每天进食适量的蔬菜水果。

肾炎饮食要视患者有无高血压及浮肿情况,分别给予少盐、无盐饮食。选用生理价值高的蛋白质,如蛋类、乳类、肉类等,以补偿排泄损失,避免和治疗浮肿及贫血。宜选用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2及维生素C的食物。可饮用橘汁、西瓜汁、橙汁和菜汁等,以利尿消肿。若伴有高血压或高脂蛋白血症者,须限制膳食中的饱和脂肪酸与胆固醇的含量。对有贫血的病例,应选用富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如肝、腰子、蛋黄及绿叶蔬菜等。

治疗肾炎有益的食物

肾病综合征,降“三高”升“一低”

“三高一低”是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症状,即高蛋白尿、水肿、高脂血症和低蛋白血症。尤其是严重蛋白尿者,每天从尿排出的蛋白质在10克以上的任何肾疾病,都可能引起肾病综合征的发生。每天尿蛋白排出量大于3.5克,血清血蛋白小于30克/升,可确诊为肾病综合征。

高血脂、高胆固醇饮食的摄入是肾病综合征发病的重要原因。要预防肾病综合征,人们平时的饮食要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多吃萝卜、玉米、黄豆、大枣、海带、山楂、牛奶、花生、芹菜、黄瓜等食物,有效降低体内血脂,预防肾病综合征发作。

◎肾病综合征患者应忌食酱豆腐、咸菜、咸蛋、松花蛋等含钠食物。

纠正“三高一低”,是肾病综合征患者食疗的主要目的,这主要通过采用高能量、高生物价、高蛋白质饮食,限制钠摄入量,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饮食方式来实现。肾病综合征患者饮食宜清淡,适当饮水,多食含维生素多的蔬菜和水果,维生素及矿物质的补充也利于缓解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病情,宜选择富含铁及B族维生素、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食物。长期大量蛋白尿,使钙磷缺乏,导致骨质疏松,发生低钙血症,故必须注意钙的补充,多喝牛奶。明显水肿者还应限制进水量,也要多增加膳食纤维,以辅助降低血氮,减轻酸中毒。

肾病综合征患者应忌食酱豆腐、咸菜、咸蛋、松花蛋等含钠食物;禁食含碱主食及含钠量高的蔬菜,如白萝卜、菠菜、小白菜、油菜等。

适宜肾病综合征患者的食谱

胆,保护人体阳气生发的起点和动力

《黄帝内经·素问》指出:“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所谓中正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左是阴右是阳,胆就在中间,它就是交通阴阳的枢纽,让两边都不出现问题。胆是少阳之气,是人体一天阳气生发的起点和动力,所以少阳子时,夜里11点到凌晨1点,是阳气最少但又是最宝贵的时候,要养少阳,子时一定要睡觉。

五脏六腑为什么取决于胆?《黄帝内经》为什么把胆提到那么高的位置?

人要生存下去,首先必须有足够养分。养分的来源主要是人们每天的进食,人们吃了足够的食物,虽然有牙齿的帮助、胃肠的蠕动,但如果没有胆囊疏泄的胆汁参与或胆汁分泌疏泄不足,人体是吸收不到足够的养分的。胆的好坏影响到胆汁的分泌疏泄,而胆汁的分泌疏泄又会影响到食物的分解,食物分解的好坏影响到食物营养成分的吸收与转化,而营养成分的吸收转化又直接影响到人体能量的补充供给,能量补充供给又影响到其他脏腑的能量需求。所以才会有五脏六腑取决于胆的说法。

◎中医认为,胆的生理功能,与人体情志活动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对事物的决断及勇气方面。

胆有两大功能,一个是胆主决断,调情志;一是胆藏精汁,主疏泄。

(1)胆主决断,调情志:中医认为,胆的生理功能,与人体情志活动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对事物的决断及勇气方面。胆气豪壮者,剧烈的精神刺激对其所造成的影响不大,且恢复也较快。所以说,气以胆壮,邪不可干。如果胆的功能失常,就会出现情志方面的变化。胆气虚弱的人,在受到精神刺激的不良影响时,易生疾病,表现为胆怯易惊、善恐、失眠、多梦等精神情志病变。

