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这些,你就囧了3:别让错误常识闹笑话(书立方·心享悦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历史文化篇(3)

西部罗马帝国,也就是西罗马帝国,在1476年灭亡,宣告了罗马帝国后期整个阶段的结束。东罗马帝国,史称拜占庭帝国,于1453年灭亡。至此,称霸欧洲近1500年的罗马帝国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罗马帝国是整个古罗马文明的最辉煌的一章,一共掌控着大约59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其版图囊括了今天的三十多个国家,其中就包括意大利。因此意大利和古罗马并不是一回事,不能笼统地将古罗马称为意大利。

趣味展读

罗马帝国包括了今天哪些国家

罗马帝国版图庞大,包括今天西欧的大部分国家,还有亚洲和非洲的部分国家。

欧洲国家有意大利、梵蒂冈、圣马力诺、安道尔、马耳他、塞浦路斯、希腊、马其顿、塞尔维亚和黑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西班牙、葡萄牙、列支敦士登、瑞士、比利时、法国、摩纳哥、卢森堡全境,奥地利、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大部,匈牙利、德国、罗马尼亚、英国、荷兰部分。

亚洲国家有黎巴嫩、叙利亚、以色列、巴勒斯坦全境,土耳其大部,约旦部分。

非洲国家有突尼斯全境,埃及、利比亚、摩洛哥部分。

中世纪是世纪之中

“中世纪”英文为“Middle Ages”,直译为“中间时代”,是指从西罗马灭亡即476年到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之前。但也有学者认为,“中世纪”应该是从476年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即1640年)为止。

“中世纪”这个词出现在大约15~16世纪,是意大利历史学家比昂等人提出的。他们认为从罗马帝国灭亡起到他们所生活的时代之间有一个中间时代,也就是“中世纪”。

17世纪末,德国历史学家克里斯托弗·凯列尔把中世纪正式列入人类历史,他认为整个人类历史应该分成古代、中世纪和近代三个时期。就这样,“中世纪”被当作一个重要历史阶段流传下来。事实上,克里斯托弗高估了“中世纪”的影响力,它并不能代表整个人类历史的某个阶段,只能代表欧洲,甚至只能代表中欧、西欧的一个重要进程。在这个进程中,西方世界经历了封建制度的确立、发展和瓦解,对后来资本主义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备受关注。

趣味展读

中世纪是黑暗时代吗

中世纪常被称为“黑暗时代”,这个词最早由活跃在14世纪的意大利人文主义学者彼特拉克提出,他翻阅了大量的资料,走访了欧洲各地,发现从罗马沦亡之后的近一千年,古典文化都没有发展,因此,他管这段文化停滞不前的岁月叫作“黑暗时代”。

另一个被彼特拉克推出历史舞台的时代是“古罗马与古希腊时期”,当时他认为欧洲历史一共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一个是“黑暗时代”,一个就是“古罗马与古希腊时期”。

以彼特拉克为首的大批人文主义者认为,罗马帝国的复兴只是时间问题,只有当古典文学回到罗马时期才称得上纯粹。于是他们致力于罗马古典拉丁语以及艺术文化的研究,并试图再造一个古罗马时代的文学辉煌。

不过后代历史学家认为,所谓的“黑暗时代”应该是指当时的教派斗争。

但当19世纪初期浪漫主义运动开始之后,“黑暗时代”被重新定义。浪漫主义学者认为,用“黑暗”来形容那个时代并不严谨,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单纯和谐,更贴近自然,尽管有了工业革命带来的污染,但比起19世纪末的欧洲,那时就是天堂。

20世纪中叶后,“黑暗时代”这个词渐渐消失在英语国家的专业文献里。而现在人们所提到的“黑暗时代”也并不特指整个中世纪,而是指公元5~8世纪末期这段时间。

风笛是苏格兰人发明的

因为风笛被苏格兰人演奏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所以人们误以为风笛是苏格兰人发明的。事实上,关于风笛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公元前400年雅典诗人阿里斯托芬嘲笑说底比斯(雅典之敌)的吹笛者用狗皮制成的和由骨头制成音管的风笛吹奏。几百年后,风笛成了罗马尼禄大帝的玩物。但有不少学者认为,风笛最早出现在中东和中亚。

历史并没有为风笛的起源留下太多的痕迹,可以确定的是在12世纪的时候,风笛在欧洲就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而且随着这个时期欧洲文化和艺术的繁荣,风笛有了更加独特的风格。到了16世纪,风笛成为苏格兰高地最主要的乐器,取代了原先来自罗马的竖琴。随着大英帝国的兴起与发展,英国军队四处征战,也将风笛带到了世界各地。

趣味展读

风笛的历史演变

风笛进入苏格兰高地后的主要作用之一是各部落之间的联络,类似军队的军号或是烽火台的狼烟。在当时,风笛手都是经过严格筛选而出,而且是世袭。一旦有军事行动,风笛手就要吹响风笛以示警戒。

