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催眠对解梦有哪些帮助
掀起催眠术的“盖头”来
催眠是以人为诱导(如放松、单调刺激、集中注意、想象等)引起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其特点是被催眠者自主判断、自主意愿活动减弱或丧失,感觉、知觉发生歪曲或丧失。在催眠过程中,被催眠者遵从催眠师的暗示或指示,并做出反应。以一定程序实施暗示,使接受暗示者进入催眠状态的方法就称为催眠术。
催眠开始于一种暗示感应,它是改变意识控制水平的一组最初的活动。借助它,能使受暗示者对外部的注意力分散减到最小,并只集中在暗示的刺激上,相信自己正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这里,暗示感应包括想象特定的经验,或对事件的反应进行视觉化。重复地进行这种暗示感应活动,会使感应程序暂时固定下来,就像个人生活习惯一样,使受暗示者很快进入催眠状态。典型的暗示感应程序会使人进入深度放松状态。例如,催眠表演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实际上不在于催眠师的力量,而在于被催眠者的可暗示性。个体之间存在可暗示性上的差异,从根本没有反应到完全有反应。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不是经常有这样的事发生呢?当我们聚精会神地看一部电视剧时,会不知不觉地沉浸于剧中情节,心情随主人公的悲欢离合而时喜时悲;有时清晨来到办公室,本来精神飒爽、心情愉悦,过了一会儿却变得烦躁不安;到商场逛街购物,回家一看,有很多东西都是可有可无的,连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买了这么多没用的东西,浪费了很多钱……我们对这些现象无不感到莫名其妙。然而,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是人们受到暗示作用的结果。
的确,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被某些东西连续、反复地刺激,尤其是言语的诱导,会使你从平常的意识状态转移到另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而在这种特殊的意识状态下,将比平常更容易接受暗示。
也有人认为,催眠状态犹如聚精会神做某件事的情景。正如哈佛医学院催眠专家弗雷德·弗兰克所说,催眠术只是将人们分散在各处的精力和思想聚集起来,这并不是处于昏迷状态,也不是处于睡眠状态,而只是像当你聚精会神地沉浸在一项工作中或阅读一本小说时,几乎难以听见别人对你所说的话一样。
生理学是如何研究催眠现象的
目前,在催眠现象的生理学研究方面,由于缺乏足够的实验依据,尽管有不少学者都对催眠的生理机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到目前为止,对催眠现象的生理学研究仍然处于较低层次的水平上。接下来,我们分别简要介绍3个简单、可靠的生理学研究。
1.巴甫洛夫的研究
巴甫洛夫学派依据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从生理学角度对催眠的实质做了较为详细的解释。
巴甫洛夫认为,催眠是一种一般化的条件作用,把引入催眠状态的刺激语看成是一种条件刺激。巴甫洛夫发现,给关在实验室的狗一种单调重复的刺激,狗也会渐渐入睡或出现四肢僵直。巴甫洛夫认为:催眠词也是一种单调重复的刺激,而且是描述睡眠现象的内容,所以催眠词作为一种与睡眠有关的条件刺激,使大脑皮层产生选择性的抑制,也就是从清醒到睡眠过程的中间阶段或过渡阶段,催眠是部分的睡眠。后来对这一观点又有进一步的修正解释,认为催眠状态是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一种形式,催眠状态下被催眠者只能与催眠师保持单线交往,这种感觉相当集中,好比中心视力集中注视于事物时清晰而精细,而周围的视野区域虽较宽广,但精密度就低且模糊。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催眠体验,诸如全神贯注于一本有趣的书刊杂志或倾注于感人肺腑的影片、戏剧时就会失去正常的时空定向,忘却周围的一切。但目前大多数人认为,用这种局部的生理学来解释,尚缺乏令人信服的客观生理指标和针对性的实验依据。睡眠脑电图与催眠状态下的脑电图,仍未取得一致的足够证据以说明催眠是部分的睡眠。
2.涅甫斯基的研究
前苏联生理学家涅甫斯基,对正常人催眠状态时的脑电活动进行了研究。当被催眠者闭眼,刚进入催眠状态时,低振幅的α波增高,高振幅的α波略为降低或不变,脑电波形出现了α波的节律均等状态,故被称为节律均等相。
随着催眠程度的加深,脑电活动会减弱,α波和β波都降低,呈低小的脑电生物曲线,为最小电活动相。在催眠很深的阶段,可出现频率为4~7Hz的θ慢波。在这一时期,言语暗示和直接刺激会引起催眠梦,使α节律恢复和加强。
当被催眠者唤醒后,脑电图仍与催眠前一样,α波和β波都恢复了正常的节律。
脑电波的变化,成为人是否处于催眠状态及其深度的客观指标。
3.罗日诺夫的研究
罗日诺夫等人对被催眠者在催眠过程中,对言语刺激和直接刺激的反应进行了比较研究。他发现存在着两条规律:其一,随着从较浅的催眠状态过渡到较深的催眠阶段,感应的选择性范围逐步缩小,被催眠者大脑中抑制过程的广度和强度逐步增加。其二,随着催眠程度的加深,言语作用的生理影响增加了,直接刺激的功能降低了。
随着催眠程度的加深,抑制的强度和广度逐渐增加。由此带来的结果是,随着催眠状态的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感应选择性的范围按顺序缩小。
另外,在催眠的第一阶段,当大脑半球皮层的主要细胞群还保持着正常水平的兴奋性时,言语刺激在大多数情况下引起的反应要比直接刺激小。进入嗜睡状态后,对言语作用的反应,大致等同于或略大于对直接刺激的反应。在催眠的第二阶段,对言语作用反应量的增大是反常相次数增多的结果,这就为相当弱的言语刺激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心理学是如何研究催眠现象的
催眠现象除了具有一定的生理基础,还是一种心理现象,因此不少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探讨、解释和研究催眠现象,并提出了一些观点。
1.暗示是催眠现象的关键所在
暗示是催眠现象的关键所在,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
(1)暗示是个体对外界信息做出相应反应的一种特殊心理现实。
从这个概念出发,暗示的实现总是存在着实施暗示与接受暗示两个方面。之所以说它是特殊的心理现象,因为从暗示的实施一方来说,不是说理论证,而是动机的直接“移植”;从接受暗示的一方来说,对实施暗示者的观念也不是通过分析、判断、综合思考而接受,而是无意识地按所接受的信息,不加批判地遵照执行。
暗示对人体生理活动、心理及行为状态,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当个体接受暗示后,不但可以改变随意肌的活动状态,而且也可以影响其他肌体的功能。由于这个原因,消极的暗示能使人情绪低落甚至患病或加重症状,积极的暗示能够使个体的心理、行为及生理机能得到改善,增强对疾病的痊愈和康复的信心,达到治疗的目的,从而成为一种治疗方法。
个体接受暗示的能力叫做暗示性。暗示性的高低因人而异,与催眠感受性有密切关系,催眠感受性高的人暗示性也高。
(2)催眠的整个过程和暗示规律之间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也就是说只有催眠师严格按照暗示的规律,催眠才能取得成功,否则就会失败。那么,暗示有哪些规律呢?
