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放”的哲学,“下”的智慧
过犹不及,适可而止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候和一个人可以成为毫无间隙的好朋友,但是当你们形影不离难舍难分时却会发现,友谊在不知不觉中反而少了最初那份贴心的情谊;还有一些恋人,觉得爱就是无时无刻地陪在对方身边,结果却发现爱人的心离自己越来越远了。
成功离不开执著,但是,很多人却因执著而失败。正如古人云:“恩不可过,过施则不继,不继则怨生;情不可密,密交则难久,中断则有疏薄之嫌。”意思是施恩不可以过分,因为过分的施舍是不能永远持续下去的,一旦中断施舍就会有怨恨产生;交情不可以过于密切,因为密切的交往是很难保持永久不变的,一旦中断,就让人有了疏远冷淡的嫌疑。从中我们明白,任何事情都要讲究一个“度”,如何能做到中庸,实在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在跟孔子谈论师兄弟们的性格及优劣时,忽然向孔子提了个问题:“先生,子张与子夏两人哪一个更好些呢?”
子张是颛孙师,子夏是卜商,两人都是孔子的得意弟子。
孔子想了一会儿,说:“子张过头了,子夏没有达到标准。”
子贡接着说:“是不是子张要好些呢?”
孔子说:“过头了就像没有达到标准一样,都是没有掌握好分寸的表现。”这就是“过犹不及”的出处。
有一回,孔子带领弟子们在鲁桓公的庙堂里参观,看到一个特别容易倾斜翻倒的器物。孔子围着它转了好几圈,左看看,右看看,还用手摸摸、转动转动,却始终拿不准它究竟是干什么用的。于是,就问守庙的人:“这是什么器物?”守庙的人回答说:“这大概是放在君主座位右边的器物。”
孔子恍然大悟,说:“我听说过这种器物。它什么也不装时就倾斜,装物适中就端端正正的,装满了就翻倒。君王把它当做自己最好的警戒物,所以总放在座位旁边。”孔子忙回头对弟子说:“把水倒进去,试验一下。”
子路忙去取了水,慢慢地往里倒。刚倒一点儿水,它还是倾斜的;倒了适量的水,它就正立;装满水,松开手后,它又翻了,多余的水都洒了出来。孔子慨叹说:“哎呀!我明白了,哪有装满了却不倒的东西呢!”
子路走上前去,说:“请问先生,有保持满而不倒的办法吗?”
孔子不慌不忙地说:“聪明睿智,用愚笨来调节;功盖天下,用退让来调节;威猛无比,用怯弱来调节;富甲四海,用谦恭来调节。这就是损抑过分,达到适中状态的方法。”
子路听得连连点头,接着又刨根究底地问道:“古时候的帝王除了在座位旁边放置这种器物警示自己外,还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止自己的行为过火呢?”
孔子侃侃而谈道:“上天生了老百姓又定下他们的国君,让他治理老百姓,不让他们失去天性。有了国君又为他设置辅佐,让辅佐的人教导、保护他,不让他做事过分。因此,天子有公,诸侯有卿,卿设置侧室之官,大夫有副手,士人有朋友,平民、工、商,乃至干杂役的皂隶、放牛马的牧童,都有亲近的人来相互辅佐。有功劳就奖赏,有错误就纠正,有患难就救援,有过失就更改。自天子以下,人各有父兄子弟,来观察、补救他的得失。太史记载史册,乐师写作诗歌,乐工诵读箴谏,大夫规劝开导,士传话,平民提建议,商人在市场上议论,各种工匠呈献技艺。各种身份的人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劝谏,从而使国君不至于骑在老百姓头上任意妄为,放纵他的邪恶。”
子路仍然穷追不舍地问:“先生,您能不能举出个具体的君主来?”孔子回答道:“好啊,卫武公就是个典型人物。他九十五岁时,还下令全国说:‘从卿以下的各级官吏,只要是拿着国家的俸禄、正在官位上的,不要认为我昏庸老朽就丢开我不管,一定要不断地训诫、开导我。我乘车时,护卫在旁边的警卫人员应规劝我;我在朝堂上时,应让我看前代的典章制度;我伏案工作时,应设置座右铭来提醒我;我在寝宫休息时,左右侍从人员应告诫我;我处理政务时,应有瞽、史之类的人开导我;我闲居无事时,应让我听听百工的讽谏。’他时常用这些话来警策自己,使自己的言行不至于走极端。”
众弟子听罢,一个个面露喜悦之色。他们从孔子的话中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任何情况下,人们都要调节自己,使自己的一言一行合乎标准,不过分,也不要达不到标准。
中庸,在孔子和整个儒家学派里,既是很高深的学问,又是很高深的修养。追求恰到好处、适可而止,这是做人处事的一种境界、一种哲学观念。比如吃饭,餐餐最好吃到恰到好处,每顿饭不要因饭菜不好而饿肚子,也不要因饭菜特好而把肚皮撑得鼓鼓的,适可而止,就能永远保持健康的胃口。
值得说明的是,有一些人认为孔子讲的中庸就是不讲原则,那是对“中庸”思想的误解。孔子讲的中庸,绝不是无谓的折中、调和,而是指为人处世应该慎重选择一种角度、一种智慧,不要一味地只知道向前,这样难免碰得头破血流。请记住中庸思想的本质:过犹不及,适可而止。
甩掉“金科玉律”的锁链
我们从小就会被教导不能做这,不能做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观念。这些观念成为我们行走人生的“金科玉律”,它们让我们少受挫折的同时,也常常阻碍着我们去开拓新的人生格局。这些观念禁锢着我们的大脑,销蚀着我们的潜能。因此,要改变命运,我们就得先从改变观念开始。
