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学会放下,活在当下
生活中的放弃,在于人生的选择
脚下的路虽有千条万条,但我们能够选择的只有一条。选择其中任何一条也就意味着放弃其他,不管它是荆棘小道,还是康庄大道,你都没有回头路;成功的方法也有千种万种,但允许你采用的也只有一种,选择其中任何一种,同样意味着放弃其他,不管它让你流芳千古,还是遗臭万年,你都没有后悔药。
人生的每次选择都只有一次机会,所以选择的同时也就意味着放弃,选择熊掌就要放弃鲜鱼,选择繁华就要放弃幽静,选择充实就要放弃悠闲。选择和放弃就像同胞兄弟一样如影随形。选择是人生路上的航标,学会选择是审时度势、扬长避短,只有量力而行的选择才能到达理想的港湾;放弃是人生的隧道,舍得放弃是顾全大局、超然洒脱,只有简单从容的放弃才能左右逢源。
在阿尔及利亚有一种猴子,非常喜欢偷吃农民的玉米。尤其是晚上的时候,农民们没有时间照看,玉米常常会被洗劫一空。起初农民拿它们没办法,后来他们发现猴子都有贪得无厌的习性,于是他们根据这种习性发明了一种捕捉猴子的巧妙方法。农民把一只只葫芦形的细颈瓶子固定好,然后把它们拴在一棵大树下,再在瓶子中放入猴子最爱吃的玉米,然后等着猴子上钩。
到了晚上,猴子们来到树下,见到瓶中有玉米十分高兴,就把爪子伸进瓶子去抓玉米。这瓶子的妙处就在于猴子的爪子刚刚能够伸进去,等它抓到一把玉米时,爪子却怎么也拿不出来了。猴子十分贪婪,绝不可能放下已到手的玉米,就这样,它们的爪子也就一直抽不出来,于是只能死死地守在瓶子旁边了。到了第二天早晨,农民抓住它们的时候,它们依然抓着玉米不放,直到把玉米送入口中。
这些可怜的猴子,因为自己的贪婪而丧失了自由,甚至丢掉性命。其实,在生活当中,也有不少人,为了永无休止的欲望而无所谓失去很多东西。为了生存,我们透支着体力和精力;为了爱情,我们透支着青春和情感;为了财富和地位,我们失去了健康和快乐,甚至丢掉了性命。
从呱呱落地,到咿呀学语,再到后来的成家立业,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太多的选择,也经历了太多的放弃。在选择的同时,我们是否有勇气放弃那些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呢?果断选择,让我们抓住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让我们在人生的每一个十字路口上都能走好属于自己的那条路;而勇敢放弃,则让我们甩掉那些困扰生活的包袱和诱惑,让我们轻装上阵,飞快前行。
每个人都渴望获得,不愿失去,坚持于选择,而忽略了放弃。有时候执著是一种负重和伤害,默默地付出,苦苦地等待,到头来却是镜中花、水中月,过分的固执甚至就是愚蠢,因为它会让你失去更多更好的机会。坚持需要勇气,放弃又何尝不需要胆识和魄力呢?
坚持固然难能可贵,放弃却是一种更大的智慧,学会放弃,便是学会放下心中的执拗,学会抛却无止境的贪欲,学会在繁芜中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学会优雅从容地挥别人生的包袱。正所谓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没有学会放弃,就无法拥有新的收获,执著于太多的念想,怎能以平和而轻松的心态去拥有更为广阔的人生?
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各有不同;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感情,品之不尽。复杂的人生需要我们小心谨慎地对待每一步。学会选择,学会放弃,你会避免很多弯路,避开很多荆棘,从而走向更加海阔天空的人生境界!
世间烦恼,皆由“我”起
世间一切烦恼,皆由“我”而起。若能够体验到菩提达摩话中的“无我”境界,无论忧愁还是喜悦,一切自然会随风消散。常人达不到佛法中“无我”的至高境界,却也懂得买醉来求得一时的忘忧。常言说借酒消愁愁更愁,醉酒之时的“忘我”也自然不能等同于佛家的“无我”,但是那一刻对自我的遗忘却是相似的,就像平时我们安慰一个失意之人,总是说“睡一觉就好了”,事实上睡醒后烦恼照旧,而睡梦中却曾获得暂时的解脱。忘我,是一种刻意而为之的无奈;无我,则是水到渠成的自在。
从古至今,对“我”的认识与探索一直未曾间断,古希腊先贤苏格拉底的名言之一就是“认识你自己”。圣严法师将这个“自己”分为了两个层次,一是个人自私的小我;二是仁爱、博爱的大我。从另一个角度,又可视为物质上的身体和精神上的心灵的结合。身体每时每刻都在改变,而且注定会死亡;精神同样在外力与内因的作用下变化着,而且每一刻的念头也总会消失。因此,“我”只是一种虚幻的妄念,因我生执,因执而苦。
古代有一个衙役就曾经因为对“我”的过于执著而苦恼不休。
从前有一个秃头犯了法,由一名差役负责押送他到流放地。
一路上,差役十分谨慎,生怕犯人会从自己的手里逃脱。他心思缜密,每次打尖休息不仅对犯人寸步不离,而且常常清点随身物品,每次清点都会自言自语:“秃头还在,公文还在,佩刀还在,枷锁还在,包袱还在,雨伞还在,我也在。”秃头每每听到他反复念叨都忍俊不禁,同时暗暗寻找着逃跑的机会。
终于快到目的地了,秃头对差役一路劳顿颇感不安,于是提出要出钱请他好好吃一顿,以表示自己的感激和歉意,并起誓绝对不会逃跑。快到驻地,差役也放松了警惕,在秃头不断地劝说与奉承下很快酩酊大醉。
秃头摸来差役的钥匙,打开了枷锁,临逃走之前想起了差役每次的念叨,不由兴起,想跟差役开个玩笑,于是用佩刀剃光了他的头发,又把枷锁戴在了他的身上。
差役大醉醒来,吃惊不小。他猛一拍自己的头,然后又看到了自己身上的枷锁:“秃头还在!”他顿时释然,继而习惯性得清点:“公文还在,佩刀还在,枷锁还在,包袱还在,雨伞还在,我还……我呢?”
差役不知所措,见人就问:“你看见我了吗?”
