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执行快,业务开发的五大动作
资深大客户经理——策略准,执行狠
天下功夫,唯快不破。断层式发展是国内经济的大特质,注定机会来去匆匆,稍做犹豫,就会坐看他人兴旺繁盛。看得准,不如下手狠。成功的企业家,在回忆发家史时,都会欣慰地承认当初的鲁莽,而正是这种敢于出手的速度与激情,造就了他们的先发优势。而那些智者,还在研究观望,等到谋定时,机会早就成了他人的嘴中肉。
大客户业务开发,速度要快,反馈要及时,要在过程中看到成功的希望,并适时进行调整。精准的策略,需要高效执行来落实。
一、信息收集
信息,大客户业务开发的新鲜血液。有了信息,业务开发团队才能动起来。可信息收集,属于脏活、苦活、累活,特别是在业务导向的企业中,很少有人愿意花很多精力去收集、分析信息,并与他人分享。
老业务人员,因为人脉广、内部熟,信息渠道相对畅通,不费多少力气,就能找到够用的客户信息。而资历浅的业务人员,就只能瞎猫碰死耗子般,四处出击寻信息。信息来源、信息确认、信息动态管理、信息共享机制,这四个核心工作,压根就没有得到重视,过不了信息收集这第一关,业务开发的质量可想而知了。
(一)信息来源的3+2渠道
公司传播、业务推广、人员走访,这三个渠道最为常见。而数据挖掘、产业人脉,这两个信息渠道则容易被忽视。
1.三个主要的信息来源
(1)公司传播: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公司品牌传播,能带来不少主动客户,因为客户有需求、有意愿,得到的信息质量也最好。除了客户的公司名称,产品型号、性能要求、预期投产、定价、竞争对手、其他供应商,都会在接触过程中,一步步摸清。
公司传播的方式中,电视媒体、视频网站、行业/专业杂志和报纸,这三种方式最多。至于这三者的组合,则要视传播预算、渠道覆盖、客户基数、产品销量的多少而定。
康明斯发动机、凤铝铝材、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潍柴,常年在凤凰卫视上投放电视广告。凤凰卫视覆盖的人群基数远不如央视,可在目标人群的匹配度上,更胜一筹。企业中高层,喜欢观看凤凰卫视的时事新闻、财经报道,在他们关注的节目里,出现你的品牌形象,自然会引起不少有价值的关注,高质量的客户信息也会主动向你走来。
德玛吉数控机床的加工演示视频,放到优酷上,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有380多万次的播放量。这可是一个冷门的产品,客户数量也不算多,可传播效果居然如此好。这半年里,肯定有上万个电话、上万封电子邮件,传递到德玛吉,一些原来无法接触到的中小加工型企业,也都纷纷进入到客户信息库中。相比电视广告,视频节目的时长达5分钟以上,在产品阐述、性能展示、品牌理念部分上沟通得更为充分与到位,客户看明白了,动心了,再去跟你联系,这样的客户信息含金量最高。
行业/专业杂志和报纸,图文并茂,传播效果好,目标客户聚集,看的人与买的人吻合度高。这样的客户,在跟你联络时,问题明确、思路清晰,客户信息离购买意向更近了一步。
(2)业务推广:施耐德,一家来自法国的世界500强企业,在楼宇、城市电梯和节能领域,也算是世界领先品牌,却一直被当成一家德国企业。眼看着ABB、西门子在中国市场获利颇丰,施耐德也开始进军中国市场。首先,他们借着中法友好的活动,在中国展开了一系列品牌公关活动,战果相当出色,在央视《新闻联播》赢得了1分多钟的品牌曝光。
接着,他们在国内主要城市,巡回召开客户恳谈会,仅在重庆一个城市,他们的推广费用就高达2000多万元。花了这么多钱,究竟做成了什么事呢?数千名客户企业代表、政府机构主管、行业专家,还有上下游合作伙伴,联袂献上了一场城市节能的超级业务推广会。这对他们后续的业务推进和合作谈判,都起到了纲举目张的总揽效应。试想一下,2000多万元,就能让施耐德在城市节能的大蛋糕中分得一块,而那收益至少是数十亿元,这样的业务推广,真是面子和里子兼得。
(3)人员走访:销售人员在一线市场奔走,常常能带来新鲜的业务机会、了解市场动态、拥有敏锐判断,可是,这一切都是基于现实的销售。试想一下,有多少销售人员有精力和时间去分析未来的商机呢?这下问题就来了,公司的决策者依赖销售人员的一手信息,也只能在看得见的时空中运筹帷幄,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大客户营销决策的短视症。
如何治好营销决策的短视症?活用一批有市场思维、沟通能力的技术人员,比如售后技术支持和维修人员,就能发现销售机会背后的驱动因素,还能就目前的产品和技术研发,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海德汉是编码器的世界领导者,通过培训他们的技术支持人员,帮助他们在服务客户的时候,细心发现每一个客户对产品应用的独特要求,并辩证地对待单个客户的个性与整个行业/区域的共性,从而提供让客户更满意的解决方案。售后服务+技术支持+市场走访,这样三合一的做法,能让客户信息与市场机会完全贯通。
2.两个容易被忽视的信息来源
一个是数据挖掘,另一个则是产业人脉,二者都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原因很简单,数据挖掘麻烦,营销人员没有心思去做。产业人脉隐晦,难以摆在桌面上说清楚,而且悄悄地握在自己手心,自己的职业安全感也强一些。
数据挖掘,可以用excel数据库,或者SPSS统计软件,进行各种数据的关联分析,从存量数据里挖出宝贝,比如客户购买中断的原因,忠诚客户的异常,以及对手反击的有效程度。
电商平台、全国或国际连锁超市,他们拥有令人艳羡的大数据。而广大中小企业,交易量有限,数据采集也不全。只有把数据挖掘、质化分析、市场走访、专家访谈、借鉴其他相关行业,结合起来应用,才能从有限的数据中,得出预判性策略,比对手快半步,比客户想要的多预备一些,大客户营销的成功概率,自然会大一些。