大家都记得这句金科玉律:“想要别人怎样对待你,就先怎样对待别人。”这可能是一句大家从小就学到且会拿来教导孩子的至理名言。遗憾的是,若把这句名言应用到组织问题上,问题可就大了。
这句金科玉律的假定是,你喜欢的对待方式会跟其他人喜欢的对待方式一样。这就是“先怎样对待别人”的立论。把这种观点应用在解决组织问题时,就等于是说在协调冲突、决策和搜集信息上,你会跟大家的看法一致。很多人把这句名言当成个人生活的策略。我们也这样处理周遭发生的事。但把这句名言当成策略,很可能会陷入本位主义的泥潭。因为这句名言假定,自己的看法就是他人的看法。因此,自己所想的,就是适当、正确的。如果你就是在这种金科玉律教导下长大的,难免会养成这种思考逻辑。不过,如果你以不同的观点思考,就能开启许多前所未有的成功机会。
我们被自己对世界的偏见所蒙蔽,看不到个人见解的可笑和荒谬。这种狭隘的观念,直接影响了我们在处理变革引发的差异时,采取的决策和行动。如果你认为所有看待事情的观点是绝不相同的,那在处理变革差异的冲突及协商决策时,会相当危险。尤其在一意孤行地盲从自己的观点,不考虑他人时,情况便会更危险。
要真正有效处理变革所引起的差异,就得具备求同存异的能力,适时从别人的观点和立场来看事情。要这么做就必须把先前的金科玉律改变一下,换成新版的:“以别人想被对待的方式对待他们。”其实,只要观念上稍微调整一下,变革的成效就有天壤之别。
杰克是一位公司员工,他经常与妻子在家争吵,以至于发生婚姻危机。后来,他找到一位心理咨询专家,听了杰克的诉说后,专家给他提出了一条建议:“不要总是试图向你妻子表明她错了,你不妨只同她讨论而不去辩明谁对谁错。只要你不再强求她接受你的意见,你也就不必自寻烦恼,不必为证实自己的正确而无休止地争吵了。”杰克试着做了,果然很奏效。一旦遇到相反的观点和看法,他不再与妻子争论不休,要么与之讨论,要么回避不谈。一段时间以后,夫妻关系明显得到了改善。
其实,各种是非观念都代表着一种“应该”框框。这些条条框框会妨碍你,当你的条条框框与他人发生冲突时,尤其如此。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乏一些优柔寡断之人,他们无论大事还是小事都难以做出决定。究其原因,人们之所以优柔寡断,因为他们总希望做出正确的选择,他们以为通过推迟选择便可以避免犯错误,从而避免忧虑。有一位患者去求助心理医生,当医生问他是否很难做出决定。他回答道:“嗯……这很难说。”
你或许觉得自己在很多事情上也难以做出决定,甚至在小事上也是如此。这是习惯于以是非标准衡量事物的直接后果。如果当你要做出某些决定时,能抛开一些僵化的是非观念,而不顾忌什么是是非非,你将轻而易举地做出自己的决定。如果你在报考大学时竭力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则很可能不知所措,即使做出决定后,也还会担心自己的选择可能是错误的。因此,你可以这样改变自己的思维方法:“所谓最好、最合适的大学是不存在的,每一所大学都有其利与弊。”这种选择谈不上对与错,仅仅是各有不同而已。
衡量是否更适合生活的标准并不在于能否做出正确的选择。你在做出选择之后,控制情感的能力则更为明确地反映出自我抑制能力,因为一种所谓正确的标准包含着我们前面谈到的“条条框框”,而你应当努力打破这些条条框框。这里提出的新的思维方法将在两个方面对你有所帮助:一方面,你将完全摆脱那些毫无意义的“应该”标准;另一方面,在消除了是非观念误区之后,你便能够更加果断地做出各种决定。
不以己心定善恶
我们在对任何一个事物作出判断或者得出结论之前,都应该先抛开个人的喜好,静下心来,心平气和地对事物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和分析,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所作出的判断或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在善恶的分辨上,人也不能仅仅站在自己的立场,以一己之见评判哪个是好的,哪个是坏的。以个人利害评善恶就是狭隘的门户之见。
德国诗人歌德曾说:“真理就像上帝一样。我们看不见它的本来面目,我们必须通过它的许多表现而猜测到它的存在。”真理往往细弱如丝,混杂在一堆假象里,我们的眼睛、我们的心智甚至我们道德上的缺失都会阻碍我们去敲响真理的门,对不了解的事,对尚未为人所知的领域作出错误的判断。
我们之所以需要事先对事物进行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和分析,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很多事情并不是像它看上去的那样。
两个旅行中的天使到一个富有的家庭借宿。这家人对他们并不友好,并且拒绝让他们在舒适的客房里过夜,而是在冰冷的地下室给他们找了一个角落。当他们铺床时,较老的天使发现墙上有一个洞,就顺手把它修补好了。年轻的天使问为什么,老天使答道:“有些事并不像它看上去的那样。”第二晚,两人又到了一个非常贫穷的农家借宿。主人对他们非常热情,把仅有的一点点食物拿出来款待客人,然后又让出自己的床铺给两个天使。第二天一早,两个天使发现农夫和他的妻子在哭泣,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那头奶牛死了。
年轻的天使非常愤怒,他质问老天使为什么会这样,第一个家庭什么都有,老天使还帮助他们修补墙洞;第二个家庭尽管如此贫穷,却还是热情款待客人,而老天使却没有阻止奶牛的死亡。