差役执著于事物的表象以至于丢失了自己,他的“无我”是滑稽的,既令自己苦恼,又引得旁人发笑。真正的“无我”虽同样难以求得,甚至让人心生抗拒,但一旦体会到了将“我”放下的通透,就能够达到一种澄明之境。由圣严法师对“我”的两层定义,同样可以将“无我”分为两种:一种是人无我,即针对个人而言,没有一个恒定不变的主体;另一种是法无我,即诸法无我,任何法都由因缘和合而生,没有一个永恒的主宰者。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从去。”忘我以致无我,又在无我中做好我该做的一切,如空中飞鸟,不知空是家乡;水中游鱼,忘却水是生命。“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对于佛门之外的人,这种无我也许十分荒唐,而在这一刻顿悟的人,却体验到了其他人看不穿望不断的红尘之外的快乐。一切现象因缘所生,变化无常,索性把我放下,把环境忘记,把无常当做常态,自在与快乐将会紧随身后。
正所谓“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人若无我,则天地澄明,花香鸟语间蕴涵的禅机都会涌至眼前。
放下别人的看法,活出自我
活着应该是为充实自己,而不是为了迎合别人。没有自我的人,总是考虑别人的看法,这是在为别人而活着,所以活得很累。
有个人上进心很强,一心一意想升官发财,可是从年轻熬到年老,却还只是个基层办事员。这个人为此极不快乐,感觉自己活得很失败,每次想起来就掉泪,有一天竟然号啕大哭起来。
一位新同事刚来办公室工作,觉得很奇怪,便问他到底因为什么难过。他说:“我怎么不难过?年轻的时候,我的上司爱好文学,我便学着做诗、学写文章,想不到刚觉得有点小成绩了,却又换了一位爱好科学的上司。我赶紧又改学数学、研究物理,不料上司嫌我学历太浅,不够老成,还是不重用我。后来换了现在这位上司,我自认文武兼备,人也老成了,谁知上司喜欢青年才俊,我眼看年龄渐高,就要被迫退休了,一事无成,怎么不难过?”
没有自我的生活是苦不堪言的,没有自我的人生是索然无味的,丧失自我是悲哀的。要想拥有美好的生活,自己必须自强自立,拥有良好的生存能力。没有生存能力又缺乏自信的人,肯定没有自我。一个人若失去自我,就没有做人的尊严,就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有些人认为:老实巴交吧,会吃亏,被人轻视;表现出格吧,又引来责怪,遭受压制;甘愿瞎混吧,实在活得没劲;有所追求吧,每走一步都要加倍小心。家庭之间、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新老之间、男女之间……天晓得怎么会生出那么多是是非非。你和新来的女同事有所接近,有人就会怀疑你居心不良;你到某领导办公室去了一趟,就会引起这样或那样的议论;你说话直言不讳,人家必然感觉你骄傲自满,目中无人;如果你工作第一,不管其他,人家不是说你是死心眼太傻,就是说你有权欲野心……凡此种种飞短流长的议论和窃窃私语,可以说是无处不生,无孔不入。如果你的听觉视觉尚未失灵,那你的大脑很快就会塞满乱七八糟的东西,弄得你头昏眼花,心乱如麻,岂能不累呢?
我们无法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仅是我们自己。想要讨好每个人是愚蠢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与其把精力花在一味地去献媚别人,无时无刻地去顺从别人,还不如把主要精力放在踏踏实实做人上,兢兢业业做事,刻苦学习。改变别人的看法总是艰难的,改变自己总是容易的。
有时自己改变了,也能恰当地改变别人的看法。太在乎别人随意的评价,自己不努力自强,人生会苦海无边。别人公正的看法,应当作为我们的参考,以利修身养性;别人不公正的看法,不要把它放在心上,以免影响我们的心情。如此一来,我们就不会为别人的看法耿耿于怀,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了。
放弃模仿,还以自我本色
一个人想做一套家具,就走到树林里砍倒一棵树,并动手把它锯成木板。这个人锯树的时候,把树干的一头搁在树墩上,自己骑在树干上;还往锯开的缝隙里打一个楔子,然后再锯,过了一会儿又把楔子拔出来,再打进一个新地方。
一只猴子坐在一棵树上看着他干这一切,心想:原来伐木如此简单。这人干累了,躺下打盹时,猴子爬下来骑到树干上,模仿着人的动作锯起树来,锯起来很轻松,但是,当猴子要拔出楔子时,树一合拢,夹住了它的尾巴。
猴子疼得尖声大叫,它极力挣扎,把人给吵醒了,最后被人用绳子捆了起来。
猴子不但没有成功地伐木,反而让自己落在了伐木人的手里。它没有看到自己的局限,更没有掌握自身的特点。与这只猴子一样,我们最大的局限在于我们的短视,而我们的短视在于无法发现自己的优点。威廉·詹姆斯这样认为:“跟我们应该做到的相比较,我们等于只做了一半。我们对于身心两方面的能力,只用了很小一部分,一般人大约只发展了10%的潜在能力。一个人等于只活在他体内有限空间中的一部分。他具有各种能力,却不知道怎样利用。”
那么,一般人是怎样做的呢?他习惯用与别人的对比来发现自己的优缺点,这固然是一种好方法,但往往受主观意识影响太大。他会很快地发现,自己在某方面与别人差距甚大,因此他会非常羡慕那个人。羡慕会导致无知的模仿,导致无谓的妒忌,或者受到激励般地向更高境界攀升,但最后一种情况毕竟所占比例甚小,而前面两种情况都容易导致自信心的散失以及由此引发的忧郁。
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就像人类有其体能的极限一样。如果想把别人的优点都集于一身,那是最荒谬、最愚蠢的想法。我们没有必要去模仿别人,只要能够做好我们自己,便是对自己尽到了最大的责任。
从道格拉斯·马罗区的诗中可以让我们得到一些启发:
如果你不能成为山顶的一棵松,
就做一棵小树,生长在山谷中,
但须是最好的一棵。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棵大树,
就做一棵灌木。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棵灌木,
就做一叶绿芽,让公路上也有几分欢娱。
……
世上的事情,多得做不完,
工作有大的,也会有小的,
该做的工作,就在你身边。
如果你不能做一条公路,
就做一条小径。
如果你不能做太阳,
就做一颗星星。
不能凭大小来论断你的输赢,
只要你努力做到最好。
模仿他人就会失去自己,我们应该看到自己的优点,也应接受自己的缺点,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美的人生。因此,我们不必戴着假面具去生活。道德上的过于自负及苛刻的自我要求,都是内心世界的最大敌人。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有时候会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因为欲求太多,常常不知道要做什么,什么都想尝试,什么都不忍放弃,结果却哪一方面都没有取得成绩,有时候甚至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其实,万物总有根源,只要我们把握住事物的本质,从自身的特点出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就不会迷失方向。
中文系毕业的李辉初到南方时,曾为找工作奔波了好长一段时间。起初他见几个跑业务的同学业绩不俗,赚了不少钱,便找了家公司做业务员,然而辛辛苦苦跑了几个月,不但没赚到钱,人倒瘦了十几斤。同学们分析说:“你能力不比我们差,但你的性格内向、言语木讷、不善交际,因此不太适合跑业务……”
后来李辉见一位在工厂做生产管理的朋友薪水高、待遇好,便动了心,费尽心力谋到了一份生产主管的职位,可是没做多久他就因管理不善而引咎辞职。之后,李辉又做过公司的会计、餐厅经理等,最终出于各种原因被迫离职跳槽。
最后,李辉痛定思痛,吸取了前几次的教训,不再盲目追逐高薪或舒适的职位,而是依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凭借自己的中文系本科学历和深厚的文字功底,应聘到一家刊物做了文字编辑。这份工作相比以前的职位,虽然薪水不高,工作量也大,但李辉却做得非常开心,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几个月下来,他就以自己突出的能力和表现令领导刮目相看,器重有加。回顾以往的工作历程,李辉深有感触地说:“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应当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一味地追逐高薪、舒适的工作,曾让我吃尽了苦头,走了不少弯路。事实上,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应结合自身条件,依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去选择相应的事来做。放弃那些不适合自己的生活,我们的生活才会快乐。”