产业人脉,大多分散在营销团队的经手人中。比如,低压电器行业中跑设计院上图,有专门的团队负责,他们熟悉设计院的技术主管领导、工程师等,也跟总包方、生产厂来往多。而在递交给公司的客户信息中,只是一些联系人、电话、拜访日期的肤浅内容,深度的东西全在不同经手人的脑袋中。作为大客户营销团队的领导,你得想办法把分散的、隐形的产业人脉,摆在一个桌面上,分层级地供相关人员使用。人脉这东西,全是借着业务培育起来的,若是业务这条线索断了,人脉也就枯萎了,还是用起来最合算。
(二)信息确认的软硬功夫
看到的信息,问出来的信息,听到的信息,三个不同来源,可靠性也大不同。
1.看到的信息要跟进
网上得来的信息,大家都有份,需要地面人员跟进和验证。这时候,你要防止客户相关人员烦躁。为什么?招投标公告发布后的一个月内,无数电话打进来,无数张脸晃来晃去,是谁都会烦的。若你不是第一个出现在客户面前的,那就要换一个问话和洽谈的思路。别顾着去套别人的信息,你应该拿出对方想要的信息,做出对等交换的友好姿态。通常,了解职场信息、对方爱好、行业内幕,受欢迎的程度会高很多。
2.问出来的信息要确认
一线市场走访时问出来的信息未必可靠。自己的老经销商,喜欢夸大困难,突出自己的不容易,向厂家多争取支持,他们口中说出来的客户需求、意向和购买潜力,缩水20%以上的可能性很大。自己的新经销商,充满合作的信心,看待市场过度正面,口中说出来的客户开发、销售节拍与增长趋势,高估的可能性更大。
访谈终端客户时,基层人员的抱怨最多,他们是真正的使用者,产品的一丝一毫问题,都对他们的工作产生困扰。越是近期发生的故障,他们记得越清楚,抱怨声也越大。而中高层,关注细节少,对下一次合作的优惠条件、竞争对手的优点,说得最多,成本降低、支持增多,才是他们的焦点话题。
3.听到的信息要探究
广东人在喝早茶时,大量生意信息在桌间飞速流传。销售人员经常参加的饭局、牌局,也会有不少业务信息在流动。说者无意,听者要有心。
比如,某个行内资深人士说有一家客户近期有大的招标项目,你听到后,须第一时间在手机记事簿写下概要。事后,打个电话,或者发个短信,跟对方打听详细信息,并调动其他人脉关系,对这个信息进行验证。进而关注客户企业的官方动态,并结合实地拜访,预先评估该业务线索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
客户信息好比水,有的在蓄水池中,有的在管道中流淌,而有的呢,则像是自来水,拧开水龙头就出水。得到的客户信息,要及时探究和辨别,能深入的要多费精力,无法深究的则要及时放弃,以便腾出精力迎接下一波信息。
IT信息科技时代,已成为昨天。而数据科技时代,已然来临。客户信息不在多,而在于真、在于有用。大客户营销人员,遨游在客户信息的海洋中,得有一个精准的导航仪,以便判断哪些客户值得靠岸。
(三)信息动态管理
做销售的,每天要写销售日志,每周要写周报表,每月还得提交月度工作报告。刚开始入行时,兴许还把这些日志、周报表和月总结当回事。做着做着,就有人觉得这些都是无用功,还不如多花些时间去走访客户。真的如此吗?
1.周期长的项目型销售,信息刷新要持续
初期跟进时,会跟客户的采购、技术、财务、生产部门开展较多说明会、沟通会,私人间的接触也较多,这个时期的客户信息多,大客户营销人员,写起报告来,也最得心应手。可过了几个月,项目进入到胶着期,打交道的还是那些人,问到和听到的东西也还是那一套,这个时候,客户信息的刷新就会暂停。公司高层只好等获取到有价值的新信息时,再去做判断和新决策,在这之前,一切要做的就是等待。
而此时,若你对手的销售人员,善于捕捉客户不经意话语的弦外之音,勤于观察和分析那些掩藏的信息,就会比你多了几份判断的筹码,做出的决策就会比你更正确,反应的速度也更快。周期漫长的项目型销售,到最后功亏一篑,大多是因为信息动态管理的懈怠。
2.关系维持时间较长的老客户,信息清理要及时
你与一个大客户关系处久了,就会赢得一批喜欢你、熟悉你的内部支持者。别急着高兴,随之而来的,还有一批发自内心反对你、想替换你的内部颠覆者。这时候,你的信息来源,若偏向于支持者,高枕无忧的散漫也就与你同行。而你的竞争对手,就会找到那些内部颠覆者,利用你的产品问题、服务问题,争取上位。
更可怕的,就是你的铁杆支持者工作岗位调动或离职,内部颠覆者可能一夜之间就给你颜色看。
那该怎样做呢?三年前的客户信息,用一张简短的表格加以总结,然后统一归档到过期信息文件夹。两到三年前的客户信息,则写一份小结,点评其中的得失,标注关键的人物与事项,然后归档到背景信息文件夹。
一年前的客户信息,则要按照时间顺序,进行项目进展、阶段成果、得失分析、改进措施等分类,写一份详尽的客户信息总结报告,并召集相关人员与部门,就所有的老客户、大客户,做一次客户信息汇报、分析与总结会议,清除过期、错误与无效的信息记忆,输入总结性的、有助于业务推动的全新信息。
(四)信息共享机制
客户信息,业务开发与客户管理的生命线,需要各个部门齐参与、共分享。销售部门提供鲜活的、有业务导向的一手信息;营销部门则要多做一手信息的分析、二手信息的收集,以及信息比对;售后服务部门则提供客户满意度、应用状态以及产品改进等细致信息,从客户使用的角度看待自己的产品;财务部门则要提供产品、客户盈利信息,帮助销售与营销部门改善产品组合;技术研发部门,提高产品改进的设想与计划,带给客户更多的惊喜。
在客户信息这个方面,想要形成好的共享机制,就必须做好深度加工,否则,就会陷入真假难辨、新旧不分的困境中。
1.学会技术和市场语言
客户信息,要用技术和市场两种语言,进行深加工。
技术语言,要深入到产品性能的细微之处,对产品的经济性、可靠性、使用成本、操作体验、维修维护便利程度,都要有量化的描述,这对一线销售人员的客户沟通、市场人员的策划方案、高层决策的落地执行,都能起到务实的推进作用。
如何判断自己的技术语言水平呢?拿出你们公司最复杂的产品和方案,用完整的技术概念、特点和用法,向一个技术外行进行阐述,然后察看对方的反应。若对方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有建设性的建议,那就说明对方真的听懂了,你的技术语言第一关通过了。技术语言的第二关,则是把上述的口头沟通内容,写成简要的文本,并辅以图表,交给公司或行业的技术权威看,看看对方的反应。若是对方没有全盘否定,只是提出要进行一些小细节的修改,那你的技术语言就过了第二关。