第一,暗示的定义。《心理学大词典》上是这样描述暗示定义的“:暗示就是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
第二,暗示的种类。按性质可分为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按形式分为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按对方所处的精神状态可分为醒觉暗示和催眠暗示;按施加暗示者的意图可分为主观暗示和客观暗示。
第三,暗示的生理表现。当个人接受暗示的程度达到最大时,逻辑意识和批判意识的最高机构——大脑皮层基本处于抑制状态,仅剩下某个“警戒点”的部位尚保持兴奋性。
第四,暗示的条件。暗示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发生作用,这些条件具体包括:催眠师应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也就是能让人充分信赖,该权威性的程度与暗示的效果成正比;在被暗示者与施行暗示者之间应具有一个融洽、轻松的心理氛围;催眠师要以含蓄、温和、间接而又坚定的语言与动作等来实施暗示;被暗示者应将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某一明确的对象。
第五,暗示的障碍。人类具有本能的受暗示性,同时也具有普遍的反暗示性。这种反暗示性可能来源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个人的习惯、个性特征以及各种理性的思考,等等,主要表现为个体对暗示刺激具有认知防线、情感防线与伦理防线。暗示能否奏效,取决于能否克服这些防线的阻碍。克服的办法不是强行突破,而是与之取得协调。
(3)催眠过程是受暗示性与反暗示性能量对比的过程。催眠师应用坚定的信心和耐心、反复的语言对被催眠者进行反复暗示,以此促成被催眠者的受暗示性的增加,反暗示性的减弱。同时要求他放松,直到被催眠者完全进入催眠状态为止。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催眠现象本来就是由暗示造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催眠术就是施行暗示的技术,没有暗示,就没有所谓的催眠。从暗示这一催眠的心理机制入手,可以使我们对催眠现象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2.第三意识——催眠状态的意识
所谓意识,就是人脑对事物的反映,一般是指自觉的心理活动。能动性、自觉性、有目的性构成了意识的典型特征。人的意识具有第二信号系统,它是中枢神经高度发展的表现。学者们还认为,意识具有两大功能:即意识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自觉、整合的认识功能,同时也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随意的体验和意识活动的功能。
所谓无意识,通常指不知不觉、没有意识到的心理活动,它同第二信号系统没有联系,不能用语言来表达。无意识也具有两大功能:即无意识是主体对客体一种不知不觉的内心体验功能,也是主体对客体一种不知不觉的认识功能。
催眠状态中人们所持有的心理状态,既不是睡眠时的无意识状态,也不是清醒时的意识状态。它是一种特殊的、变更了的意识状态,我们暂且把它称之为“第三意识状态”。
催眠与睡眠不同,并非处于无意识状态。
首先,在典型的无意识状态中,没有第二信号系统的参与,也不会有完整的、合乎逻辑的言语活动。而在催眠状态中,仍可产生一些具有自觉能动性性质的活动。例如根据催眠师的指令,被催眠者可以流畅地遣词造句,有条有理地说出心中的喜悦与烦忧。
其次,催眠的临床实践表明,在催眠状态中,被催眠者仍有一个警觉系统存在着。这一警觉系统一般不起作用,只是一旦来自外部的指令严重违背了被催眠者的伦理道德观,该系统便立即启动,产生抗拒暗示的效应作用。倘若催眠师的指令严重有悖于被催眠者的人格特征、道德行为规范,或者触动了被催眠者最为敏感的压抑、禁忌时,便会使被催眠者感到焦灼不安,甚至发怒和反抗。例如,曾经有一位催眠师曾下指令要求被催眠者去偷别人的钱包,却遭到一直顺从的被催眠者的拒绝。
这表明,在催眠状态中,人并不是完全无意识的。
为什么说催眠状态中的意识不同于清醒状态中的意识呢?清醒时的意识状态,其典型特征是自觉性、能动性,以及有目的性;而在催眠状态中,尤其是在深度催眠状态中,这些特征几乎荡然无存。关于催眠条件下人的意识不同于清醒时的意识,这是绝大多数心理学家所公认的,这里就不多说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确认,在催眠状态中,被催眠者在宏观上是无意识的,即缺乏自觉能动性,意识批判性极度下降;在微观上却是有意识的,即语言能力及警觉系统的存在,等等。催眠状态中人所处的是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这种状态既有清醒意识的特征,也有无意识的特征,但却不是它们二者中的任何一个。因此,在意识的连续体上,它处于中间的位置,完全可以把它独立出来,而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它兼有二者的成分,但又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更不是只有依托二者才能生存。它有自身的特殊性质,也有其独特的机制,所以催眠状态下的意识属于第三意识。
催眠术的作用有哪些
催眠对人体生理活动、心理及行为状态,都会发生深刻的影响。当个体接受催眠后,不但可以改变随意肌的活动状态,而且也可以影响不随意肌的功能。那么催眠术具体有什么作用呢?