现如今的许多大学毕业生都有着和李辉一样的经历,面对着广阔的职场,他们一时间感觉失去了方向,或者随大流地奔向热门的行业,或者听从父母的安排。在跳槽已成为家常便饭的今天,他们在做出一次又一次的选择时是否听从了内心的召唤,在比较福利和薪水的同时是否考虑过,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拥有着越来越多的选择的权利,这是自由,同时也是烦恼。有时候,我们会朝三暮四,朝秦暮楚,不觉间前功尽弃,大事难成;有时候,我们又好高骛远,想入非非,不结合自身的实际,而是任凭幻想的翅膀肆意地翱翔,结果可以想见,必然是一事无成;有时候,我们遵循世俗的惯见,或是顺从父母的心愿,选择一些在许多人眼中令人欣羡的职业,却从未问过自己是否快乐,到头来,失去了对事业的兴趣,也只能是庸庸碌碌地度过一生。要想获得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首先应当问问自己,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只有结合自身的特长,自身的兴趣,以及自身的人生态度和理想追求,才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也只有如此,才能够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寻找到幸福的真谛。
人生不是演出,请摘下虚伪的面具
人无信则不立,这是千百年来永恒不变的做人之根本。古今中外的人无一不把守信看做是一名君子必备的品质。为了实现许下的诺言,他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这就是人格魅力的展现。做人,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都应该真诚,不应当虚伪,这是每个人都明白的道理。
这是一则在哈佛教育学院无人不知的著名故事:
1998年11月9日,美国犹他州土尔市的一位小学校长——42岁的路克,在雪地里爬行1.6公里,历时3小时去上班,受到过路人和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原来,这学期初,为激励全校师生的读书热情,路克曾公开打赌:如果你们在11月9日前读书15万页,我将在9日那天爬行上班。
全校师生猛劲读书,连校办幼稚园的孩子也参加了这一活动,终于在11月9日前读完了15万页书。有的学生打电话给校长:“你爬不爬?说话算不算数?”也有人劝他:“你已达到激励学生读书的目的,不要爬了。”可路克坚定地说:“一诺千金,我一定爬着上班。”11月9日,与每天一样,路克于早晨7点离开家门,所不同的是他没有驾车,而是四肢着地,爬行上班。为了安全和不影响交通,他没在公路上爬,而在路边的草地上爬。过往汽车向他鸣笛致敬,有的学生索性和校长一起爬,新闻单位也派人前来采访。
经过3小时的爬行,路克磨破了5副手套,护膝也磨破了,但他终于到了学校,全校师生夹道欢迎自己敬爱的校长。当路克从地上站起来时,孩子们蜂拥而上,抱他,吻他……
可是我们生活中却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存在。人生毕竟不是一场演出,不能仅用戴着面具的表演来搪塞。在与人交往时,应该以真面目示人,否则只能伤人又伤己。因此,虚伪者应注意自我调适,通常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
第一,遇事时和朋友换位思考,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改变已有的不正确做法,这样就会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对立。关键靠自己的一份诚心,要让别人看到你的诚意。
第二,鼓励自己表达出真实的想法。如果自己的想法比较尖锐或者容易伤害别人,不妨用委婉的方式说出,如果不想说出来也不要勉强自己,可以保持沉默,但尽量不要欺骗他人,更不要为了取悦他人而说出虚假的赞美之词。
第三,建立成熟的自我观,拥有属于自己的对于世界和周围人的看法,不被他人的意见左右,也不屈从于他人的价值观。做人做事参照自己的标准,不勉强屈己服人。
当我们读了路克校长的故事后,我们只有不断地清理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内心深处多一些真诚,少一些虚伪,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大度的人。
不要把保守主义当做人生的信仰
池塘,因不敢穿透围堤,渐渐腐臭了自己;早春的花,因不敢首先开放,而枯萎了心房;戴罩的灯火,也只能把眼前的一寸照亮。你是否也曾唱着“走过岁月,才发现世界并不完美,成功与失败总有一些错觉”黯然神伤,到头来,才发现那些错觉源自于因怕前行带来的惶恐而安于现状;还是,在某年的某一天,因为不敢突破自己而错失了良机?你可知道古代的女子裹出了畸形美的“三寸金莲”的同时,也裹住了前行的脚步;循规蹈矩,也意味着给自己一个标尺来规划自己,结果,只有望着前行者的背影感慨。中国现代著名国画大师李可染曾这样说:踩着前人的脚印前进,最佳结果也只能是“亚军”。保守的人,是一种萎缩的生命,他们也只能跟在别人的身后,唯唯诺诺,没有突破。
在过去,保守或许和怯懦者追求的安稳联系在一起,也曾被人们吹捧为安全的象征,但在当今的世界,把保守主义当做信仰的人,只会因循守旧,跟着别人走路,他们是很难做出不凡的成绩的。美国《未来学家》杂志上有这样一句话,“竞争优势的秘密是创新,这在现在比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创造力对于创新是非常必要的,公司文化应该提倡创造力,然后将其转变成创新,而这种创新将导致竞争的成功。”这是被现代市场经济体认可的一条真理,保守主义已经成了削弱创新的阻力,现在社会需要的是那些敢于解放自己,不把保守当信仰的人。
人类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对先前保守的舍弃,哥白尼舍弃了统治古希腊很久的“地心说”,才在《天体运行论》中阐明了日心说;布鲁诺接受并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通过望远镜观察天体发现太阳系只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天体系统,为行星三大运动定律的提出打下了基础;而后牛顿舍弃了认为苹果落地不足为奇的保守思想,提出了万有引力;爱因斯坦舍弃了保守,大胆突破,提出了光量子理论,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随后又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论,创立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因此可以这样说:真理是不断地打破保守主义的过程。
历史前进中的风云变化,细想起来,也是保守主义被逐渐淘汰的过程。著名学者袁行霈在作《中华文明史能给21世纪的人类什么启示?》的报告里说:中华文明在四大文明古国中不是最早的,但却是唯一没有中断过的。他认为其中的原因很多,但不断变革是其中之一。
人生亦是如此,如果你也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而不想“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如果你不想像烈日下饥渴的鳄鱼,忍受着饥渴还固执地守着那干涸的池塘;如果你也渴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那么就请你抛弃保守主义的信仰吧,观过繁花,才能领略春的妩媚;置身郁葱,才能感知夏天的清凉;走近金色的稻田,才能饱赏收获的香味;忍受了冬的寒冷,才能感知春天的温暖!抛弃保守主义的信仰,你才能尝到突破自己的喜悦。你的人生,不多不少,也许就差这一步,就是艳阳高照。
太在意外表,反而会成为负担
外貌是一个人的名片,它决定了人们对你的第一印象。因而,人们往往会花很大的力气去追求美丽的外表。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丽固然没有错,然而太在意自己的外表,有时候反而会成为一种负担,助力不成反成阻力。
桃乐丝身高不足1.55米,体重却达到了62公斤。她唯一的一次去美容院的时候,美容师说桃乐丝的脸对她来说是一个难题。然而桃乐丝并不因那种以貌取人的社会陋习而烦忧不已,她依然十分快乐、自信、坦然。其实最初桃乐丝并不像现在这样乐观,那么是什么改变了她呢?
