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1000问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宫廷规制·帝后故事

第一章 宫廷规制·帝后故事

1.“三皇五帝”真有其人吗?

我们经常能在书本上看到这样的句子:“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从三皇五帝到如今,中华文明已有五千年的历史。”

用斧头开天辟地的盘古,无疑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那么“三皇五帝”究竟是谁?他们是传说中的人物,还是真有其人呢?

史料记载中,有些说“三皇”是燧人、伏羲和神农氏,“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有些说“三皇”是伏羲、神农、共工,“五帝”是少昊、颛顼、帝喾、尧、舜。总之,众说不一。大部分的意见是“三皇”为燧人氏、伏羲氏和神农氏,“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

此外,“三皇五帝”是人是神,也没有明确的论断。比如,“三皇”中的太昊伏羲氏,史料记载他为古代东夷的部落首领,根据阴阳的变化创制了八卦,还模仿蜘蛛结网发明了渔网,并创制了乐器“瑟”,这很明显属于人类的行为。可是,他却是人头蛇身,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恐怕只能排入妖怪的行列。

又如,神农氏。相传他用树木制作了耒、耜等农具,并发明了草药,为人治病。他虽然有着人身,却是牛头。

和人最相近的要算燧人氏。传说他发明钻木取火,以在森林中捕食野兽为生。

到了“五帝”时期,这些古代的英雄们已经没有牛头或蛇身的怪异长相了。他们不仅和人类一样吃肉食,吃水果,而且更热衷搞发明。比如,仅黄帝就发明了养蚕、缫丝、舟车、文字、音律、算术、历法、棺椁、器皿等。

这些仅属于传说,因为没有确切的年代,也没有相关的资料来证明。我们也可以说,“三皇五帝”是先夏文化时期神话传说和历史考古资料参半的人物。也可把他们看作是中国祖先处于史前各个不同文化阶段的象征。

不管是否真有其人,我们仍然景仰这些古代的英雄们。

知识链接

“皇帝”释义

“皇”本来的意思是“大”和“美”,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因给予万物生机谓之皇”。到了战国末期,由于上帝的“帝”字被作为人主的称呼,遂用“皇”字来称上帝,比如《楚辞》中的西皇、东皇、上皇等。

“帝”原指天帝,是生物之主,兴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谓之帝”。“五帝”时期,“帝”指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

2.秦朝君臣是怎样确定“皇帝”这一名称的?

在秦王嬴政即位之前,中国的最高统治者或称“皇”,或称“帝”,或称“王”,唯独没有“皇帝”一称。

那么,秦始皇是怎么确定这一名称的呢?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逐渐衰微。于是,一些实力强大的诸侯国的国君便自称为“王”,如秦王、楚王、齐王、赵王、燕王等。公元前221年,秦国发展成为实力最强的诸侯国。于是,秦王嬴政挥鞭四举,灭掉了其他六国,平定天下。嬴政认为自己的功业是亘古未有的,甚至连“三皇五帝”都比不上。为了“称成功,传后世”,他决定改变“王”的称号。于是,他便召集群臣,商议改号之事。丞相王绾说:“三皇五帝虽然是天下共主,可他们实际上占领的土地不过方圆千里。可自商周起,称‘王’者才真正拥有了天下,而且他们的丰功伟绩可以维持七八百年。所以说‘王’的称号最好。”可秦王却不高兴。他认为,“商朝七百年、周八百年的天下不算什么,我要的是万世永传的朝代。”这时,李斯说话了:“如今四海之内皆是陛下的囊中之物,这是从未有过的事。陛下的功绩自然为三皇五帝所不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而泰皇最尊贵,臣认为陛下可称泰皇。”秦王听了很高兴,说:“依我看,‘泰皇’仍没多大区别。不如去‘泰’留‘皇’,采上古‘帝’号,称‘皇帝’。我称始皇帝,后世以数计,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传之无穷。”

就这样,秦王政自称“始皇帝”,后世因而通称他为“秦始皇”。

知识链接

“皇帝”的别称

古代,由于称诸侯为“国”,称大夫为“家”,因此人们将“国家”作为国的通称。东汉时期,人们称皇帝为“国家”,因为皇帝是国的化身。

唐朝人认为皇帝“以天下为宅,四海为家”,所以,代称皇帝为“圣人”和“宅家”,后者为皇宫里面的皇帝称谓。宋代,取“五帝宫天下,三王家天下”之意,故以“庙”、“祖”、“官家”和“官里”称皇帝。

除了上面的称谓,皇帝的别称还有许多,比如陛下、天子、皇上、上、飞龙、乘舆、车驾、驾、万岁、万岁爷、至尊、人主、圣等。另外,也有以年号作为皇帝别称的。

3.哪个皇帝最早使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句话什么意思?

在历史剧中,我们很容易看到这样一幕:传圣旨的人高呼“圣旨到”,众人马上跪倒在地。传圣旨的人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不管什么朝代,圣旨好像都是以这一句开头的。这符合历史事实吗?

答案是不符合。因为据考证,“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最早使用者是明太祖朱元璋,依据就是“奉天承运”中的“奉天”其实指的就是“奉天殿”,取意遵照天意,即皇帝的权力受命于天。而奉天殿正是明太祖朱元璋首建的。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建造了一座皇城,并将其中规格最高的朝会大殿命名为“奉天殿”。燕王朱棣迁都北京,后来建紫禁城时,又将“奉天殿”原封不动“搬到了”北京。

关于此一说,清朝大学者俞樾也有考证。他在《茶香宝续钞》中说:“奉天承运”是“论奉天殿名而及之”。

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始于明朝,还有一个依据,就是朱元璋所捧的大圭上面刻着“奉天承运”这几个字。此说法来源于明朝万历时期的天文学家沈德符。

其实,明朝圣旨的开头并不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意即“奉天承运皇帝”朱元璋颁布的诏书。而“承运”指的是继承新生的气运,实指君权神授。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意就是,皇帝遵照上天的旨意,对你下一些需要执行的命令。借用天命,无非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知识链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清朝入关后,因为继承的是明朝制度,所以,其诏书也多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清朝诏书的格式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然后是所要诏示的内容,结尾是“布告天下咸使闻知”或“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清代还有制辞,其开头和诏书差不多,一般是“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至于“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什么时候退出历史舞台的,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既然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没有皇帝自然也就没有“皇帝诏曰”了。如果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退出历史舞台的具体时间,应该是1912年宣统皇帝发布退位诏书那一天。

4.将皇帝称为“万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万岁”一词,从字面看,应该是一个表达祝愿的话,即“千秋万世,永远存在。”比如,有部电影叫《青春万岁》,意即“青春永驻”,内含“开心”的感情色彩。正是因为这种感情色彩,人们在遇到高兴事时常会喊“万岁”,就像俄语的“乌拉”,谁都可以说,谁都可以用。

可是,在封建社会,“万岁”一词可不是随便用的,因为它是皇帝的代名词,也只有皇帝才配用“万岁”这个词。除了皇帝,谁敢将自己与“万岁”联系起来,那是想让脑袋“搬家”。若是见了皇帝不呼“万岁”,也会被以大不敬罪论处。

那么,究竟是谁将“万岁”一词定为皇帝专有的呢?这事和汉武帝有关。为了加强君权,强化专制统治,汉武帝可谓煞费苦心。

元封元年春天,汉武帝登华山后发布诏书:“朕用事华山,至于中岳……翌日亲登嵩高,御史乘属,在庙旁吏卒咸闻呼万岁者三。登礼罔不答。”意思就是,朕登上了嵩山之巅,吏卒都听到了三声“万岁”。

荀悦当时注曰:“万岁,山神之称也。”意思是说神灵在向汉武帝致礼。汉武帝还称,听到呼声后,他向神灵致意还礼,神灵都一一应答。

15年后,也就是太始三年三月,汉武帝又酝酿出了一出“好戏”。汉武帝称,“幸琅邪,礼日成山。登之罘,浮大海。山称万岁。”即当他登上山东的芝罘山时,群山都喊他“万岁”。

既然神灵、山石都喊皇帝“万岁”,臣民百姓还有什么可说的?于是,就有了臣民给皇帝拜恩庆贺时的三呼“万岁”。

从此,皇帝宝座前,“万岁”之声不绝于耳。

5.帝王的正妻为什么称为“皇后”,这个称号从何而来?

在封建宫廷里,皇帝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在众多的妻妾中,仅有皇帝的正妻称为“后”,就是“皇后”。可是,为什么称皇帝之妻为“后”呢?

在周朝以前,天子的妻子都称为“妃”,周朝开始才称为“后”。如《礼记》记载:“天子之妃曰后。”到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改称号为“皇帝”,便订皇帝的正妻为“皇后”。不过,这时候的后妃制度还不完备,直到汉朝才开始执行较完备的后妃制度和等级划分。《汉书·景帝纪》记载:“朕亲耕,后亲桑,以奉宗庙粢盛祭服,为天下先。”《汉书·高帝纪》中有“尊王后曰皇后,太子曰皇太子”。

“后”原意指君主。在上古时代,“后”是帝王的称号。如大禹的儿子称为“夏后氏”,再如传说中射日的后羿。

《诗经》中记载:“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郑玄笺曰:“后,君也。”《左传》中说:“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书经》说:“树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长。”可以看出,其中的“后”都指君主。

既然“后”在上古是帝王的称呼,为什么后来又用来称呼女性呢?

从字形来看,“后”是个会意字。甲骨文中的“后”字,口字在左下方,右上方是一拢起的手;到金文中,字形成镜像般翻转,拢起的手移到了左上方,便一直沿用至今。

《说文解字》中说:“后,继体君也,像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发号者,君后也。”在上古氏族部落中,女性具有崇高的地位,一般为发号施令者。这时,“后”的意思指有权威的女性长辈。可见,作为帝王正妻的“皇后”便是从此引申出来的。

6.戏中总唱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何谓三宫,何谓六院,只有七十二个妃子吗?