“有些事并不像它看上去的那样。”老天使答道,“当我们在地下室过夜时,我从墙洞看到墙里面堆满了古代人藏于此的金块。因为主人被贪欲所迷惑,不愿意分享他的财富,所以我把墙洞补上了。昨天晚上,死亡之神来召唤农夫的妻子,我让奶牛代替了她。所以有些事并不像它看上去的那样。”
小天使为什么抱怨呢?因为他是以两家对待他的态度为评判标准的,他断定的善恶恰好与事实相反。
可见,真理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就能被我们掌握的。很多事情就如上述的故事一样,并不是看上去的那个样子。善恶亦是如此,即使在很好地掌握知识的前提下,我们也没有资格来定善恶。
年轻人去拜访一位住在大山里的禅师,与他讨论关于美德的问题。
这时候,一个强盗也找到了禅师,他跪在禅师面前说:“禅师,我的罪过太大了,很多年以来我一直寝食难安,难以摆脱心魔的困扰,所以我才来找你,请你为我澄清心灵。”
禅师对他说:“你找错人了,我的罪孽可能比你的更深重。”
强盗说:“我做过很多坏事。”
禅师说:“我曾经做过的坏事肯定比你做的还要多。”
强盗又说:“我杀过很多人,只要闭上眼睛我就能看见他们的鲜血。”
禅师也说:“我也杀过很多人,我不用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他们的鲜血。”
强盗说:“我做的一些事简直没有人性。”
禅师回答:“我都不敢去想那些我以前做过的没人性的事。”
强盗听禅师这么说,便用一种鄙夷的眼神看了禅师一眼,说:“既然你是这样一个人,为什么还在这里自称为禅师,还在这里骗人呢!”
于是他起身,一脸轻松地下山去了。
年轻人在旁边一直没有说话,等到那个强盗离去以后,他满脸疑惑地向禅师问道:“你为什么要这样说?我了解你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生中从未杀过生。你为什么要把自己说成是个十恶不赦的坏人呢?难道你没有从那个强盗的眼中看到他已对你失去信任了吗?”
禅师说道:“他的确已经不信任我了,但是你难道没有从他的眼睛中看到他如释重负的感觉吗?还有什么比让他弃恶从善更好的呢?”
年轻人激动地说:“我终于明白什么叫做美德了!”
乐道己善,何如乐道人善。这时,远处传来那个强盗欢乐的叫喊声:“我以后再也不做坏人了!”这个声音响彻了山谷。
大山里的这位禅师是智慧的,他对强盗没有关于道德的说教,也没有润物细无声的劝诫,而是让强盗认识到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犯了罪,即使没有罪行,心里也有罪行,差别仅仅是五十步与一百步的距离。
对强盗来说,他认识到自己罪孽深重,他痛苦的原因是活在世人的善恶标准下,所以罪不得赦,不能解脱。直等到禅师现身说法,暗示他不可以个人利害评判善恶,他认罪了,他从罪的污秽泥淖中走出来,如释重负。
禅师真是高人,他假造自己的恶,做了一件大大的善事。从善的有利意义来看,有利就是善,这是超越个人利害,来评判善恶的关键所在。
摘下有色眼镜,不以一时荣辱取人
明朝的冯梦龙曾警告世人:“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子;不可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其主旨在于看人不可以偏概全,不可以一时的荣辱取人。其实这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大学》中有云:“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而孔子却做到了这一点。
传说公冶长善辨鸟语。他生活贫困,经常没有粮食吃。有一次,一只鸟飞到他的房前,大声对他鸣叫着说:“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个虎驮羊,尔食肉,我食肠,当急取之勿彷徨。”公冶长听了之后,马上跑到南山,果然看见一只被虎咬死的山羊,于是拿了回来。后来,羊的主人在公冶长家里发现了羊角,就认为是他偷了羊,把他告到鲁国国君那里。公冶长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但鲁国国君不信他懂得鸟语,将他关进了监狱。孔子知道他的秉性,为他向国君申辩求情,但鲁国国君没有理会。
过了几天,公冶长在狱中,听到上次那只鸟又叫道:“公冶长!公冶长!齐人出师侵我疆。沂水上,峄山旁,当亟御之勿彷徨。”他听后,马上将此事报告给了国君,国君仍然不相信他的话,但还是派人前去查看,结果真的发现了齐国的军队,于是发兵突袭,取得大胜。因此释放了公冶长,并给了他很多赏赐,还想让他做大官,公冶长坚辞不受,因为他觉得凭自己懂得鸟语获得官位是一种耻辱。
孔子谈到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曾被关押,却是无辜的。”于是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公冶长曾经蒙冤,虽然后来得到平反昭雪,但也难免会遭受世俗的歧视和一些讽言恶语,人们避之唯恐不及。孔子超脱世俗之偏见,不以一时之荣辱取人,而且还把女儿嫁给了他。
