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推荐家庭必备验方(珍藏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常见症状(2)

半身出汗

半身出汗即身体左右一侧(或上下一半)汗出,现代医学认为其病因病机多为自主神经紊乱所致,而导致自主神经紊乱的疾病,如急性脑血管疾病、脊髓疾病、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受损均可导致半身出汗。

本病中医学称“偏汗”。中医学认为,是气血偏衰、阴阳不相接洽之候,可见于左侧或右侧,上半身或下半身;皆为风痰或风湿之邪阻滞经脉,或营卫不调,或气血不和所致。多见于风湿或偏瘫患者。若老人半身出汗可能为中风先兆,多为邪侵经络或营卫俱虚所致。《素问·生气通天论》谓:“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必备验方】

1.韭菜30克,瘦猪肉50克,油、食盐各适量。将韭菜洗净,与猪肉共剁碎,加入少许油、食盐拌匀,隔水蒸熟,分2次服食,7日为1个疗程。

2.浮小麦50克,五味子10克,冰糖适量。用凉水淘净后浸泡半日,加水500毫升烧开,以慢火煮半小时以上,最后浓煎至100毫升,加冰糖调服,每日2次,每次50毫升。

3.泥鳅120克。用热水洗去黏液,去内脏,再用油煎至金黄色,加水2碗煮至半碗,入少许食盐调服,每日1次(小儿则分次饮汤,不吃鱼),连服3~5日。

4.白矾30克,干姜5~7片。水煎半小时,去渣,取汁温浸手足(药液要浸没手足背至腕、踝关节,在浸泡过程中,可在药液中不断加入温开水,以保持药液的温度)。每晚睡前1次,每次20分钟左右,连用4~8次。

5.五倍子20克。为末,人乳调匀,蒸熟为丸(如龙眼大),每用1丸置脐中,外以核桃壳盖、绢缚定。

【名医指导】

1.及时治疗可能引起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变,如动脉硬化、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高黏滞血症、肥胖病、颈椎病等。

2.及时治疗引起半身汗出的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空洞症等。

3.重视中风的先兆征象,如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昏沉嗜睡、性格反常。一旦小中风发作,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4.消除中风的诱发因素,如情绪波动、过度疲劳、用力过猛等;要注意心理预防,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

5.饮食要有合理结构,以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为宜,适当多食豆制品、蔬菜和水果,戒烟、酒。

胃痛

本病中医学称“胃脘痛”(俗称心口痛、胃气痛),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疼痛为特征。引起胃痛的原因有恣食生冷、外感寒邪,肝气不疏横逆犯胃,火郁犯胃,脾胃虚寒,血络痹滞等;治疗宜消食导滞,温中散寒止痛,疏肝理气止痛,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养阴益胃,温中健脾。

【必备验方】

1.生姜2片,葱白3段,吴茱萸2克(研细末),粳米30~60克。将粳米煮成粥,入葱白、生姜、吴茱萸粉同煮沸服,每日1~2次。适用于寒凝气滞型胃痛、呕吐吞酸、泄泻。

2.干姜1~3克,葱白15克,制附子3~5克,粳米50克,红糖少许。将制附子、干姜研末,粳米加水煮沸,加入葱白、制附子、干姜末及红糖同煮为稀粥。适用于脘腹冷痛、大便溏泄者。

3.芜花5克,延胡索15克,米醋适量。将芜花入米醋中浸泡,煎煮3~5沸,取出烘干;延胡索用醋炒,共研细末,每服3克,以香附10克煎汤送服,每日1~2次。适用于胃脘痛。

4.鸡内金10克,肉桂、荜茇各6克,苏打粉30克。将前3味共研细末,加入苏打粉调匀,开水冲服,每次5克,每日3次。适用于胃脘疼痛。

5.生姜15克,连须葱头30克。同捣烂,炒热(布包),热敷胃部(药冷即更换),每次30分钟,每日2次。适用于胃寒疼痛。

【名医指导】

1.注意气候变化,尤其突然转寒时,注意增减衣服,预防胃痉挛。

2.饮食有节,防止暴饮暴食;饮食宜清淡、半流质、易消化、不凉不热及不要过饱,少食肥甘厚腻及各种刺激性食物,如含酒精及香料的食物。谨防食物中过酸、过甜、过咸、过苦、过辛,不可使五味有所偏嗜。戒烟。

3.注意营养平衡:平素的饮食应供给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利于保护胃黏膜和提高其防御能力,并促进局部病变的修复。