在民间,如果问一个人皇帝的老婆有多少,答案十有八九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那么,“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是实指呢,还是泛指呢?

民间所谓的三宫,一般指后妃居住的中宫和东西两宫,其实这是明清以后才划分的。三宫最早指的是诸侯夫人的住所,而天子后妃居住处称六宫。《礼记》中记载“:王后六宫,诸侯夫人三宫也。”由于六宫为皇后居住地,所以往往用六宫指代皇后。

后来,三宫的含义发生了变化。汉朝时,以皇帝、太后、皇后合称为三宫,又称太皇太后、太后、皇后为三宫。唐代穆宗时又将两太后与皇后合称三宫。可见,历代说法各不相同。

六院原作六苑,指后妃居住的宫苑。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李贺《贝宫夫人》“六宫不语一生闲,高悬银照青山”。

七十二妃也是泛称,指皇帝后宫人数众多,实际上皇帝后宫侍妾的人数远远多于七十二人。《管子·小匡》记载:“九妃六嫔,陈妾数千。”《礼·昏仪》记载:“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清朝曾对皇帝老婆的基本数量有过规定:皇后一人,皇贵妃二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规定是规定,皇帝仍然可以随心所欲地无限“扩军”。比如,嫔以下的贵人、常在、答应等,就没有具体名额限制。据记载,康熙皇帝一生中曾拥有妻妾五十五名,数量之多令人惊讶。不过,这仅仅是“有名位”的一小部分,据说,他实际拥有妻妾200多名。

知识链接

清朝宫廷的后妃等级

清代宫廷的后妃制度,是在康熙朝确立的。

具体规定是:尊皇帝的祖母为太皇太后,母亲为皇太后。太皇太后、皇太后住慈宁宫;太妃、太嫔随住。皇帝的正妻为皇后,负责后宫事务。皇后下设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分住东西六宫;嫔以下设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随妃嫔分住东西六宫。清后宫制度还规定,皇帝大婚之前,选八位比皇帝大的宫女侍奉。八位宫女都有名分,分别授以司账、司寝、司仪、司门的职衔。

7.清朝为皇帝选秀有评委吗,选秀的要求和选拔程序如何?

清代的选秀是一种挑选后宫粉黛的制度——凡满、蒙、汉军八旗官员、另户军士、闲散壮丁家中年满14岁至16岁的女子,都必须参加三年一度的备选秀女。

每到选秀年度,户部都会在奏报得到允许后,发文给八旗都统衙门的各级长官,命其呈报适龄女子花名册,先由八旗都统衙门汇总,再由户部上报皇帝。

皇帝决定选阅日期后,各旗选送的秀女会被骡车提前送到京城。应选前一天,秀女们要按照满、蒙、汉的顺序和年龄排列先后次序:宫中后妃的亲戚;以前被选中留了牌子的、本次复选的女子;本次新选送的秀女。

排好顺序的秀女,要在入夜时乘坐骡车进入地安门,等到神武门宫门开启后下车,在太监的引导下,按顺序进入顺贞门。秀女们乘坐的骡车则要离开一段时间——从神武门夹道东行,出东华门,由崇文门大街北行,经北街市,然后再经地安门到神武门外。骡车再次来到神武门外时,已是第二天中午了。

被太监引入宫中的秀女,或五六人一排,或三四人一排,或一人一排,供皇帝或太后选阅。被选中者,就留下牌子,再定期复选。没被选中的,就撂牌子。

复选再度被选中的,才有机会成为后妃的候选人,或被赐予皇室王公或宗室之家。

后妃候选人,还要屡屡“复看”,还会有留牌子的和撂牌子的。这一阶段留牌子的,有“记名”的,也有“上记名”的。“上记名”是指皇帝亲自选中留牌子的。

不管是“记名”的,还是“上记名”的,都还要经过“留宫住宿”进行考察。最后一关中会选定数人,其余的又都是撂牌子的。

知识链接

选皇后的标准

皇后是不是一定有靓丽的容貌呢?并非如此。清朝统治者选皇后有两条标准:一是品德,一是门第。清代册封皇后、妃、嫔的册文中常常见到的是宽仁、孝慈、温恭、淑慎,“诞育名门”、“祥钟华阀”,等等。其中,门第有更重要的作用。比如,光绪皇帝的皇后隆裕相貌平平,她能成为皇后,因为她是慈禧太后的侄女。

8.“黄袍”是皇帝的“专利”吗,皇袍一定是黄色的?

公元960年,率兵北征的赵匡胤到陈桥驿时,手下的一些将领全副武装,带领一些士兵直奔他的寝室。惊恐的赵匡胤刚穿好衣服,还未及反应,将领们便将他强行拖出去,并将事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到他的身上。接着,大家跪拜在地高呼万岁。

这就是宋太祖因陈桥兵变而“黄袍加身”的典故。从此后,皇帝穿黄袍得以广为人知。

那么,“黄袍”是皇帝的“专利”吗?是不是只有皇帝才能穿黄色的衣服呢?

黄色服饰在中国古代一直比较流行,谁都能穿,只是到了隋唐时期,因为以黄为贵,“黄袍”才成为帝王的专用衣着。尤其是在唐朝,皇帝不愿意自己和一般人同着黄袍,就颁布了“禁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服”的命令。《野客丛书·禁用黄》中记载:“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黄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黄有禁自此始。”唐高宗时又重申“一切不许着黄”。但这时的规定并不严格,一般百姓着黄衣仍然较多见。

到了北宋,赵匡胤登基后,“黄袍”正式成为皇权的象征。宋仁宗时还规定:一般人士衣着不许以黄袍为底或配制花样。自此,不仅黄袍为皇帝所独有,连黄色亦为皇帝专用。

其实,在唐宋之前,君王、皇帝对穿什么颜色的袍服,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西周、东周时期,据《礼记·月令》记载,天子“着青衣”。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纷争,国君的袍服更是五花八门。到了秦朝,由于盛行“五行”之说,秦王朝尚水德,以黑色为贵,所以,秦始皇就穿黑色袍服。而晋代,因为尚金德,以赤色为贵,所以,晋代的皇袍就采用了红色。

知识链接

龙袍的来历

龙,在上古时期只是人们心目中的一种神异的动物,带有一定的平民性。到了唐、宋时期,统治阶级为了利用人们的龙崇拜心理,不但自诩为龙种,还垄断了龙形象的使用权,严禁民间使用龙的图案,甚至还严禁百姓提及龙字。到了明代,龙更成为帝王独有的徽记,正式形成了在皇帝服装上绣大型的团龙花纹的礼仪制度。所以,皇帝的衣服又叫龙袍。

9.为什么汉朝分为“西汉”、“东汉”,宋朝却叫“北宋”、“南宋”?

在中国历史上有个很有趣的现象,朝代更迭以成对的形式出现。比如“西周”后有“东周”,“西汉”后有“东汉”,“西晋”后有“东晋”,“北宋”后有“南宋”。仔细分析后就会发现,最初是以“西”和“东”来划分,后来则是“北”和“南”。如“唐”后有“南唐”,明后有“南明”,虽然存在的时间都很短,但却反映出地域变迁的特征。

楚汉之争后,刘邦夺取天下,定都长安,史称“西汉”(从公元前202年开始,到公元8年王莽篡汉结束)。王莽夺取政权后,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经济的措施,但效果却适得其反,引发了绿林和赤眉大起义。其中西汉皇族的远亲刘秀通过数年努力,剿灭了其他势力,统一了全国,史称“东汉”。

“西汉”和“东汉”存在前后相继的关系,也称“前汉”和“后汉”,刘秀也不认为自己建立了一个新朝代,而是光复了汉朝。他自认为是汉宣帝的继承人,继位后,追尊汉宣帝为中宗,由于当时长安在战乱中破坏严重,所以定都洛阳。从地理位置上,洛阳位于长安以东,所以人们称刘秀建立的朝代为“东汉”。

五代十国后期,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当了皇帝,定都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市),史称“北宋”。从公元960年登位,至1127年止,首尾历时168年,共传九帝。北宋末年,金兵攻破汴梁城,徽、钦二帝被俘。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应天府即位,后迁都于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北宋”和“南宋”的划分还是从都城的位置和疆域考虑的,汴梁位于淮河以北,临安则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北宋拥有北方的大部分土地,而南宋则偏安于南方一隅。

从政治和经济发展角度考虑,中国领土从汉唐到宋元明时期,有个逐步扩大的过程,同时经济中心从西方向东方转移,由北方向南方转移。统治者为了加强对这些地区的控制,逐步将都城东迁。当北方游牧民族强大时,就可能南移。这反映到王朝更迭上,便是先“西汉”后“东汉”,先“北宋”后“南宋”。

10.为什么叫李世民为“唐太宗”,而叫朱棣为“永乐”?

