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
崔颢,汴州人。开元十一年,登进士第。有俊才,累官司勋员外郎。天宝十三年卒。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是一首览胜名篇,历来被后人传颂不已。它融写景、抒情和优美的神话传说于一炉,写景如画、情景交融,在鲜明的色彩中又有一丝空灵,读来余韵悠长。相传当年李白登黄鹤楼,见崔颢此诗后欲赋诗而敛手,言“眼前有景道不得,为有崔颢在上头”。即云崔颢已把此意写绝,无法再出其右。黄鹤楼:旧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大桥武昌桥头黄鹤矶上,背靠蛇山,俯瞰长江。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昔人,传说中的仙人。其说法有二:一说三国时蜀人费文跨鹤登仙,曾在黄鹤楼上憩息;另一说仙人子安曾乘鹤经过黄鹤楼。句意为:昔日的仙人早已乘着黄鹤飞升而去,此地只留下一座空空的黄鹤楼供后人追寻仙踪。首联阐述楼名来历,为黄鹤楼罩上一层神秘又美丽的色彩。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悠悠,飘荡的样子。句意为:黄鹤随仙人飞去之后便再也没有飞回,千百年来,只有天空悠悠飘荡的白云陪伴着这座孤楼。颔联写诗人登楼时的主观感受。这两句由神话传说回到现实,以鹤去楼空来表现诗人登楼时的寂寞之感。“白云千载空悠悠”既让人浮想联翩,又饱含沧桑之感。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晴川,指阳光照耀下的汉江。历历,一一分明的样子。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鹦鹉洲,地名,位于汉阳西南二里长江中,后渐被江水冲没,现已不复存在。东汉末年,黄祖杀祢衡而埋于洲上,因祢衡曾作《鹦鹉赋》,故后人称其洲曰鹦鹉洲。句意为:明媚的阳光映照着长空,阳光之下汉阳的绿树清晰可见;长江中的鹦鹉洲上草木葱茏,郁郁青青。这两句写景如画,生动地描绘了黄鹤楼周围的美丽景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乡关,故乡。烟波,雾气弥漫的水面。尾联的大意是黄昏时分,暮色苍茫,江面上雾霭沉沉,我的家乡在哪里,面对着烟波浩渺的江流,我一片茫然,乡愁涌上了心头。这两句写日暮时诗人的感受。
纵观全诗,前两联以美好的传说入诗,又以神话传说写到现实感受,鹤去楼空,白云悠悠,不仅烘托出永恒的历史沧桑感,而且在抚今追昔中也触动了诗人的无限情思,生成无限的寂寞惆怅。这种寂寞和惆怅其实就是诗人追慕飞升而去的仙人和一去不复返的黄鹤而引起的,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和联想,这是千百年来此诗传颂不已的主要原因。后两联写登楼所见,先写汉阳一带,晴空万里,绿树依依,历历在目;次写鹦鹉洲上芳草茂盛,一片碧绿,最后描写长江,夕阳消沉,暮色苍茫,烟雾弥漫,诗人触景生情,勾起了淡淡的乡愁。这种思乡情绪和先前的寂寞和惆怅相交织,更增加了此诗的感情深度。全诗熔神话与现实于一炉,古今、虚实、远近、情景巧妙结合,前呼后应,创造出苍茫的意境。格调高昂而不颓唐,韵律和谐,朗朗上口,语句清奇飘逸。从内容到艺术水准,此诗都堪称黄鹤楼登临览胜的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