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战争与军用型自动雪撬的出现
截止到1930年代末,苏联特有的自动雪撬已经发展了近20年时间,在技术与使用经验两方面有了相当积累,并曾在试验性质的军事行动中小试身手。不过,最终将自动雪撬彻底引入军事领域的,却还是苏芬战争。
表面上看来,对苏联而言,同芬兰在1939年冬季开始的这场战争,是一场“绝对的”、“没有悬念的”战争:参战的苏联军队人数是芬兰的近4倍;坦克比芬兰多218倍;战机比芬兰多出29倍。然而,这种“绝对”并不只是苏联人所独有的,属于芬兰人一方的森林、丘陵、湖泊、以及沼泽等天然条件也“绝对”很多。加上1939年的冬季又是个绝对寒冷的季节(平均温度约摄氏零下20~40度的低温),结果芬兰人并没有在强敌压境与恶劣气候交互折磨中丧失任何精神上的信念,不论是士气或者想法,甚至连芬兰的大部分社会主义信仰者都拿起武器跟他们政治上的宗亲来了一场血腥的相见。
具备充分雪地活动经验的芬兰人虽然没有足够的重装备,但其军事力量却是完全为了适应芬兰严酷自然条件而组建的:大部分芬兰士兵都手持莫辛-纳甘步枪的芬兰版,例如M24型、M27型以及M28型,准确度较莫辛-纳甘步枪犹有过之;芬兰部队装备着连发精度较高并拥有大容量弹鼓的“苏米”冲锋枪;芬兰部队都穿着全白的伪装外罩与地形地物作充分结合;芬兰人都知道滑著雪屐才是在雪地中最轻松与最正确的移动方式。
苏联部队对这些情况不是完全无知就是毫无所谓:苏联士兵都穿着大皮靴,雪鞋、雪屐不是缺乏就是完全没有,会滑雪的部队如九牛一毛;苏联士兵在雪地里都还穿着深棕色的制服;车辆都还维持橄榄绿涂装外加一个大红五角星的标志;苏联部队有着数量与质量上均令人羡慕的重装备,但是却必须完全依赖道路才能发挥作用;参战的苏联部队中,有相当一部份由来自南俄、乌克兰及中亚等比较温暖地区的士兵组成(主要是来自苏联南方的吉尔吉斯、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塔吉克、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等加盟共和国,很多人连雪都没见过),根本无法适应这种高寒地区的雪地作战方式。
虽然战争的结果是苏联最终达成了获得芬兰领土10%的目标,其中包括卡累利阿地峡、芬兰湾部分岛屿和雷巴奇半岛的一部分,并租借汉科半岛30年,同时取得了在西北高寒地区作战的经验,有利于完善军队的指挥及战斗训练。然而,由于严寒地区战斗经验的缺乏,苏联红军付出的代价却着实令人吃惊:虽然苏军的伤亡情况从未公布,但因其进攻计划考虑欠周密,部队组织与训练存在严重缺陷,没有考虑到地形气候等不利因素,其伤亡人数达到了一个无法接受的程度。
冬季战争中苏联红军第35坦克旅装备的T-26坦克分队(左:T-261932年型,右:T-261937年型指挥坦克)
据估计,红军阵亡人数高达20万人,受伤人数超过40万。苏军全建制被芬军歼灭的就有第一六三师、第四十四师、第五十四师、第十八师、第一六八师,此外第一二二师和第八十八师也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被俘55000人。每到夜晚,踩着滑雪板的芬兰游击队就会袭击苏联红军的宿营地,向帐篷和火堆投掷手榴弹,并用自动武器进行扫射。同时,单独行动的狙击手和小股游击队还会袭击苏联军队的野战厨房,第四十四步兵师师长战后被审判并处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部队有55个野战厨房被摧毁。据说当时从列宁格勒一路到莫斯科,稍微像样一点的医院都挤满了伤兵。其间,关于苏军的伤亡情况,据说前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在其于1970年秘密出版的个人回忆录中的说法是“我们损失了上百万人”。
在冬季游击战期间,芬兰军大量使用发明于西班牙内战,以玻璃瓶等容器盛装石油、磷、助燃剂等物的燃烧瓶,对苏军阵地与车辆造成极大损害,由于多以酒瓶为容器,故有芬兰官兵将之称为“这是给莫洛托夫的鸡尾酒”,于是“莫洛托夫鸡尾酒”遂成为燃烧瓶的别称。
由于冬季战争中苏联军队一开始领导不力,训练不足,大量武器落入芬兰人手中。而芬兰方面的装备同样不足,在开始时只有受到最基本的训练的士兵有军服和枪支,其他参战人员只能自己在衣服上佩带标志,所以尽量使用缴获的武器。就这样,装备着大量冬季战争中缴获的苏制装备,芬兰军队投入了1941年6月22日的“续战”。
另一方面,对于1939年11月30日至1940年3月12日的这场短暂战争,留给人们印像最深的莫过于苏联军队的笨拙,以及芬兰军队的灵活高效,特别是后者所拥有的诸多简单而实用的寒区作战装备至今令人津津乐道:从带有围炉的野战帐篷到各种各样的滑雪装具都让红军战士们羡慕不已(例如,这些北方人中的大多数都有自家做的,鞋尖带有皮质绑绳的越野雪橇。他们手工制作的靴子翘起的鞋尖可以灵巧地插入雪橇鞋尖的绑绳里,使得他们在几秒钟之内就可以穿上或脱下雪橇。当芬兰士兵在雪地上爬行射击时,他们可以把雪橇放在一边,系在一根皮带上)。