4.调畅情志,尽量保持情绪稳定和乐观,避免烦恼、忧虑。情绪激动,七情过激会引起机体气机畅达失调,从而容易引发胃痛。

5.平常尽量穿舒适宽松的衣服,以避免腹部受压;腹部受压,气血运行不畅,胃肠蠕动减慢,消化不良,食物积滞也容易引发该疾病。

6.适当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但不要在激烈运动之前或之后马上进餐,以免加重胃部负荷。

吐酸和嘈杂

吐酸又称反酸、泛酸,是指胃中酸水上泛的症状,若随即咽下称吞酸,若随即吐出称吐酸。常与胃痛兼见,也可单独出现。《素问·至真要大论》谓:“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嘈杂是指胃中空虚,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莫可名状,时作时止的病症,可单独出现,又常与胃痛、吐酸兼见。《景岳全书·嘈杂》谓:“嘈杂一证,或作或止,其为病也,则腹中空空,若无一物,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莫可名状,或得食而暂止,或食已而复嘈,或兼恶心,而渐见胃脘作痛。”

吐酸和嘈杂为临床常见症状,主要见于消化系统疾病,临床治疗主要从调理脾胃入手。

【必备验方】

1.黑鲤鱼1尾,白酒、冰糖各适量。将鱼去内脏(不去鳞)、切块,用白酒浸泡,加盖焖数小时,过滤,取汁500克,加冰糖50克即可。饭后2小时服,每次100克,每日2~3次。

2.金橘200克,豆蔻20克,白糖适量。将金橘水煎5分钟,入豆蔻、白糖,以小火略煮片刻,随意温服。适用于吐酸。

3.田七末3克,莲藕1段,鸡蛋1个。将莲藕洗净、削皮、榨汁50毫升(1/5碗量),置碗中,鸡蛋去壳后与田七末搅拌,隔水炖1小时食。

4.鲜姜50克。洗净、去皮,切细、捣烂,绞汁,再用消毒棉花团扎于竹筷上(须固定,以防气管吸入),饱吸姜汁;然后令患者取半仰卧位,张开口腔。术者左手用压舌板压住其舌体(暴露其咽后壁),右手持竹筷与舌根成45°角,将姜汁棉团轻轻送入咽部,反复轻按咽后壁左右两侧,并嘱患者大口呼吸30~60秒即可。抽出竹筷,静卧30分钟(不可饮水进食)。

5.乳香、硫黄、陈艾各6克。共为细末,以好酒1杯煎数沸,乘热熏鼻,同时用生姜搽胸前。

【名医指导】

1.保暖护养:注意气候变化,特别是秋凉之后,昼夜温差变化大,要注意胃部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吐酸、嘈杂或加重旧病。

2.饮食调养:饮食有节,并应以温、软、淡、素、鲜为宜,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过黏的食物,忌暴饮暴食;戒烟禁酒;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

3.平心静养:吐酸和嘈杂等症的发生与发展,与人的情绪、心态密切相关。因此,要讲究心理卫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而延缓胃病的康复。

恶心与呕吐

恶心与呕吐都是一种反射动作,通过这种反射动作将胃内容物吐出。有胃内容物排出称呕吐,无胃内容物排出称恶心,可单独或同时发生,两者多相伴发生。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疾病,除习惯性(或称神经性)呕吐外,其他并不多见。呕吐物开始为胃内容物,如持续不止,可吐出胆汁或肠液。恶心与呕吐有中枢性、反射性之分,可见于多种疾病,如急性肝、胆、胰炎症以及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肠梗阻、急性阑尾炎、各种颅内压增高性疾病(如脑震荡、脑膜炎、脑肿瘤等)、药物中毒、晕动病、妊娠、尿毒症等。

【必备验方】

1.薏苡仁、粳米各30克。将薏苡仁洗净,加水煮烂,再加粳米煮粥食,每日1次,连服2~3日。适用于湿热犯胃型恶心、呕吐。

2.生姜汁1盏(煎滚收储),蜂蜜250克(炼熟收储)。每次取姜汁1匙,蜂蜜2匙,沸汤调服,每日5~7次。适用于胃寒型恶心、呕吐。

3.绿豆1把,伏龙肝1块(如枣大)。共研细末,加冷开水1碗搅匀,静置,取澄清液服。适用于夏季受暑呕吐者。

4.苍术30克,麦麸250克,酒适量。将苍术研末,拌麦麸炒黄,趁热以酒淬,令患者吸其热气,另取一部分布包,在前胸温拭。

5.针刺呕吐穴。呕吐穴位于手掌面,腕横纹正中直下0.5寸处(同身寸),左右共2穴。用1~1.5寸毫针斜刺,针体呈15°~30°角,针尖刺向中指端,即透向手针疗法穴位“胃肠点”,大幅度捻转强刺激,留针10分钟左右(小儿可不留针)。重者,刺两侧。适用于呕吐。