1.治疗身心疾病
催眠对心理失调所引起的生理症状有非常好的效果,只要运用催眠帮助病人从心理障碍释放出来,就能使生理疾病痊愈。根据医学界的研究报告,催眠对于十二指肠溃疡、食欲不振、高血压、偏头痛等,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2.帮助患者止痛
有些人由于对麻醉药物敏感,不能使用药物麻醉,这时候,催眠是值得考虑的方法。在美国的妇产科、牙科,有许多催眠止痛的成功案例。催眠的确可以提高我们的忍耐疼痛的能力。在深度催眠中,催眠师可以用针去刺手术者的手腿,而对方毫无感觉。其实,痛不痛是由我们自己来决定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大发现。我们的感觉,其实是由我们的看法来决定的,我们的心灵具有惊人的神奇力量。
3.治疗失眠
许多失眠的人,越想睡着,反而越睡不着。催眠可以帮助我们很快达到身体与心理的放松,自然而然就睡着了。
有些人习惯吃安眠药来帮助入睡,但是,大家都知道,安眠药虽然可以使人入睡,可是并不能睡得很熟很沉,往往睡了很久,第二天醒来以后还是有睡不饱的感觉。而使用催眠来帮助睡眠,可以说是毫无副作用,而且效果是最好的。
4.帮助改正不良生活习惯
我们可以运用催眠后暗示的技巧,将一些正面的信念输入当事人的潜意识里,例如在催眠中告诉他:以后,当你闻到香烟的味道,你会感觉到这种味道很臭,你一点儿也不会想把它吸到你的肺里……
或者,对想减肥的人,我们可以在催眠中告诉他:从今天起,你会开始喜欢吃天然健康的食物,你将会每天做运动,来燃烧掉你体内多余的脂肪,当你已经吃了足够身体所需的食物时,你会非常敏锐地不再想吃东西了。
5.提高记忆力
有一个实验报告,有一次,在催眠状态下,让一个只有小学学历的人背诵整部的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在催眠状态中,他背出来了。
催眠师指示他,等他醒过来之后,他会忘记,果然,他醒过来以后,一个字也不记得了。可是,过了一个礼拜,再催眠他,他又可以在催眠中一字不漏地把整部戏剧又背诵出来。
6.增强自信,勇敢面对考验
例如,我们可以对业务员催眠,告诉他:你可以从业务活动中感受到许多乐趣。不管你遇到哪一种客户,你都能够应付得很好。你这个月的业绩一定可以突破两百万。这样,对他就会有很大的帮助。
7.让身体处于放松状态
催眠可以帮助我们放松,不再被压力、焦虑、悲伤、挫折感等各种负面情绪所影响。只要身体一放松,你就会觉得心里也跟着放松,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但是,大多数的人都很容易忽略掉让自己的身体处于放松状态的重要性。如果你常常让身体很放松很放松,你一定会长命百岁的。
催眠术本身是一种非常安全的心理调整和治疗技术,只要施术者规范操作,不会对心理和生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即使催眠后有感不适,也能在下一次催眠中得以解除,不会给受术者留下“后患”。当然,由于催眠术的特殊性,在实施催眠,特别是带有心理治疗和训练内容的催眠时,应该由接受过专业训练并有实践经验的催眠师实施催眠。
梦为何会从记忆中悄悄溜走
有人总说自己睡眠很好,从来不做梦,其实,事实并非如此,他们只是将自己的梦境遗忘了。
为什么有些人几乎每天早上醒来都记得他所做的梦,而其他一些人则自称一月、一年只记住一次,甚至从未记住过他们的梦?
据研究表明,人们在每晚正常睡觉时,经历的快速眼动周期(做梦周期)的次数并无不同,因而“没有梦的人”同“有梦的人”在实验中被唤醒时几乎有一样多的梦,即梦的活动方面的明显、广泛的差别比梦的频率方面的差别要大得多。
常常有人以为醒得晚的人,比那些通常被一种突然刺激如闹钟唤醒的人更能回忆起梦。事实上正相反:被大声吵闹突然唤醒比被柔和的哨声慢慢唤醒会产生更多的回忆,这表明,在睡着和完全醒来这段时间中,梦很快地消失掉了。因此,被突然叫醒的人比其他慢慢醒来的人更容易抓住梦。
有人认为,梦的回忆与忘却是由梦者熟睡的程度或醒来方式来区别的,但是一个更确切的说法是,这是梦者个性心理学特征的不同表现。根据研究,不善忆梦者在梦中的每秒快速眼动数目要比善忆梦者更多,这表明不善忆梦的人做的梦更加活跃。但是他们的梦却从记忆中溜走了。这其实是因为,不能回忆起梦的人只是不愿记起他们的梦,而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习惯避免或拒绝不愉快的经验和忧虑。根据心理测试的数据显示,不能回忆起梦的人,总的来说比能回忆起梦的人更受抑制、更守规矩、更善于自我控制;而能够回忆起梦的人,往往对生活更加忧虑,更容易表现出常见的急躁和不安等感情扰乱。愿不愿正视生活的这种特征,被称为自我觉知(它显示了对人生内在、主观方面的兴趣)。它就是善忆者和不善忆梦者之间的关键区别。
荣格曾对人的性格进行两种分类,外向型性格的人更多地参与外部世界,较少关心内在生活。内向型性格的人精力主要是指向内部的。而梦的回忆的高低是与做梦者各自性格的外向化和内在化的程度紧密相连的。
不能回忆起梦的人“抑制”他们的梦,即他们“有意地”把所有对梦的记忆从有意识的知觉中驱赶出去,因为它们包含了烦恼的思想和愿望。人潜意识中的愿望和进攻性愿望,在清醒时的生活中无法直接表现出来,因为这些欲望与自我设定的道德规范相悖,因此它们只能在梦中寻求替代性的满足。
在梦里,抑制机制普遍而自动地伪装这些不能接受的愿望,以致我们从不觉察它们。然而有时候这种伪装非常浅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使用抑制来驱散所有梦的记忆。从这种意义上理解,不能回忆起梦的人比能够回忆起梦的人更加受抑制。他们比起那些利用梦来达到进一步成长和自我认识的、更勇敢的同伴来,会更多地忘却那导致焦虑的梦生活。