古代皇帝都有些谥号或庙号,如李世民称“唐太宗”,明朝第三个皇帝朱棣称“明成祖”,他在位时改年号为“永乐”,从1403年至1424年,前后共22年,所以明成祖也叫“永乐皇帝”。那么庙号和谥号有什么区别,年号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谥号是古代皇帝死后,后人对他们的称谓,比如汉武帝、光武帝、隋炀帝,皆以“帝”称。庙号在唐以前则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称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其余的称帝。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可见,在唐以前,每个皇帝都有个谥号,但未必有庙号。而在唐以后,皇帝的谥号逐渐加长,人们更多称呼他们的庙号。一般开国皇帝都叫“祖”,第二个皇帝则称“太宗”,如李渊称“唐高祖”,李世民为其子,在其任上开创“贞观之治”,故称“太宗”。但明朝并不按此例,朱元璋为太祖,而朱棣却不称“太宗”而称“成祖”。“太宗”前一般有三祖:太祖、高祖、世祖,大概朱棣认为自己功绩大,堪称开国皇帝。

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以清朝为例:太祖开国立业,太宗、世祖、圣祖发扬光大,世宗、高宗等都是守成令主的美号,仁宗、宣宗等皆明君贤主。其他朝代如中宗、宪宗都是中兴之主,哲宗、兴宗等则是有所作为的好皇帝。神宗、英宗功业不足,德宗、宁宗过于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虚,文宗、武宗名褒实贬,穆宗、敬宗功过相当,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国。

一般新帝登基都会更改年号。古代采用干支和皇帝纪年法,如朱棣登位后改年号为“永乐”,统治时间较长,并且明清两朝规定一帝一元,所以明成祖也称“永乐皇帝”。

11.改元和改朝换代是一回事吗,它们有什么区别?

世道兴衰,治乱更迭。当一个朝代腐朽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农民起义,继而被新的王朝取代。这便是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从夏朝建立,历经商、西周、春秋和战国、秦、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其间不知经历了多少王朝更迭。而新君登位,一般都会改元,采用新的年号。那么改元和改朝换代是一回事吗?

改元就是改变年号。中国古代最早使用的是干支纪年法,以十天干配合十二地支,六十年一个循环,也称一甲子。在官方,统一使用的则是年号纪年法。一般新帝登基,都要改变以前的年号,然后这第一年则称“元”年。所以改变年号也称“改元”。

改元和改朝换代不同。改朝换代同时面临着年号的改变,改元在同一个朝代的不同皇帝之间也可以发生。通常新帝继位,都会改元,确立新的年号。就是同一个皇帝,也可以更换年号。如汉武帝改了11次年号,唐高宗用过14个年号,唐玄宗即位初年改元“先天”,这一年称先天元年,后改元“开元”,又改元“天宝”。

到了明代以后,才规定一帝一元,所以可以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清高宗年号是乾隆,就被称为乾隆皇帝。

12.皇帝的龙袍上到底绣有几条龙,为什么不多绣几条呢?

看电视时,我们也会注意到,皇帝的龙袍上七扭八拐地绣着好几条龙。那么,到底绣有几条龙呢?

在抚顺市博物馆,珍藏着一件清代光绪皇帝的御用龙袍。据介绍,这件龙袍长125厘米,两袖通长172厘米,下摆长110厘米。龙袍为圆领,右衽,具有满族风格的马蹄形袖。龙袍上的前胸、后背及两肩各绣有正龙,前后襟和底襟绣有升龙、降龙和行龙。

据史籍记载,皇帝的龙袍上都绣有九条金龙,胸前、背后各一,左右两肩各一,前后膝盖处各二,还有一条被绣织在衣襟里面。

为什么龙袍要绣九条龙呢?因为古代帝王受《周易》的影响,崇尚“九五至尊”。《易·乾》中说:“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意思是说这条龙已经飞上天了,表示达到了最高境界。也是因为这个缘故,皇室建筑、家具陈设和生活器具等多用九、五两个数字。

为什么要将一条龙绣在里襟呢?因为九是奇数,很难在布局上做到均衡对称,于是,将一龙绣在里襟。这样,龙袍的实际龙纹不少于九条,而且在正面或背面看又都是五条(两肩之龙前后都能看到),正好与九五之数吻合。

不过,也有例外的,明朝皇帝龙袍的龙纹数就多于九条。

1958年出土的万历皇帝的“缂丝十二章衮服”,就有十二条龙,被绣在一个圆形的中间,俗称“团龙”。

十二条龙因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位于衮服前胸和后背位置的龙,是正身的龙,也就是面向外的龙,被称为“正龙”或者是“坐龙”;侧身的龙叫做“行龙”,行龙也按照朝向上下的不同分为升龙和降龙。

万历皇帝龙袍上龙的数目比起明世宗嘉靖七年创制的“燕弁服”上的就不能算多了。由弁帽、袍服、玉带、袜子和丝履构成的“燕弁服”上的龙纹呈九九之数:前身一个盘龙团纹,后身两个盘龙方纹,领子与袖子上的龙纹加在一起是45条,衣襟上的龙纹是36条。另外,在腰间的玉带上还装饰着九件刻有龙纹的玉片。

知识链接

帝王礼服上的十二章纹样

帝王礼服上的十二章纹样,包括日、月、星辰、山、火、宗彝、粉米、龙、华虫、藻、黼、黻共十二种纹样,几乎囊括了天地之间一切有代表性的事物,是中国儒家学派服饰理论的核心。这些花纹的使用很有讲究,只有天子的服装才可以全部使用,以下各级只能使用龙以下的八种纹样,并且级别不同,使用的纹样也不相同,充分体现了古代社会的身份等级制度和设计出这种礼服制度的最终意义。

13.古人把国家称为“江山社稷”,那么“社稷”是什么,有何来历?

古人把国家称为“江山社稷”。“社稷”是“社”和“稷”的合称,社是古代的土地之神,按五行方位:东方青土,南方红土,西方白土,北方黑土,中央黄土。五种颜色的土覆于坛面,称五色土,实际象征国土。稷,指五谷之神,有时特指其中的原隰之神——能生长五谷的土地神,这是农业之神。

传说,发明“社”的是共工的儿子句龙,共工氏族是世代的水正,发洪水的时候,句龙就让人们到高地土丘上去住,没有高地就挖土堆丘,土丘的规模是每丘能住25户,称之为“社”。句龙死后,被奉为土神,也叫社神。后人为了纪念他,就专门建造了房屋祭祀,称之为“后土”。烈山氏的儿子柱做夏的稷正(主管农业的官职),在其死后,被奉为农神,也叫五谷神。

这是神与其原型的对应。从词源角度分析,“社”字在甲骨文中与“土”字一样,作“◇”,像女性生殖器。也就是说,社起源于原始时代的生殖崇拜。在春秋时代,还可以看见这种原始崇拜的流风余韵。社与“土”本是一字,后来加上了“礻”旁,也就成了土地神的名称。社祭的神坛也称为社。从天子到诸侯,凡是有土地者都可以立社,甚至乡民也可以立社祭祀土地神,社日成为睦邻欢聚的日子,同时还有各种欢庆活动,“社戏”、“社火”就是很好的例子。现代生活中的“社会”一词,也与社日活动有关。稷原是周民族的始祖后稷,在西周始被尊为五谷之长,与社并祭,合称“社稷”,也与社日活动有关。

中华文明是从农耕社会开始的,由于人们崇拜大地和能生长谷物的神灵,于是产生了“社稷”的概念,并形成了从中央政权到地方百姓的祭祀活动。“社”和“稷”这两个神灵相近,人们便一起祭祀他们,久而久之形成了“社稷”的概念。据《周礼·考工记》:社稷坛设于王宫之右,与设于王宫之左的宗庙相对,前者代表土地,后者代表血缘,同为国家的象征。

知识链接

社稷坛

社稷坛是古代祭祀土地和谷物之神的地方。现存明清两代的社稷坛位于天安门西,其位置是依周礼《考工记》“左祖右社”的规定,置于皇宫之右。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神,二者合称“社稷”。北京社稷坛有内外两重,呈长方形布局。红色墙身,黄琉璃瓦顶。每面墙正中辟门,北门为主门,两边各一偏门,均为拱券式。东、南、西各置一拱券门,仿木绿琉璃单翘单昂五踩斗拱。

14.古代的“禅让”是怎样的制度,历史上真正实行过这个制度吗?

“禅让制”是中国古代部落联盟首领的传袭制度。相传尧年老时,经自己长期考察,确认舜才德出众,于是将首领位置让给舜;舜年老时按照同样的方法传位于禹。禅让制实际上是以传贤为宗旨的政治制度,后来被禹的儿子启破坏,代之以家天下的世袭制。

禅让制一直被孔子和后代的儒家学者所推崇,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有人就认为在禅让的过程中,经常伴随着暴力和仇杀。尧执政后期,将争夺权力的丹朱囚禁起来,但舜杀光了尧的支持者和家人,逼尧退位。舜统治时期,爆发了大洪水,大禹的父亲被以治河不力的罪名杀掉,但实际上只是因为其是领袖地位的有力竞争者。

这些说法表面上看有些道理,其实不过是一些后世文人的主观臆断,并无证据可以佐证。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载:“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以思尧。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丹朱是尧的儿子,而不是争夺尧其权力的人。尧之所以把天下让给舜,主要看重的是他的才能。

禅让制在历史上确实存在,而且是以“让贤”为主要内容。到了禹,其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启”,开始了中国几千年的“家天下”。

15.皇帝的坟墓叫“陵”,这种叫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这是李白的《忆秦娥》。词中说到的“汉家陵阙”,是指现在陕西关中平原上的西汉帝王陵墓。在中国,帝王陵墓很多,比如秦始皇陵、乾陵、明十三陵、明孝陵、清东陵、清西陵、定东陵、崇陵等。慈禧的定东陵是中国现存规制豪华、体系比较完整的一座皇后陵寝建筑群。

帝王们为了“厚葬以明孝”、“事死如事生”,登基即位伊始,就着手为自己建造陵墓,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那么,为什么古代帝王的坟墓称为“陵”呢?这种叫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周朝以前,君王的坟墓也都称“墓”。大约从战国中期以后,帝王的坟墓逐渐开始称为“陵”。《史记·赵世家》记载:“赵肃侯十五年经营寿陵。”《秦始皇本纪》记载:“秦惠文王葬公陵,悼武王葬永陵,孝文王葬寿陵。”

“陵”的本意是大土山。帝王为了显示王权至高无上的地位,便将坟墓建得像一座山陵,故皇帝的坟墓得名陵墓。唐代皇陵更是“因山为陵”,气势恢弘。有诗句描写乾陵“千山头角口,万木爪牙深”。

帝王陵墓,实际上包括陵墓及其附属建筑,合称为陵寝,不仅占地广阔,而且还有相当的高度。帝王以“九五”为尊,所以,规定将墓建成九丈高,可实际上,多数皇陵都超过了这个高度。

16.古代封禅大典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仪式,在哪里封禅?