说此话时,孔子是已经赢得了普遍的社会声誉和有着身份地位的人。孔子能作出这样的决定,在当时实属难能可贵。社会已经发展了两千多年,很多事情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就“不以一时荣辱取人”这一点而言,人们仍然未能做到孔子一般,甚至还有越发后退之嫌。在利益至上的当今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势利眼,这些人看重的便是当下这一刻。柏杨先生对势利眼有自己的看法:“势利眼对别人是一种刺激,可以刺激别人发奋上进,但对自己却是一帖毒药,轻则伤害自己心灵,重则惹火上身。”无论对别人而言,是怎么样的效果,单从对自己的结果来看,势利眼无疑是一个致命伤,而这种致命伤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以貌取人。
从前有一位居士,常发愿要见文殊师利菩萨,因此不时地广行布施,恤孤济寡。每逢斋日,斋戒沐浴,严净坛场,敷设高座,种种供养,至心恳礼文殊菩萨驾临坛场,以满所愿。
有一次,居士见坛内的椅上坐一老翁,不但边幅不修,而容貌极其丑恶。豆大的眼屎,深黄的鼻涕,如弓的佝偻,似土的肤色,简直形如夜叉,人鬼不辨。居士吓得倒退一旁,一颗虔诚心,顿成怔忪心,并自思念:我每敷高座,庄严坛场,皆愿求文殊师利菩萨光临道场,慈悲一现。而今座上,究是何人?竟然胆大包天,敢于上座。遂走至座前,在气愤之下便牵着老翁下座,并嘱之曰:“请老翁自爱,下不为例。”老翁毫无表情,立即悄然而去。
第二天,居士便净备香花水果,前往寺中,恭献佛前,虔礼默祷曰:“弟子某持此功德,愿现世得见文殊师利菩萨。”事毕返家,晚间就寝,于梦中有人言:“你一向恭敬诚求,愿见文殊师利菩萨。可是,你见之而不识,当面错过,还求于何处得见文殊?”居士曰:“我素来细心观察,未见形影,究于何处得见,请君示知?”梦中人言:“日前你严净坛场,敷设高座,于高座上,坐一老翁,彼即文殊师利菩萨。”居士闻言及此,不觉周身急出大汗,自梦中醒来,遂向空中求乞忏悔。
生活中有一些人,便如同故事中的居士一样,习惯于戴着有色眼镜看人。他们把正直的人看成恶徒,把有才华的人看成窝囊废。他们为此犯下了许多错误,同时也影响了正常的人际关系。摘下佩戴许久的有色眼镜,丢弃以一时荣辱取人的旧习惯,看看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否则将一直被蒙在鼓里。
别把自己太当回事
大刘因为工作的变动,到了一个全新的部门,这个部门似乎没有以前的职位风光,没有以前的地位显赫,于是他总是担心别人会有什么其他的想法:“怎么回事,是不是犯了错误、腐败了而下来了。”虽然是正常的工作调动,而且也是自己一直希望的,但还是担心别人会说些什么,于是待在家中好久也没有露面。
有一天到大街上,遇到一个熟人,他说:“你不做老总啦?调到哪儿去了?”大刘说:“不做了,调北京办事处去了。”他说:“好呀,祝贺你呢!”大刘笑笑:“有时间去玩呀。”然后作别。但是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害怕熟人是在笑话他。
过了不久,恰巧在某处又碰到了那位熟人,他说:“听说你不做老总了,调哪儿去了呢?”大刘觉得你这人怎么这样,不是同你说过了吗?但最后还是淡淡地说:“我调北京办事处去了,有时间去玩。”他好像一下恍然大悟:“对了对了,你说过的,对不起呀对不起呀,我忘了。”听了他这话,大刘心里突然晴朗起来,好像一下子悟出什么来。是呀,自己整天担心别人说什么,整天把自己当回事,而别人早把自己忘了。于是,照旧同原来一样,同朋友们一起喝酒聊天,大家依然是那样的热情,依然是那样的真诚和开心。
其实,所有的不堪和烦恼,只是自己杯弓蛇影的自恋和自虐而已,所有的担心和疑惑,全是自己的原因。在别人的心中,自己并不是那么重要的呀!
生活中常常碰到的许多事,比如:说了什么不得体的话,被他人误会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尴尬的事,等等,大可不必耿耿于怀,更不必揪住所有人做解释,因为事情一旦过去,没有人还有耐心去理会曾经的一句闲话,一个小的过失和疏忽。你念念不忘,说不定别人早已忘记了,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反过来我们也可以问问自己,别人的一次失误或尴尬,真的会总在你的心头挥之不去,让你时时惦念吗?你对别人的衣食住行真的就是那么关心,甚或超过关心自己吗?人生中有那么多事,每个人自己的事都处理不完,没有多少人还会去关心与自己不太相关的事情,只要你不对别人造成什么伤害,只要不是损害了别人的什么利益,没有什么人会对你的失误或尴尬太在意。也许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别人什么事都没有了,只有自己还在耿耿于怀。记得某个文学大家写过这样的话:“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想想也是,在你还沉浸在悲伤之中时,别人早已踏歌而去了。所以你要明白,在别人的心中,你没有那么重要。
烦恼与焦虑大多数来源于自我内心莫名的紧张,太过于关注自己而忽略了周围的人事是每个人都有的倾向,只不过有些人把这种倾向放大了,所以他们就会产生比他人更大的烦恼。只有把自己看得不是那么重要,生活才会过得更加轻松、愉快。
逞口舌之快是做人的悲哀