桃乐丝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跳舞时的悲伤心情。舞会对一个年轻女孩子来说总是具有吸引力,正值青春妙龄的桃乐丝对这样的场合自然充满了无限的幻想和期待。那时假钻石耳环非常时髦,桃乐丝在她为准备那个盛大的舞会练跳舞的时候老是戴着它,以致她疼痛难忍而不得不在耳朵上贴了膏药。也许是由于这些膏药,舞会上没有人和她跳舞,桃乐丝在那里整整独坐了一个晚上。当她回到家里,桃乐丝告诉父母亲,自己玩得非常痛快,跳舞跳得脚都疼了。他们听到桃乐丝舞会上的成功都很高兴,欢欢喜喜地去睡觉了。桃乐丝走进自己的卧室,撕下了贴在耳朵上的膏药,伤心地哭了一整夜。
有一天,桃乐丝独自坐在公园里,心里担忧如果自己的朋友从这儿走过,在他们眼里她一个人坐在这儿是不是有些愚蠢。当她开始读一段散文时,读到有一行写到了一个总是忘了现在而幻想未来的女人,她不禁想到:“我不也像她一样吗?”故事中的这个女人把她绝大部分时间花在试图给他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上了,却很少去过自己的生活。在这一瞬间,桃乐丝突然意识到自己整整数年光阴就像是花在一个毫无意义的赛跑上了。她所做的一切没有丝毫的意义,因为没有人注意她,而他在试图取悦他人的同时,忘却了自己,忘却了自己的欢乐与忧愁,忘却了应当拥有自己的生活,在不觉间,她早已失掉了自我。从此以后,桃乐丝完全改变了自己,她不再束缚于自己的外表,不再试图去取悦他人,她决定勇敢地做自己,让由内而发的自信和快乐来衬托出自己的美丽。
桃乐丝领悟到了个中真谛,世间的许多人却依然迷失于对容貌的无止境的追求中,甚至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不觉间忽略了生活中的许多美好。能够拥有美丽的外表,固然令人羡慕,然而外表却不是最重要的东西,它仅仅是人生的一种修饰,过分执著于外表,让外表来支配你的喜怒哀乐,则无疑如同买椟还珠,可惜,可叹,甚至可悲。
正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身与众不同的气质和特点,正是这些独特之处,构成了你生而为人的价值所在。切莫因为不尽如人意的相貌而妄自菲薄,切莫因为不及他人的外表而自艾自怜,这样只能使你一路遭遇困境,为外表所累,期期艾艾地度过一生。只有自信而快乐地做自己,展现真我,展示个性,方能拥有优雅而从容的人生。
面向太阳,把害羞的阴影留在身后
在常见的植物中,最让人心动的就数向日葵了,它每天都抬起华贵的笑脸面对着太阳升起的方向,享受着阳光的恩泽。它从不害羞地躲在一个阴暗的角落,“日光浴”是它们面对生活的唯一态度。而我们却常常会有害羞的时候,由于这没有必要的害羞,错过了很多次机遇,生命的恩惠好像总是擦肩而过。与其说,在后悔里自责,我们倒不如像可爱的向日葵学习它敢于面向太阳的精神,大大方方地面对生活中的事情,把害羞的阴影统统留在身后。
中国古代评价美人时喜欢用轻声细语、美目流转、顾盼生辉等词语,俨然一股羞羞答答之风;书生儒雅之士也免不了儒衫轻垂、温婉秀美。这正应了才子佳人爱情故事的标准,曾一度成为一种爱情理想。看来,害羞也无损他们作为审美的标准,有时,反而会成就了“发乎于情,止乎于礼”的道德标准。所以,自古以来害羞就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任何人都可能有害羞,但是,时过境迁,人们的审美口味发生了变化,时代的发展对人的性格要求也发生着变化,一味地没有限度的害羞已经成了阻碍人们交流的障碍,也就成为人们追求幸福的障碍,因为,害羞会让人止于思考而无行动,所以,现在更需要敢于站出来做事的人。
就像向日葵面对着太阳能较多地享受阳光那样,那些大方爽朗的人则会有更多的表现自己、施展才华的机会,所以,我们生于此,也要适于此,就要大胆地去接受这个社会的新法则。当然,害羞还会如影随形,只有靠我们的主观努力才能克服这害羞心理,让它从此隐遁。所以,我们首先要积极地看待自己,抛弃那些对自己消极的评价,永远保持着自信的姿态,我们没有明星般的脸蛋,但我们可以给自己装饰上甜蜜的微笑;我们没有用之不尽的金钱,我们可以给予金子般的真诚;我们没有权势的地位,却可以恒久地占据朋友的内心。只要我们想起自己拥有这些也会觉得很富足时,那么害羞的阴影就会被自信照射得变短一些,直至消失。拿自己之短比别人之长,只会让我们更羞于前行。
当然这需要慢慢地培养,只有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才会有好的表现,才会真正战胜自己的害羞。你不妨试着扩大自己的影响范围,哪怕是面对着空旷的原野呼喊,也不要在自己的心里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想说的话;不要刻意逃避,试着去经历一些事情,才会让自己在锻炼中成长起来。害羞就是这样一种心理,它往往选你最薄弱的角度嘲笑你,当你一次又一次地将拳头挥向它时,它就会变得软弱无力,也就不会再影响到你。
不要再做一朵羞答答的玫瑰了,现实里的铿锵玫瑰更有一种别样的魅力。从现在起,周末休息时,不要再因为怕人而拒绝朋友热情的晚宴;当师长提出问题时,也别因为考虑自己是否能够回答得最好而沉默不语;当面对心仪之人的背影时,别因为一时的被拒绝而黯然神伤,在原地看着背影远去;在领导需要毛遂自荐的人才时,别因为害怕尝试而看着机遇失去。
其实,只要把害羞的心理藏起,把自己呈现给生活,把自己展示给他人,就一定能给自己带来好运。面对生活,在关键的时候,只需转一下身,把害羞的阴影抛在身后,就会得到一片新的天空。
不看他人,安心做最好的自己
在社会上,无论走到哪里,不用留心,我们就经常能够听到诸如此类的抱怨:我太羡慕小王了,他在外企工作,一个月的薪水抵得上我三个月;我要是老高多好,娶了个市委书记的妹妹;我儿子有邻居家小孩那样乖就好了……有人羡慕别人的高位,有人羡慕别人的钱财,有人羡慕别人帅气的外表。
事实上,偶尔有羡慕之心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总是拿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比,那么,你真的只有抱怨的份儿了。
做自己最好,这是放在哪个年代都错不了的真理!
