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 莎剧译者研究
众所周知,译者参与翻译整个过程,其重要地位不容忽视。近年来,对莎剧译者及其相关研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逐步发展成为莎剧翻译研究的重要领域。
1.3.4.1 莎剧译者翻译共性研究
国内外对于翻译共性的定义存在不同界定。张美芳(2004)把直译法、意译法、语义翻译法与交际翻译法、异化翻译法、归化翻译法等都类归为翻译共性,我们采用这种翻译共性定义。目前莎剧译者翻译共性的讨论较多,可以说是莎剧译者研究相对比较成熟的领域。
李燕(2008)以《罗密欧与朱丽叶》朱译本和梁译本为个案,比较了两位译者在称谓、典故、双关语、猥亵语及素体诗方面所采用的翻译共性差异,认为朱生豪和梁实秋采取不同翻译共性在于他们的翻译目的、翻译赞助人以及他们生活的社会文化背景存在差异。陈玲(2008)把翻译共性划分为不同的归化和异化等级,并以此为基础比较了朱生豪和梁实秋31部莎剧译本中的160个独特文化隐喻表达的翻译共性。研究结果表明:两版本在翻译共性上有较大差异,在文化态度上也不尽相同。该文指出翻译共性的选择虽然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但是具有多变性和随机性。胡世荣(2007)尝试运用语料库研究方法对《哈姆雷特》和《奥赛罗》朱译本和梁译本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分析两位译者翻译文化限定词、“that”引导从句和被动语态的策略与方法,观察朱生豪和梁实秋在归化和异化翻译共性运用上所表现出的不同倾向。该文应用平行语料库对莎剧译者翻译共性进行了探索研究,为译者翻译共性研究提供了崭新的维度和研究方法。
此外,朱涛、张德让(2009)通过对梁实秋莎剧翻译的语言文体选择、戏剧文本需要和译者文化倾向等方面探讨梁译莎剧的充分性,认为梁实秋翻译共性与译者的翻译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黄泽英(2008)从读者接受理论视角探讨读者在译者翻译共性选择中的介入作用。郭瑞洁(2010)从改写理论出发探究诗学和意识形态如何影响翻译过程,进而使得朱生豪运用雅化翻译共性。总之,这些研究都大大丰富了莎剧译者的翻译共性研究,推动莎剧译者翻译共性研究不断向前拓展。
1.3.4.2 莎剧译者翻译风格研究
译者一直被标签为作者和原作的附属,长期被排除在译学研究视野之外。随着译学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地位逐渐被凸显,译者风格也就逐渐进入译学研究范围之内。
龙佳红(2003)以《威尼斯商人》为个案,从阐释学的前理解概念和语言差异两个方面对朱生豪翻译风格进行了探究。该文以深厚的阐释学学识论证了莎剧汉译中译者风格的存在,同时还对译者风格不同类型进行了界定。高亚欧(2011)则在莎剧译者风格研究的方法改进上做了有益的尝试。该文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考察了《哈姆雷特》朱译本、梁译本、卞之琳译本在词汇和句法特征上的差异,并对3位译者在语言运用上表现出来的差异进行定量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词汇层面,卞之琳用词最为丰富,梁实秋次之,朱生豪用词最为单一;在句子层面,朱译平均句长值最大,卞译次之,梁译最小;卞之琳尽量避免使用翻译体语言,口语化倾向更为明显,而朱译本和梁译本中则有大量的欧化句式,而这显然与我们通常了解的朱生豪翻译风格大有不同。
然而,这些研究仅仅基于个别译本的分析推断译者翻译风格,这在数理统计和逻辑论证上都存在风险,值得莎剧译者风格研究者引起格外注意。然而,这也表明基于莎剧全集译本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有待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