封禅大典是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封”是指“祭天”,“禅”则是“祭地”,如《史记·封禅书》中的“登封报天,降禅除地”。“封禅”在《管子·封禅篇》和司马迁的《史记·封禅书》中均有记载。

封禅的产生,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先民筑坛祭祀的习俗。当时由于自然科学的不发达,人们对日月山川、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不能准确地把握,因此产生原始崇拜。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宗教祭祀活动,“祭天地”便是其中的一种礼仪,并从最开始的郊野之祭,发展到后来的“泰山封禅”。古代帝王为加强自己的统治,宣扬天命观念,便有了封禅大典。

封禅中的“祭天”一般选在很高的地方,嵩山和泰山都曾举行过封禅大典,但以泰山封禅最为著名,影响也最大。“封”为“祭天”,在山顶上筑圆坛以报天之功;“禅”为“祭地”,在泰山脚下的小丘之上筑方坛以报大地的恩情。至于“天坛”为“圆”,“地坛”为“方”则反映了古人“天圆地方”的自然观念。

封禅仪式早在三皇五帝时期就有,而非民国初年史疑论者认为的“系齐人杜撰”。据《史记·封禅书》:“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厥旷远者千有余载,近者数百载,故其仪阙然堙灭,其详不可得而记闻云”,然后从五帝之舜的封禅开始记起,并在文章中间引用《管子·封禅篇》的“……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到了秦汉,封禅已经成为帝王们的盛世大典,秦皇汉武都曾举行,以彰其功。

封禅需要一定的条件,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提到:帝王在当政期间,如果出现太平盛世,或者天降祥瑞,即可封禅。“每世之隆,则封禅答焉,及衰而息”。也就说,帝王治理天下,使得四方太平、民生安康才可封禅、向天报功。至于天降祥瑞,则是古人“天人感应”学说的产物,认为统治者贤明,天下太平,上天就会降下祥瑞以示表彰。

17“. 太子洗马”真的是为太子“洗马”吗?

“太子洗马”对很多人而言是个陌生的词汇。它当然不是指太子给别人送马,也不是替太子洗马,而是中国古代设置的一个官职名。

据《国语》记载:“勾践为夫差先马,先或作‘洗’也”。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存在洗马这个官职了。吴越争霸前期,越国战败,国君勾践被俘。为了将来报仇,他忍辱负重,甘为吴王夫差做臣子奴仆,其中就包括充当夫差的马夫,任由驱使。

《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记录了“太子洗马”这个官职。“太子太傅、少傅的属官有洗马之官。”颜师古注引张晏说:“洗马原十六人,秩比谒者”。又引如谆注:“前驱也。”可见在汉朝“太子洗马”是太子太傅或少傅的下属,一共十六人,职在“前驱”。

隋唐时期在司经局置洗马,一变而为掌管书籍的官。可见“洗马”有替太子做辅助工作的含义,引申为书籍官,以后历朝历代均设“洗马”。清代司经局所设洗马用满汉各一人,为从五品官。

可见,“太子洗马”最初是为太子服务的专业人员,后来词义发生变化,洗马之职成了掌管书籍的官。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词了,但其表达辅助或次要角色的含义并未发生变化。

知识链接

太子东宫庞杂的官僚体系

东宫是太子居住的地方,故以东宫指太子。如《诗·卫风·硕人》:“东宫之妹,邢侯之姨。”清朝李渔的《玉搔头·收奸》:“朱彬冒姓称儿,有窥伺东宫之想。”都以东宫代指太子。

东宫在早期存在很多的幕僚和臣属,因此是官僚体系的一部分。如太傅,又可简称为“傅”,属东宫官僚系统,负责辅导、教育太子,一般由德高望重、文化素养较高者担任。“傅”是太子“三师”的一部分,古代设太子太师、太傅、太保等职;此外还有“三少”,分别为太子少师、少傅、少保。另有“相室”,为太子管家。后来,这些官职逐渐虚化,很多只有头衔而无实际的职权。

18.契丹人的国号“辽”是什么意思?女真人国号“金”又是从何而来?

在中国历史上,北方先后出现过很多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如契丹人建立的“辽”国,女真人建立的“金国”等。那么契丹国号“辽”是什么意思,女真一词又源自何处呢?

“辽”这个词语不是契丹立国之初就有的,而是后来改来的,中间还经历过一次变故。辽建国于公元907年,国号契丹,公元916年始建年号。公元937年(另说为公元947年)改国号为辽,公元983年夏又重称契丹,1066年仍称辽。契丹建国始于太祖耶律阿保机,定都上京,其疆域东临北海、渤海,西至阿尔泰山、流沙,北至克鲁伦河、鄂尔昆河、色楞格河流域,东北迄外兴安岭南麓,南接山西北部、河北白沟河及今甘肃北界。史载,契丹人起于辽水,更加之辽国的疆域非常广阔,因此定国号为“辽”。

辽国到后期,由于女真的崛起和自身内部的王权争夺逐渐衰落。1125年,辽天祚帝逃往西夏途中为金兵追获,辽亡。女真又称女贞,历史更为悠久。据《金史·世纪》记载:“金之先,出氏。本号勿吉。勿吉,古肃慎地也。元魏时,勿吉有七部:曰粟末部,曰伯咄部,曰安车骨部,曰拂涅部,曰号室部,曰黑水部,曰白山部。隋称,而七部并同。唐初,有黑水,粟末,其五部无闻。”关于“金”的国号,比较权威的观点是,金人起于安出虎水,这条河译成汉语就是“金水河”,“大金”国号因此河而得名。

除此之外,“辽”和“金”国号的来历另有说法。据《金史·太祖纪》记载,1115年,阿骨打称帝。他说:“辽以宾铁为号,取其坚也。宾铁虽坚,终亦变坏,惟金不变不坏。金之色白,完颜部色尚白。”从这段话里可知,“辽”之国号,取镔铁坚硬之意;“金”取黄金不变不坏之意。但是,这个说法并不为史学界所认可。

19.“宦官”就是“太监”吗,二者有没有区别?

“宦官”在古代是伺候皇帝及后宫的人,在清朝,“宦官”和“太监”是划等号的,都是阉人,二者在外延上一致。但纵观中国历史,二者却不完全是一回事。

据记载,先秦和西汉时期的宦官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才全部用阉人。据《后汉书·宦者列传序》:“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它士。”这是由于在皇宫内廷,上自皇太后、太妃,本朝后、妃以及宫女等,女眷较多,如果允许男侍出入,难免会发生秽乱宫帷的事,所以绝不允许其他成年男性在宫内当差。

“太监”一词则产生于辽代。据《辽史·百官志》载,辽代南面官诸“监”职名中,有“太监”之称,但在具体称呼上,仅称监,如太府监。元代的太府和各监,多有“太监”一官(如仪文监、典牧监、典室监、太府监等均设太监)。明代诸监不设此官,但在宦官所领的二十四衙门,各专设掌印太监等,在宫廷内专门侍奉皇帝及其家族。明中叶以后,太监的权力扩大,出现了刘瑾、魏忠贤那样的奸臣太监。

可见“太监”在辽元时期是官僚机构的长官,与专门服侍皇宫大内的宦官有很大区别。明朝时不再设立“监”这一官僚机构(用别的名称替代),而专指宦官所领的二十四衙门的长官。这说明“宦官”和“太监”扯上关系,是在明朝。“宦官”和“太监”的区别在于,太监专指宦官的首领。

清朝时,宦官和太监已然没有区别了。只要在宫廷服侍的阉人皆可称太监。“宦官”和“太监”的存在,是中国王权腐朽和残忍的标志。辛亥革命后,太监这一不合理的现象,才最终彻底消失。

20.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国一共有多少个皇帝?

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到1912年最后一个封建皇帝溥仪在辛亥革命的炮声中宣布退位止,中国经历了83个王朝,2132年。

这83个王朝共有多少位皇帝呢?从秦始皇算起,共有408位。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五代十六国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国55位,宋朝18位,金辽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另外,还有南明、北元;李自成、张献忠;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以及称洪宪帝仅两个月的袁世凯。

如果把秦始皇以前840年中的王、公、侯也列入皇帝之列,则应该是829位。

我们知道,中国皇帝都被称为“万岁”,但真正长寿的并不多,相反,短命的倒不少。

10岁以下的娃娃皇帝有29位,10岁到19岁的有28位,20岁到29岁的有50位,30岁到39岁的有62位,40岁到49岁的有55位,共224位。这些皇帝连知天命都没熬到。

如果把60岁以上的称为长寿的话,那么,长寿皇帝就很少了,总共才53位。其中,汉武帝刘彻(69岁)、康熙帝玄烨(68岁)、元太祖成吉思汗(65岁)、隋文帝杨坚(63岁)、汉高祖刘邦(61岁)、元世祖忽必烈(79岁)、唐玄宗李隆基(77岁)、明太祖朱元璋(70岁)、清高宗弘历(88岁)、梁武帝萧衍(85岁)、女皇帝武则天(81岁)、宋高宗赵构(80岁)和五代吴越武肃王钱(80岁)。

这些皇帝中,在位时间比较长的是康熙61年、乾隆60年、汉武帝和西夏仁宗都是54年、西夏崇宗53年;在位时间最短的是金末帝完颜承麟,从登基到驾崩仅有半天时间。

其他的,在位时间超过40年的有11位,在位时间超过30年的有19位,在位时间超过20年的有31位,在位10~20年的有103位,在位时间不满10年的皇帝有244位。

知识链接

紫禁城里住过的皇帝

紫禁城,明永乐十八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城。既然是明清两代的皇城,里面究竟住过多少个皇帝呢?史料记载是24个皇帝。

这个数字是不确切的,少了一位,就是李自成。1644年,山海关大战之后,李自成在武英殿登基,定国号为大顺,年号永昌。42天后,清兵和吴三桂逼近北京城时,李自成率军退出北京城。

21.“黄泉相见”讲的是什么故事,是死后相会吗?

