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朔
古代历法的岁首实际上是根据斗柄的位置来确定的,自从确立了岁首建寅,就与太阳历保持了统一。然而,岁首的第一日却是根据月相来决定的。
根据学者对殷墟卜辞的研究,商代的人们是通过实际观测,将肉眼发现的新月初现之日定为月首。这种通过观测定月首的方式属于后知后觉。到了西周时期,人们总结了月亮变化的更多规律,制定了初吉、既生霸、既望、既死霸这样的专业名词来描述月亮的变化。此外,文献中还记载了诸如方(旁)死霸、旁生魄(霸)、哉生魄(霸)、既旁生霸一类的词汇。这些名词在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上十分罕见,所以一般不作过多讨论。
“霸”是一个通假字,后世常用“魄”这个字来代替,表示月光。月亮从开始露出月牙,到亮光部分越来越多,直到满月,然后亮光减少直至消失,一月终了。近代学者王国维将四种月相翻译成英文,分别为:初吉(first auspiciousness)、既生霸(after the growing brightness)、既望(after the full moon)、既死霸(after the dying brightness)。总之,在西周中前期,人们的天文经验还处于积累阶段,可能依然是通过观察新月来确定月首。
到了西周末期,终于有人提出“朔日”的概念。朔日,从理论上说是月亮即将露出新月,但实际上是什么也看不见的日子。后来,天文学将其严格定义为月球恰好运行至太阳黄经的日子,这一天,地球上的人看不到月亮。但是对于古人来说,既然什么都看不到,如何认定第二天夜里新月必然会出现呢?古人早先采取的策略是估算出月份的大致平均值,然后再推算出朔日,这种算法被称为“平朔”。到了唐初,傅仁均、崔善创制《戊寅元历》,开始进一步思考日月运动不均匀的性质,对平朔的结果进行修正,称为“定朔”,开始的时候算法还不成熟,后来才逐渐稳定并延续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