(2)胆藏精汁,主疏泄:胆汁在肝的疏泄作用下进入胆囊、浓缩;同时,又在肝胆二气的疏泄作用下流入小肠,对食物做进一步的消化吸收。因此,胆汁疏泄正常,对脾胃、小肠的功能活动都十分有益。相反,如果胆失疏泄,胆汁藏泄功能发生障碍,就会影响到脾胃,使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失常,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厌油腻食物,腹胀,便溏等症。如胆汁上逆,会出现口苦,呕吐黄绿苦水等。

人在子时前入睡最宜养胆,而且子时阳气开始生发,此时入睡,有利于协调平衡人体的阴阳。

子时胆经当令,要入睡

子时是夜里11点到凌晨1点这段时间,这个时辰是新的一天的开始,人体也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循环过程,体内阳气开始生发,阴阳相交。古代的人非常重视这个时间段,通常会在这时静坐修行以求心肾相交。什么是心肾相交呢?心在南方,属火,肾在北方,属水,心肾相交就是要让心火向下走去温肾,肾水向上升腾起来润心,也就是实现阴阳结合。如果心火一直往上走,肾水一直向下去,心肾之间没有任何交联,阴阳相隔,人体就要出问题了。在中医看来,人体内部只有阴阳调和才会处于健康状态。

子时睡觉就像午睡一样重要,都是为了配合身体完成这个心肾相交的过程。此时,应好好睡觉,什么都不要做,不要打扰这个过程,让阳气好好生发。最好还是在11点以前就睡觉,让阳气好好地生发起来,否则是很伤身体的。

◎晚上11点之前一定要上床睡觉,这样能够起到养护胆经的作用。

小心坏习惯酿造胆病

胆病主要是指胆囊炎和胆结石,致病的原因大多是不良的生活习惯。经常不吃早餐,会使胆汁中胆酸含量减少,胆汁浓缩,胆囊中形成结石。另外,晚饭后常躺着看电视、报刊,饭后立即睡觉,晚餐摄入高脂肪等,也会使胃内食物消化和排空缓慢,食物的不断刺激又引起胆汁大量分泌,这时由于体位处于仰卧或半仰卧,便会发生胆汁引流不畅,在胆管内淤积,导致形成结石。如果经常吃甜食,过量的糖分会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使糖原和脂肪合成增加,同时胆固醇合成与积累也增加,造成胆汁内胆固醇增加,易导致胆结石。

因此,日常饮食应限制高胆固醇食物,多吃植物纤维类、富含维生素类食物;饮食以温热为宜,以利胆管平滑肌松弛,胆汁排泄;少量多次喝水可加快血液循环,促进胆汁排出,预防胆汁淤滞,利于消炎排石。

最后要告诫中老年人,应特别关注自己,不要得胆病,尤其是胆结石,因为罹患胆石症的以中老年人居多,且女性的患病率是男性的两倍。不要随心所欲,起居要有常,饮食要科学合理,睡眠要充足。

胃为后天之本,为仓廪之官

人体的生长发育、维持身体正常运行所需要的一切营养物质都靠脾胃供给。胃为后天之本,也是气血生化之源,是制造精血的源头。我们身上的精血全是通过胃消化食物而来的。

同时,胃是六腑之海,胃在六腑之中就像大海一样,六腑的运化全在于胃能否消化吸收。胃的好坏以及运化正常与否都对人体有着巨大的影响。那么胃的好坏跟什么有关呢?实际上跟吃、睡和情绪等都有关。

胃以降为顺,就是胃在人体中具有肃降的功能。胃气是应该往下行、往下降的,如果胃气不往下降,就会影响睡眠,导致失眠,这就叫作“胃不和则卧不安”。

胃好容颜就好

我们都知道胃是人体的加油站,人体需要的能量都来源于胃的摄取,但很少有人清楚胃的另一个重要功能—胃是人体的第二张脸。

虽然你看不见你的胃,但它每时每刻都反映着你的情绪变化。当你处于兴奋、愉悦、高兴的情绪状态时,胃的各种功能发挥正常甚至超常,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运动加强、食欲大增。如果你处于生气、忧伤、精神压力很大的消极情绪状态,就会使胃液酸度和胃蛋白酶含量增高,胃黏膜充血、糜烂并形成溃疡。在你悲伤或恐惧的时刻,胃的情形更糟—胃黏膜会变白、胃液分泌量减少、胃液酸度和胃蛋白酶含量下降,导致消化不良。所以,爱美的女性朋友一定要保持心情愉快,保护好“第二张脸”。

