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薛侃录(2)
先生说:“佛教着眼在没有善恶,就一切都不管,不能治理天下。圣人没有善恶,只是不刻意喜好,不刻意为恶,气节不动,然而遵从王的道行,待到达极致,就自然遵循天理,就能筹谋成就,辅佐帮助。”
薛侃问:“既然草不是恶的,那么就不应该除去草了?”
先生说:“这样又是佛教、道教的意见了。如果草对你有所妨碍,为什么不除去呢?”
薛侃说:“这样做就又是刻意喜好、刻意为恶了。”
先生说:“不刻意喜好或为恶,并不是完全没有喜好和厌恶,那就像是没有知觉的人了。所说的不刻意去做的人,只是说喜好为恶都要遵循天理。不除去这些,就又增添了一分意思。这样就和没有喜好或为恶一样了。”
薛侃说:“除草怎样才是遵循天理,没有其他意思呢?”
先生说:“草妨碍了你,天理来讲也应该除去,那就要这样做。偶尔虽然没有立即全部除去,也不成为心中的拖累。如果有一分在意的话,心体就会被拖累,就会有许多动摇气节的地方。”
薛侃说:“也就是说,善恶完全不在于物了。”
先生说:“只在于你的心。遵循天理就是善,动摇气节就是恶。”
薛侃录八
先生谓学者曰:“为学须得个头脑功夫,方有着落。纵未能无间,如舟之有舵,一提便醒。不然,虽从事于学,只做个义袭而取。只是行不着,习不察,非大本达道也”。
又曰:“见得时,横说竖说皆是。若于此处通,彼处不通,只是未见得。”
译文
先生对求学的人说:“做学问必须得有个头脑的功夫,才有着落。即使未能无间,如同舟有舵,一提就醒。不这样,即使从事于学问,也只是做个依意义沿袭而取的事罢了。只是做事不彰显,学习不察觉,不是学习的大本达道。”
先生又说:“见到真道时,横说竖说都是。如果在此处通达,彼处不通达,只是没有见得真道。”
薛侃录九
或问:“为学以亲故,不免业举之累。”[220]
先生曰:“以亲之故而业举为累于学,则治田以养其亲者亦有累于学乎?先正云:‘惟患夺志。’[221]但恐为学之志不真切耳。[222]”
译文
有人说:“想要做学问,但由于父母(主张)的原因,不免有科举的拖累。”
先生说:“由于父母的原因参加科举考试而妨碍了学习,那么,为了奉养父母而种田,也妨碍学习吗?前贤说过‘只担心失去志向’,只需要担心做学问的志向不真切而已。”
薛侃录十
崇一[223]问:“寻常意思多忙。有事固忙,无事亦忙。[224]何也?”
先生曰:“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主宰定时,与天运一般不息。虽酬酢万变,常是从容自在。所谓‘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
译文
崇一问:“平时总是说要多忙。有事情固然要忙,没有事情也忙。为什么?”
先生说:“天地气机,本来没有一刻的停止。然而有个主宰,所以不先不后,不急不缓。即使千变万化,但是主宰常定。人应这个主宰而生活。如果主宰安定时,就同天地运行一样不停止。虽然应对的方法千变万化,却常常是从容自在。所谓‘内心泰然,全身都听从心的命令。’如果没有主宰,只有气在心中四处奔流,怎么能不忙呢?”
薛侃录十一
先生曰:“为学大病在好名”。
侃曰:“从前岁,自谓此病已轻。此来精察,乃知全未。岂必务外为人?只闻誉而喜,闻毁而闷,即是此病发来”。
曰:“最是。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功夫好名”?
又曰:“‘疾没世而名不称’[225]。称字去声读。亦‘声闻过情,君子耻之’[226]之意。实不称名,生犹可补。殁则无及矣。‘四十五十而无闻’[227],是不闻道,非无声闻也。孔子云,‘是闻也,非达也’[228]。安肯以此望人”?
译文
先生说:“做学问学最大的弊病就是好名。”
薛侃说:“自前年起,自我感觉好名的毛病已经减轻许多。最近仔细省察,才知道这个毛病完全没有去掉。岂止是仅仅做到外在不爱好名声的样子给人看就算是不好名了?只要听到夸赞就喜悦,听到毁谤就忧闷,就是好名的毛病在发作。”
先生说:“十分正确。名与实相对。务实的心重一分,求名的心就轻一分。若全是务实的心,就没有一丝求名之心。如果务实的心犹如饥而求食、渴而求饮,哪来还会有好名的功夫?”
