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 结果与分析
3.4.3.1 数据统计与分析
我们对于莎剧中逻辑关系连接词汉译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表3.8所示。
表3.8 莎剧中逻辑关系连接词汉译的隐化趋势分析
根据表3.8,就以上逻辑关系连接词的汉译而言,方译本的隐化比例最高、隐化趋势最为突出。
我们对隐化与对应趋势、3个莎剧汉译本的隐化趋势以及各类逻辑关系连接词汉译的隐化趋势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1)莎剧汉译本中隐化与对应趋势的比较
我们对莎剧汉译本中逻辑关系连接词汉译的隐化与对应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如表3.9所示:
表3.9 莎剧汉译本中逻辑关系隐化与对应趋势比较
根据表3.9,梁译本、朱译本和方译本中,对应译法的频数分别为11015,10144和9148,隐化的频数为分别为12904,13775和14771,隐化频数均显著高于对应频数(X2=149.184,p<0.001;X2=551.2,p<0.001;X2=1321.883,p<0.001)。显然,以上译本中,4大类逻辑关系连接词的隐化趋势显著高于对应趋势。
2)莎剧汉译本中隐化趋势比较
我们对莎剧3个汉译本的隐化趋势进行比较,具体结果见表10:
表3.10 莎剧汉译本中逻辑关系隐化频率
由表3.10可知,方平的隐化频数和比例最高,朱生豪其次,梁实秋相对最低。我们进行两两对比并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如表3.11所示:
表3.11 莎剧汉译本中逻辑关系隐化趋势比较
由表3.11可知,上述译本中逻辑关系连接词隐化的趋势存在显著差异。相比较而言,方译本显著高于梁译本和朱译本,梁译本显著低于方译本和朱译本。就逻辑关系连接词的隐化趋势而言,方译本最为显著,朱译本其次,梁译本较不显著。
3)莎剧汉译本中不同逻辑关系汉译的隐化趋势比较
我们还比较分析了莎剧汉译本中不同逻辑关系的隐化趋势,具体结果如表3.12所示。
表3.12 莎剧汉译本中逻辑关系隐化趋势比较
根据表3.12,梁译本和朱译本中,转折、因果和条件关系的对应频数均显著高于隐化频数。并列关系的隐化频数显著高于对应频数。方译本中,转折关系的对应频数低于隐化频数,但不具有显著差异(X2=1.419,P=0.234);因果和条件关系的对应频数显著高于隐化频数,而并列关系的隐化频数显著高于对应频数。因而,莎剧汉译本中并列关系的隐化频数均显著高于对应频数,转折、因果和条件关系的隐化频数均低于对应频数。另外,由隐化频率看出,3译本中因果关系隐化频率差异最大(17%-29%-45%)。
另外,对四类逻辑关系在3译本中的汉译情况进行统计,如表3.13所示。
表3.13 四类逻辑关系在三译本中的汉译总计
就隐化频率而言,并列关系隐化频率最高,转折关系的隐化频率较高,因果关系次之,条件关系最低。对其差异进行卡方检验,结果如表3.14所示。
表3.14 四类逻辑关系隐化差异比较
由以上卡方检验结果可知,3个译本中四类逻辑关系隐化都具有显著差异。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莎剧3个译本中逻辑关系隐化趋势均较为显著,不过这些译本的隐化趋势存在显著差异。此外,以上莎剧汉译本中,并列关系隐化趋势最为显著,频率最高,转折关系隐化频率较高,因果关系隐化频率较低且在3个译本中差异最大,条件关系隐化频率最低。
3.4.3.2 莎剧汉译本中逻辑关系隐化特征及规律
为分析莎剧汉译本中逻辑关系隐化特征及规律,我们对3个译本中隐化频率最高的并列关系和隐化较高的转折关系以及隐化差异较大的因果关系进行了考察,发现这几类逻辑关系的隐化趋势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A.合译并列关系连接词所连接的句子成分;B.选用两个并列句,隐化连接词所表示的逻辑关系;C.如果两个逻辑关系连接词并用,将其中一个连接词所表示的逻辑关系隐化;D.将逻辑关系隐化于行为过程中;E.将原因前置,凭借小句顺序体现因果关系;F.以语气体现因果关系;G.采用句式转换译法,将因果关系隐化。
A.合译并列关系连接词所连接的句子成分
英语中多用并列关系连接词(如“and”和“or”)来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并列的名词,译为汉语时通常采用合译法,隐化并列关系。以下为在语料库中检索到的表示并列关系的词语实例,如表3.15所示。
表3.15 并列关系合译隐化实例
表3.15中所示并列关系词语在3个译本中具体译法不同,但并列关系均被隐化。此外,并列关系连接的句子成分可加以概括,采用合译法译出,如:
(26)Am I or that or this for what he’ll utter,That will speak any thing?
梁译本:他是什么话都说得出口的,难道听他信口乱说,我便是如此这般的一个人了么?
朱译本:难道随着他的信口胡说,就可以断定我的为人吗?
方译本:难道他这种人对我说三道四,能说明问题?
(27)yet he hath left undone That which shall break his neckor hazard mine,Whene’er we come to our account.