下面教追求美丽漂亮的女孩子们一个养胃的好方法。

煲一锅“花胶”,每天喝上一碗。花胶,也就是鱼的鳔,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是一种美容圣品。花胶有咸吃和甜吃两种。咸吃就是拿花胶煲鸡,加几颗红枣。花胶要先用水泡半天,去腥味,煲2小时就好了。甜吃是加冰糖、红枣、桂圆、枸杞、银耳一起煮。

◎当处于开心的情绪时,胃的各种功能发挥正常甚至超常,就会食欲大增。

吃好早餐养护胃气

所谓“胃气”,在中医中泛指以胃肠为主的消化功能。对正常人来说,胃气充足是机体健康的体现;对病人而言,胃气则影响到康复能力。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人有无胃气呢?答案是看一个人是否有饥饿感。

婴儿饿了,就哇哇地哭,这就是饥饿感;小孩子饿了,就闹着要吃饭,这就是饥饿感;成年人早晨起来就想吃东西,这就是饥饿感;病人病好点了,就有吃东西的欲望,这就是饥饿感。人只要有饥饿感,就说明这个人是正常人、健康人,也说明此人的胃气很好。

胃气是人赖以生存的根气,只可养,不可伤。因此在诊断上要审察胃气,在治疗上要顾盼胃气,在养生上要调摄胃气。胃气强壮,则气血冲旺,五脏和调,精力充沛,病邪难侵,可祛病延年。所以胃气是养生学中的关键问题。

那么,我们该如何调养胃气呢?

(1)吃好早餐:胃经在辰时当令,就是早晨的7~9点,一般这段时间大家都非常忙碌,赶着去上学、上班,但是不管多忙,早饭都一定要吃好,而且最好是在这段时间吃。因为这个时候太阳升起来了,天地之间的阳气占了主导地位,人的体内也是一样,处于阳盛阴衰之时,所以,这个时候人就应该适当补阴,食物属阴,也就是说应该吃早饭。

很多人以为不吃早饭就可以减肥,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早饭即使吃得再多也不会胖,因为上午是阳气最足的时候,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食物很容易被消化。胃经以后是脾经当令,脾可以通过运化将食物变成精血,输送给人体五脏。如果不吃早饭,9点以后,脾就是在空运化,它也没有东西可以输送给五脏,这时人体会有不适现象产生,比较明显的表现就是头晕。

(2)早餐要吃健康:一些人贪图凉爽,尤其是夏天,早餐喝蔬果汁代替热乎乎的豆浆、稀粥。这样的做法短时间内也许不觉得对身体有什么影响,但长此以往会伤害胃气。

从中医角度看,吃早餐时是不宜先喝蔬果汁、冰咖啡、冰红茶、绿豆沙、冰牛奶的。早餐应该吃热食,才能保护胃气。因为早晨的时候,身体各个系统器官还未走出睡眠状态,假如这时候你吃喝冰冷的食物,必定使体内各个系统出现挛缩、血流不畅的现象。也许刚开始吃喝冰冷食物的时候,不觉得胃肠有什么不舒服,但日子一久,你会发现皮肤越来越差,喉咙老是隐隐有痰不清爽,或是时常感冒,小毛病不断。这就是伤了胃气,降低了身体的抵抗力。

因此,早饭应该是享用热稀饭、热燕麦片、热羊乳、热豆花、热豆浆、芝麻糊、山药粥等,然后再配着吃蔬菜、面包、三明治、水果、点心等。

饭前先喝汤,养胃的良药方

常言道“饭前先喝汤,养胃的良药方”,这话是有科学道理的。这是因为,从口腔、咽喉、食道到胃,犹如一条通道,是食物必经之路。吃饭前,先喝几口汤,等于给这段消化道加点“润滑剂”,使食物能顺利下咽,防止干硬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