许多不能回忆起梦的人甚至记不住被伪装的梦的原因是,他们害怕深藏的恐惧通过解释的方法被揭示出来。当潜意识不想展现某些人格时,它就会通过梦的抑制表现出来。梦的抑制会发生在醒来之前,或者就在醒来的一瞬间,从而导致这个梦完全被忘掉或者仅仅留下乏味的碎片。
弗洛伊德曾发现他的许多病人在诊所里细述一个梦时会突然停顿,然后回忆起先前忘却的一部分梦境。他认为这些被忘却的片断比能记住的部分更为重要。他写道:“常常是当一个病人叙述一个梦时,一些片断完全被忘却了,而忘却的部分却恰好解释了为什么它会被忘却。”
弗洛伊德相信一定程度的压抑会使梦从记忆中消失,但是实际情况也并非完全如此。
因为忘却梦的趋势几乎不可能抵制,即使是那些开放意识和自我意识极强的人也做不到。即使梦在醒来时被暂时地记起了,但是一旦这个人开始打瞌睡,这个梦马上又消失了。虽然快速眼动阶段的证据表明,在一夜中的七八个小时的睡眠时间里,一般人会做四五个梦。但即使是最爱做梦的人,在第二天的早上也无法回忆起四五个梦。事实上这个证据表明,绝大多数的梦从来都不能被记住,只是仅仅留下一些片断而已。
这种梦的忘却应该与大脑的生理机制也有一定关系。证据表明,每次的快速眼动活动都不会持续很长,以致能构成一个强烈的梦记忆痕迹,延续到快速眼动阶段结束之后。
梦从忘记中溜走的步骤,先是变成碎片,后来完全消失。当一个梦者从快速眼动阶段被唤醒时,他几乎总能报告出一个生动的梦。如果他在该阶段结束后五分钟被唤醒,就仅能抓住梦的一些片断。如果过了十分钟被唤醒,梦几乎完全被忘掉了。仅仅依据报告一个梦的话语的数量,就可以见到一种直接的、戏剧性的递减倾向。
因此,很明显,除非梦者在快速眼动阶段被唤醒,否则他很可能忘却在此阶段有过的心理内容。许多日常的回忆可能得自夜间最后一个快速眼动阶段中自发醒来之时,由于我们一般夜间醒来的时间并不长,所以一个自然的忘却过程就发生了。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那些在临睡前给人的暗示常常会以某种神秘的方式发生作用。例如,人们几乎总是能在没有闹钟帮助的情况下,在一定的时间醒来,只要给自己下达了这样的指令。在一个更广泛的环境中,任何经过心理治疗的人都知道,如果梦者本身希望记住梦境,梦的回忆便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这是通过与导致梦的记忆溜走的自然的生理过程的斗争来激发梦的回忆。这种生理斗争,有时也有利于导致压抑的潜意识的心理过程的斗争。总之,如果你愿意,可以挽留住梦的脚步,虽然,无法将其完全留住。
如何运用催眠法解梦
催眠是以催眠术诱使人的意识处于恍惚状态下的一种现象,处于催眠状态下的人面部表情与人的睡眠状态时的表情类似,可出现暗示性的梦幻觉或梦幻想。催眠状态由于更能接近人类精神恍惚状态,意识显然存在,但自发的意识活动几乎全无,处于万念俱空的心境中,使之对任何暗示都不会感到矛盾,会不加批判地接受,而在清醒状态情况下的人则会对来自任何方面的暗示都带有批判色彩地接受。
与睡眠不同的是,在催眠状态下的人的意识并没有完全消失。他能听懂并接受施术者的暗示,而且当施术者在他处于中浅度的催眠状态向他提问时,他能“迷迷糊糊”地准确回答问题;最后是在不加暗示诱导时,他的听觉、温觉、痛觉等感觉都不会出现反常现象。
在催眠实验研究中,人们发现能使人产生催眠作用的大脑主要是右脑,而人的右脑中恰恰是产生梦境的发源地。
利用催眠术,可以将正常人导入深度催眠状态。这时,给对方一个暗示,他马上就能呈现出做梦样的心理活动,甚至比做梦时的表现更生动。他不但有表情,会哭或笑,而且会配合各种行动和符合理性的语言,一问一答地进行着“梦”——催眠梦。
催眠术能让人真正地做到“白日梦”。这个梦从精神分析的观点去看,显然具有象征性意义。因为,在催眠状态下,人的意志力减弱,监督和防范意识也被减弱了,人们在催眠状态下失去自我批判能力,潜意识的东西当然会溜出来,而表现于被催眠者当时的行为和语言之中,这是与催眠梦的差别。
熟睡时,潜意识的愿望出现在梦境里,而能由做梦者讲出来,让分析家们进行分析。这是一种间接的方法。催眠梦则不然,它能被施术者直接观察到和听到。
催眠术能使人退行,受术者梦游着退行到幼儿时期,这时他做着孩提时的梦,将当时的经验再现出来。这一点在精神分析看来尤为重要,但每个人不太可能都在睡眠梦中重现幼时的经历。
当然幼时的感受会出现在每个人的梦里,只是它早已伪装过了。而利用催眠术退行所得来的知识却不同。它能发挥出超常的记忆力,而将觉醒时被意识认为早已遗忘的事情和感受重新回忆起来,在催眠状态下梦游式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找到了心理矛盾,自然可以通过暗示在患者觉醒以后也能意识到当时的感受,这样一来病症也就没有了。催眠梦是直观的,一目了然于医者面前,重现着往日的经历。它没有伪装,将潜意识的东西直接暴露于我们面前。
当然,有时候来源于意识的抗拒作用相当巨大,所以催眠梦往往以象征性意义展现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做深入细致的分析才能有结果,但不论怎样,催眠梦比从睡眠梦得来的知识更深,也更容易让医者接触到他的过去,起码治疗时间会大大缩短。
实施催眠解梦需要哪6个步骤
用催眠的方式解梦,需要解梦者让梦者完全信任,并令他进入睡眠状态。那么,需要哪些步骤呢?以下列举一些,以做读者的参考。
1.询问解疑
了解被催眠者的动机与需求,询问他对催眠既有的看法,答他有关催眠的疑惑,确定他知道等一下催眠时哪些事情会发生而没有不合理的期待。很多时候,催眠师可能要花点时间做个催眠简介,因为大多数人对催眠的了解很少,这很少的了解中又大部分是误解。
