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人全知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西天取真经——玄奘

名人简介

玄奘从小聪明颖悟,对佛学非常感兴趣。父亲去世后,经常跟着在洛阳净土寺出家的哥哥去听高僧说法,逐渐有了出家的念头。玄奘13岁时,在净土寺剃度为僧,开始学习佛法。18岁时,玄奘为了躲避战乱辗转到了成都。5年后,东出剑门、三峡,开始到各地访求良师益友。10年后,玄奘已经精通许多佛教典籍。627年,玄奘为了彻底解决对佛教教义的疑问,在没有拿到通关令的情况下,孤身一人踏上了西去印度求取佛法和真经的万里征程。

名人档案

姓 名 本名陈/亦称唐僧

生卒年602~664年

祖 籍 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

性 格 坚韧深邃/刻苦勤奋

身 份 一代高僧/翻译家

玄奘西行,先后经过凉州、瓜州、玉门关、伊吾、高昌、焉耆、屈支、素叶、铁门关、吐火罗国,一路上,风餐露宿,翻山越岭,穿越戈壁滩、大沙漠,最后终于到达了北印度边境。

玄奘像

当时的印度分为东、西、南、北、中五部分,玄奘先到北印度的佛教圣地犍陀罗国,又长途跋涉来到小乘佛教的发源地迦湿弥罗国。玄奘在王城的耶因陀罗寺住了两年,向一位年近古稀的高僧学习小乘经典、声明学(语言文字学)和因明学(逻辑学),并遍读寺中的佛经。离开迦湿弥罗国后,玄奘途径中印度大国摩揭陀国的国都曲女城,最后到达印度最大的佛教寺院、印度佛教的最高学府、学术文化的中心——那烂陀寺。在这里,玄奘拜寺院德高望重的主持戒贤法师为师,潜心研究佛法,学习《瑜伽论》。遍读所有的经论后,玄奘辞别戒贤法师到各地去游学。640年,玄奘回到那烂陀寺,戒贤法师让他主持全寺的讲席,玄奘博学多才的名声盛传于印度各地,大乘教派称他为“摩诃耶那提婆”,即大乘天;小乘教派称他为“木叉提婆”,即解脱天。玄奘的名字在五印度几乎家喻户晓。

641年,玄奘踏上归途。645年,终于回到了阔别10多年的长安,并在弘福寺开始了大规模的佛教翻译事业。玄奘不仅精通佛教教义,而且通晓梵文。他遵循“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原则,用了19年时间,主持翻译了佛教经论74部,1300多万字,是中国翻译史上翻译佛教典籍最多的一个人,开启了中国翻译史的新时代。玄奘翻译的佛经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宝库,还为印度保存了许多珍贵资料,他将印度本土已经失传的《大乘起信论》由中文翻译成梵文,再传回印度,并应印度迦摩缕波国王之请,将中国古代的哲学巨著《老子》译成梵文,传到印度。玄奘的译著成为中印两大民族的共同遗产。

鉴真东渡

鉴真是唐代著名的高僧,俗姓淳于,扬州人,精于佛教律宗。当时日本的佛教还不够完备,日僧荣和普照随遣唐使入唐邀请高僧到日本传授戒律,访求十年找到了鉴真。天宝元年(742年),鉴真不顾弟子的劝阻和地方官的阻挠,发愿东渡传法。前四次都未能成行,第五次漂流到了海南岛,荣病死,鉴真双目失明。但是他不改初衷,第六次搭乘日本遣唐使团的船只东渡,终于在天宝十三年(754年)到达日本,被日本人称为“过海大师”、“唐大和尚”。他在日本传播佛教和先进的唐文化,后来被日本天皇任命为大僧都,成为日本律宗的始祖。公元763年,鉴真在日本圆寂。他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1000多年来一直受到日本人民的敬仰。

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亲身游历过的110个国家和他听说的28个国家的山川形势、地理位置、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宗教物产等,是研究中亚、南亚等国古代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书中奇异惊险的故事成为作家们创作的素材,他们据此创作出许多文学作品,如《唐三藏西天取经》、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等。近代的考古学者还曾经依据《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发掘出王舍城、那烂陀寺等遗迹。

玄奘毕生致力于佛教教义的研究和佛经翻译事业,为中国以及世界佛教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法相宗就是在他的影响下出现的,而日韩等国的法相宗也深受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