若饭前不喝汤,则饭后会因胃液的大量分泌使体液丧失过多而产生口渴感,这时喝水会冲淡胃液,影响对食物的吸收和消化。

汤可以是鸡汤、牛筋汤、猪蹄汤、鱼汤、肉皮汤、羊蹄汤、牛肉汤、排骨汤等。汤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效价不同,不同的汤可以起到不同的抗病防疾效果。

(1)鸡汤抗感冒。鸡汤,特别是母鸡汤中的特殊养分,可加快咽喉部及支气管膜的血液循环,增强黏液分泌,及时清除呼吸道病毒,缓解咳嗽、咽干、喉痛等症状。煲制鸡汤时,可以放一些海带、香菇等。

◎鸡汤能抑制身体因感冒引起的炎症和黏液的大量产生,从而减轻感冒带来的痛苦。

(2)排骨汤抗衰老。排骨汤中的特殊养分以及胶原蛋白可促进微循环,~50~59岁是人体微循环由盛到衰的转折期,骨骼老化速度快,多喝骨头汤可收到药物难以达到的功效。

(3)鱼汤防哮喘。鱼汤中含有一种特殊的脂肪酸,它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治疗呼吸道炎症,预防哮喘发作,对儿童哮喘病最为有效。

另外,急性病人要喝鱼汤,慢性病人不仅要喝鱼汤,也要喝牛肉汤;癌症病人不仅要喝鱼汤和牛肉汤,而且要喝牛筋汤;糖尿病和血黏稠的病人不仅要喝鱼汤和牛肉汤,还要吃肉皮冻等。

我们要想健康,就一定要先喝汤后吃饭。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饭前喝汤并不是说喝得多就好,要因人而异,一般午餐和晚餐前以半碗汤为宜,而早餐前可适当多些,因经过一夜睡眠后,人体水分损失较多。喝汤时间以饭前20分钟左右为好,吃饭时也可缓慢少量进汤。

总之,喝汤以胃部舒适为度,饭前饭后切忌“狂饮”。

最后,我们还要知道怎么熬汤最科学合理。

(1)熬汤用陈年瓦罐熬制效果最佳。熬汤时,瓦罐能均衡而持久地把外界热能传递给里面的原料,而相对平衡的环境温度,又有利于水分子与食物的相互渗透,这种相互渗透的时间维持得越长,鲜香成分溢出得越多,熬出的汤的滋味就越鲜醇,原料的质地就越酥烂。

(2)火候要适当。熬汤的要诀是:旺火烧沸,小火慢煨。这样才能把原料内的蛋白质浸出物等鲜香物质尽可能地溶解出来,使熬出的汤更加鲜醇味美。只有文火才能使营养物质溶出得更多,而且汤色清澈,味道浓醇。

(3)配水要合理。水温的变化,用量的多少,对汤的营养和风味有着直接的影响。用水量一般是熬汤的主要食品重量的3倍,而且要使食品与冷水共同受热。熬汤不宜用热水,如果一开始就往锅里倒热水或者开水,肉的表面突然受到高温,外层蛋白质就会马上凝固,使里层蛋白质不能充分溶解到汤里。此外,如果在熬汤的过程中往锅里加凉水,蛋白质也不能充分溶解到汤里,汤的味道就不够鲜美,而且汤色也不够清澈。

(4)熬汤时不宜先放盐。因为盐具有渗透作用,会使原料中的水分排出,蛋白质凝固,鲜味不足。

(5)熬制时间不要过长。长时间加热能破坏煲类菜肴中的维生素;加热1~1.5小时,就可获得比较理想的营养峰值,此时的能耗和营养价值比例较佳。

胃溃疡患者的自我保健和治疗

胃溃疡是一种多发病、慢性病,容易反复发作,因此要想治愈胃溃疡,是一个较为艰难持久的历程,这就需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自我保健。