1939年12月被芬兰军队俘获的苏联红军第122步兵师装备的T-37水陆坦克(师属第177独立装甲侦察营)
冬季战争中被芬兰军队俘获并使用的T-37A水陆坦克(1941年3月)
不过,作为阴霾中不多的一抹亮色,在这场以“惨胜”而告终结的战争中,(据说曾有一位苏联将军在战后表示,“我们占领的芬兰土地刚够掩埋我们战士的尸体。”),红军也有令芬兰人望尘莫及的顶级雪地作战装备—自动雪撬。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早在苏联政府对同芬兰的谈判感到“绝望”之前,由于显尔易见的军事用途,红军便开始大量征用广泛分布于各民用部门的自动雪撬。这其中,ANT-IV无疑是一种大获成功的型号,不过在1930年代,苏联工程师们还是提出了其他一些设计以作补充,可惜它们中的绝大部分并没能从绘图板走向车间。
然而,作为一个例外,由N.A.安德烈耶夫(N.A.Andreev)设计的OSGA-6,被认为在性能上较ANT-IV更为优越而被投入了小批量生产(遗憾的是,关于OSGA-6的资料目前非常稀缺,实际上成了苏联自动雪撬家族中失落的一员)。就这样,当与芬兰的战争开始变得迫在眉睫之际,共有3种主要型号的自动雪撬可供红军选择:即ANT-IV、OSGA-6以及“古老”的BK系列。
同此前的北极科考行动一样,红军装备这些自动雪撬尽管数量稀少,但其表现却依旧相当抢眼:不管是ANT-IV还是OSGA-6,它们本身的军用价值潜力在战斗中得到了淋漓尽至的展现。无论是在孤立据点间进行武装巡逻,还是作为尖兵突击队的机动搭载工具(苏联红军在吃了多次大亏后,为了对付芬军的猎杀队,开始改变战法,在部队先头配置12~13名滑雪警卫,数百人的主力则跟在后头),或者是执行通信、伤员救护、弹药输送等二线任务,ANT-IV、OSGA-6这些自动雪撬,发挥了苏联军队中其他传统陆地交通工具所无法取代的作用。事实上,但凡有自动雪撬参加的战斗,红军大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胜利。
特别是在1939年11月30日至12月23日突破卡累利阿地峡的战斗中,自动雪撬成了红军战士唯一值得信赖的机械化装备。由于这三个星期的气温比往年要高(白昼平均气温为摄氏2度至零下5度,夜间为摄氏零下2度至零下10度),因此打乱了苏军的算盘:原本预想冻结的湖泊和沼泽现在不能保证冰冻,使机械化部队的重型车辆暂时无法通行,步兵部队的前进也遭到阻滞。卡累利阿地峡幅员辽阔,面积几乎相当于比利时全境,其间竟然有两万个大小湖泊和沼泽(都听说芬兰是“千湖之国”,可很少有人知道它是万湖之国)!在小路和转弯处也密布着冰河融化时带来的流石。
在ANT-IV基础上放大而来的KM-4自动雪撬
苏军坦克和车队在卡累利阿只能拥挤在林间小道以一字纵队行进,万一领头车辆被地雷爆破或是桥梁被破坏,则足以使一个营的兵力陷入瘫痪,根据俄罗斯最新公布的资料,有的苏军部队竟然10天动弹不得,最后悲惨地沦为芬兰猎杀队的“柴堆”。不过,当大部分红军机械化部队与步兵被困在雪地中一愁莫展之时(在冰层结得还不够坚固的地方,装甲车辆一下就消失在在裂开的冰雪中),少量装备ANT-IV与OSGA-6自动雪撬的红军部队却可以在这些恶劣环境下畅通无阻,并最终作为突击先锋勉强打完了这场乱哄哄的“卡累利阿闪电战”。
1940年4月,苏军总参谋部和国防人民委员会开会研究这场战争的经验教训。当然其结果今天看来是弊多利少:错误的结论包括大规模机械化部队是没有用的,战略轰炸也是没有用的等等。这对苏联的卫国战争初期的失败有很大的影响。不过,在付出了如此程度的鲜血代价后,如果连一点有益的经验都没能获得,恐怕同样是不思议的(就算是经历了残酷的大清洗,红军中还是有不少睿智而清醒的指挥官幸存了下来):总结出的有益经验包括重视冬季作战必需的装备研制和人员训练,部队组织结构应更加紧凑灵活等等。
而作为这场战争的明星,表现抢眼的自动雪撬自然也引起了一些红军领导人的注意。一些有决策权的关键人物开始意识到,自动雪撬不应被仅仅视为一种辅助性的运输工具,将其发展成一种可以直接参加战斗的机械化装备是完全可行的。结果,这直接摧生了专门为军事用途而设计的自动雪撬。1940年9月,鉴于ANT-IV与OSGA-6两种民用自动雪撬的出色表现,军用型自动雪撬的研制被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正式提上了日程。于是,一个自动雪撬的大发展时期来到了……运输型的NKL-16/41、NKL-16/42、ASD-400,装甲战斗型的NKL-26、RF-8-GAZ-98等型号相继出现。
ASD-400自动雪撬(运输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