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注传习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陆澄录(4)

先生曰:“人若真实切己用功不已,则于此心天理之精微,日见一日,私欲之细微,亦日见一日。若不用克己功夫,终日只是说话而已,天理终不自见,私欲亦终不自见。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处,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今人于已知之天理不肯存,已知之人欲不肯去,且只管愁不能尽知,只管闲讲,何益之有?且待克得自己无私可克,方愁不能尽知,亦未迟在。”

译文

陆澄问:“尽知然后才可以谈及诚意。现在天理私欲还不能完全明白,怎么能在克己上用功呢?”

先生说:“人如果真的踏实践行不断用功,那么人心中对天理的精深微妙,能够逐日增进认识,对私欲的细小隐微,也能够逐日增进认识。如果不在克己上下功夫,整天也就是说些空话而已,终究无法看到天理,也终究无法明白私欲。这就像人们走路,走一段路,方才认得一段路,走到歧路口,有疑惑就询问,问了再走,这样才能逐渐到达想要去的地方。现在的人不肯存养已知的天理,不肯摒除已知的私欲,却只管发愁不能完全知道的事,只管说空话,有什么好处?等到克得自己没有私欲可以克除,再发愁不能完全知道的事,也为时不晚。”

陆澄录五十二

问:“道一而已。古人论道往往不同,求之亦有要乎?”

先生曰:“道无方体,不可执着,却拘滞于文义上求道,远矣。如今人只说天,其实何尝见天?谓日月风雷即天,不可,谓人物草木不是天,亦不可。道即是天,若识得时,何适[173]而非道?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见,认定以为道止如此,所以不同。若解向里寻求,见得自己心体,即无时无处不是此道,亘古亘今,无终无始,更有甚同异?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

又曰:“诸君要实见此道,须从自己心上体认,不假外求始得。”

译文

陆澄问:“道就是一。古人谈论道,见解往往不同,求道是否也有要领在呢?”

先生说:“道没有方向和形体,不可执着,拘束于文义之中求道,离道的本意就远了。现在的人只说天,其实哪里见过天呢?认为日月风雷是天,是不对的,认为人物草木不是天,也是不对的。道就是天,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什么都是道。人仅凭借自己的片面见解,认定道只是这样,所以道才有所不同。如果知道要向深处探求,明白自己心体,那么就无时无处不是这个道,古今交错,不分始终,又有什么异同?心就是道,道就是天,明白了心也就知道、知天了。”

先生又说:“各位要想实际看到这个道,必须要从自己心中体会认识,不借助心外寻求,才可以。”

陆澄录五十三

问:“名物度数,亦须先讲求否?”

先生曰:“人只要成就自家心体,则用在其中。如养得心体果有未发之中,自然有发而中节之和,自然无施不可。苟无是心,虽预先讲得世上许多名物度数,与己原不相干[174],只是装缀临时,自行不去。亦不是将名物度数全然不理,只要‘知所先后,则近道’。”

又曰:“人要随才成就,才是其所能为。如夔之乐,稷之种[175],是他资性合下便如此。成就之者,亦只是要他心体纯乎天理。其运用处,皆从天理上发来,然后谓之才。到得纯乎天理处,亦能‘不器’[176]。使夔稷易艺而为,当亦能之。”

又曰:“如‘素富贵,行乎富贵。素患难,行乎患难’,皆是‘不器’。此惟养得心体正者能之。”

译文

陆澄问:“名称、实物、仪则、数目,也需要先研究吗?”

先生说:“人只要能成就自己的心体,那么就能在其中应用了。倘若心体已经存养得果真有了未发之中,自然也就有发而中节之和,自然是什么都可以做。如果没有这样的心,即使事先能够研究世上许多的名称、实物、仪则、数目,与自己原本并不相关,只是临时的点缀装饰,自行不去。这也不是完全不管名称、实物、仪则、数目,只要‘知道所做事情的先后顺序,就接近道了’。”

先生又说:“人要根据自己的天赋造就自己,才是他所能做的事。比如乐官夔擅长音乐,后稷弃擅长种植,这是他们的资质天性如此而造成的。造就一个人,也只是要他的心体天理纯粹。运用事物的时候,都从天理上生发出来,然后才可以称为‘才赋’。达到天理纯粹的境界,也能‘用途不局限于一个方面’。让夔和稷交换才能,应当也是能够做到的。”