日常生活自我保健法

胃炎的拔罐疗法

胃炎是指胃黏膜的炎症,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胃炎系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炎症,凡致病因子经口进入胃内引起的胃炎,称外因性急性胃炎,凡有害因子通过血循环到达胃黏膜而引起的胃炎,称内因性胃炎。

单纯拔罐法(胃脘痛)

取穴:中脘、神阙。

治疗方法:采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0~15分钟。

疗程:每日1次。

大肠为传道之官,小肠为受盛之官

中医认为小肠为受盛之官,大肠为传导之官。怎么理解这个“受盛”呢?受盛就是“承受和兴盛”,就是小肠接受由胃传送下来的水谷,将其解析变化成精微物质,并大量吸收,使体内的精微物质非常富足,故称“兴盛”。这些精微物质就是“精”,精就是能兴盛人体脏腑功能和真阳元气的最基本的物质。

大肠是主传道的,水谷被小肠吸收后,那些糟粕和少量没有被吸收的水谷精微仍然是清浊混杂,但是浊的多清的少,这时就需要大肠的道路来传输。传输的过程就是要在大肠中进行最后的过滤以分别清浊。清者,包括一些营养和水最后被彻底吸收和利用;浊者,是那些糟粕就会被传送到魄门也就是肛门,被排出体外。

大肠当令要排便

大肠经起自食指桡侧顶端,即挨着拇指的一侧,沿着食指桡侧上行,经过第一、二掌骨(食指和拇指延伸到手掌的部分)之间,进入两筋之中,向上沿前臂桡侧进入肘外侧,再沿上臂外侧上行,至肩部。其分支从锁骨上窝走向颈部,通过面颊,进入下牙槽,再绕回口唇两旁,在人中出左右交叉,上夹鼻孔两旁。

大肠经值班是在卯时,也就是早晨5~7点。为什么这个时候正是排便的时间呢?

一方面,一般5~7点天就亮了,也就是天门开了,与天门相对应的是地门,即人的肛门也要开,所以就需要排便。另一方面,这个时候,人体的气血也到达大肠,身体经过一夜的代谢,已将废物输送到大肠,这时如果不把废物排出体外,又会重新代谢吸收,所以,5~7点起床排便是最好的。没有养成习惯的人也可以在这段时间到厕所蹲一会儿,长期坚持对身体有好处。

小肠主管消化和吸收

小肠主要接受由胃传送下来的水谷,将其分解成精微物质,并大量吸收,使身体满足其所需的精微物质,要保养好小肠,平时应该从饮食上入手,通常情况下,在下午1~3点,此时是小肠经当令,也就是保养小肠的最佳时段。下午1点之前,一定要把中午饭吃完,这样到了小肠经当令的时候就可以最大化地吸收食物的营养。

午餐一定要吃好,饮食的营养价值要高、要精、要丰富。午餐以简单、重质不重量为原则,避免吃得过饱,否则整个下午都会觉得没有精神。午餐可以选择增强心脏功能的食物,如羊肉、牛肉、山楂、草莓、萝卜、胡萝卜、黄豆及胡椒、辣椒、紫苏等食物。不过羊肉含有较多脂肪,只能吃少量,牛肉也不宜吃得太多。

如果午餐吸收不好的话,就会在体内产生大量的垃圾。一些女性常长黄褐斑,有的医家认为其小肠有病,光靠美容是没用的,还要重视内部调养。

不可不知的人体之气—屁

我们吃进肚子里的食物有些未被分解,如果未被分解的部分包含纤维和糖类,就会成为大肠菌的食物。大肠菌饱餐后就会排气,这些气体在体内累积,产生一股气压,当压力太大时,就会被排挤出体外,形成屁。

屁的多少与人们的饮食习惯有关。有些人爱吃洋葱、甜食、豆类和面食,由于这些食物分解后可产生大量氢、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气体,所以食后往往会废气大增,不断放屁。屁的多少还与人的消化机能强弱有关。消化不良时,肠道细菌发酵快,容易产生气体而使人放屁。