随着苏格兰社会的逐步稳定,风笛也变成了民间乐器。1745年,苏格兰经历了一场大规模的人民起义,在此之前,风笛被明令禁止,很多风笛学校被查封,世袭的风笛手也失去了工作和住所。那段时间的黑暗,直接导致风笛的断层,大多人不知道如何吹奏风笛。这项禁令取消后,风笛从几乎消失的危机中走了出来,民间一些风笛艺人用口耳相传的方式将风笛的吹奏方法和乐谱广为传播。

19世纪,风笛在苏格兰成了热门的乐器,很多著名的风笛手在这个时候诞生,阿兰·麦克劳德(Alan Mcleod)就是其中一个。阿兰·麦克劳德将传统风笛进行改造,让其更简便、更容易掌握,成功将其推广到全世界。

时至今日,风笛已成为苏格兰的标志性乐器,当地政府也对其给予了高度重视,不仅每年会举行大规模的风笛比赛,还在许多艺术学院开设风笛专业。风笛的传承将会持续下去。

缪斯特指一位女神

人们常以缪斯来形容具有艺术或文学造诣的女性,因此误认为缪斯是一位女神。事实上,缪斯是对音乐、文学等女神的总称。在希腊神话中,一共有九位女神被称为缪斯,分别是精通音乐的欧特碧,她的标志性物品是笛子;精通史诗的卡利欧碧,她的标志性物品是写字板;精通历史的克莉奥,她的标志性物品是一卷纸和书;精通抒情诗的埃托拉,她的标志性物品是竖琴和玫瑰冠;精通悲剧的墨尔波墨,她的标志性物品是悲剧面具;精通圣歌的波莉海妮娅,她身边没有标志性物品,却一向神情庄严;精通舞蹈的科尔西科瑞,她的标志性物品是竖琴和曼妙的舞姿;精通喜剧的塔莉娅,她的标志性物品是喜剧面具;精通天文的乌拉尼娅,她的标志性物体是天体仪。

趣味展读

关于缪斯的传说

关于缪斯的出身,存在很大争议。诗人赫西奥德认为她们是宙斯和记忆女神的女儿,另一位诗人阿尔克曼则认为,她们比宙斯古老,应该是乌拉诺斯和盖娅的女儿。

缪斯本身就是艺术,音乐(Music)一词就来自缪斯。除此之外,希腊人还认为缪斯代表哲学,因为苏格拉底的很多哲学书都是以诗歌的形式写成的。

古希腊人对缪斯的尊崇和热爱可以充分体现在各种文学、艺术中,希罗多德在他书写的《历史》中,每一卷都以缪斯中一位女神命名;政治家梭伦在雅典当执政官时则让当地的男孩每年在节日中都祈祷缪斯并念诵她们写的诗;荷马则在《奥德赛》中用安排了奥德赛和缪斯的对话;《神曲》中也有缪斯的身影……

《荷马史诗》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

《荷马史诗》相传为古希腊诗人荷马所作,由《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长篇史诗组成,一共24卷,《伊利亚特》一共有15693行诗,《奥德赛》一共有12110行。这两部史诗讲述的都是特洛伊战争,前者主要以阿喀琉斯和阿伽门农之间的矛盾与斗争为主,后者则以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奥德修斯历经千难万险回家为主。

尽管《荷马史诗》两部长诗一共有27803行,但它并不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中国的《格萨尔》一共有百余部,共有50万行,超过了世界上几大史诗的总和,是名副其实的世界上最长的史诗。

《格萨尔》讲述了英雄格萨尔的传说,集藏族、蒙古族的文化习俗于一体,是一部具有民族历史、社会历史、民风民俗、民间文化等研究价值的文献。更令人惊奇的是,这部史诗不是以文字的形式流传下来,而是以民间一种被称为“乌力格尔”的说唱形式流传下来,后人只是对其进行了整理。

据考证,现在中国只剩不足百位乌力格尔艺人,他们大多年事已高,而且没有传人,因此这种艺术形式很可能面临消失。

这些艺人曾经为《格萨尔》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走到哪儿说唱到哪儿,足迹遍布的地方都有《格萨尔》的流传。因为他们的不懈努力,《格萨尔》不仅在中国内地流传起来,也流传到了蒙古国、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等国家。这种跨民族、跨地域、跨国家的传播,在历史上实属罕见。

趣味展读

乌力格尔

乌力格尔是蒙族古老的一种说书形式,讲述的多为传说和演义。在蒙古,乌力格尔有三种形式:没有乐器伴奏的演说叫作“雅巴干·乌力格尔”,也叫“胡瑞·乌力格尔”;用潮尔(蒙古一种多声部音乐表演方式)伴奏的说唱叫作“潮仁·乌力格尔”;用四胡伴奏的说唱叫作“胡仁·乌力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