上帝经常听到尘世间万物抱怨自己命运不公的声音,于是就问众生:“如果让你们再活一次,你们将如何选择?”
牛:“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愿做一只猪。我吃的是草,挤的是奶,干的是力气活,有谁给我评过功,发过奖?做猪多快活,吃罢睡,睡了吃,肥头大耳,生活赛过神仙。”
猪:“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当一头牛。生活虽然苦点,但名声好。我们似乎是傻瓜懒蛋的象征,连骂人也都要说‘蠢猪’。”
鼠:“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猫。吃皇粮,拿官饷,从生到死由主人供养,时不时还有我们的同类给他送鱼送虾,很自在。”
猫:“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鼠。我偷吃主人一条鱼,会被主人打个半死。老鼠呢,可以在厨房翻箱倒柜,大吃大喝,人们对它也无可奈何。”
鹰:“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愿做一只鸡,渴有水,饿有米,住有房,还受主人保护。我们呢,一年四季漂泊在外,风吹雨淋,还要时刻提防冷枪暗箭,活得多累呀!”
鸡:“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愿做一只鹰,可以翱翔天空,任意捕兔捉鸡。而我们除了生蛋、司晨外,每天还胆战心惊,怕被捉被宰,惶惶不可终日。”
女人:“假如让我再活一次,一定要做个男人,经常出入酒吧、餐馆、舞厅,不做家务,还摆大男子主义,多潇洒!”
男人:“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个女人,上电视、登报刊、做广告,多风光。即使是不学无术,只要长得漂亮,一句嗲声嗲气的撒娇,一个朦胧的眼神,都能让那些正襟危坐的大款们神魂颠倒。”
上帝听后,大笑起来,说道:“一派胡言,一切照旧!还是做你们自己吧!”
人们总渴望获得那些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对自己所拥有的不加以珍惜。其实,每一个生命的个体之所以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自有它存在的意义。安心做自己的人,才是智慧的人。
如果总是把目光盯在别人身上,抱怨别人拥有的太多而自己所得的太少,就会在失去做自己的同时,也失去了做人的快乐。
不要总是羡慕别人,安心做最好的自己让别人羡慕!如果你是教师,就尽职尽责地上好每一节课;如果你是工人,就努力生产出最好的产品;如果你是管理者,就要运用智慧让公司健康地发展。
放下“阴暗面”,做最阳光的自己
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经历幸福时的欢畅、顺利时的激动、委屈时的苦闷、挫折时的悲观和选择时的彷徨,这就是人生。人生就是一碗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的汤,每种滋味都有可能品尝。
然而,人生并非只是一种无奈,而是可以由自身主观努力去把握和调控的。做最阳光的自己,人生就可以操之在我。
阳光是世界上最纯粹、最美好的东西。它驱除阴暗,照耀四方,让人心旷神怡;它沐浴万物,让世界充满向上和成长的力量;它坦荡无私,播撒着快乐与博爱的光芒。
一个阳光的人,总是能够在生活中自由自在地挥洒,勇于选择和承担生活的责任,不受尘世的约束却又深情细致;在任性与认真之间,不管是守着边缘或主流的位置,他都能体悟人生。
有阳光,当然也会有阴影。当阴影来临时,就是自我沉潜、韬光养晦的时机。即使阴影仍在头顶上盘旋,阳光的人却没有悲伤,因为在他们的内心还留有幸福的余温。
人生阳光与否,其实是人的一种感觉,一种心情。外部世界是一回事,我们的内心又是另外一种境界。如果我们的内心觉得满足和幸福,我们就快乐;我们的心灵灿烂,外面的世界也就处处充满着阳光。
一个刚入寺院的小沙弥,心有旁骛,忍受不了寺院的冷清生活,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这一天,他独自一人走上了寺院后面的悬崖,就在他紧闭双眼,准备纵身跳下时,一只大手按住了他的肩膀。他转身一看,原来是寺院的老方丈。
小沙弥的眼泪马上流了出来,他如实告诉方丈,自己已看破红尘,只想一死了之。
老方丈摇摇头,对小沙弥说:“不对,你拥有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你先看看你的手背上有什么?”
小沙弥抬手看了看,讷讷地说:“没什么呀?”
“那不是眼泪吗?”老方丈语气沉重地说。
小沙弥眨眨眼睛,又是热泪长流。
老方丈又说:“再看看你的手心。”
小沙弥又摊开双手,对着自己的手心看了一阵,不无疑惑地说:“没什么呀?”
老方丈呵呵一笑,对小沙弥说:“你手上不是捧着一把阳光吗?”