有一种人,反应快,口才好,思维敏捷,在生活或工作中和人有利益或意见冲突时,往往能充分发挥辩才,把对方辩得脸红脖子粗,哑口无言。长此以往,这种人就形成了一个习惯:不管自己有理无理,一用到嘴巴,他绝不会认输,而且也不会输,因为他有本事抓你语言上的漏洞,也会转移战场,四处攻击,让你毫无招架之力。虽然你有理,他无理,但你就是拿他没办法。
在辩论会、谈判桌上,这种人也许是个人才,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场合中,这种人反而会吃亏,因为日常生活和工作场合不是辩论场,也不是会议室和谈判桌,你面对的可能是能力强但口才差,或是能力差口才也差的人,你辩赢了前者,并不表示你的观点就是对的,你辩赢了后者,只会凸显你仅仅是个好辩之徒且没有“心机”罢了。
而一般常见的情形是,人们虽然不敢在言语上和你交锋,但大家都心知肚明,反而会同情“辩”输的那个人,你的意见并不一定会得到支持,而且别人因为怕和你在言语上交锋,只好尽量回避你,如果你得理不饶人,把对方“赶尽杀绝”,让他没有台阶下,那么你已种下一颗仇恨的种子,这对你来说绝对不是好事。
波音人寿保险公司为他们的推销员定了一个规矩:不要争论!完美、有效的推销,不是辩论,也不要类似辩论。因为辩论并不能让人改变想法。
富兰克林常说:“如果你辩论争强,你或许有时获得胜利,但这种胜利是得不偿失的,因为你永远无法得到对方的好感。”因此,你要好好考虑一下,你想要什么,是只图一时口才表演式的胜利,还是一个人的长期好感。有好口才不是坏事,但运用不当则会坏事,因此你若有好口才,建议你:
1.把口才用来说明事理,而不是用来战斗。不过当有人攻击你时,你应当“自卫”。
2.有好的口才,也必须有好的内涵,否则别人会笑你全身只有舌头最发达。
3.要驳倒对方,捍卫自己的意见时,点到为止即可,切莫让对方“无地自容”,换句话说,要给对方台阶下。
4.别人得罪你时,你虽理直气壮,但也不必把对方骂得狗血淋头。
5.若自己的观点错误,要勇于认错,并接受对方的观点,切莫用辩论的技巧死命反击,因为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强辩只会让人看不起你。
好口才再配上好心机,这样的人无疑很有影响力,如果空有好口才而不知收敛,带来的损失无疑是巨大的,因为把“逞口舌之快”当成一种“快乐”,是做人的悲哀。
做事情切忌强出头
表现自己要量力而行,强出头往往会被搬不动的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而风头过胜,则往往危机暗伏。切记:招摇的背后往往是嘲笑的声音。
春秋时候的范武子,儿子叫范文子,世代为晋国卿士。一天,范文子很晚才从朝中回来,武子问他:“为什么这么晚才回来?”文子回答说:“有一个秦国客人在朝廷上说了许多诡谲的问题,大夫们都不能回答。我知道其中三个就做了回答,所以回来晚了。”武子很生气,教训他说:“大夫们不是不会回答,而是尊敬长辈。你这小子凭三件事在朝廷上贬低别人,自取灭亡的日子不远了。”说完他气得拿木杖打文子,把文子帽子上面的缨子都打断了。
人与人之间的你争我夺,尔虞我诈,其惨烈程度超乎想象,稍有不备,就有落马之危,强出头就等于主动给人树了一个攻击的靶子,向别人暴露了自身的命门所在。为人处世,在展现自身才华的同时,切莫忘记应当低调行事。中国自古讲求中庸之道,便是要求人们不张扬,不倨傲。居功自傲、招摇过市,只能处处树敌,树大招风。只有夹着尾巴做人,方能明哲保身,即使处于风暴之中依然我自岿然不动。
历史上,因恃才傲物而最终引来杀身之祸者不乏其人。
《孟子》上记载:成括在齐国做官。孟子见过成括之后,下了个结论:“成括会死的。”孟子的弟子问:“先生怎么知道成括会被杀死?”孟子说:“他的为人有一点小聪明,但他没有贤士的大智慧,这就足以导致他丧命。”意思是说,成括虽有小聪明但无大智慧,就会恃才胡作非为,自然就会酿成杀身之祸。孟子的判断后来果然应验了。
建安初年,曹操考虑派一个使者到荆州劝说荆州牧刘表投降。谋士贾诩建议说:“刘表喜欢与有名的人士交往,最好能物色一位著名的人物前去,才有希望达到目的。”曹操觉得有道理,就问另一个谋士荀攸说:“你认为谁可以去?”荀攸回答:“当然以孔融去最好!”
孔融是孔子的第20代孙,担任过北海侯国的相,以能写文章与慷慨好客闻名,是当时文学界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当然是比较理想的人选。曹操点头答应,并嘱咐荀攸去给孔融打招呼。
孔融听了荀攸的话,立刻接口说:“我有一位好友叫祢衡,字正平,他的才学比我高十倍。这个人足以在天子身边工作,做一个使者,更不成问题。”孔融所推荐的祢衡却不懂得谦虚忍让,而是恃才傲物,最终被曹操所害。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即便天赋异禀,才华横溢,也应当学会时时收敛。风头过劲,锋芒太过刺眼,只能惹来不必要的祸端。强出头者,逞一时之快,得意一时,却可能失意一世,可谓空有头脑的小聪明,而无处世的大智慧,正如孟子所说,总有一天,“会死的”。
遇强不强,你需要的是示弱
蜥蜴原是恐龙的同类,但是二者体积相差悬殊,几亿年前恐龙是整个地球的主宰。可是如今恐龙灭绝了,蜥蜴却活了下来。这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恐龙的体积过于庞大,不便保护自己,最终被自然淘汰了,而蜥蜴小巧灵活,虽然很弱小,却便于隐藏自己,从而保全了自己。这就是为什么自然界中是“适者生存”,而不是“强者生存”。