市场语言,要深入到客户需求与应用的具体状态,对客户偏好、决策方式、抱怨、满意度,都要有质化的概括,这能让技术研发人员的脑中,始终有一幅幅清晰的客户画面,更让高层决策看得清、看得真,公司资源能用到实处、急处和机会之处。
问题是,如何判断自己的市场语言是否生动形象呢?找一个做生意的朋友或家人,把你对产品、客户和行业的商业见解,跟他简要地说一下,看看他是否能第一时间抓住要点,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若能做到,你的市场语言关也就通过了。
2.信息的拟人化加工
客户信息,一大堆文字、图表,枯燥乏味,好不容易折腾出来的分析报告,感兴趣的人不多,用得好的就更少了。为什么?大部分人的思考方式,必须眼见为实,只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他们的思维才能聚焦,想法也才有所依托。
客户信息,要从纸面深入人心,拟人化加工必不可少。这种做法,广告公司用得多。一番市场走访、样本调查、小组访谈之后,他们就开始把抽象的客户需求,汇聚到一个个有代表性的目标客户身上,用自己熟悉的人,来聚焦各自的需求差异,从而制定不同的广告传播方案。
大客户营销人员,在向公司内部或外部合作伙伴沟通某个特定大客户时,也可以把大客户进行拟人化加工。客户拟人化,主要包括形象、性格、作风这三个方面。
(1)形象:是年轻活泼、老成持重、轻率冒进,还是老谋深算?形象好比一个鲜活的人,第一次站在你的面前,留给你的第一印象。
(2)性格:例如苛刻、宽容、激情、柔和,在平常的沟通与相处中,也许对方的性格还有所掩藏,可到了问题出现时,对方的性格特质定会全部展露。
(3)作风:例如雷厉风行、犹豫不定,一个组织的执行力,如同一个人做事的风格。遇到慢性子的人,你越着急,他的压力越大,决策也就更为拖沓。你得找到他吃不准或担心的地方,提前帮他解决问题,然后才能进入到正常决策中。看似分工费力,其实你以帮助者角色介入,能赢得更多的信赖和友谊。
3.用好客户信息简报
制作客户简报是4A广告公司的拿手工作。刚开始,你或许会觉得他们做的客户描述过于简单,但看着看着,就能品出其中的真味。字字精确、概念清晰、定义准确、描述精炼,一幅绝妙的工笔画呈现在你的面前,客户形象顿时生动起来。
大客户简报,分为基本描述与深度描述。基本描述,无外乎客户基本信息,公司名称、地址、部分负责人、拜访纪要、客户反馈、问题解决、打样送样、技术资料等,统一填写到客户档案中,由销售内勤或市场专员定期整理,并写成简要报告。基本描述,以产品、方案、技术和事务为中心,有助于我们全面分析和把握客户需求。
深度描述,以客户、项目为中心,展现项目进展、关节点、障碍和需要的支持。每个参与者,都能在第一时间清楚客户的反应,从而调整自己的动作,以及与其他部门人员的配合。深度描述,由大客户项目经理亲自操刀,有助于决策人员随时调整规划和部署,大客户业务开发的效率,得以明显提高。
二、需求分析
需求与购买,好比爱情与婚姻的关系。在客户购买之前,他们的需求状态,总是起起伏伏,难以捉摸。
有时候,他们揣着明白装糊涂,以便在几个供应商之间讨价还价,顺带考察哪家供应商更有实力取得优胜。有时候,他们的确不明白自己到底要什么,你的主动接触和深度沟通,有助于他们确定自己的真实需求。
客户需求,嘴上说的与心里想的不一样,过去要的与现在要的,也有不少变化。好的需求分析,帮助你从纷繁复杂的客户信息乱麻中,理出一条主线索,你的业务开发就有了一个清晰的靶心。
(一)潜在需求与现实需求
第一,从时间维度看短长。潜在需求有一个培育期,离现实业务还有一段距离,现实需求则够得着,努力一下,就有成为现实业务的可能。大客户业务开发,70%~80%的时间,用在现实需求上,把它们变成现实的业务,而20%~30%的时间,用于潜在需求的观察、辨别与跟进,抢在对手之前动作,为自己的下一步业务建好蓄水池。
第二,从成交概率看大小。潜在需求的成交率普遍低,从客户的想法到购买的过程中,变数多,需求常常被搁置。业务开发,做的就是成功率,不要把目光全部放在需求游移性过大的潜在客户身上,不管他有多喜欢同你交谈和来往。
现实需求有三类,直接重购、修订重购、新购买,成交概率依次递减。直接重购,主要是走流程,问题不大,业务开发也就是做好客情维护、技术支持和维修服务等。修订重购,需要找出当次采购的特殊性,在原先惯性采购基础上,做出让客户认可的变动。而新购买,等于一次新的旅程,眼前的小风险,容易酿成大事故,需要特别留心客户需求的变动,及时反馈与反应,一次次把客户拉回预定的轨道上。
第三,从业务开发计划看高低。业务开发带来的新增销量,一般只占据销售计划的30%~40%,占据的时间却达50%以上,毕竟,新客户、新业务、新行业开发,需要从零开始。
特别是年初的计划安排,要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新业务开发上。一来,早开发、早收益;二来,业务越早开发越早遇到挫折,可调整的空间和机会也就越大。业务开发计划的前移程度,能显示出一个大客户营销人员对计划把握水平的高低。
(二)核心需求与辅助需求
客户需求,通常为一个复杂的体系。就拿电动叉车的电气部件来说,客户需要电机、后桥、仪表、加速踏板、控制器、蓄电池。成熟的客户,自己选择电机、蓄电池,然后再去寻找匹配的控制器,其他部分则在最后定夺。此时,电机、蓄电池、控制器,各自成为核心需求,而真正懂行的大客户,把控制器作为最核心的部件,优先选择控制器产品与品牌,然后再让中意的电机厂家去匹配控制器。
若你是电机销售人员,就应该明白自己的地位,已经从核心需求降到辅助需求。唉声叹气不管用,你需要主动出击,寻找与自己产品最匹配、合作最投机的控制器厂家,形成重要的合作关系,这样,才能符合你的大客户的胃口。
而不成熟的客户,则分不清核心与辅助需求,干脆打包采购。这类客户,他们更愿意跟大经销商打交道,可以一揽子采购,并得到基本的技术支持。等到这些小客户做大之后,经销商的能力就无法满足,他们开始寻找厂家直接合作。作为大客户营销人员,你应该把客户的核心需求落脚在一揽子方案上,这需要你平时跟同行多合作,能提供多套成熟的产品组合方案,方便客户选择。大客户经验足,临时拼凑是行不通的。
(三)不同部门的需求差异
部门各自为营,大客户尤为严重。每个部门,都从自己的利益诉求、压力出发,追求部门目标的实现,甚于整个公司的目标。大客户业务开发阶段,尤其要弄清楚各个部门的主导诉求,照顾好局部之后,进而统领大局。
