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1)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站在党和国家全局、各族人民共同事业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对当前的重点任务和工作做出全面部署。
一、深刻认识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刻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责任”。一是要深刻认识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有1亿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民族地区幅员辽阔,民族自治地方国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左右;少数民族基本上聚居在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边疆绝大多数地区、主要牧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二是要深刻认识我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共同开发祖国疆土,共同开创悠久、灿烂、文明的中国传统和文化,形成了多元一体、相互依存、团结和睦的国家格局。三是要深刻认识各民族大团结的极端重要性。国家安定、社会稳定、繁荣富强,必须紧紧把握和依靠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必须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各民族一律平等,必须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民族观和民族意识,必须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四要深刻认识民族地区地理位置和国际影响的重要意义。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聚居祖国边疆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国际影响大,对维护边境地区社会安定,巩固国防边防安全,树立国际良好的国家形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五要深刻认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现实问题。当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相比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特别是东部地区发展水平,都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尤其是相当多的少数民族人口和民族地区汉族人口收入水平低、生活贫困、生产条件差、居住地自然环境恶劣,还有一些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社会发育程度不高,生产生活方式落后。这一基本国情,充分反映出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和特殊性,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重大问题。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能不能加快发展步伐,在较短时间能不能取得更大成效,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共同繁荣、共同进步,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对改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状况,促进全国全面实现小康,是最现实而意义深远的重大问题。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国家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某种意义上讲,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如何,加快发展能不能尽快取得实效,直接影响国家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如果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状况没有根本性转变,存在的较大差距不能在发展中逐步消除甚至没有出现缩小,必将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现阶段进一步解决好民族问题的根本性任务。解决民族问题涉及多方面因素和基础条件,最主要的是各族人民政治平等和经济平等、社会进步。我国建立并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国家政治制度,实现了各族人民政治上的平等。而在地区经济发展上和社会进步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现阶段进一步解决好民族问题的难点和着力点,主要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解决好民族问题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差距逐渐缩小,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就为把民族问题解决得更好提供全面、广泛、有效的基础条件。
要从党和国家、人民事业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只是关系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和利益,而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共同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国家整体繁荣昌盛、维护巩固发展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是关系国家社会稳定、边防巩固、长治久安的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问题。
二、清楚认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国家政治制度和法律上实现了少数民族平等权利得到充分保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成绩卓著、社会不断进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把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支持发展的政策措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最重要的:一是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力度不断加大。中央和地方政府及社会各方面,始终把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作为一贯方针,重点在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和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对口支援力度,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给予帮助扶持,有力地促进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二是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综合实力明显提高。近些年来,民族地区的投资、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主要指标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三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质量和效益逐步提高。三次产业调整步伐加快,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农牧业比重明显下降。地方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一批特色农牧产品生产加工业、优势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开发利用、重大装备制造、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正在逐步形成,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四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民族地区以公路、铁路、机场、水运、水利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公路总里程大幅度增加,高速公路建设加快,绝大多数乡镇、村已通公路。新建铁路里程不断增加,一些民族地区已通高速铁路,新建改扩建机场建设速度加快。一批大中型水利建设项目、枢纽工程相继建成并发挥效益。城乡能源、供电、供水、卫生等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通信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边疆地区基本实现行政村通电话,移动通信、广播、电视覆盖率显著提高。五是社会事业建设扎实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实效。科技、教育事业发展加快推进,文化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得到保护和开发利用。城市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和农村危房改造进展加快,社会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待遇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扶贫开发工作不断推进并取得显著成效。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覆盖,基层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六是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局部地区生态明显改善。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是国家生态保护和建设规划的重点地区,保护和建设力度不断加大,重大生态工程取得初步成效,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生态环境开始出现明显好转。
清楚认识取得的成绩,看到已经取得的发展变化,有助于民族地区和各方面振奋精神,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三、正确认识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