先生又说:“‘担心隐没于世但是名声不相称’的‘称’字读去声,也就是‘名声超过实际情况,君子以之为耻’的意思。实与名不相符,活着尚可弥补,死了就来不及了。孔子认为‘四十岁五十岁而无闻’,(其中的“闻”字)是指没有闻道,并非指声誉。孔子说:‘是闻(闻道)也,非达(显达)也’,他怎么会以是否有名声而看待别人呢?”
薛侃录十二
侃多悔。
先生曰:“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译文
薛侃经常悔悟。
先生说:“悔悟是治病的药,然而重在改正错误。如果把悔悟念头留在心里,那么又会因药而生病。”
薛侃录十三
德章曰:“闻先生以精金喻圣,[229]以分两喻圣人之分量,以锻炼喻学者之功夫,最为深切。惟谓尧舜为万镒,孔子为九千镒,疑未安。”
先生曰:“此又是躯壳上起念,故替圣人争分两。若不从躯壳上起念,即尧舜万镒不为多,孔子九千镒不为少。尧舜万镒,只是孔子的,孔子九千镒,只是尧舜的,原无彼我,所以谓之圣,只论精一,不论多寡。只要此心纯乎天理处同,便同谓之圣。若是力量气魄,如何尽同得?后儒只在分两上较量,所以流入功利。若除去了比较分两的心,各人尽着自己力量精神,只在此心纯天理上用功,即人人自有,个个圆成[230],便能大以成大,小以成小,不假外慕,无不具足。此便是实实落落,明善诚身的事。后儒不明圣学,不知就自己心地良知良能上体认扩充,却去求知其所不知,求能其所不能,一味只是希高慕大。不知自己是桀纣心地,动辄要做尧舜事业,如何做得?终年碌碌,至于老死,竟不知成就了个甚么。可哀也已。”
译文
刘德章说:“听闻先生用精金来比喻圣人,用分两来比喻圣人的功力,用锤炼来比喻学者的功夫,是最深刻的。只是先生您说尧舜是万镒金,孔子是九千镒金,疑惑仍旧没有平息。”
先生说:“这又是从表面生发的念头,因此才替圣人争辩分两轻重。如果不从表面生发念头,那么尧舜比作万镒金不算多,孔子比作九千镒金也不算少。尧舜万镒金,就是孔子的,孔子九千镒金,也就是尧舜的,原本不分彼此,所以称为圣人的,只看精一,不看多少。只要内心纯粹天理的地方是一样的,就可以同样被称为圣人。如果从力量气魄上分辨,又怎么可能完全相同呢?后世儒者只在分两轻重上比较,因此流于功利。如果摒除了比较分两轻重的心,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力量精神上尽力而为,只在内心纯粹天理上用功,那么就人人自我满足,个个圆满成就,就能大的成就大的,小的成就小的,不必向外追慕,无不完满充足。这就是实实在在,明善诚身的事。后世儒者不明白圣人学问,不知道在自己心中的良知良能上来体会认知扩充,却去追求认知自己不知道的,追求胜任自己不能做的,一味只好高骛远。不知道自己是桀纣一样的内心,动不动要成就尧舜一样的事业,怎么能行呢?终年碌碌奔忙,一直到衰老死去,也不知到底成就了什么。太悲哀了。”
薛侃录十四
侃问:“先儒以心之静为体,心之动为用。[231]如何?”
先生曰:“心不可以动静为体用,动静时也。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是谓‘体用一源’。若说静可以见其体,动可以见其用,却不妨。”
译文
薛侃问:“先儒认为心的静是本体,心的动是作用。这样讲怎么样?”
先生说:“心不能用动静来比喻本体和作用,动静是一时的。就本体而言,作用在本体,就作用而言,本体在作用,这就是所谓的‘体用一源’。如果说静时可见心的本体,动时可见心的作用,这没有问题。”
薛侃录十五
问:“上智下愚[232],如何不可移?”
先生曰:“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
译文
薛侃问:“最聪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为什么不能改变呢?”
先生说:“不是不能改变,只是不肯改变。”
薛侃录十六
问“子夏门人问交”章[233]。
先生曰:“子夏是言小子之交,子张是言成人之交,若善用之,亦俱是。”
译文
薛侃向先生请教“子夏门人问交”这一章的内容。
先生说:“子夏说的是小孩子之间的交往,子张说的是成年人之间的交往,如果能够好好分析利用,也就都是正确的。”
薛侃录十七
子仁问:“‘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34],先儒以学为效先觉之所为,如何?”先生曰:“学是学去人欲,存天理。从事于去人欲存天理,则自正诸先觉,考诸古训,自下许多问辨思索存省克治功夫,然不过欲去此心之人欲,存吾心之天理耳。[235]若曰效先觉之所为,则只说得学中一件事,亦似专求诸外了。‘时习’者,‘坐如尸’,非专习坐也,坐时习此心也。‘立如斋’[236],非专习立也,立时习此心也。‘说’是‘理义之说我心’[237]之‘说’,人心本自说理义,如目本说色,耳本说声,惟为人欲所蔽所累,始有不说。今人欲日去,则理义日洽浃,安得不说?”