1.采购部门,追求可见利益最大化
传统企业的采购部门,主要做些流程化工作,技术部门选型、财务部门核算、中高管拍板之后,他们开始一轮轮地跟不同供应商谈价格,讨论商务合作条件,利用供应商的销售压力和信息不对称,逐步加码,次次得利。
采购部门,远离生产和销售这些核心运作职能,在很多同事和上司的眼中,做的是花钱买东西的轻松差事。他们要展现自己的职业才能与专业价值,往往就陷入砍价格、延迟付款等单一手段,证明自己不仅会花钱,还能帮公司省钱,而省钱就是赚钱。
遇到这样好大喜功的采购部门和人员,你得制定一张“客户价值增长图”,回顾和总结客户每一次得到的价格折让、优惠条件,并拿同等的购买量做对比,告诉客户他们得到的利益最多。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第一,能帮客户采购人员建立一个完整的价值量化图,成就他们的存在感和价值感;第二,采购人员可以从容地向上司汇报,你的价值量化图做得细心周到,有说服力,就能让他们在上司面前得赏识,这样的成人之美,多多益善。
2.技术部门,喜欢新奇特技术和产品
做了三年技术,还能充满激情,靠的是什么?是对逻辑的遵循,对技术的热爱,对创新的尊重。这样的技术人员,才有机会跻身顶级行列。一个大客户,若能拥有一批这样的人才,新产品研发的高度、新技术应用的厚度,都有了充足的底气。
可对大客户营销人员而言,在业务开发阶段,就遇到这样的高手,不多的产品知识和技术功底,很快就不够用了。怎么办?
别人擅长的东西,你做到跟他一样好,也是多余。不如换个角度,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和建议者。在他们痴迷的技术领域,你能听得出现实的产品机会,肯定会被引为知音。
随着对方谈话深入,你要往具体的产品和应用上引导,带领他们从自我设想走到现实应用。这样的沟通,不再是投其所好的假倾听,而是一起探讨技术产品力,充满挑战性,又非常务实。激情的技术头脑,遇到有效的商业思考,便能成就创新产品,而你的参与,正是打开他们市场思维和商业领悟的大门。
3.生产部门,偏爱稳定性和方便性
营销动荡的时代,生产管理最难做。客户订单周期短、备料少、品质控制严,服务营销却高调,一个少米缺盐的巧妇,又如何能时时奉上客户赞赏的大餐?
生产部门对产品的发言权,有越来越大的趋势,他们觉得某个产品好用、容易用、不易坏,就会向高层报告,久而久之,高层也会平衡采购成本、质量和生产率这三个要素。对新产品来说,生产部门的发言权更大,试装、测试,都需要他们的配合,之后的评价也由他们做出。
做大客户业务开发时,如果遇到有话语权的生产部门,你最好拿出产品稳定性、使用方便性的量化数据,以及有说服力的客户案例。少强调技术的先进性,这意味着你在拿客户做试验。多说其他客户在使用自己产品,生产效率、管理水平、客户满意度都有实际提高。
4.财务部门,重视成本和盈利的双优
一个公司,有两个部门走出来的高管最多,那就是财务部和营销部。营销部门主外,往家里抓钱;财务部门主内,用好钱,用活钱。好的财务部门,对产品盈利、客户价值、营销效率,关注得多,也会提出高水平的建议和要求。
好的财务部门,不仅盯着供应商的价格成本,还会收集更多的一手成本信息,比如供货不及时导致的生产待工成本,服务不到位带来的客户抱怨和流失成本。作为大客户业务开发人员,你必须从价格、时间、服务和合作等多个成本角度,审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这样才能与好的财务部门话语投机。
盈利,作为一个看得见的结果,包含了很多可控的节点,而好的财务部门,则能找到过程中的盈利点,并对供应商详加考察。若你的产品、方案、服务和品牌,能给他们的营销活动带来一些看得见的附加值,比如产品功能、客户认同与品牌信任,那就能在财务部门那里赢得选票。
5.中高管阶层,看重合作带来的战略价值
在给年轻人培训的时候,笔者喜欢说一句话:“拼命做上5年,看看自己是否有高管的潜力。”这并非一句励志的台词,而是想要告诉他们,即使他们打算一辈子只做工程师,若他们具备中高管的视野、胸怀和思维,也能把本分工作做得更扎实。这些能力,用到生活和家庭管理上,也会卓有建树。
大客户的中高管,出身营销、财务和技术部门的偏多,他们精通某一块领域,对整个行业也有较高的见解。在他们面前,你要脱去业务员的外衣,披上合作者的新外套。你对行业趋势的见解,对产品方案背后价值与风险的理解,以及对自己公司、客户企业经营的思考,都会成为不错的沟通主题。这些看似游离于业务之外的主题,恰恰是中高管判断你的功力和公司实力的惯用杀招,围着业务打转,难免不受待见。
大客户的中高管,有两个情结,你可以适当满足。第一个情结,他们不大相信报表和自家营销人员的话语。第三方人员对市场的见解,常常能给他们带来新鲜的市场养分。第二个情结,他们对中小客户了解得不多,整日里打交道的都是大供应商和大客户,反倒觉得快速成长的中小客户神秘无比。做一朵可随时盛开的野花,能在大客户中高管那儿挣得不少欣赏分。带着这样的高端影响力,你再与采购、技术等职能部门周旋,就会多了一份自信和从容。需要注意的是,千万别拿跟中高管的关系,去压职能部门的人员,外人始终没有内部人亲密。
(四)不同企业类型的需求特色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种阶层论调,有实用价值吗?我们生活在一个旧阶层瓦解、新阶层逐步形成的过渡期。乐观地看,人人都有上升的通道和机会。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有不少办法可以达到。悲观地讲,一个人从底层升到中层,机会的确多一些,可从中层爬到高层,就不是个人的优秀和努力可以办到的。
一个没有成功的人,最怕给自己定型。他们的内心,渴望着跻身高端行列,而现实中则机会不大。人有类型和阶层,企业客户也如此。
确实,每个客户都不一样,可你接触了上百家企业之后,就会发现不一样的表面背后的内在一致性。沿海地区开放度高一些,社会开明度也高一些,而到了中西部,不同企业类型,其需求特征与决策特色,就有点泾渭分明了。
1.国有企业,部门决策权大