为人处世也一样需要“适者生存”,需要学习蜥蜴的“善于示弱”。“示弱”,就是放低姿态,在他人面前谦虚谨慎。这既是一种人生态度、独特的行为方式,又是一种生存智慧、安全之道。懂得“示弱”,学会“示弱”,对我们每一个人而言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西汉初年,冒顿身为北方匈奴的首领,励精图治,一心想把匈奴打造成最强大的民族,但是当时的匈奴势单力薄,经常遭到邻邦,特别是东胡的无理攻击。
匈奴人生活在西北部的草原上,以强悍善骑著称。冒顿养有一匹千里马,皮毛油黑发亮如软缎,全身上下没有一根杂毛,它能日行千里,为匈奴立下过汗马功劳,被视为宝马。东胡知道后,便派使者到匈奴索要这匹宝马,匈奴群臣认为东胡太无理了,一致反对。
足智多谋的冒顿一眼便看穿了东胡的用意,但他并没有表露出来。他知道,一旦正面冲突,吃亏的只能是自己,于是决定忍痛割爱来满足东胡的要求。他告诉臣下:“东胡之所以要我们的宝马,是因为与我们是友好邻邦。我们哪能因为区区一匹千里马而伤害与边邻的关系呢?这样太不合算了。”这样,他把宝马拱手送给了东胡。冒顿虽然表面上不与东胡作对,但他暗地里壮大实力,明修政治,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打败东胡。
东胡王得到千里马以后,认为冒顿是胆小怕事之人,就更加狂妄了。他听说冒顿的妻子很漂亮,就动了邪念,派人去匈奴说要纳冒顿之妻为妃。
冒顿的妻子年轻貌美、端庄贤淑,深得民心。匈奴群臣一听东胡王如此羞辱他们尊敬的王后,都气得摩拳擦掌,发誓要与东胡决一死战。冒顿更是气得咬牙切齿,然而他转念一想,东胡之所以三番五次地欺负自己,是因为东胡的力量比匈奴强大。一旦发生战争,自己的实力不济,很可能会战败。
于是他强颜欢笑,劝告群臣:“天下女子多的是,而东胡只有一个啊!不能因为一个女人伤害与邻邦的友谊。”这样,他又把爱妻送给了东胡王。
之后,他召集群臣,指明东胡气焰嚣张的原因,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鼓励大臣们帮助他治理国家,增强国家实力,外修政治,为以后打败东胡做准备。群臣听冒顿分析得有道理,于是按照冒顿的要求兢兢业业地治理国家,以图日后报仇雪恨。
东胡王轻而易举地得到千里马与美女,认为冒顿真的惧怕他,于是更加骄奢淫逸起来。他整日寻欢作乐,不理朝政,以致国力越来越衰弱。然而他毫无自知之明,又第三次派人到匈奴去索要两邦交界处方圆千里的土地。
此时,匈奴经过冒顿及其群臣多年的治理,政治清明,兵精粮足,老百姓安居乐业,其实力之雄厚远远超出了东胡。
事后,冒顿抓住一个适当的时机向东胡发起进攻,亲自披挂上阵,众人同仇敌忾,一举消灭了东胡。
力量弱小的匈奴能够战胜强敌东胡,就在于他们事前的示弱、守弱。
蛇吞象是很多人的梦想,然而,面对强大的对手,以小搏大蕴涵着深刻的博弈智慧,先守弱、示弱,然后以弱胜强,无疑是其中的智慧精华。
面对强敌,当自己还不足以与之抗衡时,何不示弱、守弱,然后静待自己的能力增强、时机成熟时,再奋起一击?你要明白示弱绝不等于软弱,而是一种人生的清醒和智慧。知道自己的弱点,就规避了失误的风险。
成功的世界总是留给有智慧的人。
把自己的得意之事放在心里
生活中,确实有些人总认为自己比别人技高一筹,事事比人强。这样,他们就总喜欢把得意挂在嘴上,逢人便夸耀自己如何如何能干,如何如何富有,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甚至没有顾及当时的听者是不是一个正处于人生低迷期的人。他们夸夸其谈后总以为就能够得到别人的敬佩与欣赏,而事实上,别人并不愿意听你的得意之事,自我炫耀的效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王昭的母亲就是一个喜欢炫耀的人,不论谁到她家去,椅子还没有坐热,他母亲就把自己家值得炫耀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告诉人家,说话的表情还是一副十分得意的样子。王昭一个同学的父亲下岗了,经济上有点紧张,他母亲知道了,非但没有安慰人家,反而对这位同学的父亲说:“我家老头子每月工资三千元,我们家花也花不完。”她女儿给她买了一件漂亮的衣服,因为很值钱,她就跑到人家那里去炫耀:“这是我女儿在上海给我买的衣服,猜一猜多少钱?一千八百元。”说完,脸上露出得意的表情,意思是:怎么样,买不起吧?就因为她的这个毛病,现在到她家里去的客人越来越少,因为没有人愿意听她的长篇大论,充当她炫耀自己的陪衬。
在别人面前一定要多一点谦虚,少一点炫耀,尤其不能在失意者面前炫耀你的得意,因为你的得意往往会衬托出别人的失意,甚至会让对方认为你炫耀自己的得意之事便是嘲笑他的无能,让他产生一种被比下去的感觉,让失意的人更加恼火,甚至讨厌你。
一次,李仁约了几个朋友来家里吃饭,这些朋友彼此都是熟识的。李仁把他们聚拢来,主要是想借着热闹的气氛,让一位目前正处于人生低潮的朋友心情好一些。
这位朋友不久前因经营不善,关闭了一家公司,妻子也因为不堪生活的压力,正与他谈离婚的事。内外交迫,他实在痛苦极了。
来吃饭的朋友都知道这位朋友目前的遭遇,大家都避免去谈与事业有关的事。可是其中一位朋友因为目前赚了很多钱,酒一下肚,忍不住就开始谈他的赚钱本领和花钱功夫,那种得意的神情,连李仁看了都有些不舒服。那位失意的朋友低头不语,脸色非常难看,一会儿去上厕所,一会儿去洗脸,后来提早离开了。李仁送他出去,在巷口,他愤愤地说:“老吴会赚钱也不必在我面前说得那么神气!”