小沙弥怔了一下,心有所悟,脸上也泛起丝丝笑容。
只要心中留下一片阳光,纵使周围是无边的黑暗和寒冷,你的世界也会明媚而温暖。掬一把阳光,整个太阳便笑在掌心里,魅力四射。
面对生命时,每个人对自己的人生都有独特的解释和看法,在解读生命的同时,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生活哲学和处世智能。在生命停泊的港湾,你可以沉淀、驻足、优游,也可以暂停、休息、思考,或者选择暂时的空白,也许你还可能因此而获得生命的“觉悟”。
我们何不为自己的心灵敞开一扇门,让自己通向更高层次的觉悟,让自己的生命可以得到更多的能量,最后,探源至精神的最光亮处,获得人生的圆满。
作家焦桐说:“生命不宜有太多的阴影、太多的压抑,最好能常常邀请阳光进来,偶尔也释放真性情。”
爱若是生命的原动力,觉悟就是生命的源头,而生命就是阳光,活着,就是要寻找出属于自己的光亮。
生命透过不同形式的传达,有了不同的人生境界。生命里确实承受不起太多的阴影,在生命停泊的港湾,让我们一起邀请阳光走进来,寻找属于自己的阳光,做最阳光的自己。
丢弃烦恼,重视手边清楚的现在
常常会有这样的时候,我们深陷在对昨天伤心往事的懊悔中,期待明天会有不一样的艳阳高照,却独独忽视了今天的存在。是我们自己亲手种下一道心灵的魔咒,让岁月在蹉跎中逝去,只为我们留下满目的疮痍。
1871年春天,一个蒙特瑞综合医院的医学学生偶然拿起一本书,看到了书上的一句话,就是这句话,改变了这个年轻人的一生。它使这个原来只知道担心自己的期末考试成绩、自己将来的生活何去何从的年轻的医学院学生,最后成为他那一代最有名的医学家。他创建了举世闻名的约翰·霍普金斯学院,被聘为牛津大学医学院的教授,还被英国国王册封为爵士。他死后,他的一生用厚达1466页的两大卷书才记述完。
他就是威廉·奥斯勒爵士,而下面,就是他在1871年看到的由汤冯士·卡莱里所写的那句话:“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不是期望模糊的未来,而是重视手边清楚的现在。”
42年之后,在一个郁金香盛开的温暖的春夜,威廉·奥斯勒爵士在耶鲁大学作了一场演讲。他告诉那些大学生,在别人眼里,曾经当过四年大学教授,写过一本畅销书的他,拥有的应该是“一个特殊的头脑”,可是,他的好朋友们都知道,他其实也是个普通人,他所取得的一切,只是因为他注重了今天。
时间并不能像金钱一样让我们随意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我们所能使用的只有被给予的那一瞬间——现在。所谓“今日”,正是“昨日”计划中的“明日”;而这个宝贵的“今日”,不久将消失到遥远的彼方。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得以生存的只有现在——过去早已逝去,而未来尚未来临。昨天,是张作废的支票;明天,是尚未兑现的期票;只有今天,才是现金,具有流通的价值。所以,不要老是惦记明天的事,也不要总是懊悔昨天发生的事,把你的精神集中在今天。对于远方将要发生的事,我们无能为力。杞人忧天,对于事情毫无帮助。所以记住:你现在就生活在此处此地,而不是遥远的地方。
一位哲学家在古罗马的废墟里发现了一尊神像。由于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神像,哲学家好奇地问它:“你是什么神啊,为什么有两张面孔?”
神像回答:“我的名字叫双面神。我可以一面回视过去,吸取教训,一面仰望将来,充满希望。”哲学家又问:“那么现在呢?最有意义的现在,你注视了吗?”“现在?”神像一愣,“我只顾着过去和将来,哪还有时间管现在。”
哲学家说:“过去的已经逝去了,将来的还没有来到,我们唯一能把握的就是现在;如果无视于现在,那么即使你对过去未来了如指掌,那又有什么意义呢?”神像一听,恍然大悟,它失声痛哭起来:“你说的没错,就是因为抓不住现在,所以古罗马城才成为历史,我自己也被人丢在了废墟里。”
《圣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不要烦恼明天的事,因为你还有今天的事要烦恼。”这是一句隐含大智慧的话,却不是容易做到的事。很多男人努力赚钱养家,心想赚够钱让妻子拥有美好的未来,后来发现钱永远赚不够,妻子也没了。因为妻子拥有无数个凄凉孤单的现在,所以决定去追求自己当下的快乐。
何必为明天的事情忧虑呢?把一切泪水留给昨天,把所有烦恼抛向未来,专心地过好今天,活出生命的色彩,当晚上安然入眠时,那就是给今天最好的掌声和礼赞。
得过且过,不操闲心
喜欢操心是很多人的通病,如太阳一钻进云层就担心会有暴风雨;关节偶尔疼痛便怀疑得了骨癌;老板气色不好,便担心自己被炒鱿鱼;同事一次没有主动和自己打招呼,就怀疑是做了什么对不起自己的事情……一有风吹草动,这些人便使劲地往消极的地方想。当然,如此一来,不但破坏了自己的心情,也往往使自己的人际关系受到影响,可谓得不偿失。
在一间寺庙里,有一个新来的小和尚,他对什么都非常好奇,而且喜欢问个不停。秋天到了,一阵秋风过后,寺院里红叶纷纷落下,小和尚见状,跑去问主持:“红叶这么美,为什么会掉呢?怎么不挂在树枝丫上呢?”
主持淡然一笑:“因为冬天快来了,树撑不住那么多叶子,只好舍。这不是‘放弃’,是‘放下’!”
冬天来了,小和尚看见师兄们把院子里水缸中的水倒掉了,觉得可惜,又跑去问主持:“好好的水,为什么要倒掉呢?”
主持笑笑:“因为冬天冷,水结冰就会膨胀,这样就容易把缸撑破,所以要倒干净。这不是‘真空’,是‘放空’!”
深冬时节,大雪纷飞,厚厚的,一层又一层,积在几棵盆栽的龙柏上,主持吩咐几个徒弟把盆搬倒,让树躺下来。小和尚见了,又不解了,问主持:“龙柏好好的,为什么要放倒?”
主持一脸严肃:“谁说好好的?你没见雪把柏叶都压塌了吗?再压就断了。那不是‘放倒’,是‘放平’,是为了保护它,让它躺平休息休息,等雪消融后再扶起来。”
冬季漫长,加上经济不景气,香火钱明显少多了,小和尚不仅担心起来,就跑去问主持:“怎么办呢?这以后怎么过呢?”
“少你吃的了,还是少你穿的了?”主持瞪一眼,“你去数数看!柜里还挂了多少衣服?柴房里还堆了多少柴?仓房里还积了多少土豆?别总想没有的,想想还有的;苦日子总会过去,春天总会来的。你要放心。‘放心’不是‘不用心’,而是把心安顿好。”
没有人能够阻挡,春天果然来了,也许是因为冬天的雪水特别多,春花烂漫,更胜往年,寺院的香火又渐渐旺盛起来,小和尚高兴了,他觉得自己再也无忧了。可是一天,他发现主持要出远门了,小和尚就追到山门问:“您走了,我们怎么办呢?”