梁译本:可是他忘记了一件事,等到我们清算的时候,两个人要分一个你死我活。
朱译本:可是他还有一件事情留下没有做,在我们最后清算的日子,它将要使我们两人中间有一个人牺牲。
方译本:但他却留下一事没做,在我们最后清算的日子到来时,我们两人毕竟有一人将鹿死他手。
以上两例中,对于连接词“or”体现的并列关系,3位译者都采用了隐化译法,将其连接的词语或小句的意义合并概括。例(26)中,“Am I or that or this”合译为“如此这般的一个人、为人、说三道四”。例(27)中,“break his neck or hazard mine”合译为“你死我活、有一个人牺牲、有一人将鹿死他手”。
B.选用并列句式,隐化逻辑关系
(28)you have the grace of God,sir,and he hath enough.
梁译本:您有的是上帝的恩惠,他有的是不少的财富。
朱译本:他有的是钱,您有的是上帝的恩惠。
方译本:你有的是“福如东海”,他有的是“财比南山”。
例(28)中,并列关系连接词“and”表示一种对比关系,突出两人拥有东西的不同。翻译时,3位译者都采用并列的句式结构将原文的逻辑关系隐化。
C.两个逻辑关系连接词并用,将其中一个连接词所表示的逻辑关系隐化
(29)I’ll have my bond,and therefore speak no more.
梁译本:要按照借约办,所以不必多说了。
朱译本:一定要照约实行,所以请你闭嘴吧。
方译本:照借据办理,那还有什么好多说的?
例(29)中,并列关系连接词“and”和因果关系连接词“therefore”连用,这一句型在莎剧语料库中共出现53次,3位译者都将“and”代表的并列关系隐化。
(30)Duke.Beshrew me,sir,but if he make this good...
梁译本:公 我敢说,先生,如果他是真的这样好,
朱译本:公爵真的吗?要是他真是这样好法,
方译本:公爵恕我冒昧,先生,如果他这么好,
例(30)中,转折关系连接词“but”和条件关系连接词“if”连用。这类句型中转折关系在3个译本中的翻译情况如表3.16所示。
表3.16 “but if”中转折关系在三译本中的翻译情况
由表3.16可知,梁译本中“but if”引导的转折关系隐化频率高于朱译本和方译本。
D.将逻辑关系隐化于行为过程中
当逻辑关系连接词与行为动词连用时,连接词所体现的逻辑关系常被隐化。我们统计分析了对莎剧3个译本中并列关系“and”和转折关系“but”与行为动词“go”、“come”、“get”连用时逻辑关系的隐化频数,结果如表3.17所示。
表3.17 三译本中“and”、“but”与行为动词连用时逻辑关系的隐化频数及频率
由表3.17可知,逻辑关系连接词与行为动词连用时,3个译本中逻辑关系的隐化频率都较高。
我们还对以上词语前后句子进行分析,发现连接词的前句大多含有相呼应的动词,如:
(31)If you think so,then stay at home and go not.
梁译本:如果你这样想,就留在家里,别去。
朱译本:既然如此,那么住在家里不要去吧。
方译本:您要是这样想,那就待在家里别走了。
例(31)中,3个译本都将并列关系隐化于行为过程中,前后两个动词“stay”和“go”呼应,动作语义得到突显。
E.将原因前置,凭借小句顺序体现因果关系
(32)DUKE Therefore we marvel much,our cousin France would in so just a business shut his bosom against our borrowing prayers.
梁译本:公所以我很惊异,我的法国国王老兄在这一桩公正有理的事上竟拒绝了我的乞援的请求。
朱译本:公爵所以我很诧异我们的法兰西王兄对于我们这次堂堂正正的义师,竟会拒绝给我们援手。
方译本:公爵法兰西王兄对我们的正义事业却毫不关心,拒绝我们求援的请求,对此我们感到很惊奇。
例(32)为因果关系句。众所周知,英语以连接词体现逻辑关系,而汉语多以小句顺序体现逻辑关系,因在前,果在后。此例中,英语原文未遵循时间先后顺序,以“therefore”一词说明结果再引出原因。3个莎剧汉译本采用不同方法翻译原文中因果关系连接词“therefore”及其所表示的因果关系。梁译本和朱译本将该词译作“所以”,并按照英语原文的顺序进行翻译。方译本则将这一因果关系隐化于事件发生的顺序。
F.以语气体现因果关系
(33)Because their business still lies out o’door。
梁译本:因为男人办事总是在外面奔波。
朱译本:因为男人家总是要在外面奔波。
方译本:他们要出门去办事儿呀。
例(33)中,就因果关系连接词“because”的汉译而言,方译本所采用的方法不同于梁译本和朱译本。梁译本和朱译本均采用对应译法,直接叙述原因。方译本则将因果关系隐化于语气中,以强烈的语气体现说话者的态度。
G.采用句式转换译法,将因果关系隐化
(34)Foul words is but foul wind,and foul wind is but foul breath,and foul breath is noisome;therefore I will depart unkissed.
梁译本:恶声只是恶风,恶风只是恶气,恶气是讨人嫌的;所以我要走了不能让你亲嘴。
朱译本:骂人的嘴是不干净的;不要吻我,让我去吧。
方译本:臭骂人,就是嘴巴臭;嘴巴臭,就是口臭;口臭是最讨人厌了,怎么还想跟人香嘴呢?快放我走吧。
例(34)中,梁译本采用对应译法,将因果关系连接词对应译出。朱译本较为灵活,将“therefore”引导的语句译作祈使句,因果关系被隐化。方译本最为灵活,以反问句体现说话者的情感态度,原文的逻辑关系被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