李仁了解他的心情,因为在多年前他也碰过低潮,而当时正风光的亲戚在他面前炫耀自己的薪水、年终奖金,那种感受,就如同把针一支支插在心上那般,说不出的苦楚。
在朋友面前,千万不要炫耀自己的得意,没人愿意听这样的消息。如果你只顾炫耀自己的得意事,对方就会疏远你,于是你不知不觉中就失去了一个朋友。
诚然,人在得意之时难免有张扬的欲望,但是要谈论你的得意时,要注意场合和对象。你可以在演说的公开场合谈,对你的员工谈,享受他们投给你的钦羡目光,也可以对你的家人谈,让他们以你为荣,但就是不要对失意的人谈。因为失意的人最脆弱,也最敏感,你的谈论在他听来都充满了讽刺与嘲讽的味道,让失意的人感受到你“看不起”他。当然有些人不在乎,你说你的,他听他的,但这么豪放的人不太多。因此,你所谈论的得意,对大部分失意的人是一种伤害,这种滋味也只有尝过的人才知道。
一般来说,失意的人较少攻击性,郁郁寡欢是最普遍的心态,但别以为他们只是如此。听你谈论了你的得意后,他们普遍会有一种心理——怀恨。这是一种转移到心底深处的对你的不满的反击,你说得唾沫横飞,不知不觉已在失意者心中埋下一颗炸弹,多划不来。
失意者对你的怀恨不会立即显现出来,因为他无力显现,但他会通过各种方式来泄恨,例如说你坏话、扯你后腿、故意与你为敌,主要目的是——看你得意到几时。最明显的表现是疏远你,避免和你碰面,以免再见到你,于是你不知不觉就失去了一个朋友。
随意自夸是不善做人者的通病,为此常会败事。只有改变这一点,不被人讨厌,才有可能真正被人接纳,找到成事的“切入点”。
显示学习姿态,切勿好为人师
人之患在于好为人师,好为人师可能使自己有片刻的满足感,但却极易造成他人情绪上的抵触,为人们之间的关系埋下隐患,是人际交往中的大忌。
话说慈禧爱看京戏,常以小恩小惠赏赐艺人一点东西。有一回,她看完著名武生杨小楼的表演后将他召到眼前,指着满桌子的糕点对他说:“这些点心赏赐给你,带回去吧!”
杨小楼叩头谢恩,但他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要慈禧赐字给他。
慈禧当时兴致颇高,便让太监捧来笔墨纸砚,挥笔写了一个“福”字。
站在一旁的小王爷,看了慈禧写的字,悄悄地说:“福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呢!”杨小楼仔细一瞧,慈禧的这个“福”字果然写错了,不指出来吧,恐有欺君之嫌;指出来吧,却又触犯了慈禧的自尊,伴君如伴虎,她一不高兴就可能会要了自己的小命。杨小楼思前想后,不得其所,一时急得冷汗直冒。
一旁的李莲英见状脑子一动,笑呵呵地说道:“老佛爷之福,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点’呀!”杨小楼一听,脑筋这才转过弯来,连忙叩首应和道:“老佛爷福多,这万人之上之福,奴才怎么敢领受呢!”慈禧为下不了台而正欲发作,听大家这么一说,连忙顺水推舟,笑着说道:“好吧,哀家隔天再赐你吧。”就这样,李莲英为二人解脱了窘境,这桩因“好为人师”而惹出的祸端方才化险为夷。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他人的短处,进而往往有好为人师的冲动。在这些情况下,好为人师尽管不至于如同小王爷和杨小楼当时所处的境况那样情势危急,甚至危及性命,却同样能够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埋下大大小小的隐患,应当能避免则避免。
有一位年轻的律师参加一个案子的讨论。讨论中,一位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随口问道:“海事法追诉期限是6年,对吗?”律师马上接口道:“不,庭长,海事法没有追诉期限。”法庭内立刻静默下来,似乎连气温也降到了冰点。
虽然年轻的律师是对的,大法官错了,律师也如实地指了出来,但大法官却没有因此而高兴,反而脸色铁青,令人望而生畏。尽管法律站在年轻律师这边,但他却铸成了一个大错,那便是“好为人师”,居然给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当起了老师,这显然为世俗情理所不容。
智者应当明了,与其“好为人师”招惹麻烦,不如“拜人为师”以助自己成长。要知道,好为人师的你在展现自己的同时,间接地否定了对方的智慧与能力,为他人所不喜,于自己所无补。即使对方来“请教”你,说与不说,说多与说少,也应当再三斟酌,期间分寸的合理拿捏,值得仔细思忖。
面对错误,学会比别人先认错
没有人敢保证自己不犯错误,有时甚至还一错再错。既然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所以错误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悔改。
面对错误,如果能坦诚面对,再拿出勇气去承认并改正它,那么不仅能弥补错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谨慎端正,而且有助于在别人心里树立良好形象,从而很痛快地原谅你的错误。
事实上,就连傻瓜也会为自己的错误辩护,但能承认自己错误的人,往往更能获得他人的尊重。
每个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话,这是人的天性,哪怕是虚伪的赞美也爱听。忠言逆耳,当有人,尤其是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同事对自己狠狠地数落一番时,不管那些批评如何正确,大多数人都会感到不舒服。有些人更会拂袖而去,连表面的礼貌功夫也不会做,实在令提意见的同事尴尬万分。下一次就算你犯更大的错误,相信也没有人敢劝告你了,这岂不是你最大的损失?