不少人低估了国有企业的管理能力,规范、有序,这些看似外资企业的高标准,大部分国有企业也都具备。权力划分上,国有企业与政府机构略有不同。客户规模越大,一把手的实际权力受到的限制就越多,为什么?部门分走了大部分实权。
例如,有一个大客户的生产部门,一直不愿意试用你的产品。刚好,这家大客户的总经理,是你的大学同学,你该怎么办?直接拿总经理去压生产部,肯定坏事,矛盾随时会爆发。更何况,一个国有大型企业的总经理,通常会避嫌,大学同学关系在两家企业的关系不到战略合作阶段时,是不能拿出来说的。
首先,你必须老老实实地做生产部门的工作,然后,你可以通过高层的人脉关系,找到能影响到生产部门负责人的其他中层,经过撮合后,你再去做工作就容易些。部门认同你之后,再去委婉地慢慢动用高层关系,这样才能上下贯通,业务开发的速度快且质量高。
2.外资企业,别碰预算高压线
曾经,有一家德国预拌砂浆企业的总裁,只到过中国工厂2次,一次是工厂奠基时,另一次为路过。对中国的市场,知道得很少,且无兴趣,动不动就拿德国的客户需求来举例,言语中颇有中国市场就是德国十年前的翻版的意味。
跟这样本土化不够的外资企业打交道,就得看准国内工厂或总部的权限。预算之内的,国内工厂有较大的决策权。超过预算的,即便金额不大,也要层层上报,而且通过的可能性较小。因此,你在客户洽谈业务时,要做到“总清单+分批交货”的灵活组合,方便你的客户向其上司报告。总清单,建立一个总预算的概念。分批交货,则卡在现实预算之内。有了这份用心,外资客户的职业经理人们,会感受到你的体贴和务实。
职业经理人,有点职业球员的味道。他们的职业自觉性较高,珍惜自己的职位和名誉,小恩小惠难以动其心。若他们判断你是一个好的职业同路人,彼此的认同,会迅速缩短主客之间的距离。而你也要做到帮助其公司的同时,帮助他们实现职业生涯的一次次向上攀升。
3.民营企业,多留意隐形老板
江浙闽粤的民营企业,占据当地经济的主流,这里的商业文化浓郁,家族、区域内的紧密度高。你若能把设备卖给一个有代表性的大民企,那在当地就容易开展业务了。客户会跟亲戚推荐,行业商会的众多民营业主,也会常听闻你产品的好坏。
大型民企,在职业化改造与家族化传承之间,还没有做到有序和有度。为什么?虽然大型民企引进了一批职业经理人,可重大决策还停留在职业经理人出点子、家族内部拿主意的阶段,职业经理人与家族继承人之间,责任权力的界限模糊。
遇到这样的大民企客户,你得分清站在面前的职业经理人的想法,与他背后隐形老板的看法。与他们聊天的时候,若经常听到一些抱怨或抵触的话语,你千万别跟着起哄。反之,帮他尽量找到与老板沟通的基调和办法,寻求一个双方可以接受的方案。也许,一开始这些职业经理人觉得你在抱老板粗腿,相处久了,就会明白你的精明和干练。这项技能对大民企的高级职业经理人,是久旱后的甘霖。
总经理、董事长,是看得见的后台老板。而财务、采购这两个角色中,则隐藏着一些看不见的老板,他们或者是大老板的夫人、妹妹,或者是大老板的弟兄、叔父。这些高管专业能力或许不强,可忠诚度高,话语权也不小。
有时候,总经理当着你的面,让财务必须在某个时间之内,把所欠的货款转账给你,可过了很久你才拿到钱,也再寻常不过。为何?老板经常在外面应酬,自己公司的现金流、税费缴纳、贷款归还这些细枝末节而又重大无比的事情,其决定权都握在主内的家属或亲戚手中。老板当面说的话,他们不好反驳。可等你走后,他们才提醒老板现金不够,或另有用处。
跟这些隐形的老板们打交道,你的真诚可靠很受用。若是你以为靠着小礼品,或者甜言蜜语,就能让他们帮你做事,就错了。他们看似职位不高,可收入、身份、地位都相当不错。如果他们对你印象不良,只要有理有据地告诉老板,那你之前辛辛苦苦建立的关系和认同,就会顷刻间灰飞烟灭。把这些办事人员看作客户的高管和老板,才能逐步建立信任感。路铺得平,铺得实,长期跑起来才快和稳。
4.业务开发的需求层次理论
生理、安全、情感、尊重和自我实现,是马斯洛对人类需求的五个划分。30年的经济增长中,生理、安全的需求,大多得以满足。情感和尊重的需求,日益得到重视。对于极少数的企业家、创新者来说,自我实现则成了人生的最高目标。
企业由个人组成,这其中,少数人的需求决定了企业需求的走向,构成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在华为眼中,奋斗者成就企业发展,铸就企业文化。企业的第一代创始人的价值观,会对企业需求特征和决策风格,起到关键性的影响。
马斯洛的五个需求层次,也可以用到企业需求上。生理、安全,对应成本和风险,属于企业需求的塔基。成本控制,成为众多企业的生死线,尤其在市场疲软的当下。风险控制,关键点在设备、工艺、管理、客户服务上,前三个风险可控程度较高,而客户服务的风险则较大。客户不满意导致需求下降,甚至另寻其他供应商,造成的隐性损失,要比显性损失大得多。
情感、尊重的个人需求,对应企业的客户关系和对等合作。客户关系,只有20%左右的灰色空间,更多地需要你创造正面的客户价值,比如产品竞争力、供应链的其他伙伴、下游客户的推荐。帮客户解决他们最发愁的问题,或者找到他们最想要的机会,这样的客户关系,有益且长久。对等合作,主要体现在企业文化和管理风格上,高层之间的投缘大多跟这些因素有关。
到了自我实现的需求阶段,供应商与大客户的战略使命有了深层次的接触与碰撞。除了赚钱,企业存在的价值究竟是什么?没有这家企业的存在,行业和社会会明显缺少什么?搞清楚这两个问题,一个企业的战略使命也就浮出水面。
5.听其言,观其行
孔子说过:“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意思是起初我对一个人,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现在我对一个人,听了他说的话还要观察他的实际行动。
客户需求分析,也得从听了就信,转变为听了后要验证。尊重客户的需求,不加选择地盲从,没有判断地顺从,都不可取。客户陷在自己的管理压力中,还有视野的盲区,对自己的需求只停留在过去和现在,对未来的需求变动,考虑得并不周全。而作为大客户开发人员,你对整个行业、区域企业接触得更多,从全局的高度去观察和分析一个特定企业的需求,就能建设性和信服力兼优。
那么,若是你的建议和客户理解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分歧,又该如何处理呢?
