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坚忍彰显气度(7)
懂得忍是气度,学会容忍是人生的必修课。懂忍的人,是智者。
总之,忍是一种心态,以宽广的胸怀与平和的心态看清人世。忍是一种策略,以退为进,厚积薄发。忍是一种力量,平静的突破,隐形的坚强。忍是一种智慧,成熟睿智,非凡大气。忍是智者生存的一种必然选择。
面对不可抗拒力量,绝不可一味较劲
不料发信之后,不过数日,温弟即定得黄正斋馆地。现在既已定馆,身有所管束,心有所系属,举业工夫,又可渐渐整理。待今年下半年再看光景,如我或圣眷略好,有明年主考之望,则到四五月,再与温弟商入南闱或北闱行止。如我今年圣眷平常,或别有外放意外之事,则温弟仍留京师,一定观北闱,不必议南旋之说也。坐馆以瞩束身心,自是最好事,然正斋家澄弟所深知者。万一不合,温弟亦难久坐。见可而留,知难而退,但能不得罪东家,好来好去,即无不可耳。
——《曾国藩家书之致诸弟·无时不想回家省亲篇》
知进退,量力而为
不知退,就不知进。曾国藩对进退之道有独到的感悟。在他看来,身当时任,首先应是造就自己进取的资本,但不能抱着“必进”之心。
对于如何造就进取的资本,曾国藩的做法就是靠一种坚忍和执着,用知识和学问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曾国藩平生酷爱学习,从少年至老年,没有一天不读书。读书对他的影响,是非常巨大而深刻的。曾国藩说:“心灵不牵执于物,随遇而安,不为以后的事操心,专心过好现在,对于已经过去的事不常依恋。”这种思想,即使放在今天,仍然是很高明的做人之道,而曾国藩就是在读《易经》时体会出来的。由此可见,曾国藩受书籍的影响实在是非常深。
对于人生的进退,最易出现的两种错误行为,一是盲人骑瞎马式的莽撞,一是自暴自弃的沉沦。人既应有泰山压顶不弯腰的骨气,又要有躲避狂风暴雨保存自己的智慧,曾国藩极力倡导的“逆来顺受”就属于这种智慧。曾国藩因“剿捻无功”,受到不公正对待时,他就是用这种“面对不可抗拒力量,绝不可一味较劲”的策略来处理的。
当捻军冲过曾国藩设计的贾鲁河防线驰入山东时,与曾国藩有很大的矛盾且此时已调入京师的官文抓住把柄,大肆煽动,并再次放出暗箭,射向曾国藩。
官文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暗中煽动那些满洲贵族,重弹多年老调,认为曾氏兄弟及其湘军、淮军的将领占据地方的许多高位,并非国家之福,规劝太后和皇帝,重视“汉人宜防”的祖训。当太后不以为意之后,官文又拉拢一批满员,联合地方权贵,收买言官,掀起反对曾国藩的一个浪潮。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河防大计”仅仅在一次战役中失利,就出现一群言官上疏弹劾,而皇帝也下谕旨申斥了。
同治五年(1866)九月间,官文用重金收买御史朱学笃,上疏弹劾曾国藩误国、庸陋等六大罪状,疏中极尽挖苦讥讽,仿佛欲置其于死地。最令曾国藩不解的是,慈禧太后将此弹劾折转交廷臣议处,这无疑是一个信号:清廷已不信任他了,该“兔死狗烹”了。随后几天,又有法国人上书清廷,说恭亲王不胜任军机大臣之职,应该撤掉,将爵位让给李鸿章。又说曾国藩兄弟同任封疆大吏,“东南已非国有”。这无非是离间之计。在内外的煽动下,曾国藩感到十分灰心。此时,陕甘总督杨载福、陕西巡抚刘蓉等同时乞休。清廷见湘系大吏纷纷“救援”,只好下旨斥责御史朱学笃,又安慰了曾国藩一番。
面对这样的局面,曾国藩做最后一搏,以退为进,向皇上“一连数疏”,申请回家养老了事,但他心里仍不想离开前线。然而,他又估计错了,信发出去才两天就接到朝廷谕旨,令他把钦差大臣关防“赍送徐州”交李鸿章祗领,休假一个月后回任两江。曾国藩见清廷对他已如此无情,干脆说他既然不能胜任钦差“剿捻”之任,不如连两江总督之任一同除去。