先生又说:“例如‘平素富贵,就做富贵时该做的事。平素患难,就做患难时该做的事’,都是用途不局限于一个方面。这只有心体存养得纯正的人才能做到。”

陆澄录五十四

“与其为数顷无源之塘水,不若为数尺有源之井水,生意不穷。”[177]时先生在塘边坐,傍有井,故以之喻学云。

译文

“与其得到数顷大但没有源头的池塘水,不如得到数尺大但有水源的井水,这样生机就会无尽。”当时,先生在水塘边坐,旁边有井,于是用它们来比喻学问。

陆澄录五十五

问:“世道日降,太古时气象,如何复见得?”

先生曰:“一月便是一元。人平旦时起坐,未与物接,此心清明景象,便如在伏羲时游一般。”[178]

译文

陆澄问:“现在世风日下,远古时期的气象怎么能再看到呢?”

先生说:“一个月就是一元。人平常日出时起身坐定,还没有与事物接触,这时心中的清明景象,就像是在伏羲时期见游一样。”

陆澄录五十六

问:“心要逐物,如何则可?”

先生曰:“人君端拱清穆,六卿分职[179],天下乃治。心统五官[180],亦要如此。今眼要视时,心便逐在色上。耳要听时,心便逐在声上。如人君要选官时,便自去坐在吏部。要调军时,便自去坐在兵部。如此,岂惟失却君体?六卿亦皆不得其职。”

译文

陆澄问:“心要追求外物,应该怎么办?”

先生说:“人世君主庄严临朝,清简为政,六卿分掌职责,天下就安定太平了。人心统领五官,也要这样。如今眼睛要看时,心就追求色相。耳朵要听时,心就追求声音。就如人世君主要选官的时候,就亲自到吏部去。要调动军队的时候,就亲自去坐在兵部。这样,岂不是有失君王的身份吗?六卿也都无法尽到他们的职责了。”

陆澄录五十七

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知与充与遏者,志也,天聪明也。圣人只有此,学者当存此。

译文

善念萌发,要有所了解,有所扩充。恶念萌发,要有所了解,有所遏制。知道扩充善念遏制恶念,都是志向,是天赋的智慧。圣人只有这些,学者应该存养这些。

陆澄录五十八

澄曰:“好色,好利,好名等心,固是私欲。如闲思杂虑,如何亦谓之私欲?”

先生曰:“毕竟从好色,好利,好名等根上起,自寻其根便见。如汝心中决知是无有做劫盗的思虑,何也?以汝元无是心也。汝若于货色名利等心,一切皆如不做劫盗之心一般,都消灭了,光光只是心之本体,着[181]有甚闲思虑?[182]此便是‘寂然不动’[183],便是‘未发之中’,便是‘廓然大公’[184],自然‘感而遂通’,自然‘发而中节’,自然‘物来顺应’。”

译文

陆澄说:“好色,贪财,慕名这些心思,固然是私欲。但像是闲思杂念这些,为什么也称为私欲呢?”

先生说:“这些毕竟还是从好色,贪财,慕名等的根源上生发的,自己寻求这些根源就能发现。比如你心中一定知道自己没有做盗贼的念头,为什么呢?因为你原本就没有这种心思。你如果对财物美色名利等等的心思,全都像不做盗贼的念头一样,消灭干净,彻彻底底只是心的本体,有什么闲杂思虑呢?这就是‘寂然不动’,就是‘未发之中’,就是‘廓然大公’,自然也就‘感而遂通’,自然能够‘发而中节’,自然可以‘物来顺应’。”

陆澄录五十九

问“志至气次”[185]。

先生曰:“‘志之所至,气亦至焉’之谓,非‘极至次贰’之谓。‘持其志’,则养气在其中。‘无暴其气’,则亦持其志矣。孟子救告子之偏,故如此夹持说。”