首先,请客户相关负责人完整地阐述需求。有些客户需求阐述得断断续续,容易引起误解,客户自以为说得清楚,而你实在听得一头雾水。这时你得学会提问题,引导客户一层层地说明和解释,然后提供一个概要的书面文件,请客户校正。
其次,你要凭借客户企业的营销战略和管理变革,把握客户需求的可能变化。第一时间跟上客户需求变化的节奏,第一时间提供最富价值的帮助。
最后,行业领头羊的需求,也可作为参照。领先者,行业敏感度高,反应及时,调整迅速,他们会引发下一波新需求。在电动轿车的电池技术上,特斯拉这个闯入者,居然用起了三元锂电池,这引起了国内长续航车型的竞相效仿,而比亚迪苦苦坚持的铁锂电池,应和者寥寥。若你是电池生产企业,就该把握这股需求风潮背后的技术驱动力,对能源管理系统这样的软性技术,早日上心研究,如此,才能赶上非汽车企业的新能源轿车大集。
6.客户需求验证的几个实用方法
(1)深度沟通后直奔采购细节
温文尔雅的大客户营销人员,尽量担受客户抛出的压力,很少迫使客户去做麻烦事,客户各部门当然会喜欢。可喜欢,并不代表购买,容易停留在信息交流和情感互动上,离业务成交的终点遥远无比。
成交压力,要明确传递给客户。“本月15日之前,你们若不下订单,那我们就无法保证按期交货。”“优惠截止日为本月30日,之后的价格要恢复到原价。”等这样的话语,不能传递压力,反而让自己显得没有实力。
瞅准采购的细节,直接问客户,压力才有解。比如:“第一批试用,你觉得安排在下周一,还是周三合适?”“好的,那到时候我们跟生产、技术的对接人,要提前进行一场2小时的沟通会,你看本周四可以邀请到他们参会吗?”“我们的技术主管副总,下月初想拜访一下你们的生产和技术主管,你看可以安排吗?”
你在问客户这些细节的问题时,并不期待个个得到满意的回复,要点在于观察客户的反应,表情的变化,态度的缓急,因为这些都能体现出客户需求的真与假、快与慢、急与缓。对客户需求的状态有了了解,业务开发的节奏也就收放自如了。
(2)新需求能否解决客户大压力?
高价值的新需求,必然带来客户高层的新期望,使他们的经营压力有机会得以解决。你也能从一个供应商,变成一个合作者。
你的新产品,从根本上讲,是仅仅做了一些应用的更新,还是解决了行业或典型客户的大问题?要先搞清这个问题,再去跟客户高层接触,否则,三两句话就会露出只管卖货、不管问题的狐狸尾巴。
客户有哪些经营大压力,我们可以解决呢?第一,产品换代,需要全新的方案;第二,质量不稳定,需要一家有口碑的新供应商配合,改造既有产品;第三,成本要大幅降低,现有供应商做不到。
这三个经营压力,需要你做一个双方的协调人,界定客户压力所对应的产品改善点,然后带领自己公司的研发、生产、财务和采购部门,制定一个客户满意的品质、成本和性能方案,最后协调双方的相关人员,进行深层次沟通,并在过程中激发出好的创想和创意。压力的解决,会成为双方合作关系建立和稳固的契机。
(3)放眼瞧瞧客户企业的销售计划
只围着产品打转,眼光和心思会变得越加狭窄,身担大客户业务开发的重任,你需要放眼客户的经营大局。这其中,销售计划为一切要务的起始。
生产调度计划、重要部件的采购计划、新产品发布会、渠道整改、招商会,甚至营销人员的招聘、培训,都在切切实实反映客户企业的销售计划。你要学会拼接和分析零零碎碎得来的各种信息,然后换个说法去跟客户讨论和确认。
比如,客户在筹备一次新产品招商会,想想自己打交道的经销商,有没有合适的,然后提供详细的信息给客户。最好能参加招商会现场,看看新产品引起的销售预期反应,从而判断客户下一步销售情况,为自己的客户开发和成交,提供一个相对准确的进度表。
7.引导客户需求的几个有效办法
(1)客户的客户,才是靶心
一家纺织布料企业的大客户营销人员,对下游客户穿着喜好,必须有不间断的观察、研究和心得。户外运动流行,但没有多少人能忍受远程徒步、住帐篷的野外生活,他们穿着户外服装,无外乎显得干练、有活力,小资情调外露而已。
这样一来,你就该盘算一下,自己客户的产品是否对味。你或多或少得学习杜邦莱卡、戈尔特斯的反向营销,紧紧牵着终端消费者的需求准绳,用看得见的市场,去吸引自己的企业客户。
(2)关联行业需求变革带来的冲击
技术和平台,促使行业之间愈加紧密。乐视不经意间介入了智能电视的市场,激起了传统电视机行业的千层浪。内容和硬件,到底谁更能抢占客厅呢?视频网站,智能盒子,电视机制造企业,三个关联行业之间的联盟与对抗,兴许能撬动一个娱乐新天地。
假设你在一家DSP芯片企业,你的客户有电视机制造企业、智能盒子生产企业、贴牌生产智能电视的视频网站。那么,你会意识到不同客户的需求本质大不一样。电视机企业靠硬件赚钱,附赠软件;视频网站推销付费内容订阅,附赠硬件;而智能盒子,则是在宽带和智能电视机之间,找到一个自由观看和分享的机会点。
这场大战的赢家,若是视频网站这个后起者,那你的大客户业务开发,现在就得转舵。联合LED面板、电路板等行业合作者,为视频网站企业提供多套方案,帮助他们赢得以软促硬战役的先机。
(3)新技术驱动的全新客户需求
100多年历史的汽车行业,新技术的应用,正在塑造全新的产品和行业格局。涡轮增压,小排量、大动力,成为新一轮客户需求的方向。油电混合的新能源汽车,如今每个月的产销量,能超过之前的全年。
锂电池和能源管理的技术进步,纯电动汽车的成本与续航里程双优局面,造就了特斯拉的崛起,以及众多的跟随者的崛起。而我们很少听说过的氢燃料汽车,正在日本和美国悄然壮大。