主持笑着挥挥手:“你们能放下、放空、放平、放心,我还有什么不能放手的呢?”
生活中,还有很多人也像这小和尚一样,凡事放不下,凡事担心,凡事操心。当然,适度的担心是有必要的,但是,操闲心,过分担心却完全是多余的,因为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不是人能够控制的,同样的道理,我们周围的人和事情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把那些变化当成是针对自己的,或是认为是对自己不利的。只要心胸开阔,只要能够用正面的、积极的态度看问题,那么就不会再有烦恼之事,也就不用无谓地操心、担忧了。
抛开一切,让自己闲一段
一位专栏作家曾这样描述过一个美国普通上班族的一天:
7点铃声响起,开始起床忙碌:洗澡,穿职业套装——有些是西装、裙装,另一些是大套服,医务人员穿白色的,建筑工人穿牛仔和法兰绒T恤。吃早餐(如果有时间的话)。抓起水杯和工作包(或者餐盒),跳进汽车,接受每天被称为高峰时间的惩罚。
从上午9点到下午5点工作……装得忙忙碌碌,掩饰错误,微笑着接受不现实的最后期限。当“重组”或“裁员”的斧子(或者直接炒鱿鱼)落在别人头上时,自己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扛起额外增加的工作,不断看表,思想上和内心的良知斗争,行动上却和老板保持一致。再次微笑。
下午5点整,坐进车里,行驶在回家的高速公路上。与配偶、孩子或室友友好相处。吃饭,看电视。8小时天赐的大脑空白。
文章中描写那种机械无趣的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和美国普通劳动者一样,每天都在忙碌着,置身于一件件做不完的琐事和想不到尽头的杂念中,整天忙忙碌碌,丝毫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抛开一切,让自己闲一段,这样,你就会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和乐趣。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丘吉尔有一次和蒙哥马利闲谈,蒙哥马利说:“我不喝酒,不抽烟,到晚上10点钟准时睡觉,所以我现在还是百分之百的健康。”丘吉尔却说:“我刚巧与你相反,我既抽烟,又喝酒,而且从来都没有准时睡过觉,但我现在却是百分之二百的健康。”蒙哥马利感到很吃惊,像丘吉尔这样工作繁忙的政治家,如果生活这样没有规律,哪里会有百分之二百的健康呢?
其实,这其中的秘密就在于丘吉尔能坚持经常放松自己,让心情轻松。即使在战事紧张的周末他还是照样去游泳;在选举战白热化的时候他还照样去垂钓;他刚一下台就去画画;工作再忙,他也不忘在那微皱起的嘴边叼一支雪茄放松心情。
可以从每天抽出一小时开始,一个人静静地待着,什么也不做,当然前提是,你要找一个清静的地方,否则如果是有熟人经过,你们一定会像往常那样漫无边际地聊起来。也许刚开始的时候,你会觉得心慌意乱,因为还有那么多事情等着你去干,你会想如果是工作的话,早就把明天的计划拟定好了,这样干坐着,分明就是在浪费时间。可是,如果你把这些念头从大脑中赶走,坚持下去,渐渐你就会发现整个人都轻松多了,这一个小时的清闲让你感觉很舒服,干起活来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手忙脚乱,你可以很从容地去处理各种事务,不再有紧迫感。你可以逐渐延长空闲的时间,几小时、半天甚至一天。
抛开一切事情,什么也不干,一旦养成了习惯,你的生活将得到很大改善,把你从混乱无章的感觉中解救出来,让头脑得到彻底净化。
忘却时空观念,悠然活在当下
“过去是未来,未来是过去,现在是去来,菩萨晓了知。”这是圣严法师提倡的“现在主义”,时间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互相交错不可分割的,所以说过去就是未来,未来也就是过去,现在就是过去以及未来。
但是我们很容易发现,在现实世界中,时间自然而然的流逝总让我们忽视了对生命的思索。不要被时间蒙骗,以为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一定会来,现在的永远不变。在时间的脉络中,我们唯一能够把握的就是现在,所以,不要牵挂过去,不要担心未来,踏实于现在,便能与过去和未来同在。
有人请教大龙禅师:“有形的东西一定会消失,世上有永恒不变的真理吗?”
大龙禅师回答:“山花开似锦,涧水湛如蓝。”
如锦缎般盛开的鲜花,虽然转眼便会凋谢,但依然不停地奔放绽开,碧玉般的溪水,虽然映照着同样蔚蓝如洗的天空,却每时每秒都在发生变化。
世界是美丽的,但似乎所有的美丽都会转瞬而逝。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抓住瞬间消失的美丽,就是一种收获。时间像是一支弦上的箭,它是单向的,不能回头,所以我们要把握住现在、今朝,认真活在当下的每一分钟。
从前,有个小和尚每天早上负责清扫寺庙院子里的落叶。
清晨起床扫落叶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际,每一次起风时,树叶总随风飞舞落下。
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费许多时间才能清扫完树叶,这让小和尚头痛不已。他一直想要找个好办法让自己轻松些。
后来有个和尚跟他说:“你在明天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把落叶统统摇下来,后天就可以不用扫落叶了。”
小和尚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于是隔天他起了个大早,使劲地猛摇树,这样他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叶一次扫干净了。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开心。
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里一看,不禁傻眼了:院子里如往日一样落叶满地。
这时老和尚走了过来,对小和尚说:“傻孩子,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
小和尚终于明白了,世上有很多事是无法提前的,唯有认真地活在当下,才是最真实的人生态度。
明天的落叶,怎么能在今天全部捡拾干净呢?再勤奋的人也不能在今天处理完明天的事情,所以,不要预支明天的烦恼,认真地活在今天比什么都重要!
活在当下的人,应该放下过去的烦恼,舍弃未来的忧思,顺其自然,把全部的精力用来承担眼前的这一刻,因为失去此刻便没有下一刻,不能珍惜今生也就无法向往未来。
有人问一位禅师:什么是活在当下?
禅师回答他,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这就叫活在当下。的确,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我们现在做的事情,最重要的人就是现在和我们一起做事情的人,最重要的时间就是现在。
老禅师带着两个徒弟,提着一盏灯笼行走在夜色中,一阵风吹来,灯笼被吹灭了。
徒弟问:“师父,怎么办?”
师父回答说:“看脚下!”
当一切变成黑暗,后面的来路,与前面的去路,都看不见,如同前世与来生,都摸不着。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唯有看脚下,看今生!