“黄泉”是指人死后所居住的地方,“黄泉相见”是指人死后在地下会面。但是,历史上却有活人“黄泉相见”之事,这就是郑庄公掘地见母的故事。

“黄泉”一词的来历说法颇多。有人认为天地玄黄,而泉在地下,所以称为黄泉。还有人认为中国古代以黄河流域为中心,泉水因黄土而变黄,故称为黄泉。此外还有术数方面的解释,大地为土,土的五行颜色所属为“黄”,而泉行于地下,故曰“黄泉”。

古人深信因果轮回,认为人死后有灵魂,亲戚朋友迟早能在地下见面,所以有“黄泉相见”一说,如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这里的“碧落”、“黄泉”和西方的“天堂”、“地狱”颇为近似。

“黄泉相见”还与郑庄公有关。郑庄公是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其母姜氏与庄公胞弟姬段串通一气,给他制造麻烦。在母亲一再强求下,庄公不得不把姬段分封到京地,然而姬段贪欲不止,大修城邑,图谋不轨。郑庄公忍无可忍,发兵平定了叛乱。他一怒之下把母亲放置于城颍,发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可不久又后悔了,于是出现了颖考叔献计的情节:“君王何必担忧呢?如果掘地见水,打成地道去见面,谁能说这不是黄泉相见?”郑庄公听从了颖考叔的建议,如此,他对内对外都有了交代。

现在我们说的“黄泉见面”就是死后相见,多用来表达感情的浓厚或忠贞不渝。

22.齐桓公称管仲为“仲父”,这个称呼是什么意思?

管仲是中国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曾经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尊王攘夷,使齐桓公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很尊敬他,由于其名仲,因此以“仲父”称之,意为“仅次于父亲的人”,那么“仲父”这个名称如何产生,历史上只有管仲这一位“仲父”吗?

中国古代兄长之间以“伯、仲、季”排行,老大称“伯”,老二叫“仲”。《说文·人部》:“伯,长也。”“仲,中也。”后来指月份也有“仲季”之说。所谓“仲父”就是仅次于父亲的人。在中国古代讲究三纲五常,父为子纲,父亲在家长制度下非常有权威。对于自己尊敬的人“以父事之”,但又不能认别人为父亲,所以“仲父”一词已经是非常高的尊崇了。

吕不韦也当过“仲父”。他原来是一位韩国商人,投机政治后一跃而成了秦国宰相。按理他已位极人臣,权倾天下了,可他并不满足,非逼着年幼的秦王嬴政封自己为“仲父”。但是“仲父”这个称号应该是帝王自愿给的,自己硬要来的,终归是个祸患,最后吕“仲父”被毒死,成为所有“仲父”中命运最悲惨的一位。

西周初年的姜尚姜子牙,帮助周文王、周武王父子伐商灭纣,开创了周朝800多年的基业,他就被周武王亲切地称呼为“尚父”。楚汉相争时,项羽的谋士范增被称为“亚父”,其实和“仲父”含义完全相同。“亚”是第二的含义,都是尊称。三国时期东吴的大臣张昭,位高权重,被人称为“江东仲父”。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主刘禅称为“相父”。

可见君主对臣子的极大荣誉便是称“父”,意为值得尊敬的长辈。其中又以“仲父”的称呼为多,表示仅次于父亲的人。

23.勾践“卧薪尝胆”,是真实的历史还是只是个传说?

“卧薪尝胆”常用来告诉人们做事一定要有恒心,有毅力,通过艰苦的努力才能最后取得胜利,这个典故与历史上著名的越王勾践有关:“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公元前496年,吴王夫差的父亲阖闾率兵攻打越国,但被击败,自己也因伤重身亡。夫差即位后,开始兴建水军,扩军备战。勾践不顾范蠡等人的反对,率兵攻打,结果被夫差奇兵击败,大将军也战死沙场。夫差要杀勾践,范蠡献计要勾践假装投降。吴国老臣伍子胥劝告夫差杀掉勾践以绝后患,但夫差不听,决意作践越王。在替吴王充当奴仆的3年时间里,勾践饱受侮辱,最后终于被放回越国。勾践暗中训练精兵,每天晚上睡觉不用褥子,只铺些柴草,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时不时尝尝其苦味,为的就是不忘过去的耻辱。越国经过十年的休养生息,终于强大起来。一次,夫差带领全国大部分兵力去赴会,要求勾践也带兵助威。勾践则假装赴会,乘势攻下吴国都城,杀了吴国太子,又擒了夫差。

后世多有诗赞颂其勇气和毅力。如:“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咏古》之一:“卧薪尝胆为吞吴,铁面枪牙是丈夫。”

由以上文字来看,“尝胆”是史实,而“卧薪”则有些缺少历史依据。

24.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功勋卓著,但他的下场是怎样的?

赵武灵王是战国时期赵国的著名君主,在任期间为了抵御北方胡人的侵略,实行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使赵国军事力量日益强大。随后,赵国打败了胡人,北灭中山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所谓“胡服骑射”是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扮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胡服骑射”这个典故告诉人们不要固步自封,应学习别人的长处,勇于改革。这个词语出自《战国策·赵策二》:“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

通过“胡服骑射”制度,赵国的军事能力得到很大提高,逐步统一了北方。但赵武灵王并不满足,希望打败西南方的秦后统一全国。为此他将王位让给自己钟爱的幼子赵何,即赵惠文王,并让有丰富政治经验的老臣肥义为相国,而自号为“主父”。他从繁琐的政务中解脱出来,统率他亲手缔造的骑兵,准备从河套一带南下袭秦。为了稳中求胜,赵武灵王冒着很大的危险,化装成使者入秦,窥审秦王态势,侦察关中地形,认真研究袭秦战略。这时候,国内却因争太子位发生了动乱。据《史记·赵世家》记载:惠文王四年,公子章“作乱”,杀了肥义。公子李成、李兑起兵靖难,击败公子章。公子章兵败后投奔主父,主父收容了他。公子成、李兑围攻主父所居的沙丘宫,杀死公子章。他们害怕主父报复,就将他围困在宫中。“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爵彀(小麻雀)而食之,三月余而饿死沙丘宫。”

赵武灵王的死和他游移的态度是有关系的。先是废长立幼,引来群臣和长子的不满。后来又转而宠爱长子,在究竟立谁为王的态度上不甚明朗。这直接导致了公子赵章的作乱,后来收留其长子可能是出于父亲的疼爱,但是已经不能为取得政权的次子所容。所以在宫里被困了三个月,竟然没人去救。一个很有作为的国王就这样被活活饿死了,但他的“胡服骑射”政策却对后世影响深远。

25.人们为什么怕赴“鸿门宴”,“鸿门宴”真的很危险吗?

怀有目的或暗藏杀机的宴席,我们通常称之为“鸿门宴”。而一个人是否有智慧和勇气就看他敢不敢去赴宴,或者是否能够巧妙化解对方对自己的敌意。

秦朝末年,残暴苛政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先是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然后项羽和刘邦起兵。项羽主力北上,与秦军主力决战于巨鹿,大败之。刘邦的兵力虽然没有项羽强,但却率先一步进入咸阳。这时刘邦驻军霸上,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在项羽面前说刘邦打算在关中称王,项羽听后非常愤怒,下令兵士饱餐一顿,次日准备击败刘邦的军队。

这时候,项羽的叔叔受到刘邦拉拢,答应为之说情,并让刘邦次日来谢项羽。于是,鸿门宴开始了。席间,双方觥筹交错,美酒佳肴,但却处处杀机。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欲趁机杀掉刘邦。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拨剑起舞,掩护刘邦。

危急关头,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怒目直视项羽。项羽见此人气度不凡,只好问来者为何人。当得知为刘邦的参乘时,即命赐酒,樊哙立而饮之。项羽命赐猪腿,又问其能不能再饮酒,樊哙说,臣死且不避,一杯酒还有什么值得推辞的。樊哙还乘机说了一通刘邦的好话,项羽无言以对,刘邦乘机一走了之。刘邦部下张良入门为刘邦推脱,说刘邦不胜饮酒,无法前来道别,并向项羽献上白璧一双,向大将军范增献上玉斗一双。项羽收下了白壁,范增则气得拨剑将玉斗撞碎。

这次宴席上,刘邦险些被杀。后来人们就用“鸿门宴”来比喻那些不怀好意的宴请。

26.汉初封赏功臣,刘邦靠“功人”、“功狗”论说服众将,“功人”、“功狗”是什么意思呢?

