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心理因素影响人际关系(2)
所谓误会指的是对人的看法与实际情况不符,而无意之中产生的认识上的错觉。一方面,由于自身的言行不够谨慎,言谈行事欠周到、细致、精明之处,致使他人不能准确地领会你的意图,从而产生误会。另一方面,由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学识、价值观、气质、心境等,对同一件事、同一句话,不同人的理解是不同的,当人们以自己的眼光来看他人的时候,就容易误解他人。
一旦人与人之间产生了误会而又不能及时化解,那么后果是相当可怕的。除了让双方都非常痛苦、烦恼、难堪之外,甚至可能会引发始料不及的悲剧。比如,当朋友之间产生了误会,如果不及时化解,就有可能使友情破裂,甚至双方由朋友变成仇人。所以,陷入误会的圈子后,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理智地采取有效的方式予以解除。下面有几点是需要我们注意的:
(1)消除自我委屈情绪。出现误会后,总以为自己正确、有道理,而对方简直就是无理取闹、不可理喻;自己是受委屈的人,对方是欺负自己的人。如果怀有这样的委屈情绪,就必定不愿开口向对方解释。这是非常不利于化解误会的。此时,我们一定要放下心中的委屈,要这样想:“也许真是我什么地方做得不好,才让他有这样的误会,也难怪他反应那么大了。”为对方不合理的行为找到合适的理由,心里的委屈自然也就不存在了。放下委屈后,只要我们真诚地向对方表明心迹,误会便会消除。比如:同朋友当众讨论一个问题,谁知越说越激烈,无心之中说了许多过头的话,伤害了他,使他误以为你是故意让他难堪而使自己出风头。这时,你就不能认为他小家子气,竟然这样误解你、冤枉你,而要想到自己确实做得有些过了,应真诚地向他道歉,这样才能保持友谊。否则,就会因一次争论而导致朋友关系破裂,甚至水火不容。
(2)查清原因方可化解怨恨。产生误会后,一方怒气冲冲地兴师问罪或者怨恨对方、敌视对方;而另一方也觉得莫名其妙、满腹狐疑,完全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这样的情况也不少。此时,被误解的一方就一定要冷静,必须下一番工夫内查外调,搞清楚对方的误解源于何处,否则,怎样解释都是徒劳的,弄不好还会误会加误会。
(3)战胜自己的懦弱,当面说清。误会的类型各种各样、形形色色,但最简捷、最方便的解决法便是当面说清。有人由于懦弱,不敢面对,结果使问题越来越复杂。记住,误会产生,双方一定要当面说清,不要找第三者传话。其一,这样显得没有诚意;其二,由于第三者并非当事人,不了解具体情况,很容易用错了语气,传错了话,让误会加深。因此,一定要克服困难,战胜懦弱,想方设法当面表明心迹。
(4)及时解释。误会产生后,有的人碍于面子,觉得一时不好启齿,便想:“过段时间再说吧!也许到时候他自己就明白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时间越拖越长,误会越陷越深,到最后成了“死结”,更加不好解决。所以,有了误会要及时解释清楚,时间越长越被动。
5.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哈曼·托勒是美国斯迈尔公司总裁,他在与那些大电器公司进行长期承包合作的时候,很注意对公司的要人进行感情投资,即使是对那些显得无关紧要的年轻职员,他也同样殷勤对待。
无疑,哈曼是个社交的高手,他非常明白自己今天的付出将在日后带来什么。所以,当自己的目标人物身上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比如晋升为经理时,哈曼就会在第一时间跑去祝贺、赠送礼物,同时还邀请对方到高级餐馆用餐。面对哈曼这种盛情的款待,对方会怎样呢?他们自然会在心里想:“我从未给过这位老板任何好处,而且现在他也不可能从我身上获得什么好处,但是他对我仍是这样真诚!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要好好报答他。”
哈曼善于利用心理学中的“互惠定律”,因而使自己的公司在竞争十分激烈的生意场上,生意日益兴隆。
由此可见,互惠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际关系。其实,人与人相处就是这样:“给予就会被给予,剥夺就会被剥夺;信任就会被信任,怀疑就会被怀疑;爱就会被爱,恨就会被恨。”这就是心理学上的互惠定律。
心理学上的很多实验都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遵循着互惠定律,比如:心理学家巴克曼随机选取互不相识的被试者,他分别单独告诉被试者:“小组里的××很喜欢你。”当然,这些好感信息都是巴克曼杜撰出来的。
在小组经过一次讨论后,巴克曼告诉被试者,小组将被解散,要重新组成两人小组进行讨论,被试者可以将自己的选择对象写在纸条上,作为分组的参考。
结果,被试者选择的几乎都是巴克曼说的喜欢他们的那个人。
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圣诞卡片实验也是很好的证明。
在某个圣诞节的前夕,艾宾浩斯给一群素不相识的人寄去了圣诞卡片,而这些对象也是随机抽取的。
艾宾浩斯寄卡片的时候,他对回音并没有抱太大希望。然而,真实的情况是,他收到了一堆这些陌生人回寄的卡片。
这两个实验有力地证明了,互惠关系定律对我们的人际关系有着重大的影响。那么,为什么当人有所得到的时候,就会在将来的某个时候回报呢?