互联网思维,引发了软件与硬件的新应用大潮。全新视角、客户导向、混搭方式,成了众多新产品创意的内在驱动力。大客户营销经理,理应成为行业的前锋,平日里多关注新技术、新应用的苗头。《三联生活周刊》和《环球科学》这两本杂志,正好在产品创意和技术创新这两个方面,有很好的内容和观点,不妨常读。
三、形成预案
信息有了,需求也分析清楚了,之后该不该直接向客户提供方案呢?不行。大客户企业的需求,多面性特别明显。首先,他们的需求带有太强的试探性。供应商体系早已建立,之所以请你提供产品资料和报价,通常都是在储备新的供应资料,顺带敲打一下现有供应商。客户在调情,而你直接跟他谈婚论嫁,价格底牌和商务底线轻易地和盘托出,之后即使有成交的机会,也会被压榨得很惨。
其次,大客户只给你一次机会。大客户业务开发中,金字塔形的人员队伍最为常见。一开始,业务员出面获取信息,然后向部门主管汇报,判断进一步合作的机会和动作。等到大客户的需求日渐清晰,觉得有机会时,已经跟客户过了好几轮招,而且都由基层团队出面。这时你在客户心中的得分,肯定不会太高,这时候再搬出自己的高层团队,为时已晚。那该怎么做?只要不是绝对没希望的大客户,自己的中高层团队,越早面对面接触客户,在沟通和判断方面就越准确和及时,能比对手赢得先发的优势。
最后,大客户的需求,一直处在快速演变过程中。刚接触时,大客户喜欢抛出程式化需求,看似官样的文章,其实在考验你和公司的基本功。慢慢地,当大客户觉得你够格时,才会提出有个性的内在需求。到了合作紧密期,大客户还会征求你的建议,反过来调整他们自己的初始需求。需求在演变,你的角色,也在从单纯的业务员,演变为方案修订与需求重构者。
要想吃准客户需求的多面性,避免第一次提交的方案见光死,就得在预案形成上动脑筋。预案,如何形成?
全方位模拟客户可能提出的质疑和否定,用客户的眼光,对自己即将提交的方案,进行自我审视、自我批评和自我优化。
(一)大客户预案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预案的主要内容,由产品/商务方案、客户预期反应、对手反扑措施这三个方面构成。既然涉及了自己、客户和对手,那么预案虽小却一定不简单。
1.产品/商务方案,三个以内选项
一个方案,自己最中意,一个方案客户最欢喜,还有一个方案仅作为参照物。这三个方案选项里,强势的大客户会这么应用:以自己最欢喜的方案打底,找出其他两个方案的有利点,然后要求你提交一个“完美”的修订方案。
因此,好的预案,只要满足客户八成需求即可,一次性搞定的想法很危险,这样就没有任何可协商、可妥协的余地。还有一点,以购买数量为基础的报价,也会被客户轻易击破,购买量小的时候,他们也会逼迫你给出最优惠的价格,理由无非是先少量试试,用得好以后肯定大批量购买。所以,你的报价,要以产品的性能、数量和商务条件三者的组合为基础。
2.客户预期反应,需求的非线性变化
大客户的新产品,他们心里也没底。做着做着,新的需求也会不断进来,最怕突然间出现的非线性需求变化,这对反应速度和内部配合要求极高。而预案,就是要事前深挖客户需求可能的变化,找到其内因、外在的变化形式,然后及时应对。
3.对手反扑措施,最柔软之处的防范
实力相当的对手,在细节处出明招,你可以明对明地抗衡。这时,你要有拳击手的战斗思维:不被别人打倒,才有机会击倒别人。而实力悬殊的小对手,则可能在不利的时候出损招,让你本来有利可图的业务失败。这时,要分情况应对小对手:若对方杀招背后有实力则还以颜色;若对方是虚张声势,则观察其对客户带来的影响,谋划是否出招、出招方式。
(二)如何判断预案是否打动了大客户呢
第一,大客户高层鼓掌、中层明确反对的预案,基本不可能成功。没有对方中层的支持,预案无法落实到客户的执行中。做的人内心认同,口中常会有抱怨,因为他们已经考虑到一旦采购之后的情景。而看的人口头认同,也许只是思路对上了,落实到真实的行动中,这些人帮不上忙。
第二,大客户内部争议大的,预案必须大幅调整。但别去满足所有人的要求,你做不到,也不讨好。去掉最惹争议的条款,保留一点自己的主张,维持一个有风度的妥协范儿。别过于依赖自己的内线支持者,否则,反对者会更加卖力地否定你一切的作为。你的调整方案,要尽可能地把反对者往中间地带吸引。
第三,大客户一拿到方案,迅速提出一堆意见,但根本性的否定较少。此时,你的预案奏效了。反应快,说明客户决策层很重视,集体讨论、集中决策的可能性大。意见多,说明客户在乎你。提意见,其实在帮助你,也给了你机会去改进。最怕没有意见,只好瞎折腾;而你的对手则拿到了明确的改进意见,调整后的方案比你出色多了。
(三)哪几个部门需要参加预案拟定?由谁领衔
打头阵,定要出彩。公司的要害部门,多多参与,才能拟定能打动人的方案。
研发部门提供创新的技术思路,生产部门拿出成本可控、交付及时的样品,财务部门测算不同批量、不同商务条件之下的利润变动,品控部门则对售后服务方式和成本有一个大致的预估。
预案领衔者,由大客户专员或营销部门担当。拿准客户需求,才是营销人员的看家本领。从信息获取到需求分析,再到预案形成,这其中的需求发现得及时、判断得准确,可以省去不少无谓的争吵和内耗。而调动各部门的参与积极性,则要靠共同愿景的建立,这比单纯的施压或高层的干预,更能激发出强大的协同力量。
(四)时间紧迫、信息不够的情况下,有办法做好预案吗
由于时间紧迫,在客户截止日期之前才刚刚做好预案,然后立即抛给客户。这样的做法,显然在被形势逼着走,毫无控制可言,这对于大客户业务开发来说,简直是在浪费机会和精力。那该如何做呢?