如果你总是害怕向别人承认自己曾经犯错,那么,请接受以下这些建议:
1.即便错了,也不要自责太深,更不要自怨自艾,看轻自己。你应当把这次犯错当做一种新经验,从中吸取教训,获得智慧,吃一堑,长一智。
2.假若你的错必须向别人交代,与其替自己找借口逃避责难,不如勇于认错,在别人没有机会把你的错到处宣扬之前,对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
3.在工作上出错时,要立即向领导汇报自己的失误,这样当然有可能会被大骂一顿,但上司会在心中认为你是一个诚实的人,将来或许对你更加倚重。你所得到的可能比你失去的还多。
4.如果你犯的错误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同事,无论同事是否已经发现这些不利影响,都要赶在同事找你“兴师问罪”之前主动向他道歉、解释,千万不要企图自我辩护,推卸责任,否则只会火上浇油,令对方更加愤怒。
如果你觉得听到人家指出自己的错误是一种耻辱,令你面红耳赤,无地自容,以下这些建议或许能帮你克服这种心理障碍,慢慢懂得从批评中吸取教训:
1.要明白,别人的批评无损你的价值,与你意见相左的人并不一定对你有敌意,可能是诤友。
2.如果有人对你的工作表现颇有微词,你要知道人家是针对事情提出意见,而不是故意与你作对或瞧不起你。
3.切勿把“我的工作不被接受”理解为“我不被接受”。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不可饶恕的错误毕竟是少之又少,只要遇错能改,就必然对你今后的人生大有益处。
算计别人将会误伤自己
俗话说:真正聪明的人,往往聪明得让人不以为其聪明。聪明人表面笨拙、糊涂,实则内心清楚明白。北宋大臣吕端,官至宰相,是三朝元老,他平时不拘小节,不计小过,仿佛很糊涂,但处理起朝政来机敏过人,毫不含糊。宋太宗称他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其实,“大事不糊涂”者怎么可能“小事糊涂”呢?须知大事就是小事积聚起来的。所谓小事糊涂,只是装糊涂而已,因为真正的智者不屑在小事上浪费时间和精力。在处理大事与小事的关系上,有人提出了一种论点:大事小事都精明——少;大事精明,小事糊涂——好;大事糊涂,小事精明——糟。在古罗马律法中就有“行政长官不宜过问细节”一条。
在现实生活中,不仅仅是领导者,普通人也要时时面对自己的大事和小事。何为大事?影响全局的事为大事,决定整体的事为大事,范围内的工作为大事,也就是说,以结果来评价事之大小。对于一个企业管理者来讲,不管其工作性质如何、内容多寡,其工作程序和本质是不变的。工作的关键环节和关键行为应视为大,在这些问题上,思路必须清楚,不能糊涂。
美国心理专家威廉根据多年的实践,列出了500个测试题,测试一个人是否是一个“太能算计者”。这些测试题很有意思。比如,是否同意把一分钱再分成几份花?是否认为银行应当和你分利才算公平?是否梦想别人的钱变成你的?出门在外是否常想搭个不花钱的顺路车?是否经常后悔你买来的东西根本不值那么多钱?是否常常觉得你在生活中总是处在上当受骗的位置?是否因为给别人花了钱而变得闷闷不乐?买东西的时候,是否为了节省一块钱而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甚至你自己都认为,跑的冤枉路太长了?……只要你如实地回答这些问题,就能测出你是否是一个“太能算计者”。
威廉认为,凡是对金钱利益太过于算计的人,都是活得相当辛苦的人,又总是感到不快的人。在这些方面,他有许多宝贵的总结。
第一,一个太能算计的人,通常也是一个事事计较的人。无论他表面上多么大方,他的内心深处都不会坦然。算计本身首先已经使人失掉了平静,掉在一事一物的纠缠里。而一个经常失去平静的人,一般都会引起较严重的焦虑症。一个常处在焦虑状态中的人,不但谈不上快乐,甚至是痛苦的。
第二,爱算计的人在生活中,很难得到平衡和满足,反而会由于过多的算计引起对人对事的不满和愤恨,常与别人闹意见,分歧不断,内心充满了冲突。
第三,爱算计的人,心胸常被堵塞,每天只能生活在具体的事物中不能自拔,习惯看眼前而不顾长远。更严重的是,世上千千万万件事,爱算计者并不是只对某一件事情算计,而是对所有事都习惯于算计。太多的算计埋在心里,如此积累便是忧患。身处忧患中的人怎么会有好日子过?!
第四,太能算计的人,也是太想得到的人。而太想得到的人,很难轻松地生活。
第五,太能算计的人,必然是一个经常注重阴暗面的人。他总在发现问题,发现错误,处处担心,事事设防,内心总是灰色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个人大事不糊涂,小事也精明,事事都按照自己的方式算计,就不可能拥有很多朋友,也不可能在团队中发挥最好的作用。人毕竟没有三头六臂,当你事事比别人聪明时,总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和嫉妒,终究“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导致自己受到无谓的伤害,甚至牺牲。真正聪明的人在一些小事上不会锱铢必较,而在大事上则会保持清醒头脑。所以,在办事时,千万不要在小事上纠缠不休,搞得自己精疲力竭、心绪不宁,而到了大事面前,却又真的糊涂了。
算计别人最终伤害的还是自己,难得糊涂其实是一种生活智慧与生存哲学。洒脱大方的人会给他人带来欢笑,同时也给自己赢得愉悦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