简单地说,这出于人的负债感。比如,超市经常会设有让顾客免费品尝的商品促销活动。很多人都发现,如果接受了那个满面笑容的促销员递过来的免费品尝食品,即使自己并不那么钟情食品的味道,也会或多或少象征性地买一点。其实这就是商家很好地应用了“互惠定律”,把让人产生负债感的自然力量释放出来,进而成功地销售了自己的商品。
那么在现实中,我们怎样才能让“互惠定律”产生作用呢?在正式运用互惠关系定律的操作过程中,我们要掌握以下小技巧:
(1)要了解对方,并给予对方理解。只有充分了解对方,才不会有“吾之蜜糖,彼之砒霜”的情况发生。而给予对方理解正是一种最基本的互惠,这是对对方的尊重,是获得对方对你的肯定的前提;否则,很容易引起对方对你的“反射性”否定,进而产生负面效果。
(2)要经常表达感激之情。心理学家指出,人际交往是朝着酬赏增加和代价减弱的方向发展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物质酬赏带给人的满足感会越来越弱,而心理酬赏则不会。因此,要想满足对方越来越多的酬赏需求,只有选择心理酬赏才是明智的,而感恩正是心理酬赏的一种主要方式。
另一方面,经常表达感激之情能够感染对方,让他也知道感恩,使互惠的效果得以保证。
(3)永远不要抱怨。我们必须知道,在付出到获得之间,有一个时间过程,有时这个等待的时间会远远超过我们所预期的。如果这时我们抱怨,那么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会白费。
(4)改变自己。蒙哥马利说:“对别人经常心灰意冷、束手无策的人,他们不是无法改变别人,而是不能改变自己。”当我们发现自己所作的努力完全石沉大海的时候,我们要自我反省,然后改变自己。问问自己是不是一开始就选错了对象,毕竟这个世界上两个人天生不合的情况是存在的;想想自己是否有做得不当的地方,对于度的把握是否恰当。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所谓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心理关系,这种关系是在彼此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是直接的和可感知的,并且蕴涵着一种价值关系。换言之,互惠与互利是人际关系的一个准则。想要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要做到与对方在心理上互惠,然后才能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达成互惠,建立起彼此之间的友谊。
6.从心理上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们之间从互不相识,变得喜欢对方、和对方成为朋友,或者讨厌对方、和对方对立起来,真的是一个非常奇妙的过程。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呢?其实,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距离是影响人际关系亲疏的重要内容。
美国心理学家克思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让一位男性同时和两位女性说话,一位女性坐在离他0.5米的地方,另一位女性坐在离他2.4米的地方。等谈话结束后,询问这位男性对谁的好感多一点。
结果显示,男性普遍认为,自己对坐在0.5米远地方的那位女性更有好感。
1956年,心理学家怀特也做了一个针对相关问题的调查研究。这次的调查研究是针对一个叫派克森林的郊区居民点的友谊模式进行的。
派克森林的居民到这里定居的时间相差不远。他们住房的外观都很相似,居民住房的位置大都是随机选取的,因此,谁和谁成为邻居带有偶然性和随机性。
接下来,怀特对这里居民的社交对象和交往频率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他发现,人们的社交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邻近性,他们的交往对象几乎是都离自己家较近的几个街区范围以内的居民。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住得很近的人明显地容易建立友谊,更容易彼此喜欢和吸引,更容易成为朋友。人们常说“远亲不如近邻”,就是这个道理。