汉高祖刘邦,初为泗水亭长,是个市井无赖,经常在酒店喝了酒欠账,别人也不敢说他什么。后来却与项羽争夺天下,攻入咸阳,最终建立汉朝。

论武功和勇力,刘邦没一点比得过项羽。项羽曾要求和刘邦单独比武,但被刘邦以“吾斗智,不斗力”加以拒绝。从军事指挥才能角度看,刘邦也比不过项羽。真正击溃秦军主力的是项羽,巨鹿一战,破釜沉舟,威震敌胆。

那为什么刘邦最后能够战胜项羽呢?原因就在于刘邦善于用人,而项羽则刚愎自用。我们知道,任何一个要想做一番大事业的人,都必然需要他人的辅佐和支持。刘邦文有萧何,武有韩信,更有一个厉害角色吕后在身边。相反,项羽虽然能力出众,但却难以听得进去下属的建议。亚父范增死后,更是只靠个人能力与刘邦周旋。

争功图 汉

此图描绘汉初天下始定,各位将领争功的场面,最后叔孙通奏议立礼仪规范,使高祖体会到做皇帝的高贵。

刘邦重视文官超过武将,用人理念在“功人”和“功狗”论中体现无遗。据《史记·萧相国世家》:“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刘邦初定天下,论功行赏,把萧何排在第一位。众将领都非常不服气,认为萧何手无缚鸡之力,并没有什么战功,于是刘邦说:“打猎,追杀野兽和兔子的是猎狗;而发现踪迹和找到野兽处所的却是人。你们这些武将也就能抓抓野兽,所以是‘功狗’;而萧何,是那个发现踪迹和指示处所的人,所以是‘功人’。”

可见“功狗”指的是那些立有战功的武将,而“功人”则是指有功劳的文官。刘邦这些言论体现了对文人的尊重,后来儒家成为正统。重文轻武的观念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27.女主“临朝称制”的做法是从谁开始的?

“临朝称制”是指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在皇帝年幼的时候代理行使皇帝权力的制度。古代女子不得干预政治,后妃们要想掌权就得“临朝”。“制”是皇帝的命令,始于秦始皇。“临朝称制”最早的是秦昭王的母亲芈八子,但从实现大一统或“制”产生后来看,则是吕后。

芈八子是秦惠文王来自楚国的姬妾,其中“芈”是楚国姓,而“八子”是她的封号。八子的地位不高,位于皇后、夫人、美人、良人之后,在秦国后宫的八级(下面还有七子、长使、少使的封号)中只是居于中下游。因此,在秦惠文王身后,她和儿子嬴稷就在皇后和新君秦武王的合谋下,被送去燕国当了人质。三年后,秦武王死于意外。芈八子在燕国的支持下,果断地联络了自己的异父弟魏冉拥立嬴稷回国,经历了三年的“季君之乱”,终于使嬴稷登上了王位的宝座,成为秦昭王。她也因此成为宣太后,并在秦国临朝称制了41年。在她统治期间,秦国的国力日益强盛,为后来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也是“临朝称制”的代表。她在儿子惠帝死后正式临朝代行天子之权,是当时西汉真正的掌权者。在她执政的七八年中,史书中直接以“高后某年”记事,《史记》、《汉书》等正史也为她专门立了帝王资格的“本纪”。吕后的执政生涯也算成功,她虽然扶植诸吕,对待朝臣心狠手辣,但政治局面基本稳定,社会经济得到恢复,为其后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础。

在中国历史上,历代都有些“临朝称制”的后妃。其中唐朝的武则天和清末的慈禧太后就是其中很出名的两位。武则天不但临朝称制,还当上了女皇帝,并改国号为周。慈禧太后虽然没有更改大清国号,但控制中国政治长达数十年之久。

28.皇位传承中“立子杀母”之说是谁兴的规矩?

封建社会一般都是“母以子荣”。通常后宫嫔妃钩心斗角,也都是希望能够把自己的孩子送上皇位,即使为之付出生命代价也在所不惜。但是中国历史上也存在“立子杀母”之说,这一规矩和汉武帝有关。

汉武帝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但他的遗嘱却很耐人寻味。他立刘弗陵(昭帝)为太子,却要杀掉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当时有人提出疑问,汉武帝说:“往古国家所以变乱,多由于主少母壮。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没有什么力量可以制约,你们没有听说过吕后事件吗?”

吕后是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在惠帝年幼时,曾“临朝听制”,代行皇帝的权力。汉武帝有这样的遗嘱是害怕太后和外戚的专权,但是吕后干政毕竟已经年代久远,缘何武帝对自己宠爱的妃子也要行此杀手呢?这又与窦太后长期把持朝政,致使汉武帝自身理想和抱负难以施展有关。

窦太后喜欢老子的学说,文帝景帝时期主张的也是“无为”而治。汉武帝则喜欢儒家学说,喜欢和儒生来往,因为建“明堂”的事曾两度与太后翻脸,但是由于年少无权,只能听任宰割。武帝对于女子干预朝政是非常痛恨的,因而才会有这样的规定。

29.王昭君并没有被汉元帝封为“妃”,到匈奴后为“阏氏”,但为什么被称为明妃呢?

王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曾主动和亲匈奴,嫁给呼韩邪单于为妻,称“阏氏”。她在汉元帝宫中并未被封为“妃”,但后世多以“明妃”称之,却是为何?

王昭君,又名王嫱,字昭君,乳名皓月。南郡秭归人,汉族。在汉元帝时期,以“良家子”的身份入选掖庭。当时,呼韩邪来朝,汉元帝敕以五女赐之。王昭君入宫数年,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据《后汉书》卷八十九载:“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后来汉元帝选秀女,王昭君为南郡首选。元帝下诏,命其择吉日进京。传说王昭君进宫后,因自恃貌美,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昭君因此被贬入冷宫,三年无法面圣。

后来呼韩邪单于来朝,要求和亲。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问谁愿往。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元帝遂以大量财帛成行。到达漠北后,被封为宁胡阏氏,意为匈奴有了汉女作“阏氏”(王妻),安宁始得保障。在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一片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

后世有人评价王昭君的功绩不亚于卫青、霍去病。她为汉、匈两族人民的和平友好做出了巨大贡献。汉元帝虽未封王昭君为妃,但她却被汉人称之为“明妃”,这是为什么呢?“明妃”一词的来历主要与晋朝皇帝司马昭有关。因两人所用“昭”字相同,为避讳所以称王昭君为“明君”,于是她便有了“明妃”之号。

30.中国历史上最白痴的皇帝是谁?

要说中国历史上最白痴的皇帝,当以晋惠帝为最。

晋惠帝名为司马衷,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儿子。司马衷从小就不爱读书,整天只想着吃喝玩乐,看起来像个傻瓜。这使司马炎非常犯愁,这样下去祖宗开创的家业还不败在他手上?司马炎决定测验一下儿子的智力,就出了几道问题,限他三天内交卷。

要是司马衷自己答卷,肯定是要交白卷的,幸好他的妻子聪明,请了几位学识渊博的老先生代司马衷回答,蒙混过关。公元290年,司马炎驾崩,司马衷即位,是为晋惠帝。

说司马衷是历史上最白痴的皇帝一点都没冤枉他。某一年夏天,晋惠帝到华林园游玩,见到池塘里无数青蛙张大嘴“咕咕”乱叫,觉得很奇怪,就蹲在池塘边认真地研究起来,然后还问随从:“你说这些‘咕咕’乱叫的家伙,是在为官家叫,还是在为私人叫?”好在随从机灵:“在官家里叫的,就是为官家的;若在私家里叫的,就是为私人的。”

还有一年,因为闹灾荒,庄稼歉收,到处都有饿死的人。晋惠帝知道后,非常不解地问大臣:“好端端的人怎么会饿死?”大臣回奏说:“因为闹灾荒,庄稼歉收,百姓没粮食吃。”晋惠帝更加不解:“为什么不叫他们多吃点肉粥呢?”闻听此言,大臣们个个目瞪口呆。

31.武则天与李治并称二圣,他们是最早这么做的帝后吗?

圣人指道德和才能都很高的人,春秋战国的诸子著作中有大量关于圣人的记述,孔子就曾周游列国,传授“圣人”之道。后代统治者皆以达到“圣人”的标准为追求。皇帝也称“圣上”,皇帝说过的话叫“圣旨”。

俗话说“天无二日,地无二主”。圣人既然专指皇帝,自然一国之内只有一圣,而不可能有二圣,但唐朝中期却出现了“二圣”。当时李治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并称“二圣”。据《旧唐书·本纪第六·则天皇后》载:“永徽六年,废王皇后而立武宸妃为皇后。高宗称天皇,武后亦称天后。后素多智计,兼涉文史。帝自显庆已后,多苦风疾,百司表奏,皆委天后详决。自此内辅国政数十年,威势与帝无异,当时称为二圣。”

武则天本为唐太宗才人,与太子李治早就有染。后太宗驾崩,武则天被迫出家,削发为尼。李治对其念念不忘,重又接回宫中封为昭仪。后来武则天经过一系列宫帏斗争,终于当上了皇后。由于武则天很有才华,李治又常年患有头疾,所以很多政事就交到了武后手里。武后通过参政逐步扩大了在朝中的影响力,逐步有主导政局的趋势。

李治虽然有点怕老婆,但对皇后干预朝政还是心有疑虑。于是命上官仪草诏准备废皇后,结果武后得知,诛杀上官仪。后来武则天建议李治称“天皇”,然后自然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天后”。由于在朝中的权力已经和李治不相上下,所以合称“二圣”。后来李治去世,武后干脆自己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周,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

但是,李治和武则天并非最早并称“二圣”的帝后。隋文帝皇后独孤氏意志坚强,政治目光敏锐,在创立隋朝的过程中,居功甚伟。宫中人十分景仰,把她和杨坚并称“二圣”。

32.武则天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吗?如果不是,那还有谁呢?

