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能犯糊涂时莫清醒——假装的学问(2)
孙权听了吕蒙的话之后,突然醒悟,于是封吕蒙为大都督,率领江东各路兵马,孙皎则负责粮草押运,不参与军事指挥。
孙权将大权单独授予吕蒙,使得东吴成功偷袭荆州。关羽失去荆州后,军心涣散,粮草补给也被切断,落得个败走麦城的下场。
可以说,吕蒙能够获得胜利,与孙权对其的信任有直接关系,领导者应该多加借鉴。心理学家指出,任何一个人,都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一旦这个人的自尊受到社会和人们的尊重和认可,他就会自发产生团队合作和积极向上的意识,自然而然地与社会的人们保持一致的行为;反之,在他的内心就会自然流露出强烈的抵触情绪和冲动。过度的刺激和不良情绪的影响下,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会产生不好的后果。所以说,必须尊重别人及其劳动成果,才能和别人打成一片,得到对方的认可。作为领导,要以身作则,充分尊重别人,让所有属下感受到自重感,进而形成和谐友好的氛围,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出色地完成任务。
除了对属下的短处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作为领导还应做到信任属下,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是因为人人都希望获得成就感,都怀着一个美好的心理预期——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好某件工作。作为领导,对属下分配完工作之后,就应对其绝对信任,让他们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当然,这种信任并非建立在盲目和毫无根据之上,而是建立在多方考察和慎重选择之上的。
战国时期,魏国率先发难,大臣乐羊授命率兵攻打中山国。这期间,魏国境内议论纷纷,因为中山国的忠臣乐舒正好是乐羊的儿子,大臣们都认定能征善战的乐羊这次不会出全力,或许会有保留。
乐羊抵达中山国边境后,决定采用围而不攻的战术,因此,一连几个月,都没有发动一场进攻。于是,魏国大臣坐不住了,纷纷上书,弹劾乐羊,一时间,魏文侯收到了无数弹劾信件,但他没有任何批评的意思,反而派人给乐羊送去礼品慰问,并犒劳他的军队。这样一来,各种谣言甚嚣尘上,魏文侯一不做二不休,给乐羊修建了豪华别院。后来,乐羊率军攻克了中山国,胜利班师。
魏文侯举办了盛大的请功宴会,为乐羊庆祝,并赏赐给他一个密封的箱子。乐羊回家后,打开御赐箱子,十分感动,原来,箱子中装的不是金银财宝,而是出征过程中大臣们的弹劾信,满满一箱子。这时,乐羊才知道,假如没有魏文侯的鼎力维护,以及绝对的信任,不仅无法攻克中山国,甚至连性命都未必保得住。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也并非易事,不仅要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他人创造条件,还要在流言满天飞的情势下,坚定信念,还要在遭遇困境时,和属下同舟共济,以积极的态度静候佳音,并竭尽全力辅助其发挥才干,促成大业。所以说,用人以信的品质,也体现了领导者宽广的胸襟、镇定自若的气度、强大的内心,这才是领导者的重要素质。
·学会犯糊涂,获得上乘智慧
世间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拥有过人的智慧,但是真正的聪明人却看出糊涂的重要性。人生在世,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阴雨连绵和狂风暴雨必不可少,生活中也总是充满艰辛。要想获得精彩的人生,必须有足够的智慧来权衡利弊,指导自己的行为。但是,这其中有一种更为上乘的智慧,就是适宜地犯糊涂。
郑板桥宣称的“难得糊涂”人尽皆知,但试问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洞悉其真正含义,又有几人能真正做到呢?当今世上,谁都想要聪明的头脑,而且是越聪明越好,智商越高就越显得自己高高在上。但是,世间没有绝对之事,物极必反,过度聪明,反而不是好事。《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不正是聪明绝顶的人吗?最终的下场不也是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吗?这样看来,一个人还是不要过度聪明,知道得越多,凡事斤斤计较,反而会伤身伤神。
聪明分大小,同样的道理,糊涂也分为真糊涂和假糊涂两种。
吕端是北宋人,担任丞相一职,历经三个朝代,是三朝元老。吕端在日常生活中,不拘小节,不斤斤计较,办事总是糊里糊涂的。但一旦处理政事的时候,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非常机敏有智慧,一点都不含糊,在他手下别想蒙混过关。
对吕端,宋太宗是这样评价的“小事糊涂,大事绝不糊涂”。
但生活中,有一种人却跟吕端截然相反,但凡有占便宜的机会,他绝不放过,但凡有一点好处,他必定冲到最前面。为了蝇头小利,完全不顾自己的前程;为了一点私欲,总是争得你死我活。这样的人,表面看起来无比聪明,但实际上最糊涂。
犯糊涂的技巧在职场也同样适用。作为员工,假如自己有不对的地方,而对方又是自己的顶头上司的话,一定要率先道歉。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势下,如果你为自己狡辩的话,不免让上司在面子上过不去,让他觉得你在狡辩或是不服从管理。先道歉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做法。这正是一种以屈代伸之道,也是一种不必把上司的批评记恨于心的糊涂之道。
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旦你事事都比别人高出一头,就会引起别人的不满和嫉妒,就会招致名枪、暗箭,给自己平添祸端,受到无谓的损伤,甚至丧失生命。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是不会在琐碎事情上斤斤计较的,搞得自己疲惫不堪,而是“糊涂”了事。他们只是在大是大非上,坚守原则,保持清醒。在处事上,切记不要在小事上流连忘返,让自己身心俱疲,反而在大事上糊里糊涂,这样的话,就会非常麻烦了。
真正拥有大智慧的人,总是让人觉得他并不聪明。这句话真正说出了“难得糊涂”的本质。装糊涂能让我们心平气和,减少欲念,使得我们在真正的是非面前能够理智思考。
·穿上“糊涂”的外衣,才能走得更远
心理学家指出,在人的一生中,不要对什么事都斤斤计较,该装糊涂时就装糊涂,穿上“糊涂”的外衣,不耍小聪明,才能走得更远,获得更大的成功。
在中国古代,披上“糊涂”外衣做事的智者有很多,如宋代宰相韩琦。韩琦最为著名的就是他的品性,他在交际中遵循一条原则,即得饶人处且饶人。可以说,韩琦从未获得有胆识的赞许,但在下面讲述的事情上却无比神通广大,这才是他“真人不露相”的完美写照。试想,谁会防范一个老好人呢?他在这个外衣之下,做了两件惊天地的大事情:
宋英宗刚一驾崩,太子应朝臣的召唤匆忙进宫,在太子没到之前,宰相曾公亮发现英宗的手好像动一下,吓了一跳,于是立即将此事告诉韩琦,并企图阻止召太子进宫。但是,韩琦非常坚决地说:“即使先帝活过来,也就是一位太上皇罢了。”于是,韩琦反而加紧催促太子进宫,很好地避免了权力之争,使得国家免遭动荡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