2.诱导阶段
催眠师运用语言引导,让对方进入催眠状态。一般而言,常用的诱导技巧有眼睛凝视法、渐进放松法、想象引导、数数法、手臂上浮法等。
3.深化阶段
深化即是在诱导放松的过程中进一步入静。这时,可以提醒被催眠者在脑海中重复回忆某句话或某物,或者想象着某种可以使自己大脑平静下来的场面。比如,被催眠者想象着自己处在一个充满人群或商店的大厅中,随即踏上升降梯,飘飘然来到另一个四周安静无人、光线柔和的地方,仿佛这里除了自己以外再无别人,在这里,身体一会儿漂浮,一会儿下沉,直到达到理想的深度。或者,被催眠者想象自己沐浴在毛毛细雨之中,雨珠轻轻地从自己头上往下淋,身体逐渐漂浮起来,若有若无,好似进入美妙的仙境。
4.指令
指令也就是为达到某一目的而不断地重复某一字句,或者,告诫被催眠者平时意欲去做而又难以做到的事。比如,被催眠者想减肥,想使自己达到理想的体形和体重,这时,你可以指令被催眠者想象自己站在一面大镜子前,在镜子里,可以见到自己焕然一新的、十分理想的形象,你不断地向被催眠者加重语气:“如果我达到了那种理想的体重,会显得更精神、更美丽。一旦我体内的营养够了之后,我就不会再有饥饿感,不再多吃东西了。这样,我就会保持美好的体形和充沛的精力……”然后让其对梦境进行回忆和叙述。通过提问,对梦境进行解析。
5.苏醒
苏醒就是从恍惚中复苏过来。尽管一般人从恍惚中复苏过来不会太困难,但专家们还是告诫人们,在催眠一开始时,就应想好怎样复苏。可用磁带作催眠、指令、复苏,或者事先准备好一个闹钟或定时器之类的东西,以免进入“沉睡”。还可以采用自我复苏的方法,心里想着:当我慢慢地从一数到五时,我便会从恍惚中苏醒过来。数一时,我身上的肌肉开始复苏,和清醒时一样;数二时,我就能听到四周的声音;数三时,我的头可以渐渐抬起;数四时,我的头脑越来越清醒;数五时,我便可以睁开双眼,复苏如初了。
6.恢复清醒状态
当催眠师完成了一次施术活动后,一项必须做的重要工作就是将被催眠者由催眠状态恢复到清醒状态中来。在这一步骤中,需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无论被催眠者到达何种程度的催眠状态,或者甚至是乍看上去几乎没有进入催眠状态,恢复清醒状态这一步骤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点至关重要。
在使被催眠者恢复到清醒状态之前,必须将所有的在施术过程中下达的暗示解除(催眠后暗示除外)。例如,催眠师若在催眠过程中下达了被催眠者的手臂失去痛觉的暗示,而又不解除,那就会给被催眠者带来很大的麻烦,甚至是不必要的痛苦。
在被催眠者清醒以后,有些人可能会有一些轻微的头痛、恶心的感觉,甚至极少数人还会有一些抑郁等不良反应。一般来说,这些感觉很快就会消失。如一段时间后仍不能消失,催眠师可再度将其导入催眠状态,对上述症状予以解除。
在被催眠者清醒以后,催眠师与被催眠者的谈话中应以下面暗示为主,即暗示被催眠者各方面感觉都很好,不会有什么不适的情况。即使有,也会很快消失。若因催眠师本身自信心不强,反复问被催眠者:“你真的醒了吗?头痛吗?”这种带有高度消极暗示性质的发问,反而会诱发被催眠者的种种不安、恐惧的心理。
催眠解梦的3种状态分别是什么
从进入催眠的深浅程度看,催眠有浅度催眠、中度催眠和深度催眠三种状态。一个完整的催眠通常要经历从浅度催眠到中度催眠,再到深度催眠的过程。但在实践中,有的催眠过程可能只停留在浅度催眠状态,也有的催眠过程可能经历从浅度催眠到中度催眠的状态,还有的催眠过程则依次从浅度催眠、中度催眠到深度催眠一一经历。
浅度催眠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如“发呆”、“走神”等,儿童“发呆”如不被惊醒而任其发展下去的话,有时容易进入睡眠。成人“发呆”到一定的时间,即使没有其他刺激原因,一般都能自然觉醒。
浅度催眠状态的主要特征是运动支配。在这一阶段,催眠师可自由支配被催眠者的肌肉运动。如被催眠者坐在椅子上,两手放于膝盖上,催眠师暗示道:“你的手将慢慢从膝盖上滑下去。”被催眠者往往会依言而行。
浅度催眠状态中的被催眠者虽然肌肉、动作被控制,但他们仍保持着较高的认识能力与判断能力。
从记忆方面来讲,即使催眠师让被催眠者全部忘记催眠过程,但被催眠者仍能回忆起被催眠时的情境和感受。
在浅度催眠状态中最突出、最典型的表现是观念运动,这是经由催眠师的暗示诱导,被催眠者在观念上的运动引起实际上的运动。这种实际上的运动又进一步加强了原来的观念运动。就这样互相作用,越来越强烈,导致被催眠者的受暗示性越来越强,注意力越来越集中,最后进入催眠状态。
浅度催眠状态以后,如果进一步引向深入,就会出现一些特定的生理反常现象,我们就说他已经进入中度催眠状态。此时,受术者处于神情恍惚的状态,他的认识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已经显著降低,几乎是完全听命于催眠师的指令,就像一个机器人一样。
在中度催眠状态中,受术者在知觉方面的变化表现为:
1.感觉过敏
感觉过敏是指由于受术者注意力高度集中,所以对催眠师的暗示相当敏感,由此引发某些感觉也变得特别灵敏,超过了正常的感觉能力。
例如,在一般状态下,手表距离自己4~5厘米就听不见滴答滴答的声音了。但是在中度催眠状态下,把手表放于距自己2米远的地方,一样能够清楚地听见滴答滴答的声音。
2.幻觉和错觉的产生