武则天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后改国号为周,自称圣神皇帝。史学界一般认为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但也有人认为中国最早的女皇帝是北魏孝明帝的女儿元姑娘。

北魏时,胡太后生了个儿子,取名元诩。宣武帝死后,年仅4岁的元诩当上了皇帝,这便是孝明帝。胡太后被尊为皇太后,并因孝明帝年幼而临朝听政。胡太后恣意擅权,生活上更是风流不羁,引起群臣的不满。在群臣的支持下,孝明帝决定向太后夺权。于是令秀容川、豪酋尔、尔朱荣率兵来洛阳,准备逼太后退位。胡太后知道后,召集心腹密商对策。这时恰好明帝妃潘嫔生了个女孩,胡太后假称是个男孩,大赦天下,改年号“孝昌”为“武泰”,接着暗中毒死孝明帝,然后奉其女元姑娘当皇帝,说是太子即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就这样登基了。后来,等人心安定下来,胡太后又说皇帝其实是个女孩子,要另立嗣君,就将元姑娘废了。

元姑娘其实是位公主,即位当皇帝也是胡太后一手包办,并很快被废,所以史学界很多学者并不承认其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此外,在唐高宗时期还有位民间义军领袖陈硕贞,她曾自称“文佳皇帝”。

陈硕贞,睦州淳安县梓桐人,自称仙人,民间奉以为神。她早年丧夫,家境贫寒,由于不忍见乡亲受官吏的压榨和迫害,便率众起义,表现了无比的勇气和才智。起义后,她自称“文佳皇帝”,任用章叔胤为尚书仆射,童文宝为大将,建立农民政权。后连续攻克桐庐、睦州,并逼近歙州、婺州,威名大震。朝廷闻讯后,派扬州刺史房仁裕带兵前往镇压,婺州刺史崔义玄亦赶紧征集兵力拒之。由于义军缺乏实战经验,几经浴血奋战,死伤无数,最终全军覆没。

元姑娘是被太后挟持,陈硕贞的起义也没有成功,所以史学界一般只承认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33.为什么称“唐玄宗”为“明皇”,为什么叫杨贵妃为“太真”?

唐玄宗李隆基又叫“唐明皇”,是中国唐朝著名的皇帝。在其执政早期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后人称这段时期为“开元盛世”。唐玄宗后期,他贪图享乐,宠信杨贵妃,并任用杨国忠、李林甫等奸臣,导致安史之乱发生,唐朝开始从强盛走向衰落。

玄宗是李隆基的庙号。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简称“唐明皇”。杨贵妃是其宠信的妃子,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杨贵妃是在开元后期进入皇宫的,白居易《长恨歌》中“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则是描写杨贵妃入宫后备受恩宠,唐明皇沉溺于美色而逐渐荒废政事的事。

“太真”是杨贵妃的号。据《旧唐书·后妃传上·玄宗杨贵妃》载:“时妃衣道士服,号曰‘太真’。” 唐代诗人罗隐在《牡丹》诗中说:“日晚更将何所似,太真无力凭栏干。”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莺莺)有倾国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颜。”明代杨的《龙膏记》中有:“丰若有余,柔若无骨,啧啧太真、飞燕,旷世兼长。”

“太真”本为混沌之气。据《文选》记载:“启太真之否隔兮,超遗物而度俗。”李善为这句话作注说:“太真,太极真气也。”《子华子·阳城胥渠问》:“太真剖割,通之而为一,离之而为两,各有精专,是名阴阳。”杨贵妃喜欢穿道士的衣服,所以称为“太真”,这当然与唐朝尊儒重道有关,而“玄宗”是明皇的庙号则表明他是一个对道教感兴趣的皇帝。

“儿皇帝”常用来形容对外称臣,甘当傀儡政权的首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儿皇帝是五代时期后唐的石敬瑭。他为了获取契丹支持,对契丹可汗耶律德光称“儿皇帝”。语出自《新五代史·四夷附录第一》:“学士以先君之命为书以赐国君,其书常曰:‘报儿皇帝云。’”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天下大乱,李存勖推翻后梁,建立了后唐政权。石敬瑭是个非常受器重的人物,李存勖曾称赞他:“将门出将,言不谬尔。”李嗣源则将女儿嫁给他,任为心腹。后来明宗继位,加封石敬瑭为宣武军节度使,开国公,加驸马都尉,后改河阳节度使,赐号“竭忠匡运宁国功臣”。

歧阳兵乱后,兵士推潞王李从珂(李嗣源义子)为帝,唐闵帝(李嗣源之子李从厚)诏石敬瑭赴阙救援,双方相遇于道。乱世之际,忠义最难,石敬瑭权衡利弊,终于杀尽闵帝左右,奔投李从珂,致使自己的小舅子闵帝为李从珂毒杀。

按理说,石敬瑭应该支持其小舅子闵帝登位,但最后却投靠了李从珂,这主要由当时的形势决定。后来李从珂也不放心石敬瑭,有一次,石敬瑭的妻子到洛阳为李从珂祝寿,宴会后要回家见丈夫,李从珂趁酒醉说了句玩笑话:“这么着急干嘛,是不是要回去和石郎一起造反啊?”终于二人矛盾激化,李从珂率大军讨伐石敬瑭。石敬瑭自知不是他的对手,遂向契丹借兵。

果然,耶律德光亲率军队自代州扬武谷南来,有众五万,号三十万,旌旗不绝五十多里。石敬瑭闻契丹兵至,连夜出城,拜见耶律德光,双方相见恨晚,“因论父子之义”。石敬瑭认耶律德光为父,但实际上他比耶律德光还要大十几岁。石敬瑭这一招,连其手下大将刘知远(后汉高祖)也觉过分,劝他说:“称臣就可以了,奈何以儿子居之!”石敬瑭不听,而耶律德光则大喜,在得到石敬瑭割送幽云十六州、输岁币三十万帛,并称“儿皇帝”的许诺后,马上册封这位比自己大十多岁的“大干儿子”为大晋皇帝,改元天福。然后二人联手克后唐,李从珂兵败,后唐覆灭。

这便是儿皇帝的由来。现多用来形容甘心认贼作父,充当傀儡政权的头目。如,宋灭后,金人立刘豫为皇帝,刘豫对金人便自称“儿皇帝”。近代史上的伪满洲国,溥仪称帝,其实也是日本控制下的“儿皇帝”,只不过没有明说罢了。

35.宋朝“重文轻武”,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有关吗?

宋朝“重文轻武”,兵权由皇帝亲自掌握,军队由文人控制,而武将则频繁调动,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局面。其目的就是加强中央集权,打压武将,防止军人叛乱。这与宋太祖赵匡胤有密切关系,其“杯酒释兵权”更是个典型的代表。

宋太祖赵匡胤本为后周禁军统领,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夺得后周政权,建立宋。在即位后不到半年时间内,就有两位节度使起兵反对他。他好不容易平定后,就问丞相赵普:“你说五代以来,为什么天下如此混乱呢?”赵普说:“这都是由于唐以来藩镇势力过大的缘故。”赵匡胤又问:“如何根除这种现象呢?”赵普说:“只需要加强中央集权,削夺他们的兵权就可以了。”于是,赵匡胤召集开国的一些武将,如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对他们说:“我知道你们对我忠心耿耿,但不代表你们的部下也忠诚于我。将来有一天,如果他们也给你们来个皇袍加身,那你们该如何处理呢?”众将惶恐,跪倒在地。赵匡胤乘势说:“要不你们辞掉官职,回到家乡,我再赐你们些田宅金银,既可以给子孙留点家业,还能安享晚年,岂不快哉!”众将第二日便递上辞职奏章,赵匡胤一一准奏。

“杯酒释兵权”是削夺大将兵权,加强中央集权的做法。从这段文字我们不难看出,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就是为了解决自唐以来藩镇对中央政权的威胁。宋朝的很多制度都是为了防止武将专权,重文轻武也从这而来。军队由文官控制,军队调动和指挥权分离等做法虽然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防止武将专权的目的,但却削弱了军队战斗力。这也是北宋和南宋在与北方游牧民族较量过程中屡遭失败的重要原因。

36.“烛影斧声”是怎么回事,宋太祖是非正常死亡吗?

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后,赵光义即位,是为太宗。但太宗是赵匡胤的弟弟,这违背了古代“父传子,家天下”的原则。而且在赵匡胤驾崩的那天晚上,有人“遥见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并听见“柱斧戳地”之声。由此留下“烛影斧声”的悬案,意为赵光义通过弑兄的方式夺取帝位。

对于赵匡胤的死,历来争议颇多,民间传说为赵光义所杀。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病重,宋皇后派亲信王继恩召次子赵德芳进宫,以便安排后事。但赵光义早已窥伺帝位,王继恩被收买。在得知太祖病重后,赵光义即与亲信程玄德在晋王府通宵打探消息。王继恩奉诏后则直接去找赵光义。赵光义立即进宫,直闯太祖的寝殿。王继恩回宫,宋皇后即问:“德芳来了吗?”王继恩却说:“晋王至矣。”宋皇后知道事有变故,于是便以皇帝之谓“官家”称呼赵光义。乞求说:“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赵光义答以:“共保富贵,勿忧也!”史载,赵光义进入宋太祖寝殿后:“但遥见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并传出“柱斧戳地”之声,赵匡胤随后去世。

但正史对这段经过却语焉不详,因此成为历史疑案。《宋史·太祖本纪》上只简略的记载:“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

司马光在《涑水纪闻》中则极力为宋太宗辩解。认为太祖死时,太宗当时不在寝殿,不可能“弑兄”。现代学术界一般认为宋太祖是非正常死亡,但具体原因说法不一。有人从医学角度认为死于下毒或家族遗传的燥狂忧郁症。还有人认为太祖与太宗之间没有太多矛盾,“烛影斧声”很可能是激情杀人。也有人认为是赵光义调戏太祖宠姬花蕊夫人,被太祖发觉后遭到怒斥,太宗自知无法取得胞兄谅解,便下了毒手。似乎都言之有理,但目前仍未找到确凿无疑的证据。

知识链接

金匮之盟

“金匮之盟”是指杜太后临终之际,召赵普入宫记录遗命。杜太后问太祖何以能得天下,太祖说是祖宗和太后的恩德与福荫,太后却说:“你想错了,若非周世宗传位幼子,使得主少国疑,你怎能取得天下?你当吸取教训,他日帝位先传光义,光义再传光美,光美传于德昭,如此,则国有长君,乃是社稷之幸。”太祖泣拜接受教训。杜太后便让赵普将遗命写为誓书,藏于金匮之中。

由于年代久远,“金匮之盟”的真实性已很难考证,但太祖传位于赵光义则是有可能的。

37.月饼和朱元璋有关吗,“八月十五杀鞑子”是真是假?