事实上,对人际关系的亲疏产生影响的不仅仅是空间上的距离,兴趣、喜好上的距离也对人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会因为彼此在某些方面比较接近而感到相互之间更加容易接近;而这种相互接近,通常又会催生彼此之间的亲切感,进而更加乐于接近对方、体谅对方。心理学上把人际交往中的双方由接近而亲密、由亲密而进一步接近的这种相互作用叫做“亲和效应”,也叫“近水楼台效应”。心理学家们通常用“自己人”来形容这种亲和关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外表反映了其内心,服饰、言行、眼神等都在向别人传达着某种信息,让别人读出你是否友善,是否愿意与人交谈。没有人愿意接近一个表面看起来孤傲的人,因为没有人愿意看到自己被拒绝的场面。因此,人们往往乐于去接近那些在他们看起来比较容易亲近的人。
人们在人际交往和认知过程中往往存在一种倾向,即对于与自己较为亲近的对象会更加乐于接近。人都喜欢待在熟悉的环境里,和熟悉的、和善的朋友交流。这不仅让人们觉得没有危险,而且这种氛围更具感染力。
劳伦是位来自洛杉矶的经验丰富的女商人。她穿着时髦,讲究品位。因为想放慢生活节奏、得到更多的归属感,劳伦搬到西南部的一个小城镇。她喜欢这个城市和这里的居民,但是她感到自己在这里并不受欢迎。她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有朋友给她指出,她的衣着谈吐让当地人觉得她是在装腔作势,让人产生一种距离感。于是,劳伦开始改变自己的穿着和说话方式,她穿着很随意的衣服,与当地人谈论当地的事情,试着让自己多参加当地人的社交活动,试着让自己看起来更加容易接近。慢慢地,她发现自己变得与新邻居和新同事更加容易交流了。
在现实生活里,人们往往更喜欢把那些与自己志向相投、利益一致,或者同属于某一团体、组织的人视为“自己人”。在其他条件大体相同的情况下,所谓“自己人”之间的交往效果往往会更为明显,其相互之间的影响通常也会更大。因为是“自己人”,所以会感到相互之间更加容易接近。而这种相互接近,通常又会使交往对象之间产生亲切感,从而更加相互接近、相互体谅。
因此,人们要想使自己的热情能够得到对方的正面评价,就应该在交往过程中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制造共同点,从而使双方都处于“自己人”的情境中,从而产生亲近感。
在人际交往中,切忌高高在上俯视众生,那样大家都会远远地看着你,而不会真正地与你谈心。只有深入了人心,大家觉得你可亲了,才会与你接近。
心理学家认为,人缘好的人,他们在有意或无意中利用了心理学上的“亲和效应”,其中关键点是挖掘共同点,成为自己人。就是找出自己与周围人的共同之处,它可以是血缘、姻缘、地缘、学缘、业缘关系,可以是志向、兴趣、爱好、利益,也可以是彼此共处的同一团体或组织。
7.消除以貌取人的心理
生活中,我们常听人说“某某一看就不是个好人”“某某面善”。对于那些看起来“贼眉鼠眼”和“慈眉善目”的人,相信大家在内心都会对其有个最基本的判断。通常情况下,多数人都会认为前者非奸即盗,后者却是大慈大悲,而无论是小说里描写的人物形象,还是荧屏上诠释的角色,也大都与普通人对人物本质的判断相似。很显然,这是以貌取人。
据说在我国的春秋时期,有位名为澹台灭明的武城人,字子羽。此人长得丑陋无比。他想拜孔子为师,但是孔子看他体态、相貌丑陋,便没有产生好的第一印象。当时,孔子认为,如此丑陋的人怎么会有才华呢?因此,便表现得极其冷漠,不愿将子羽收为弟子。对此,子羽也有所察觉,因此便主动告退,回家自学。在家中自学的子羽严格要求自己,他不攀附权贵,不鄙视贫者,努力修身养性,刻苦自强,最终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而孔子所收的弟子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人。此人眉清目秀、玉树临风,且能言善辩。第一次见面,孔子就对他产生了好印象,认为此人将来必定会很有出息。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孔子也日渐发现,宰予虽面貌端庄,却缺乏品行又懒惰成性。为此,孔子骂他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