幻觉是指感觉到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事物,而错觉是指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在中度催眠状态下,受术者经由催眠师的暗示,可在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感觉上产生幻觉和错觉。例如,催眠师暗示说:“蔚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美极了!”如果受术者真的能看见蓝天和白云,那么说明已经产生幻觉。如果将水当成饮料喝下,这就是一种错觉。
3.痛觉消失
在中度催眠状态中,如果催眠师暗示受术者身体的某一部分痛觉消失了,特别是在语言暗示的同时加以抚摸,受术者的痛觉就会基本或完全消失。无论你采取任何手段,如掐、挠、扎等都不能使他有痛感。
对于手术和分娩来说,不仅能通过催眠术使痛觉消失,且能消除患者的不安情绪。
4.个性变换
这里所说的个性变换主要是指代表个性的某方面发生变换,如趣味、嗜好、癖性、爱情、厌恶、轻蔑等个性的组成是根深蒂固的,催眠术所要改变的仅是其中的一两个组成部分。但是觉醒后多半仍会恢复原来的个性。要想在觉醒后继续保持效果,一方面要多次进行催眠,二是不能靠简单的暗示来完成,而主要是靠催眠分析,以消除其产生不良个性的原因。
中度催眠状态是最重要的一个状态,90%以上的催眠效果都是在这一状态中进行的。
中度催眠状态进一步发展,就会进入深度催眠状态,在此状态中,受术者的意识已极度缩小。注意力已达到了最高度的集中,除了听觉能接受施术者的暗示外,其他感觉几乎全部消失,面部表情呆滞、毫无生气,就像没有了魂的空壳一样,这时他绝对服从施术者的指令。
在深度催眠状态中,受术者的典型表现是:
1.记忆的变化
受术者进入一定的催眠深度后,记忆的情况就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是暗示使他的注意力集中后,对当时的记忆能力或回忆往事的能力会明显提高。例如,对于节选课文或英语单词,平时背记很长时间才能记下来,现在只需看一两次就能记下来了。另一方面的变化就是记忆丧失,当受术者进入深度催眠状态并觉醒后,基本上是无法回忆起催眠过程中所发生的任何事情,呈完全性遗忘。
2.年龄倒退
确切地说,就是“年龄缩小”,回到儿童,甚至幼儿时期。我们前面讲的“年龄倒退:回到孩童时代”一节即是这种现象的反映。
3.人格变换
在深度催眠状态中,能够使受术者的人格转化为他人的人格,甚至转化为动物。譬如,催眠师暗示他是演员,受术者就像演员似的,一会儿表演哭,一会儿表演笑;如果暗示他是个演说家,受术者就像演说家一样,伫立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如果暗示他是条狗,受术者就像一只狗一样,汪汪地又叫又跳……
一般来说,如果不是为了治愈大部分身心疾病和潜能开发,是没有必要将受术者导入这种深度催眠状态的。
暗示在催眠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催眠现象是暗示的后果,其主要提倡者是法国著名医生贝恩海姆教授及其追随者。该学说在催眠学说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是迄今为止最有影响力的催眠理论之一。
这种学说认为催眠状态是一种暗示性睡眠,催眠法主要是使用暗示。所谓暗示性,就是一个人的意志暗示对另一个人的意志产生影响的倾向。暗示是一种观念活动的外在表现,即把旁人所暗示的观念接受过来,并实现于自动的动作之中。所以,这种学说认为,催眠现象必定是暗示的结果,没有暗示就没有催眠现象。众所周知,暗示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很明显,根据“催眠现象是暗示后果”的观点,催眠现象也是一种心理现象。
这种学说把暗示视为催眠的关键所在,该学说对暗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并认为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暗示感受。
一种为狭义的暗示感应,即人们由于受到某种特定的外界事物刺激而产生的感应。例如,你的亲朋好友办喜事,邀请你前去祝贺,然后你进入这种喜庆的氛围之中。假如你是赴殡仪馆参加追悼会,必定会觉得心情沉重。又如,你在电影院里看电影,当看到剧中人的悲惨遭遇时不禁潸然泪下;当看到无辜善良的人们遭受陷害时,会感到怒火中烧;当看到剧中人忠孝节义之举,则会肃然起敬;当看到有情人终成眷属时,也会有欣慰之感。
另一种为广义的暗示感应,即对各种可能接受到的外界刺激,在精神上产生一种感应。也就是说,凡是人世间的各种刺激,无论是眼睛看到的,鼻子闻到的,耳朵听到的,手触摸到的,还是口中尝到的,都是一种暗示,人们对这些暗示都会产生一种感应。
在催眠过程中,催眠师通过暗示诱使被催眠者进入催眠状态;然后又利用暗示使被催眠者在不知不觉中按催眠师的意思表现出种种状态。举个例子,催眠师暗示说:“你现在开始笑吧,笑够了,就继续哭吧。”被催眠者果真按他的意思开始笑,笑了一段时间后又开始哭。
又如,被催眠者身患癔症,痛苦整天折磨着他,催眠师暗示说他的病已经完全好了,病痛也完全消失了,现在跟正常人一样,被催眠者醒来后,果然病已有好转,病痛也渐渐消失了。
催眠的过程就是角色扮演的过程吗
沙宾认为,角色是由催眠师的指示或暗示导演的,根据这些指示或暗示,被催眠者知道该如何扮演这个角色,该如何去行动。沙宾强调,被催眠者并不是有意装扮某种角色去蒙骗别人,而是渐渐地进入角色,全神贯注于某一狭隘的意识领域以致失去现实的自我意识。
他比喻道,一个演员在扮演一个角色时,或哭、或笑,都需要他集中去注意体验这种情感。当他沉浸于这种情感时,就有可能失去自我意识。即便是一般的人们,当他们在看电影或读小说时,也常常会沉溺到故事情景中去,愿意随着制片人或作家的引导去幻想,去体验。