每逢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到来之际,各地都有赏月和吃月饼的习俗。据说中秋佳节吃月饼的习俗和朱元璋有关,“八月十五杀鞑子”则作为各路义军相互联络的暗号。这是真的吗?中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存在拜月或祭月的风俗。月饼最初是供奉月神的一种饼干,后来人们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联系起来,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地,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宋朝时中秋赏月,吃月饼已很普遍。据南宋《武林旧事》载:当时的月饼是蒸制而成的,这种笼蒸的面饼是中秋必食之品。

可见在明朝以前,过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已经存在,只不过在朱元璋时期得到了普及和推广。据说元朝末年,统治腐朽,各地起义不断。后来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相约中秋举事,但朝廷搜查得很严,传递信息并不方便。于是军师刘伯温想出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杀鞑子”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到了中秋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

后来朱元璋夺取天下,适逢中秋佳节来临,便把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后来经明、清两代传承,中秋吃月饼现已成为中国节日文化的一部分。

38.皇太极为何把国号改为“清”,这个国号与明朝有关吗?

皇太极是清朝第二个皇帝,又称“清太宗”。他当政期间,将原来年号天聪改为崇德,将国号改为清。至于“清”的来历,历来说法颇多,莫衷一是。

有人认为“清”字与努尔哈赤当年逃难骑过的一匹大青马有关。据说因为跑得太急,大青马活活给累死了,努尔哈赤却因此逃脱大难。他对这匹马很有感情,就说:“大青啊,大青啊,你是为我累死的,将来我得了天下,我这个国号就叫大青。”“清”跟“青”是谐音,后来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后便以此作为国号。

还有人认为“清”和“金”在满语中读音非常相近,所以用“清”。满族是金人的一支,清指出了这个民族的渊源。还有人从萨满文化去解释,说“清”就是“青”,不带三点水的“青”和带三点水的“清”是一个音,青天是通天,吉祥的意思。另外还有人认为是皇太极进兵中原的需要,因为“金”让人联想起南宋时候的大金国,人们一提起金人,就想起岳飞,改国号为“清”有利于减少阻力。

此外,有人认为皇太极懂得五行数理或在确定国号时得到高人指点。因“清”五行属水,而“明”由于左边有“日”,所以属火,而水克火。意思是大清必将战胜大明朝,取而代之。

翻遍正史也没有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原因的叙述,皇太极自己没有做解释,清朝的《太宗皇帝实录》亦无记载。所以这也就成了一个谜,上面的几种说法都是后人的推断。

知识链接

五德循环

“五德”是指事物的水、火、木、金、土五种德性或品质。“五德循环”就是“五德”相生相克和周而复始的循环。这种学说在中国古代的朝代更迭中最常见。据史书上记载从三皇五帝时就出现“五德循环”了,如伏羲氏为木德王,神农氏为火德王,明朝为火德,清朝为水德。

“五德“学说最早由战国时代的邹衍提出。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德配于各朝代,认为改朝换代就是五德的相生、相克和终始循环。《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邹衍睹有国者益淫移、不尚德。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五行配帝王之德有二法:一为依五行相生之顺序,伏羲氏(木)、神农氏(火)、轩辕氏(土)、金天氏(金)、高阳氏(木)、尧(火)、舜(土)、禹(金)、商(水)、周(木)、汉(火)。二为依五行相胜(克)之顺序,周火德,则秦以水德代之;秦水德,则汉又以土德代之。

39.在皇帝之最中,乾隆独揽三项,你知道是哪三项吗?

乾隆皇帝是雍正帝第四子,在他统治中国的60年间,政治比较安定,社会经济繁荣,史称“康乾盛世”。乾隆皇帝能书善画,很有才华,在古代皇帝之最中,荣获三项桂冠,你知道是哪三项吗?

首先,他很长寿,是中国皇帝中寿龄最高的,享年88岁。在他之下的是北朝时的梁武帝萧衍活了85岁,女皇帝武则天享年81岁。古代皇帝生活一般骄奢淫逸,纵欲无度,所以很多短命。乾隆能有此高寿,完全和自身修养有关。他总结出养生四决:“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其中“十常”为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睛常运,面常搓,足常摩,腹常捋,肢常伸,肛常提。“四勿”为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

乾隆还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他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雍正元年(1723年)被立为太子,雍正十一年封为和硕宝亲王,开始参与军国要务。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去世,弘历即位,改年号乾隆。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卒。乾隆共在位60年,退位后又当了3年太上皇,所以实际执政63年,超过康熙的61年。

此外,除了皇帝中的两项桂冠,乾隆皇帝还是历史上写诗最多的人。他在世88年,据统计共作诗41800首,平均每天作诗1.3首。乾隆作诗:没有定稿,或即兴口授,或朱笔作草,称为“诗片”。诗片由延臣学士退下“抄录”,然后恭进,遂成御诗。其诗虽多,但仅韵平字正而已,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均无多大价值,流传至今能为人传诵者寥寥无几。故世人对乾隆亦无“诗人”之称。

40.慈禧太后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垂帘听政”的人吗?

垂帘听政是指太后临朝管理国家政事。垂帘: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殿上用帘子遮隔。听:治理。语出自《旧唐书·高宗纪下》:“时帝风疹不能听朝,政事皆决于天后。自诛上官仪后,上每视朝,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内外称为二圣。”

垂帘听政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如果太子年幼,就由其母亲辅政。但是根据宫廷的规定,朝中官员不得直接观看和接触皇太后,所以辅政的皇太后一般坐在皇帝理政厅堂侧面的房间里,在房间和厅堂之间挂一帘子,听官员们与皇帝谈论政务。于是,这种由母亲帮助皇帝辅政的制度,就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垂帘听政”。

唐朝的武则天在称帝前,就进行过垂帘听政。宋朝有两个垂帘听政者。一个是北宋的高太后,她是宋英宗的皇后,英宗死后,宋神宗即位仅一年就死了,年仅10岁的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受英之托”,以太皇后(皇帝祖母)的身份听政。另一个是南宋的谢太后,咸淳十年(1274年),宋恭宗即位时尊她为太皇太后,由她垂帘听政。这一时期辽国萧太后在其子辽圣宗即位时,也以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其间与宋真宗订立了有名的“澶渊之盟”。

清朝末年,慈禧太后也曾“垂帘听政”。在中国历史上,由于皇帝年幼而“垂帘听政”的太后或太皇太后有十数位之多。“垂帘听政”和“临朝称制”都是古代帝后掌权的一种形式,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垂帘听政”并不临朝,主要是辅政,而不代替皇帝下达命令;“临朝称制”则是直接代行皇帝的权力,对朝政进行处理。

41.李莲英等人为什么叫慈禧太后老佛爷,这是她的专称吗?

慈禧太后在晚清末年曾长期主宰中国政坛,被称为“老佛爷”,据说这个称呼最早是李莲英开始叫的。但是“老佛爷”真是慈禧太后的专称吗?

传说“老佛爷”这个词最初是由李莲英拍马屁产生的。据说光绪初年,慈禧太后刚满40岁。由于朝中老臣反对她垂帘听政的企图,所以心中闷闷不乐。李莲英看出了慈禧的心思,于是命人在万寿寺建了一座佛,对太后说:“听说万寿寺大雄宝殿常常有双佛显光,这是大吉大利之兆,奴才想请太后驾临前往观看。”

当时清政府腐朽无能,处处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压。慈禧听说有大佛显圣,心中愉快,便起驾出宫,和李莲英一起直奔大雄宝殿。到了殿上,一看还是原来的三世佛,便骂李莲英:“明明是原来的三世佛嘛,哪来的双佛显光?”李莲英不紧不慢,将慈禧请到三世佛后,果见一慈眉善目的观世音坐在殿中央。此寺方丈住持,还有文武大臣都随侍慈禧身后。这时,李莲英喊道:“老佛爷到。”其他人即刻跪伏高呼:“恭迎老佛爷!”

于是,慈禧太后就这样成了“老佛爷”。也有人说这一称呼始于慈禧五十大寿以后,由当时为她庆祝寿诞的一位礼部侍郎率先提出。理由是她为“大清中兴”做出巨大贡献,有“皇朝巨擘之力”,又“威声远播泰西”,因此“堪为当世人主之效”。后来,这位四品侍郎升任官阶二品的山东学政。

但是“老佛爷”并非慈禧专有,清朝历代皇帝都可以叫做“老佛爷”,但皇后、太后或太皇太后中称“老佛爷”者仅慈禧一人。清朝帝王“老佛爷”的称呼,是从满族的祖先——女真族那里沿袭而来。女真首领最早称为“满柱”,“满柱”是佛号“曼殊”的转音,意为“佛爷”、“吉祥”。清军入关后,将“满柱”汉译为“佛爷”,并把它作为皇帝的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