首先,拿出30%的时间,用于预案的思考。先花1个小时,召集各分管人员开一个业务说明会,让大家迅速进入角色。大客户业务开发人员,提出自己的预案设想,并在现场讨论。然后,给出1~2天时间,每个主管人员拿出自己的分块方案,并对预案的总体设想提出自己的意见。带着自己的成果和想法,再次召开一个预案讨论会,落实预案主体并提出细节改进要求,最终形成拿得出手的预案。
其次,临时成立一个信息战斗小组,以质量换内容。信息不充足,导致预案的细节无从下手,这个信息战斗小组,主要是从客户、对手、行业,以及公司案例库中,寻找到方案决策的关键信息点。更多的时间,则在辨析这些小量信息,形成几种判断,然后,带着问题和想法,再花一些时间来补足和梳理信息,争取以少量时间、多轮辨析,赢得够用的深度信息。
(五)大客户营销人员,平时如何训练自己的预案形成素养
第一,学会快速思考、快速行动。三个小时想不出来的主意,耗时三天也没用,这句话你同意吗?逻辑、创意、专注,是思考的三个本钱,平日里多训练自己,等到用时方能爆发。思考得透彻了,各种可能的变数,也都考虑到了,就可以轻装上阵,行动有力。
第二,习惯混乱中找出头绪。人多,话多,点子杂。作为预案的主导者,你的思绪要时常清理,保持在奔向根本目标的大路上,防止陷入无穷无尽的纠结与争吵中。在安静的环境中,独自一个人,思绪得以沉淀,但这个习惯必须得改。应该投入到人群中,多走动,在交谈中思考,在嘈杂的环境下决策。一直沉浸于田园诗歌的文士,转变为一个听出重金属音乐美妙的营销斗士吧。
第三,在内部找到合适的客户扮演者。鱼头多煮味道足,预案多批判价值高。在内部找到与客户决策层相像的同事,请他们猛烈开火,短时间内找出自己的短板和漏洞。多次修正,你的预案会有破茧化蝶的质变,那时呈现在客户面前的,是最好的你。
四、组建团队
规模大的企业,组建一支临时打单团队,甚至成立专门的大客户开发团队,问题不大。可对中小企业而言,能干一点的营销人员,往往身兼数任,不可能只做开发这一件事情。
企业的营销主管或者管理高层,不得不担当大客户业务开发的重任。由他们打好头阵,夺得“制空权”之后,业务人员地面跟进的成功率,也就高多了。
攻城拔寨得有强手,大客户业务开发,也需要精兵强将。大客户开发团队的组建落实,可对照下面的三个事项。
(一)业务开发,专职还是兼职
若你身边有这样的营销人员,不妨请他们来做专职的大客户业务开发。1)技术出身,后来转做销售,善于跟大客户的技术部门、研发部门、管理层打交道;2)情商高,自我管理能力强,喜欢跟人相处,并能保持长期紧密关系;3)肯动脑筋,遇到难事,勤于请教并乐于分享。
兼职的大客户业务开发人员,大多是由高管担当,也可以是分析、沟通、谈判能力强的业务人员。他们配合销售人员、信息收集与分析员,提出建议、拜访客户以及形成预案。
(二)业务团队,三类人型多思量
第一,猛犬型,适合业务谈判,他们有冲劲,在业务开发最困难的时期,常常能身先士卒、激发士气。其攻城能力明显强过守城,最适合与伙伴型业务人员搭配。
第二,伙伴型,擅长业务关系处理,适合长周期项目的跟踪与推进,他们需要猛犬型业务人员烧把火,或者是圣人型业务人员来掌舵。
第三,圣人型,眼观大局、心怀格局,最适合与大客户高层交往。不过,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日常事务由他人代劳,关键时刻露一手就足矣。
(三)管理高层的三个务实办法
1.有问题,更要有思路
高层最烦什么下属?只有问题,没有思路,自己该做的事情,一股脑儿交给上司。高层最欣赏的是什么样的下属呢?问题描述清楚,并有自己的思路,只需要稍加点拨,或者调配一些资源,就能有所斩获。
2.文字备忘录作为沟通主方式
口头汇报,效果最差,汇报者记得清楚,但高层可能转身就忘。简单一点的,发微信、QQ,等高层看过后,再找机会当面讨教。复杂一点的,则写电子邮件,将相关资料一并上传或附加链接。等高层有了完整头绪和思路后,再去请教的效果就好很多。
3.事前计划并关注高层心力
高层奔波于公司内外,情绪起伏大。懂事的业务人员,应该事前做好业务开发计划,找准高层心情好、心力旺的当口,一次性沟通和汇报。而高层做出的支持事项,也在事后做好备忘录,一项项地督促和推动高层找资源、给人马、通关系,做一个主动接受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