沙宾认为,被试者若想在扮演被催眠者这一角色方面获得成功,主要基于以下五个因素:
1.角色知觉,即对催眠师要求体验的角色行为的理解。
2.自我角色一致,即自己的一些行为方式、思想方法与被催眠者的角色相吻合。
3.角色期望,即他对自己处于被催眠情境下的角色的期望。
4.对角色要求的敏感性,即对催眠这一事实的认识,能对催眠师的暗示做出反应。
5.角色扮演技能,如丰富的想象力。
沙宾以大量的实验研究证实了自己的理论。他对一些擅长于演戏的人和不太会扮演角色的人进行催眠,结果表明,那些会演戏的人,能根据催眠师的指令去想象,去体验,将自己沉浸在剧情之中,忘却了自我,表演了催眠师所导演的催眠现象。而另一些不太会表演的人,则难以进入剧情,就不容易做出催眠师所要求的催眠反应。
自20世纪50年代沙宾提出了他的角色理论至今,催眠学家们曾多次重复了沙宾的实验,基本上都能证实他的结论。
因此,催眠的角色理论在整个催眠理论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催眠就是唤醒潜意识吗
关于潜意识,弗洛伊德有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人的心灵即意识组成,仿佛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代表意识,而埋藏在水面之下的绝大部分则是潜意识,人的言行举止,只有少部分由意识掌控,其他大部分都由潜意识主宰。
意识是指我们理性行为的精神活动,包括逻辑、分析、计划、计算等。而潜意识的功能有:控制基本生理功能(心跳、呼吸)、记忆、情绪反应、习惯性行为,创造梦境、直觉。这些,还只是科学家们目前可以发现到的功能。临床催眠学认为,潜意识有六大功能:本能、记忆、习惯、情绪、能量、想象力。
1.本能
如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催眠,给予患者看到红点就会减缓心跳、血压降低等催眠后暗示。当患者清醒后,看到红点就会有如此反应。而在深度催眠中,给予止痛暗示可以确实止痛麻醉。曾有实验给予被催眠者被火烧与被冰冻的暗示,而在被催眠者皮肤上确实出现烫伤与冻伤的痕迹。
2.记忆
在深度催眠实验中,可以给予被催眠者忘记自己的名字或生日,而被催眠者会回想不起来自己的名字或生日。而给予回溯的引导,被催眠者可以回想起同年中早已遗忘的事情。著名的案例是来自知名精神科医师米尔顿·艾瑞克森,他帮一位被催眠者催眠,被催眠者竟然回想起二十五年前看过的一本书中的内容,还能准确地说出其页数。
3.习惯
我们会有意识地学习某些行为,当熟练到某种程度就会进入潜意识中,成为一种习惯反应。如骑自行车,刚开始时可能会注意控制把手与脚蹬,但当熟练到某种程度就会自然而然地反应,不再需要意识的控制。同样的,不良习惯也来自于此,如抽烟、袜子乱丢等也是如此。
4.情绪
情绪的反应非常快速,且能自由控制,这是属于非理性的部分。情绪可说是一种信息,将心智的信号传达出来以便做出反应。有位女士非常怕狗,原因是幼年时被狗咬过。因此,她看到狗时内在就会立刻传出恐惧的信号,以避免她再度受到伤害。
5.能量
一般认为人的身体内有一种无形的能量运作,如中国所说的气。而德国医师威尔汉·瑞克早年与弗洛伊德学习心理分析,而后研究人类身体与心智的运作。他认为人的身体中有一种电磁能,称为生物能,此种能量会影响人的心灵与身体机能,而开启了后代生物能分析学派的大门。透过催眠,可进行此种能量的调节,进行身心治疗。
6.想象力
想象力比知识更有力量!想象力并非理智逻辑所能了解的,属于潜意识的范围。小说、电影、戏剧等,虽然阅读者或观众并非亲身接触,仍然能受到影响,可以说是另一种催眠形态。
潜意识作用说指出,催眠现象的原理在于催眠师设法减弱了被催眠者的意识作用,使被催眠者的潜意识部分显现出“开天窗”的状态,并使被催眠者的潜意识由此“天窗”接纳暗示。也就是说,在催眠状态中,被催眠者被动地接受暗示,主要是其潜意识对催眠师的暗示进行感应,所以没有自觉性与自主性,完全听从于催眠师的命令。若在清醒状态,意识作用占主导地位,潜意识被压抑下去,则不再感应暗示。
潜意识作用说还指出,加强潜意识作用,减弱意识的作用,使被催眠者处于易接受暗示状态的一种最好办法是“节奏刺激”。所谓“节奏刺激”就是指对被催眠者的眼睛、耳朵或皮肤反复做单调的刺激。这样,会使大脑的思考力减弱,从而被催眠者产生精神倦怠、昏昏入睡的状态。并且,这种单调枯燥的“节奏刺激”,仅仅集中于大脑的一部分,而其他部分抑制住了,使大脑的一部分产生兴奋状态,形成“天窗”状态,这样就容易导入催眠状态。
催眠是通过联想发生作用的吗
在英格兰,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在一次有许多人参加的午餐上,聘请一个有名的厨师,这厨师做出的饭菜不说是十里飘香,也可谓有滋有味。但实验者别出心裁地对做好的饭菜进行了“颜色加工”。他将牛排制成乳白色,色拉(西餐中的一种凉拌菜)染成发黑的蓝色,把咖啡泡成浑浊的土黄色,芹菜变成了并不高雅的淡红色,牛奶弄成血红,而豌豆则染成了黏糊糊的漆黑色。满怀喜悦的人们本来都想大饱口福,但当这些菜肴被端上桌子时,都面对这美餐的模样发起呆来。有的人迟疑不前,有的人怎么也不肯就座,有的人狠狠心勉强吃了几口,恶心得直想呕吐。而另一桌的人又是怎样的呢?同样是这样一桌颜色奇特的午餐,却遇到了一些被蒙住眼睛的就餐者,这桌菜肴很快就被人们吃了个精光,而且人们意犹未尽,赞不绝口。
实验者通过上述实验证明了联想具有很强的心理作用。看见食物的人们,由于食物那异常的颜色而产生了种种奇特的联想:牛排形似肥肉,喝牛奶联想到喝猪血,吃豌豆则联想到吞食腐臭了的鱼子酱……是联想妨碍了他们的食欲。另一桌被蒙住眼睛的客人没有这种异样的联想而仍然食欲大增。那么,什么是联想呢?