译文

陆澄向先生请教“志至气次”的问题。

先生说:“这是说‘心志所到达的地方,气节也跟着到达’的意思,而不是‘心志是极致,气节次之’的意思。‘坚持心志’,存养气节就在其中了。“气节不出现问题”,也就是坚持心志。孟子为了拯救告子的偏见,所以才这样辅助着解释。”

陆澄录六十

问:“先儒曰:‘圣人之道,必降而自卑。贤人之言,则引而自高。’[186]如何?”先生曰:“不然,如此却乃伪也。圣人如天,无往而非天。三光之上,天也,九地[187]之下,亦天也,天何尝有降而自卑?此所谓大而化之也。贤人如山岳,守其高而已。然百仞者不能引而为千仞,千仞者不能引而为万仞,是贤人未尝引而自高也。引而自高,则伪矣。”

译文

陆澄问:“先儒说,‘圣人的道行,一定是自我减损而谦卑的。贤人的言论,则是自我推举而高看的。’这句话怎么样?”

先生说:“不对,这样就是虚假诡诈的。圣人就如同天,无论到哪里天都在。日月星辰之上,是天,三界九泉之下,也是天,天什么时候自我减损而谦卑了呢?这就是所谓的大而化之。贤人就如同山岳,保持着它的高度而已。但是百仞高的山岳不能延长变成千仞的高度,千仞高的山岳不能延长变成万仞的高度,这就是贤人从未自我推举而高看。自我推举而高看,就是虚假诡诈了。”

陆澄录六十一

问:“伊川谓‘不当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求中’[188],延平却教学者看未发之前气象[189]。何如?”

先生曰:“皆是也。伊川恐人于未发前讨个中,把中做一物看,如吾向所谓认气定时做中[190],故令只于涵养省察上用功。延平恐人未便有下手处,故令人时时刻刻求未发前气象,使人正目而视惟此,倾耳而听惟此,即是‘戒慎不睹,恐惧不闻’的功夫。皆古人不得已诱人之言也。”

译文

陆澄问:“伊川先生(程颐)说‘不应在喜怒哀乐没有生发出来之前追求中和’,延平先生(李侗)却教导学者注意没有生发出来之前的气象。这两种观点怎么样呢?”

先生说:“这都是对的。伊川先生惟恐人们在没有生发出来之前追求中和,把中和当成一件事物来看待,就像我曾经说过的把气节坚定当作中和一样,因此教导大家只在涵养省察上用功。延平先生惟恐人们没有下手之处,因此教导大家时时刻刻追求没有生发出来之前的气象,让人正眼相看、侧耳而听的都只是这种气象,就是‘戒慎不睹,恐惧不闻’的功夫。这都是古人不得已教导众人的话。”

陆澄录六十二

澄问:“喜怒哀乐之中和,其全体常人固不能有。如一件小事当喜怒者,平时无有喜怒之心,至其临时,亦能中节,亦可谓之中和乎?”

先生曰:“在一时一事,固亦可谓之中和,然未可谓之大本达道。人性皆善,中和是人人原有的,岂可谓无?但常人之心既有所昏蔽,则其本体虽亦时时发见,终是暂明暂灭,非其全体大用矣。无所不中,然后谓之大本,无所不和,然后谓之达道,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

曰:“澄于中字之义尚未明。”

曰:“此须自心体认出来,非言语所能喻。[191]中只是天理。”

曰:“何者为天理?”

曰:“去得人欲,便识天理。”

曰:“天理何以谓之中?”

曰:“无所偏倚。”

曰:“无所偏倚,是何等气象?”

曰:“如明镜然,全体大用[192],略无纤尘染着。”

曰:“偏倚是有所染着,如着在好色好利好名等项上,方见得偏倚。若未发时,美色名利皆未相着,何以便知其有所偏倚?”

曰:“虽未相着,然平日好色好利好名之心,原未尝无。既未尝无,即谓之有,既谓之有,则亦不可谓无偏倚。譬之病疟之人,虽有时不发,而病根原不曾除,则亦不得谓之无病之人矣。须是平日好色好利好名等项一应[193]私心,扫除荡涤,无复纤毫留滞,而此心全体廓然,纯是天理,方可谓之喜怒哀乐未发之中,方是天下之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