科学家调查发现,一个人每天放屁大约14次,每个人每天释放的废气,大约500毫升。屁虽臭,但放屁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将对人身体不好的气体排泄出去,有利健康。如果一天到晚一个屁都没有放,极有可能是胃肠道出了毛病。在接受阑尾炎等腹部手术后,医生和家属常会询问病人“有没有放屁”,这是因为“放屁了”是手术后肠子没有粘连到周围组织,并且开始正常工作的证据。

◎生活中屁的多少与是否爱吃洋葱、甜食、豆类和面食有很大的关系。

呵护膀胱,驱除体内毒素

膀胱是一个储存尿液的器官,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储尿和排尿。中医认为肾与膀胱相表里,《黄帝内经》上说“肾开窍于二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肾是作强之官,肾精充盛则身体强壮,精力旺盛;膀胱是州都之官,负责储藏水液和排尿。它们一阴一阳,一表一里,相互影响。所以说,如果撒尿有问题,就是肾的毛病。另外,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说有的人因为惊吓,小便失禁,其实这就是“恐伤肾”,恐惧对肾脏造成了伤害,而肾脏受到的伤害又通过膀胱经表现出来了。

同样,肾的病变也会导致膀胱的气化失调,引起尿量、排尿次数及排尿时间的改变,而膀胱经的病变也常常会转入肾经。“风厥”多是由于膀胱经的病症转入了肾经所致。《黄帝内经》中说:“巨阳主气,故先受邪,少阴与其表里也,得热则上从之,从之则厥也。”足太阳膀胱经统领人体阳气,为一身之表,外界的风邪首先侵袭足太阳膀胱经,膀胱与肾相表里,膀胱经的热邪影响到肾经,肾经的气机逆而上冲便形成了风厥。

从生活细节之处养护膀胱

膀胱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养护,方法如下。

(1)多饮水:饮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膀胱内尿液的浓度,对膀胱癌的发生有重要影响。饮水量少者膀胱中的尿液必然少,而致癌物质从肾脏排泄到膀胱后,在尿液中的浓度也相对较高。这些高浓度的致癌物质会对膀胱黏膜造成强烈的刺激。同时,饮水量少者,排尿间隔时间必然延长,这就给细菌(如大肠杆菌)在膀胱内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膀胱癌患者,大多数是平时不喜欢饮水、饮茶的人。

(2)这样避孕损害膀胱:有的男士为了达到避孕效果,射精前用手指压住会阴部的尿道,不让精液射出。那精液流到哪里去了呢?精液发生倒流进入膀胱了,在房事后第一次排尿时会在尿液中发现有白色混浊物,就是精液。经常这样做除了会导致性功能障碍外,还容易发生逆行射精现象,就是即便不压迫尿道,也无精液射出。精液经常流入膀胱,会使尿道和膀胱产生憋胀和灼热等不适感,并容易引起尿道炎症。

(3)男士排尿时的注意事项:男士排尿时,尽量把裤子脱得足够低,以免压迫尿道,阻碍尿流。阴囊处是尿道最宽也最有可能积存尿液的地方,所以在排尿结束之前,最好在阴囊下面轻轻地压一压,使可能残存的尿液都排出来。否则,在排尿完毕后,有可能会有尿液流到内裤上。

摆脱尿多的困扰

正常成人每24小时的排尿量为1000~2000毫升,如果超过2500毫升,则为多尿。多尿可能是一些疾病的信号。

下面补肾菜谱,让你轻松摆脱夜尿多的烦恼!

巴戟胡桃炖猪脬

材料:猪脬200克、巴戟天30克、核桃24克、盐3克

做法:

(1)将巴戟、胡桃肉洗净,猪脬用粗盐擦洗净,用沸水烫过。

(2)把巴戟、胡桃肉放入猪脬内,置于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文火隔开水炖一小时,调味即可,随量饮用。

健康提示:肾病属肾气不足者,症见小便频数,夜尿多,或排尿无力,腰膝酸冷,或泌尿系结石久不能排,面色白,福气祛弱,或遗尿等,肾病阴虚火旺者不宜饮用本汤。

尿频揭示了哪些疾病

有些人每天晚上起来上好几次厕所,不仅严重影响睡眠质量,而且更严重的是,这可能是某种疾病发出的信号。

尿频的人应该谨防的5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