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圣”——张仲景
名人简介
张仲景是中国东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他出身贵族家庭,从小聪明伶俐,非常好学,尤其爱读《史记》。书中《扁鹊仓公列传》所记神医妙手回春的故事,让他产生了学习医学的兴趣。从此他开始阅读各种医籍,拜访名师,终成良医。
张仲景的父母希望张仲景走仕途之路。他16岁时,父亲带他去拜访一位归隐乡里的名士。通过交谈,名士发现张仲景不但有英俊谦和的气质,还有才思敏捷的灵性,便说:你好好努力,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名医。名士的预测,更坚定了仲景从医的志向。父母也就顺从他的意思,顺其自然了。
名人档案
姓 名 名机/字仲景
生卒年150~219年
祖 籍 东汉南阳(今河南南阳市)
性 格 仁慈/高尚/刻苦专研
身 份 中国古代著名医学家
东汉时期,医生这个身份是很受人歧视的。然而为了实现崇高的理想,张仲景不顾环境的恶劣和世俗的鄙视,刻苦钻研,投身医学。他的几位老师,无不是有感于他专心致志,虚心求教的精神,才将自己家传的秘技、秘方传授予他的。史书记载,当时张仲景在内科医技上已颇负盛名,听说襄阳有位姓王的外科医生,治疗疮痈达背有绝招,人称“王神仙”。于是他立即肩背行囊,跋涉数百里,前往拜师。如此良苦用心,加上恭敬的态度,恳切的言辞,使得“王神仙”终于不再怀疑张仲景的动机,把自己的医学知识都教给了他。
东汉末年,战祸连年,疫病流行。南阳地区当时也接连发生大规模的瘟疫,许多人因此丧失了宝贵的生命。张仲景的家本是大族,有200多口人。然而不到10年,有2/3的人因为染上瘟疫而死亡,其中很多人是因为患上了伤寒病死了的。在这种情况下,张仲景下定决心要研究出治疗伤寒病的方法,来解救病痛中的人民。经过数十年含辛茹苦的努力,张仲景终于写成了《伤寒杂病论》这一不朽之作。这是继《黄帝内经》之后,中国又一部光辉的医学典籍。
名言佳句
● 君疾可愈,国病难医。
● 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
● 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 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伤寒杂病论》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值得一提的是《伤寒杂病论》失而复得的两个关键人物:一是晋朝太医令王叔和。当时世面上流传的都是断简残章。王叔和全力搜集各种抄本,并加以整理,命名为《伤寒论》。他不仅整理了医书,而且还留下了关于张仲景的文字记载。二是宋仁宗时翰林学士王洙。他无意间在翰林院书库里发现了一本虫蛀的竹简,书名为《金匮玉函要略方论》,发现与《伤寒论》相似。后经名医林亿、孙奇等人校订,更名为《金匮要略》刊行于世。这部医典当中体现出来的“辨证论治”的重要医学思想,对后世中医学发展起到了绝对的主宰作用。书中的113个处方,也都是颇具奇效的经典配方,被后人称做“经方”,在治疗一些疑难病症方面常有奇效,因此,《伤寒杂病论》也被称为“医方之祖”。
中国传统医学——中医
在中国传统医学中,中医的历史最悠久,实践经验和理论认识最丰富。在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以前,“医学”两字前并未冠以“中”或“汉”字。在19世纪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并普及以后,汉族医学才有“中医”之称,以此有别于西方医学。中医发源于古代中国黄河流域,其学术体系建立甚早,秦汉时代成书的《黄帝内经》和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的理论和临床基础,一直指导着中医的实践。以后在中医学科卓有建树者代不乏人,涌现出像孙思邈、李时珍这样的名医,像《千金方》、《本草纲目》这样的医学名著。中医的理论系统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是临床医疗和保健防病的指导思想。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在临床诊治上,中医的诊治原则主要是辨证论治,即在辨证的基础上制定治疗方针,并进而选择具体的药物或非药物疗法。而在辨证之前的深入了解病情,依靠的是望、闻、问、切四种疗法。
《伤寒论》、《金匮要略》书影
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被后人整理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行世。
张仲景将毕生的精力奉献给医学事业,因其医德高尚、医术高超,救人无数,被后人奉为“医圣”。历代注释《伤寒杂病论》的著作非常多,在继承发扬张仲景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长盛不衰的“伤寒学派”。不仅如此,他的影响还越出了国界,对亚洲各国,如日本、朝鲜等国医学影响巨大。张仲景是中国医学的骄傲。
名人逸事
相传张仲景在长沙做太守的时候,时刻不忘自己作为一个医生的职责。但他毕竟是个大官,在封建时代,做官的不能轻入民宅,又不能随便接近普通老百姓。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在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让病人到衙门来看病。他就坐在大堂之上,给病人把脉施治。后来每逢初一、十五的日子,他的衙门前就聚集了许多来自各方的病人等候看病。为纪念张仲景,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病人看病的医生,通称“坐堂”,那医生就叫“坐堂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