【名医指导】

1.注意室内通风,空气新鲜,居室宜温暖向阳,安静舒适。

2.呕吐时,应予以安慰患者。因肝阳偏盛、肝火旺者,性多急躁易怒,而情绪郁怒更使病情加重,故应了解患者郁闷恼怒原因,尽量安抚患者,使患者情绪稳定。

3.协助患者吐出,必要时可用探吐法:即用硬羽毛、压舌板、匙柄、筷子、手指等碰触咽弓和咽后壁使之呕吐。可嘱患者先喝适当的温清水或盐水,然后再促使呕吐,如此反复行之,直至吐出液体变清为止。

4.及时清除呕吐物和更换被污染之衣被,注意观察呕吐物的性质、颜色、气味、数量及呕吐的频率。若呕吐物为大量鲜血或咖啡样物,应注意患者是否出冷汗、面色苍白等,要及时送医院急救治疗。

5.呕吐时注意体位:病情轻、体力尚可者,可取坐位;病情重、体力差及昏迷者,身体稍向前倾或侧位,防止呕吐物呛入气管,保持呼吸道通畅。

6.呕吐后需协助患者清洁口鼻,给予温热水洗脸、漱口。小儿和昏迷患者要注意检查耳内,清洁耳内残留物。

7.鼓励患者尽量将胃中积食吐出,吐后不应立即进食。待胃中感觉恢复正常后,先进少量流食;食后不吐,再逐渐改为半流食和软食,禁忌硬固不易消化之品和油煎厚味,以免助热生火,损伤阴津;应限制食量,不宜暴饮暴食,以免引起食积。可指导患者食用番茄、茭白、苦瓜、冬瓜、萝卜、雪梨、苹果、西瓜、金橘等有疏利行气作用的食物,以及山楂、麦芽、粳米等消食化滞作用的食品。

8.穴位按压:患者呕吐时,家人可通过揉按压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穴位及在脊柱两侧刮痧,可缓解症状。

(1)中脘穴的定位:一般在肚脐上4个横指。也就是肚脐和剑突连线的中点。

(2)内关穴的定位:位于人体的前臂掌侧,从近手腕之横纹的中央,往上约两指宽的中央。

(3)足三里定位:左右腿都有,位置位于外膝眼下3寸(除大拇指外的四指并拢,以其中指中节横纹为准,其4指的宽度为3寸),胫骨外侧约1横指处。更简单的办法有:把手掌平置于膝盖,无名指指尖即为足三里。

9.保持大便通畅:可用蜂蜜、麻仁润肠丸等润肠通便,使腑气通顺,浊气下降,呕吐可止。若暮食朝吐,朝食暮吐,或呕吐见粪臭样物,并伴腹痛拒按,无大便、矢气者,为腑气不通,应及早送往医院救治。

10.若妇女妊娠呕吐,多为食后即吐,甚至不能见饮食,喜酸食、神疲倦怠、胸膈满闷,症状轻者可无需治疗;呕吐重者,为妊娠恶阻,可静脉输液。

1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病愈后仍需注意饮食调摄,避免饥饱无度,生冷不忌,恣食厚味。

12.掌握常诱发呕吐的原因和发病规律,尽量避免一切致病原因。

呃逆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呃逆是不自主而且强有力的一侧或者两侧膈肌的阵发性痉挛,伴有吸气期声门突然关闭,发出短促而且特别的声音。呃逆由迷走、膈神经、交感神经、膈肌与呼吸辅助肌等共同参与的神经肌肉反射动作,与暴饮暴食、酗酒、冷空气刺激、精神神经因素、传入神经被吞入过热或刺激性物质所刺激等有关。

本病中医学称“哕逆”。《内经》首先提出病位在胃,《素问·宜明五气》谓:“胃为气逆。”并认识到与中上二焦及寒气有关,《灵枢·口问》谓:“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素问·宝命全形论》谓:“病深者,其声哕。”尚提出了简易疗法,有一定实用价值。如《灵枢·杂病》记载了古人治疗呃逆的简便方法:“哕,以草刺鼻,嚏,嚏而已。无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惊之,亦可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