译文
子仁问:“‘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先儒认为学就是效法先觉的做法,怎么样呢?”
先生说:“学是学习摒除私欲,存养天理。从事摒除私欲存养天理的事,则自然能修正于先觉,考证于古训,自然能下很多问辨思索存省克治的功夫,然而也不过是要摒除内心的私欲,存养内心的天理而已。如果说到效仿先觉的所作所为,就只论到了学习中的一件事,这也就像是专门向外寻求了。‘时习’就是‘坐如尸’,不是专门学习坐,而是在坐的时候修习内心。‘立如斋’,不是专门学习站立,而是在站着的时候修习内心。‘说’是‘理义之说我心’的‘说’,人心原本就因理义而喜悦,就像眼睛原本就因美色而喜悦,耳朵原本因音乐而喜悦一样,只是被私欲蒙蔽所连累,因此才会不高兴。如今私欲日渐摒除,那么理义就能日益普及润泽,怎能有不高兴的事呢?”
薛侃录十八
国英问:“曾子三省虽切,恐是未闻一贯时功夫。[238]”
先生曰:“一贯是夫子见曾子未得用功之要,故告之。学者果能忠恕上用功,岂不是一贯?一如树之根本,贯如树之枝叶。未种根,何枝叶之可得?体用一源,体未立,用安从生!谓‘曾子于其用处,盖已随事精察而力行之,但未知其体之一’[239],此恐未尽。”
译文
陈国英问:“曾子每日反省自身的功夫虽然真切,恐怕还不知道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功夫。”
先生说:“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是孔子看到曾子没有抓住用功的要领,才教导他的。学者如果真能在忠恕上用功,岂不就是做到一贯了吗?一个基本的思想就像是树的根,贯彻始终就像是树的枝叶。没有种植树根,怎么会有枝叶呢?本体和作用出自同一源头,本体还没有确立,作用怎能出现呢!所谓的‘曾子在作用方面,已经根据具体事物精细明察、竭力而行,但没能明白它的本体’,恐怕还没有完全说尽。”
薛侃录十九
黄诚甫问“汝与回也孰愈”章。
先生曰:“子贡多学而识,在闻见上用功。[240]颜子在心地上用功。故圣人问以启之,而子贡所对,又只在知见上。故圣人叹惜之,非许之也。”
译文
黄诚甫向先生请教“汝与回也孰愈”这一章的内容。
先生说:“子贡博学多识,在见闻上下功夫。颜子则在内心下功夫。因此圣人询问子贡来启发他,而子贡所对答的,又仍旧只在知识见闻上。因此圣人叹息他,而不是赞许他。”
薛侃录二十
颜子不迁怒,不贰过,亦是有未发之中始能。[241]
译文
颜子不迁怒于他人,不重复犯过错,也是有未发之中的能力。
薛侃录二十一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欲树之长,必于始生时删其繁枝。欲德之盛,必于始学时去夫外好。如外好诗文,则精神日渐漏泄在诗文上去,凡百外好皆然。”[242]
又曰:“我此论学,是无中生有的功夫。诸公须要信得及,只是立志。学者一念为善之志,如树之种,但勿助勿忘,只管培植将去,自然日夜滋长,生气日完,枝叶日茂。树初生时,便抽繁枝,亦须刊落,然后根干能大。初学时亦然。故立志贵专一。[243]”
译文
“种树的人一定要培植树根,养德的人一定要修养内心。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在初生时剪掉繁余的枝条。想要德行盛大,一定要在初学时摒除对外物的喜好。如果对外喜好诗文,那么精神就会日渐流出到诗文上去,其他诸多对外物的爱好都是这样。”
先生又说,“我在这里论学,是无中生有的功夫。各位一定要相信的,只是立志。学者一心为善的志向,就如同树的种子,只要保持自然,只管培养下去,自然能够日夜生长,自然气象日益完善,枝干树叶日益茂盛。树木刚生长的时候,就抽出繁余的枝条,也需要剪掉,然后树根树干才能长大。初学时也是如此。因此立志贵在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