联想作用说认为,人们在思考一件事情的时候,必定会由此联想起与此相关的其他事情,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会反映在人脑中。而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因而人的联想也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说,联想可分为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
接近联想就是指人在空间和时间上相接近的事物或现象所形成的联想,如一提起星星,人就容易想起月亮;谈起蓝天,就极易想起白云等,都属接近联想。
类似联想是指从某些事物的特性联想起它可以运用于别的事物的现象。盲文的创造就是类似联想的结果。
对比联想是指将两种对立的现象联系在一起,或一事物由正面想到反面,或由反面想到正面的现象。比如,由黑容易想到白,在寒冷的冬天总想到暖融融的火。
因果联想则是指将在现实中有因果联系的事物联想在一起的心理现象。比如,我们总是说“瑞雪兆丰年”,就是由冬天的大雪联想到明年的丰收的因果联想。
联想作用说认为,催眠的机制在于联想作用。当催眠师向被催眠者暗示说,你的后背上有一只大蟑螂,被催眠者因为联想作用而感应这个暗示,表现出非常惊恐的表情。对于身患疾病的被催眠者,催眠师可先让他产生愉悦的感觉,忘记痛苦,而后暗示他:“你的病已经完全好了,不要担心,你现在就是一个健康的人。”果不其然,被催眠者会因此心情愉悦,很快就痊愈了。催眠的效果取决于联想作用的性质与强烈程度。
催眠完全是心理作用吗
心理作用说由法国人里波首先提出,曾在催眠学界风靡一时,是影响较大的催眠理论之一。心理作用说认为,被催眠者之所以能够在催眠状态中感应到催眠者的种种暗示,主要是因为每个人都有心理感受性。
心理作用学说将人的心理感受性分为两种:外显感受性与内潜感受性。外显感受性是一种表面性、显而易见的心理感受性,这种感受性发挥作用的速度较快,但较微弱,易受个人意志的控制。例如,若对一个女孩子说:“你的脸怎么红了?”那女孩子听到此话,本来如雪的皮肤就会泛出红晕。这就是外显感受性在暗示的驱动下发生作用。在清醒状态下,外显感受性对暗示的感应比较少,因为在清醒状态下的人听到暗示后,先把暗示的内容进行一番思索,经过一系列的推理判断之后,才决定是不是接受暗示,这一番思索就是个人意志的作用。
内潜感受性是一种不受个人意志所干扰的、深层的心理感受性,这种感受性发挥作用的速度相对较慢,却相当强烈,其感应的范围与作用的效能也较大而且奇妙。催眠进行的时候,催眠师通过催眠术来减弱个人意志的作用,从而驱动起被催眠者的内潜感受性,这时的被催眠者心无杂念,没有自主活动的机能,完全由内潜感受性发挥作用,此时给予暗示指令,肯定会得到被催眠者的感应,被催眠者会毫不犹豫地按照催眠师的暗示去执行,结果便出现了种种神奇的催眠现象。
因此该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任何人的身体内部都有一种被称为“自然倾向”的机能,但这种机能缺乏自主的力量,很容易被他人的观念、意志、教训、暗示等外部刺激所支配,而且只有在这种外部力量的驱动下,“自然倾向”机能才能发挥作用。这种机能就是人的心理感受性。在催眠过程中,催眠师的暗示就是导引这种感受性使其发挥作用的原动力。
催眠的成功与否完全在于预期的作用吗
预期作用是指预先定下一个观念、希望和意识,使其后来一一实现。如预期受术者必定能陷入催眠状态,受催眠治疗疾病,疾病必定会痊愈,果然收到预期作用的结果。“预期作用说”是由德国学者麦尔首先倡导的,他认为催眠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某种预期作用。
社会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过这样一个小实验。他先在小学生中进行了语言能力和推理能力的测验,测出这批孩子之间的能力差别。随后,所有学生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学生,然后对老师说,这部分学生是可塑之材,几个月后他们的成绩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到了期末,他们再一次对全体小学生进行了测验,发现那些被随机抽取出来,贴上了“可塑之材”标签的孩子,果真成绩有了大幅的提高。
这一发现后来以一个欧洲的传说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一个英俊的王子,有一天爱上了一尊美丽姑娘的雕像,从此以后他常常深情地注视着这尊雕像,忘记了时间和其他事情。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终于有一天,雕像复活了,姑娘走下了基座,投入了王子的怀抱。
为什么会出现皮格马利翁效应呢?心理学家发现,预期可以通过自我暗示或他人暗示形成自我激励或他人激励,对激发与调动潜在的能力起到一定的作用。小学生们被研究者贴上标签后,老师们就会对他们形成比较高的期望,例如,当众表扬、夸奖。在他们犯错误或者成绩不理想的时候,由于认定他们很有潜力,所以不理想的成绩都被看成是暂时的,而不会归因于这些孩子天生愚钝,这样又会对他们的失误比较宽容,从而始终对他们抱有信心。教师在不知不觉中会对他们做出鼓励、帮助的举动。
如果一个社会中多数成员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必然会心态积极,并将自己的心智力量指向工作,就可以不断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最终实现自己预期的目标。
预期作用说认为,催眠的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催眠师与被催眠者的预期作用。如果催眠师有信心并抱着必能成功的心态去给他人催眠,结果会很容易成功;如果被催眠者心中有能被催眠的信念,结果他也很容易进入催眠状态,如果催眠师或被催眠者没有信心成功,那么,成功的可靠性就不大。
预期作用说的理论极为浅显易懂,因此,许多催眠学者都十分赞许,尤其是该学说若被催眠师与被催眠者所共同接受时,将大大有利于催眠的圆满完成,可见该学说对催眠的实际应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当然,该学说对催眠机制的解释并不是很令人满意的,甚至还有些牵强附会。