可是不久,新的上谕就以日行500里的速度送到济宁曾国藩行营。上谕说:“曾国藩当体仰朝廷之意,为国分忧,岂可稍涉嫌虑,固执己见!着即禀遵前旨,克期回任,弹李鸿章专意剿贼,迅奏朕功。”寥寥数语,使曾国藩看到了慈禧太后那愤怒的面孔,于是不再坚持己见,只得快快南返了。曾国藩的“争”就到此为止。
由此可见,曾国藩在处理进退的问题时,是该进时进,当退时退。曾国藩如果死赖在剿捻前线不走,很多人包括皇帝,就会同他老账、新账一起算,他和曾国荃可能面临极其被动的局面。在曾国藩看来,对不可抗拒力量只能顺从,不要一味较劲,不然对自己一无所益。只有在权势者的轻视、冷落中面向未来再图崛起,重建新功,才能让世人包括薄情于他的当权者重新认识到他的重要。
曾国藩在处理进退关系上可以说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做到了极致。在这封信中,可以看出曾国藩做事从来不强求,凡事都是两手准备。他提到,不知道现在皇上对他是否还有芥蒂,如果没有,他就有希望明年担任主考官,那样可以帮衬一下弟弟;如果皇上对自己的看法一般,则可以为自己安排一些其他的事,那样弟弟就要留在京城好好读书,参加科考。对于在黄正斋读书的曾国华,曾国藩希望他能管束好自己,如果不能管束自己,就最好不要久留。在形势不利于自己的时候,最好选择退一步,太过刚强可能会得罪东家,不利于以后的发展,最好做到好去好来。
在这里,曾国藩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进退自如,什么是坚忍的气度。
以退为进,彰显大智慧
其实,在我们观看跳高比赛时,可以发现,跳高时都需要退后一段进行助跑,才能跳过更高的标杆。其实人生也是如此,当面对太高的“杆”时,不妨退后几步,这样才能在将来跳过更高的“杆”。工作生活中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在为人处世时,要学会让自己的头脑灵活些,掌握以退为进的诀窍,达到退而更进的良好效果。
很多人为了追求人生的梦想,非常勤奋努力,甚至到了不顾一切向前冲的地步。在他们心中,从不让自己退一步,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目标。而很多时候,这样做的效果并不理想,有时还会因为太过执着而起到相反的效果。所以面对不可抗拒力量,一味较劲是不明智的,“以退为进”“欲擒故纵”才是成大事业者为人处世应有的智慧。
有一年,在比利时的一个画廊发生了这样一件事:美国画商看中了印度人带来的三幅画。每幅画标价为250美元,但画商不愿出此价钱。于是,谁也不肯让步,谈判进入了僵局。那位印度人恼火了,当着美国画商的面,把其中一幅画烧了。美国画商看到这么好的画烧了,感到十分可惜。他问印度人剩下的两幅画愿卖多少钱,印度人仍然坚持250美元不松口。画商看到这种情况,再一次拒绝了这个价钱。印度人也好像下定决心一样,又把两幅中的一幅给烧了。最后,只剩下一幅画了,美国画商实在不忍心,就请求印度人千万不要再烧了这最后一幅,就问印度人这幅画多少钱能卖给他。印度人说:“现在只剩下这一幅画了,价格肯定不能与三幅时一样的价钱。”最终,印度人成功地以600美元的价格把最后一幅画卖给了美国画商。
其实,这三幅画的价格都在100美元到150美元之间,印度人最后却用一幅画卖得了比三幅画还多的钱,这便是他采用了“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的策略。因为他对自己的画相当有信心,所以才能有这样的气度,忍痛烧掉其中两幅画,只留下最后一幅。而这也正达到了“物以稀为贵”的妙境。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有实力又自信的人,往往在遇到对自己不利而又暂时无法改变的情况时,会十分有气魄地退一步,去积极地储备能量,壮大自己,在自己有足够的实力应对时,主动出击为自己赢得最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