忘记无始无终的时空观念,对现有的生命悠然受之,天冷了就添衣,天热了就脱衣,受而喜之,才能顺其自然,我们能够并且必须去把握的,唯有当下而已。
记住,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After all,tomorrow is another day”,相信每一个读过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的人,都会记得主人公思嘉丽在小说中多次说过的话。在面临生活困境与各种难题的时候,她都会用这句话来安慰和开脱自己,“无论如何,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并从中获取巨大的力量。
和小说中思嘉丽颠沛流离的命运一样,我们一生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面对这些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逃避和消沉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唯有以阳光的心态去迎接,才有可能最终解决。阳光的人每天都拥有一个全新的太阳,积极向上,并能从生活中不断汲取前进的动力。
“不论担子有多重,每个人都能支持到夜晚的来临,”寓言家罗伯特·史蒂文生写道,“不论工作有多苦,每个人都能做他那一天的工作,每一个人都能很甜美、很有耐心、很可爱、很纯洁地活到太阳下山,而这就是生命的真谛。”不错,生命对我们所要求的也就是这些。可是住在密歇根州沙支那城的薛尔德太太,在学到“要生活到上床为止”这一点之前,却感到极度的颓丧,甚至于几乎想自杀。
1937年薛尔德太太的丈夫死了,她觉得非常颓丧——而且几乎一文不名。她写信给她以前的老板李奥罗区先生,请他让她回去做她以前的老工作。她以前靠推销世界百科全书过活。两年前她丈夫生病的时候,她把汽车卖了。于是她勉强凑足钱,分期付款才买了一部旧车,又开始出去卖书。她原想,再回去做事或许可以帮她解脱她的颓丧。可是要一个人驾车,一个人吃饭,几乎令她无法忍受。有些区域简直就做不出什么成绩来,虽然分期付款买车的数目不大,却很难付清。
1938年的春天,她在密苏里州的维沙里市,见那儿的学校都很穷,路很坏,很难找到客户。她一个人又孤独又沮丧,有一次甚至想要自杀。她觉得成功是不可能的,活着也没有什么希望。每天早上她都很怕起床面对生活。她什么都怕,怕付不出分期付款的车钱,怕付不出房租,怕没有足够的东西吃,怕她的健康情形变坏而没有钱看医生。让她没有自杀的唯一理由是,她担心她的姐姐会因此而觉得很难过,而且她姐姐也没有足够的钱来支付自己的丧葬费用。
然而有一天,她读到一篇文章,使她从消沉中振作起来,使她有勇气继续活下去。她永远感激那篇文章里的一句很令人振奋的话:“对一个聪明人来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她用打字机把这句话打下来,贴在她的车子前面的挡风玻璃上,这样,在她开车的时候,每一分钟都能看见这句话。她发现每次只活一天并不困难,她学会忘记过去,每天早上都对自己说:“今天又是一个新的生命。”
她成功地克服了对孤寂的恐惧和她对需要的恐惧。她现在很快活,也还算成功,并对生命抱着热忱和爱。她现在知道,不论在生活上碰到什么事情,都不要害怕;她现在知道,不必害怕未来;她现在知道,每次只要活一天——而“对一个聪明人来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碰到极令人兴奋的事情,也同样会碰到令人消极的、悲观的坏事,这本来应属正常。如果我们的思维总是围着那些不如意的事情转动的话,也就相当于往下看,那样终究会摔下去的。因此,我们应尽量做到脑海想的、眼睛看的,以及口中说的都应该是光明的、乐观的、积极的,相信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发扬往上看的精神才能在我们的事业中获得成功。
古希腊诗人荷马曾说过:“过去的事已经过去,过去的事无法挽回。”泰戈尔在《飞鸟集》中也写道:“只管走过去,不要逗留着去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会继续开放的。”的确,昨日的阳光再美或者风雨再大,也移不到今日的画册。我们又为什么不好好把握现在,充满希望地面对未来呢?
洗尽铅华,吹小调、哼小曲也是一种境界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坎,这些坎牵绊着我们,让我们难以前行,假若这个时候你灰心丧气的话,你可能永远无法跨越这个坎。而实际上,人生并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只是你没有跨过去的勇气而已。
帕克在一家汽车公司上班。很不幸,一次机器故障导致他的右眼被击伤,抢救后还是没有保住,医生摘除了他的右眼球。帕克原本是一个十分乐观的人,现在却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他害怕上街,因为总是有那么多人看他的眼睛。
他的休假一次次被延长,妻子艾丽丝负担起了家庭的所有开支,因此她在晚上又兼了一个职。她很在乎这个家,她爱着自己的丈夫,想让全家过得和以前一样。艾丽丝认为丈夫心中的阴影总会消除的,只是时间问题。
但糟糕的是,帕克的另一只眼睛的视力也受到了影响。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帕克问妻子谁在院子里踢球时,艾丽丝惊讶地看着丈夫和正在踢球的儿子。以前,儿子即使到更远的地方,他也能看到。艾丽丝什么也没有说,只是走近丈夫,轻轻地抱住他的头。
帕克说:“亲爱的,我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我已经意识到了。”艾丽丝的泪就流下来了。
其实,艾丽丝早就知道这种后果,只是她怕丈夫受不了打击而要求医生不要告诉他。帕克知道自己要失明后,反而镇静多了,连艾丽丝也感到奇怪。
艾丽丝知道帕克能见到光明的日子已经不多了,她想为丈夫留下点什么。她每天把自己和儿子打扮得漂漂亮亮,还经常去美容院。在帕克面前,她不论心里多么悲伤,总是努力微笑。
几个月后,帕克说:“艾丽丝,我发现你新买的套裙那么旧了!”艾丽丝说:“是吗?”她躲到一个他看不到的角落,低声哭了。她那件套裙的颜色在太阳底下绚丽夺目。她想,还能为丈夫留下什么呢?
第二天,家里来了一个油漆匠,艾丽丝想把家具和墙壁粉刷一遍,让帕克的心中永远有一个新家。油漆匠工作很认真,一边干活还一边吹着口哨。干了一个星期,所有的家具和墙壁都刷好了,他也知道了帕克的情况。油漆匠对帕克说:“对不起,我干得很慢。”帕克说:“你天天那么开心,我也为此感到高兴。”算工钱的时候,油漆匠少算了100元。艾丽丝和帕克说:“你少算了工钱。”油漆匠说:“我已经多拿了,一个等待失明的人还那么平静,你告诉了我什么叫勇气。”但帕克坚持要多给油漆匠100元,帕克说:“我知道了,原来残疾人也可以自食其力,生活得很快乐。”原来油漆匠只有一只手。
就像帕克和油漆匠一样,他们经历了不幸,可能在刚开始的时候都觉得人生灰暗无比,但是当他们满怀勇气地面对的时候,发现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就像那个油漆工依然吹着口哨忙着自己的事情。
人生根本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真正过不去的是你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